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死后的魏国怎么样了,究竟有多乱呢

众妙之门 2023-07-04 11:13:47

曹操死后的魏国怎么样了,究竟有多乱呢

还不知道:曹操死后魏国怎么样了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219年10月,曹操自汉中败于刘备后,返回洛阳。

此时,关羽仍围困曹仁于樊城。

刚刚到达洛阳,气都没来得及喘的曹操,马上又从洛阳出发,南征关羽。大军还没到,徐晃已经击败了关羽,曹仁得解。

220年正月,曹操回到洛阳。不久,又收到了孙权送来的关羽的首级,曹操妥善安葬了关羽。

正月二十三日,66岁的曹操病逝于洛阳。据传曹操在建造建始殿时,让工匠苏越挖一株老树,树根全是血,曹操亲眼看到非常恶心,认为不详,回宫就病倒了,没多久就病逝了。

无论真假,总之,66岁的曹操,死在了220年的正月二十三。

曹操之死,盖棺定论,其功绩自有后人评说。

曹操对于他的大臣,只有一条遗令:天下尚未安定,不能遵循古代的葬丧制度。我下葬后,你们全部脱去丧服。在外带兵戍守的,不能离开岗位。官员各司其职。装殓就用我平时的衣服,不要放金玉珍宝,也不要陪葬品。总之,丧事一切从简。

曹操死在洛阳,三个嫡子,只有他最喜爱的曹植在身边。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除了叮嘱儿子要节哀,听从哥哥的吩咐,好好活着外,萝卜实在不知道他还能对曹植说些什么。

曹操在和刘备争汉中时,驻扎在长安,战败回洛阳的时候,任命嫡子曹彰为越骑将军,留在长安。等到回到洛阳,曹操病重的时候,让曹彰回来见最后一面,还没到,曹操就去世了。

至于嫡子曹丕,因为是太子,按照古代的规矩,帝王出征,为防不测,一定会留太子守家。所以曹操病逝于洛阳时,曹丕仍然在邺城监国,也没能见到曹操最后一面。

魏王病逝,太子不在身边,自己最喜爱的儿子在身边,掌兵的嫡子又被叫回来,这种情况下,不搞些事情才怪。

曹操死时,太子曹丕在邺城,曹彰也还没回来,当时士兵苦于劳役,又有很多得病的,所以军中骚动不安,臣僚们怕生出事来,所以打算秘不发丧。

只有谏议大夫贾逵认为,魏王病逝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瞒得住,于是下令发丧。为防动乱,有人又建议,应该更换各城的守将,全部任用谯县人或者沛国人,就是曹操老家的人。

魏郡太守徐宣马上制止,现在远近统一,人们都想报效国家,为什么一定要任用谯县人或者沛国人,伤害保卫国家人的心。这个提议也被制止了。

这时,青州兵又擅自击鼓,相互召引离开洛阳,洛阳非常乱。大家又建议应该制止他们,对于不服从命令的讨伐他们。

贾逵认为不可以,并颁布了一份长篇公告,下令青州兵所在的地方,政府供给他们食物。长安的兵乱,这才得以制止。

贾逵这边刚安定了洛阳的兵乱,曹彰就从长安回到了洛阳。

先前,曹植因为文采出众,非常受到曹操的宠爱,甚至让丁仪、丁廙、杨修等人辅佐他,有意培养他做接班人。但是,曹植情商有点低,做事率性而为,不注意言行,又饮酒无度。

曹丕不一样,情商非常高,善于掩藏自己的真情,笼络人心,宫人和左右侍臣都替他说话,所以最后曹丕被曹操立为了太子。

曹彰回到洛阳,知道曹植就在洛阳,于是先去见的曹植,见面就说,“先王召我者,欲立汝也”,先王把我召回来,是打算再立你作为继承人吧。

曹植说,不可,不见袁氏兄弟乎!曹植说,不可以,你不知道当初袁氏兄弟为了地位,相互攻打吗。曹植不同意。

曹彰见曹植不同意,就在奔丧的时候问贾逵,先王的玺绶在哪里。那意思就是,他自己想要继位为魏王,因为他毕竟也是嫡子。

贾逵严肃的对曹彰说,国有储嗣,先王的玺绶,是你应该问的吗。一句话,把曹彰问的哑口无言。

曹操去世的噩耗传到邺城。群臣相聚在一起哭泣,朝堂上毫无秩序,太子曹丕也恸哭不止。

这时,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劝谏曹丕,君王逝世,天下人都依赖殿下的命令,您应当上为宗庙,下为天下万民着想,怎么能效法凡夫似的孝行!

