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樊哙是什么身份,让刘邦临死前也要杀他

以史为鉴 2023-07-04 12:19:28

樊哙是什么身份,让刘邦临死前也要杀他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临死前,刘邦为何拼了命也要杀樊哙?因为樊哙有一特殊身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开国皇帝都喜欢屠杀功臣,最有名的就是刘邦和朱元璋,说起刘邦屠杀功臣那可是他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不过他屠杀的都是异姓诸侯王。

刘邦小农意识严重,即使当了皇帝也无法摆脱其阶级属性,他认为刘家的天下就应该让刘家人来守护,异姓必有异心。

中国几千年农民都是这种意识,他们没有博爱的胸怀,认为除了家人以为其他都是居心叵测的外人,都要严防。对于平民百姓而言,这种意识形态没啥,而刘邦是皇帝,反应在对皇权的渴求上,和对其他家族的排斥,他的手段就是杀戮。

不过有一些人刘邦也没杀,比如张良、萧何。

大家一定对樊哙这个人印象很深,在鸿门宴上,樊哙对刘邦有救命之恩,樊哙还是他老乡。

但樊哙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刘邦的魔爪,刘邦在咽气前一定要杀死樊哙。

刘邦于樊哙就什么深仇大恨,为何一定要让他死呢?

司马迁记载得很清楚,樊哙是吕后一党,刘邦在杀掉所有的异姓王后,对吕氏一党猜忌日渐加重,刘邦宠爱戚夫人,也喜欢她的儿子赵王如意,刘邦觉得戚夫人太弱,如果刘邦死了,樊哙恐怕会对他们母子下手。

但其实这并非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刘邦担心刘氏江山不稳。

首先樊哙有一特殊身份(他跟刘邦是连襟),这层关系既让刘邦更加“重用”他,又让刘邦更加忌惮他。

其次樊哙是军中威望很高的将领,仅次于韩信和周勃,他不仅能带兵会打仗,往往冲锋在最前面,具有优秀的指挥能力,而且他有很好的政治眼光,绝非一介草莽武夫。

临江王共尉、燕王臧荼都是他带兵平定的,其军事能力可见一斑。刘邦知道他儿子都不行,制裁不了樊哙,他死后一旦樊哙跟吕后联盟,这多可怕。

第三,在立太子上,刘邦想立如意,而吕后和樊哙是不会答应的,这也是他想除掉樊哙的原因。

第四,樊哙的政治眼光。樊哙曾两次提点过刘邦,一次是刘邦攻入咸阳,看见满屋金银,豪华的秦宫和众多美女,想要留下跟美女缱绻,享受后宫豪华的生活,樊哙说:“您是想要天下,还是想要暂时的东西?秦国就是因为这些奢华而灭亡的,希望你赶快做决定。”

然而我们知道刘邦是好色的,他舍不得美色,还是在城中逗留了几日,幸好他有樊哙,不至于落得兵败的下场,不过他的格局还不如樊哙。

樊哙在这种物欲和美色的诱惑下,还能提出要天下,不要被眼前一切所迷惑,其野心和智慧绝非一般人可比。

刘邦在鸿门宴借口上厕所想离开,他很担心不告辞一下,会不会没礼节?樊哙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还告辞什么?”

刘邦在临死前想起这些事,越想越害怕,所以要除掉樊哙,也是在情理之中。

并不仅仅因为樊哙是刘邦的连襟,是吕后的靠山。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樊哙虽然是功臣,但也是外戚,为保护他心爱的戚夫人和幼小的儿子,樊哙非杀不可。刘邦杀死了同他一起并肩作战打天下的人就可以推测出樊哙也是他要除掉的对象。其实我认为刘邦之所以临死之前要下旨杀樊哙的原因有三个。

首先,刘邦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自从刘邦坐上皇位就开始表现出了对身边人的不信任,韩信、英布等这些外戚诸侯,他惧怕他们会造反,所以只有先下手为强!对待樊哙,刘邦的疑心病又犯了,所以临死之前要这么做!

其次,先有卢绾手持重兵谋反,卢绾也是刘邦极其信任之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心中自然十分担心在和卢绾对峙同样手握重兵的樊哙,一旦刘邦离世,樊哙将成为外戚中的最强者,身为上位者的刘邦怎会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下令除之而后快。

最后,樊哙与吕后有着莫大的关系,樊哙的妻子是吕后的妹妹,将来樊哙会成为吕后的一股重要势力,这时候除掉樊哙就相当于断了吕后的臂膀!这样也算是为他心爱的戚夫人和年幼的儿子扫清了障碍。最终,人算不如天算。刘邦的部下陈平和周勃两个人并没有立刻在军营执行杀死樊哙但任务,而是将他押往长安。就在押往长安的途中刘邦病逝,命令自然就不作数了。就这样樊哙看着天意方才逃过一劫,从长远看樊哙并不是只会行兵打仗,他还很有远见!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杀樊哙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刘邦曾下令杀掉开国功臣兼连襟,舞阳侯、大将军、左丞相樊哙。公元前195年,西汉高祖十二年,汉高祖刘邦病重,自知不起,其时“人有恶哙党于吕氏,即上一日宫车晏驾,则哙欲以兵尽诛灭戚氏、赵王如意之属。”

刘邦因此大怒,派出陈平和周勃去剥夺樊哙的兵权,并命令他们杀掉樊哙,不过,陈平和周勃担心吕后动怒,没有下手。这似乎是刘邦称帝以来唯一的一次下决定要杀嫡系功臣,此前的萧何也仅仅只是囚禁,稍许警告后也就一切如常。

而且,樊哙的地位也不一般,不但是刘邦在沛县起家时就跟随的嫡系元老功臣,还和刘邦是连襟,樊哙的老婆是吕后的亲妹妹。刘邦和樊哙两人之间这么亲密的关系,难道真就是因为旁人的几言劝说,就下定决心杀掉?

