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除了各个诸侯君主外,只有诸葛亮、陆逊这两个人被单独列传。就诸葛亮来说,是蜀汉建立的重要功臣,并且得到了主公刘备的信任。与此相对应的是,陆逊虽然击败了刘备的大军,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到了陆逊晚年,他却被主公孙权所逼死。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陆逊深谋远虑,忠诚耿直。一生出将入相,被赞为“社稷之臣”。那么,问题来了,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一
首先,公元245年,在孙权的指责下,陆逊十分恼怒,不久卒死。对于孙权来说,之所以要逼死陆逊,显然不是一时冲动。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逼死陆逊上,孙权有多个方面的考虑。其中,陆逊作为江东世家大族,是孙权猜忌陆逊的重要原因。根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陆逊家族,为江东大族。祖父陆纡,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今安徽寿县)都尉。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孙权、孙坚来说,其先祖则出身贫寒,不能和曹操、刘备等诸侯相媲美。
二
其次,作为江东世家大族,陆逊及其家族姻亲在东吴担任要职,特别是陆逊自己,就被拜为丞相、荆州牧、右都护,这成为其功高震主,被孙权猜忌的原因之一。当然,对于孙权来说,也不是一开始就防备着陆逊。但是,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大臣相继病逝后,陆逊一直镇守武昌,声望至隆,而且和东吴的太子孙登,将领步骘、诸葛瑾、潘浚、朱据等将相交好。而这,显然是一个让孙权感到不安的情况。到了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家的格局日渐稳定后,孙权最终选择逼死了陆逊。
三
再者,孙权逼死陆逊,和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孙权在东吴的主公地位,是来自于其兄长孙策。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也即当时自己的儿子年龄太小,很可能孙权不会成为东吴的主公。由此,对于孙权来说,对于孙策的儿子一直有所防备。比如孙策的长子孙绍,仅仅是侯爵的待遇。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陆逊作为孙策的女婿,显然很难得到孙权的完全信任。特别是孙权本身就是一个猜忌性格较重的人,自然不会忽略这一情况。
四
最后,确保东吴江山的安稳继承,也是孙权要逼死陆逊的原因之一。在孙权晚年,陆逊等大臣非常拥戴太子,这本身就是让皇帝非常恼怒地事情。而且,因为陆逊的位高权重,孙权也担心储君登基以后无法掌控这些大臣,所以逼死了陆逊。在此基础上,孙权之后虽然立了幼子亮为太子,不过挑选的大臣却是非江东本土士族的诸葛恪。而这,有助于之后的东吴君主顺利掌握权力。
陆逊,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出生于一个江东世家大族。
陆逊早年丧父,因博览群书而闻名,被孙权召为幕僚,又因治理旱灾有功,深受孙权赏识,将自己的兄长孙策之女许配给陆逊。
山越贼帅费栈作乱,陆逊以少胜多,大败贼军,并对山越族人进行安抚,将其编入户籍,纳为兵丁,极大地巩固了东吴的统治。
后会稽太守淳于式向孙权状告其非法征用民力使百姓受苦,而陆逊却没有报复他,反而向孙权推荐淳于式,理由是不能因公徇私,这让孙权对陆逊十分佩服。
而陆逊人生中的巅峰时刻,想必是夺取荆州和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大败曹军,俘虏了五子良将之首于禁,斩杀大将庞德,自以为天下无敌,愈发骄傲起来。
陆逊抓住了关羽骄傲自大的性格特点,向其写信示弱,让关羽渐渐丧失了对东吴的警惕。而关羽手下将领麋芳、傅士仁因补给不及时遭到关于怪罪,害怕受到严惩,心生倒戈之意。于是陆逊奇袭关羽,关羽兵败被杀。
刘备因兄弟被杀气得丧失理智,不顾群臣劝阻而决意伐吴。陆逊战略撤退,诱敌深入,在蜀军缺乏补给的情况下将其分割包围,又施以火攻,再次大败蜀军,重创了蜀国,使刘备含恨而死。
此后陆逊又多次出奇计挫败魏军,还授予辅佐太子的重任,官居丞相。
这样看来,陆逊是个年少成名的军事奇才、一心为国的社稷之臣,是东吴领导班子里的主心骨,那为何后来孙权要逼死这位旷世奇才呢?