曹丕过了很久,才缓过神来,止住哭声,对司马孚说,你说的对。

司马孚在朝上大声疾呼,现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早拜新君,安定天下,你们就只会哭吗。于是,遣散群臣,部署禁军保卫,置办丧事。

司马孚建议曹丕立即继位,但在邺都的群臣都认为要让太子曹丕袭曹操爵位的话,必须等待一份天子正式的诏命才可实行。

尚书陈矫却提出异议,大王在外逝世,天下都感到惶惧。而且大王的其它儿子(曹彰、曹植)也在附近,如果不立即行动的话,万一彼此之间发生什么变故,就会危害社稷。

于是立即布置官员,具备礼仪,一日之内就准备齐全。次日早上,用王后的名义策命太子曹丕即王位,下大赦令。

不久,汉献帝也派御史大夫华歆带着诏书,授给了曹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绶,兼任益州牧。

可以说,要不是贾逵帮助曹丕稳定洛阳的局势,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稳定邺城的局势,力谏曹丕登基,曹魏很可能会向当初袁绍的儿子们一样,相互攻打,从此四分五裂,魏国不复存在了。

曹丕即位后,二月二十一,按照曹操的遗命,把曹操的遗体葬在邺城西面的高陵,丧事一切从简。曹丕的弟弟曹彰、曹植等人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封地。

曹植封地的监国,迎合曹丕的意图,上奏说曹植酗酒,言辞轻狂傲慢,劫持并胁迫魏王的使者。于是曹丕把曹植贬为安乡侯,曾经辅佐曹植的丁仪、丁廙兄弟二人及两家男子全部处死。

十月二十九日,在推辞了汉献帝的三次辞让后,曹丕登坛接受玺绶,即皇帝位,改元黄初,大赦天下。

魏国开始了新的一页,三国鼎立的时代开始了。

曹魏政权非常短命,这究竟是何原因?

作为东汉末年统一中国北方的政治家、思想家,曹操以他过人的才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权。曹操用他的一生为自己的后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曹魏政权最终只经历了三代就从历史长河中退去。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曹氏一族独揽政权,封侯并不分权力,导致曹氏一族人心涣散,最终被司马懿夺取政权。

早在曹操当政的时期,就已经出现诸侯各国君王只有一个名号,而没有实际的权力。到了曹丕这一时期,各诸侯王在自己封地上,没有权力去管理自己的国家,没有实际权力去操练军队。诸侯国内的各种事情全由中央派遣的朝廷命官处理,诸侯王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渐渐地曹魏政权出现了中央强大,地方势力弱小的局面。

除了诸侯王没有实际权力外,曹丕还下令让诸侯国不断的迁移。曹植作为曹操的儿子,在曹操去世后,势力不断强大后,受到了曹丕的排挤和迫害。曹丕曾让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便以不遵从皇帝旨意杀害他,最终曹植以一首?相煎何太急?化解危机,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为了杜绝像曹植这样的诸侯王强大,曹丕下令每个诸侯国经过一段时间后,便要迁移至其他地方。

随着时间不断的流逝,曹魏政权的中心领导人物权力不断强大,但最终却被司马一族钻了空子,最终走向灭亡。曹丕死后,其儿子曹睿继承王位。曹睿继位时不过十几岁,又沉迷于女色,对于朝堂之事并不上心,久而久之,朝中大小事宜都由司马懿掌管,司马懿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等到曹睿去世,年仅八岁的曹芳继位,司马懿抓住机会,在高平陵发动政变,辉煌了三世的曹魏政权从此落下帷幕。