杀樊哙和杀韩信还不同,韩信本就是个外来户,只是个雇工,按功绩换取酬劳,和刘邦集团的核心成员没有什么交情,杀韩信不会引起朝局波动。可樊哙是有原始股的股东之一,和掌权的沛县元老集团交情深厚,加上吕后的关系,杀樊哙对朝局的影响就大了。

那么,刘邦为何下狠心要对樊哙下手?仅仅只是担心樊哙会听从吕后的命令杀掉戚夫人和赵王刘如意?原因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大凡皇帝临终前做出的决定,一定是为了之后的朝局和皇权的稳定来考虑,樊哙能否有这么大的威胁?

一般都认为,樊哙能执掌兵权,是弥补了吕后外戚集团的软肋,刘邦担心自己死后,吕后在樊哙的帮助下势大,从而架空皇帝,这个想法没错,可实际上,我认为,刘邦更担心的是,樊哙利用自己的身份,促成吕后和沛县元老的合流。

刘邦生前,汉朝最主要的势力集团有五股,以萧何为代表的沛县元老集团、以张良为代表的六国贵族集团、以韩信为代表的异姓王集团、以吕后为代表的外戚势力集团,还有封藩在外的刘姓诸王等。

至刘邦临终前,异姓王这股势力基本归于尘土,六国贵族集团被打压,张良半归隐,只剩下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掌控朝局,刘姓诸王在地方上压制不服,三方势力共同维护着汉朝江山的稳定,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但刘姓诸王并不能干涉朝政。

而刘邦临终时,汉惠帝刘盈才十六岁,肯定没有刘邦的威望和手段压服这三大势力集团,刘盈也需要慢慢成长和学习,在他成为真正掌权的皇帝之前,就需要借助沛县元老集团、吕氏外戚集团和刘姓诸王的帮助来掌权,特别是朝政的决策上,主要依靠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

对于皇帝来说,不管是年幼的,还是如刘邦这样老谋深算的,都不会希望臣子们联合在一起如铁桶一般,只会希望他们之间互相争斗,这样,皇帝才能居中上下其手,牢牢掌控权力。

刘邦当然希望臣子们能互相争斗和制衡,给儿子刘盈成长的时间。

而樊哙恰恰是有可能打破这个局面的人,他既是沛县元老集团中的一员,又是吕后的妹夫,和双方的关系都亲密。理论上来讲,他可以成为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沟通的桥梁,在两者之间有重大冲突时,樊哙可以凭借跟双方都关系深厚的身份,成为矛盾的调和剂,甚至可以促成双方的合流。

刘邦希望的是,在他死后,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互相之间继续在规则内争斗不休,互相制衡,刘姓诸王在外为皇权保驾护航。

这样,对汉惠帝有利,但如果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合流,不但汉惠帝的权力保不住,在外面的刘姓诸王恐怕也危险。

假如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在樊哙的帮助下合流,首先对在外封藩的刘姓诸王有了绝对的优势,就像后来沛县元老集团和刘姓诸王合流后,轻易的干掉吕氏外戚集团一样,三方之间,任意两股势力合流,其余一方都是待宰的羔羊。

其次,不管这两方合流后,是以吕氏外戚集团为主,还是以沛县元老集团为主掌权,皇帝都能轻易地变成摆设。

没有权力的皇帝还能算是皇帝?因此,刘邦为儿子着想,需要斩断樊哙这架桥梁,哪怕可能只是他臆想出来的桥梁,宁杀错不放过,快死的皇帝从来不讲道理。

刘邦派去杀樊哙的两个人中,其中一个是周勃,也是沛县元老集团的中坚人物,派周勃去杀樊哙,夺兵权是其一,最重要的是,如果是周勃杀掉樊哙,能在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之间制造仇恨,吕后因为妹夫被杀,肯定敌视周勃,而围绕在周勃身边的沛县元老集团不会让吕后暗害周勃,双方之间就不可调和了。

只不过,虽然刘邦试图把所有的人都算计进去,但还是失算了,首先是陈平和周勃不愿意跟吕后起冲突,没有如刘邦所愿杀掉樊哙,其次是,在刘邦死后,沛县元老集团和吕氏外戚集团也在争权夺利,包括部分刘姓诸王也牵扯进来了,但汉惠帝刘盈太柔弱,没有借助几方的争斗谋利的本事,也没有做皇帝的本事,被吕后压得死死的。皇帝不中用,杀或者不杀樊哙,刘邦的一番苦心都是白费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