首先,陆逊出自江东名门望族,根基深厚,父辈祖辈多从仕,孙权先祖出生布衣,其家族远不及陆家显赫。
同时孙权一家曾在袁术手下卖命,在袁术攻打江东之时充作急先锋,而陆逊从祖父陆康刚好镇守庐江郡,孙家和陆家在那个时候结下了仇。
同时,孙权对兄长孙策的子嗣也充满了顾虑,而陆逊正好又是孙策的女婿,且与孙策的儿子们有密切往来,这让他更加忌惮陆逊。孙权深知以自己儿子们的能力完全驾驭不了陆逊,担忧自己去世之后陆逊谋反。
其次,陆逊身居高位,又连战连胜,功高盖主,和东吴许多将领关系甚好,这让孙权深感焦虑。最后,给陆逊致命一击的是,他掺和进了孙家的家事里。
在立继承人这个问题上,孙权一直很纠结,他虽立三子孙和为太子,但打心眼儿里更喜欢四子孙霸,想改立太子,而陆逊经常在朝堂上跳出来和他做对,劝他不要改立太子,这让孙权十分不满。
孙权随后清理了陆逊的亲信,又时不时派人去辱骂陆逊一番,搞得陆逊有愤又恼,最后活活气死了。
陆逊一生为吴国尽心尽力,为孙权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但他在政治上远没有在军事上懂得变通,不仅没意识到自己让自家主公感到了威胁,还卷入了险恶的夺嫡之争,这才导致了自己最后郁郁而终。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
三国熟悉吴国的名将陆逊算是其中的一个他不仅文武双全而且就连行军打仗,处理内政都非常的不错,并且他非常的忠心耿耿,一生都为东吴的发展鞠躬尽瘁,他火烧连营,还逼退了刘备的抱负,对魏国也赢下了非常重要的石亭之战,他最终也成为了宰相地位非常的尊贵,但是没有想到就在他晚年的时候,却被自己的主公孙权逼死。
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
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孙权直接逼死了陆逊,按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臣了,但孙权后来却容不下他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原因之一是,吕蒙在任之时,曾多次向孙权举荐陆逊,在大将吕蒙死后,陆逊便是对抗蜀国和魏国的头等大将,在军队中极受拥护,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场战事之后,陆逊在军中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让孙权感到十分的忌惮,之后为了拿回陆逊的兵权,孙权又封他做了丞相,但是在与蜀魏对抗之时,陆逊对孙权来说还有些用处,之后三国鼎立之势已成,陆逊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孙权来说只剩下了威胁。
其二,在陆逊一开始加入孙权的政治集团时,孙权为了拉拢陆逊,将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所以陆逊和妻子的孩子也算是身上流淌着孙家血液的,孙权担心自己死后以陆逊的能力,他会将自己的孩子扶上帝位,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孙权彻底厌恶了陆逊,当时孙权所立的太子孙和、四子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闹的不可开交,朝廷隐隐分成了两派,而鲁迅则是坚定的太子派,并且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三番两次的向孙权上奏,同时他身边的亲信也都是太子一党,最后皇上将他身边支持太子的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最终导致陆逊抑郁而死。
孙权在一开始其实并无心逼死陆逊,毕竟他还是孙策女儿的相公,他也不想自己的侄女早早守寡,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他还想给陆逊留一些退路。
古代大将有很多都死于功劳太高,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即便陆逊在军中声望如此之高,孙权还是选择了让他出将入相,担任一朝丞相,可见他早期的时候还是很信任陆逊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7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