曹魏是怎么灭亡的 曹魏灭亡的原因

  曹魏是被权臣司马炎以和平方式取代的。
  灭亡原因:
  1、曹魏篡汉的影响。曹魏的政权是通过篡夺东汉政权而来,而司马炎依葫芦画瓢,篡夺曹魏政权建立西晋。
  2、人才严重匮乏。曹魏前期,曹操广纳贤能之士,后期由于九品中正制的执行,外部人才资源匮乏,并且大多数成为司马懿、司马师及司马炎一族的心腹。
  3、用人严重不当。司马懿之心,曹操心里很清楚,并明确不可重用,但考虑到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没有杀他,但是仅仅作为辅政大臣最后一位。但后代曹睿即位后,改变这一政策,导致司马懿家族逐渐做大。
  4、新魏主更换太快,后期太小,难以驾驭士族权臣;
  5、宗室权力被过分削弱,“煮豆燃豆萁”,外姓将领独大,夺权时曹魏皇室没有外援;
  6、司马懿太长寿,强大的司马氏家族兴起无人制衡。
  7、九品中正制大大强化士族力量,削弱君权,使得一旦皇帝能力稍衰就容易导致权力旁落,埋下了曹魏最终为士族代表司马氏所取代的祸根。

颓势渐露曹魏统治


颓势渐露,曹魏统治_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曹丕、曹的统治>>曹丕,字子桓,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建安十六年,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做其父丞相操的副手。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王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死,曹丕继位为魏王。十月,曹丕代汉为帝,即魏文帝,国号魏,建都洛阳。曹丕先已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代汉后,又改是年为魏黄初元年。曹丕在位六年而死,寿四十岁。>>曹丕在位六七年中的政治措施,值得注意的有以下数端:>>颁布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禁止妇人、宦官、外戚干预政事。>>下诏禁止厚葬、淫祀。>>尊孔崇儒。>>下诏选用贤智之士。>>制九品官人之法。>>曹操对以上建议,已经表示称善,只是未及推行。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不过两三个月,即颁布了九品官人之法。>>曹丕推行九品官人之法之目的与结果:第一,为了让世族官僚拥护他代汉为帝,故推行了有利于世族的仕进制度;第二,设中正官以品评人物,如选用后发现名实不副,尚可治以保举不实之罪,以避免选官好坏无人负责;第三,由吏部选用人才,即意味着减少公卿二千石辟用属员名额,有助于加强皇权;第四,从史料上看,九品官人之法推行后,旧有察举征辟等制度,并未因之废除。>>曹丕统治魏国前后共六年余,在军事上无何建树。他的最大失策是未能乘刘备伐吴之际,挥师直捣吴国的江东心脏地区。他仅满足于孙权称臣纳贡的表面胜利,致使孙权安然度过受蜀、魏夹攻的危机。后来曹丕两次兴兵伐吴,均徒劳而返。曹丕远不及其父节俭,曾筑陵云台、东巡台及九华台,已开明帝兴建宫室的奢侈风气。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索钟繇之璧,杀谏阻伐吴之霍性等,可以算是他轻佻骄贵的事例。但同其他封建帝王比较起来,诸如以上事例也还算不上什么大的缺陷。>>曹,字元仲,曹丕长子。母甄氏,本袁绍第二子袁熙妻。建安四年,袁绍攻灭公孙瓒后,熙出为幽州刺史,甄氏留邺。建安九年八月,操攻克邺,甄氏为曹丕所纳。生而操爱之,每朝宴会同,与侍中近臣并列帷幄。好学多识,特留意于法理。延康元年,年十五,封武德侯。黄初二年六月,曹丕赐甄氏死。因母诛,未得立为太子。直至黄初七年五月,曹丕病重,始立曹为太子。曹丕死,曹即帝位,是为魏明帝。至景初三年正月,死,共统治魏国十二年半,寿三十四岁。>>曹原来不曾交结朝臣,也不过问政事,平日只研读书籍。即位后,群臣想望风采。过了几天,单独召见侍中刘晔,整整谈了一天。刘晔出来后,众人问他对皇帝的观感,刘晔回答说:秦始皇、汉武帝之俦,才具微不及耳。>>曹的最大缺点是奢淫过度。虽然他在位时期,魏国疆域比较大,总的来讲军事、政治、经济诸情况也不坏。但他统治的最后四五年,即自蜀相诸葛亮死后,魏西方大患解除,他的奢侈淫逸的本性充分暴露出来了。于是大修洛阳宫室,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高十余丈,使百姓力役不已,农桑失业。他耽于内宠,妇官秩石拟百官之数,自贵人以下至掖庭洒扫,凡数千人,选女子知书可付信者六人,以为女尚书,使典省外奏事,处当可。又录夺士女,前已嫁为吏民妻者,还以配士,既听以生口自赎,又简选其有姿色者内之掖庭。>>曹丕即位后,对于曾经帮助他当太子有功的臣僚贾诩、桓阶、陈群、司马懿等都予以重用,其中名士世族陈群甚至被任为镇军大将军、领中领军,录尚书事;另一世族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这样,便打破了已往非曹氏亲族不能充当军事大员的惯例。魏文帝黄初七年曹丕临死前,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并受遗诏辅曹。此后五年中,曹休、曹真相继死去,陈群只担任文职,统兵大帅唯有司马懿一人。司马懿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亮,东灭公孙渊,有很高的威望。当时曹魏统治集团内部有权势的大臣,除了司马懿以外,应推掌管机要的刘放和孙资。刘放、孙资在曹操时即已为秘书郎,曹丕改秘书为中书,以刘放为中书监、孙资为中书令。曹对二人尤为宠任,当景初二年曹考虑是否派司马懿去讨伐辽东的公孙渊时,刘放、孙资曾加以赞助,故辽东平定后,放、资以参谋之功,各进爵,封本县侯。>>曹本人没有生儿子,按理说,他应当从父、祖后嗣中择立贤而长者,可是他却收养了两个婴儿曹芳和曹询作为己子。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自己有后裔可以接替帝位,而不顾国祚之能否确保。景初三年曹病重,始正式指定齐王曹芳为太子。>>对于选择辅政大臣,曹原来也曾产生过使亲人广据权势的想法,而且当他病重时,也曾拜少时与他同居相爱的曹操子燕王宇为大将军,嘱以后事。使燕王宇与夏侯献、曹爽、曹肇等共同辅政。这样,燕王宇等执政之后,必然要斥退久典机密的刘放和孙资。因此,引起了二人的激烈反响。他们以先帝遗诏藩王不得辅政的理由作为挡箭牌,并制造了毁谤燕王宇等的谣言。这时,曹头脑已经不大清醒,而且其父曹丕过去排斥亲兄弟的流毒也还在曹脑际作祟,所以听信了刘放、孙资的谗言,而免去燕王宇等人的官职。放、资接着就推荐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政,曹也表示同意。燕王宇的被斥退和曹爽、司马懿上台,是关系魏政权由谁领导的大事,以凡品庸人的曹爽而与情深阻、多权变的枭雄司马懿并肩共事,其危险性已为当时有识之士所料知。>>曹爽专政>>魏明帝景初三年曹死,曹芳继位。曹芳即位后,大赦;加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侍中衔,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曹爽、司马懿各领兵三千人,轮流值更,宿卫殿内。曹爽以司马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遇事均咨访,不敢专行。>>曹爽周围之人认为,国家的重权不可以委之外人。丁谧、毕轨等屡次对曹爽说:司马懿有大志而甚得民心,不可以推诚委之。丁谧为曹爽出谋,由曹爽上奏少帝曹芳,以司马懿为太傅,外以名号尊之,内欲令尚书奏事,得以使自己先声夺朝议,制其轻重。曹爽的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其余诸弟皆以列侯侍从,出入禁闼,贵宠盛极。曹爽所亲近的何晏、丁谧、邓飚、毕轨、李胜等人,自然得到重用。升何宴、丁谥、邓飚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8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