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清朝骁勇善战八旗军,为什么在乾隆之后腐朽殆尽了

以史为鉴 2023-07-04 08:41:54

清朝骁勇善战八旗军,为什么在乾隆之后腐朽殆尽了

清朝骁勇善战八旗军,为什么在乾隆之后腐朽殆尽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我国古代,说起骑兵史上的“奇迹”一般的存在,莫过于“女真”骑兵。其崛起于12世纪,也就是我国宋朝年间,最大的成就无疑是摧毁辽国,后痛击宋朝,并俘虏宋徽宗、宋钦宗二位皇帝。这样的成就,足以证明了女真骑兵的凶悍。

俗语有云,“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就是对女真骑兵的写实刻画。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女真部落在明朝末期再次崛起,清朝的努尔哈赤曾一直强调,自己所属的建州部族是“真正的女真后裔”。但在大喵看来,建州女真至于是不是“纯正血统”暂不论,但是从战力上来比较,的确和宋朝年间的“女真部落”有一些差距。但总的来说,也不算太差,作为推翻明朝建立清朝的主力军,也差不到哪去。

明末时,在我国东北地区有着三个女真部族,分别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这三个部族也是清朝满洲八旗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1601年时,满洲部族开始扩张,努尔哈赤于是建立了旗人制度,组建黄、红、蓝、白四旗,细分的规则为一旗为五参领,一参领为五佐领。这在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更强的战斗力。由于发展迅猛,在1615年时,满洲部族的数量得到极大扩充,遂增编镶黄、镶红、镶蓝、镶白四旗;到此时,满洲的八旗军正式形成。

区别于当年的女真骑兵,此时形成的八旗军虽然在骑射方面依旧保持着传统,可是与马上骑射比较起来,更加偏向于步下射箭。在加上东北地区的天气严寒,由此,最初的八旗军士兵体格健壮,异常凶猛善战。

可以说,努尔哈赤时期的满族八旗军称得上精锐;可是到了皇太极时期,就出现了不同之处。为了扩大战果征服明朝,必须来扩充兵员数量,此为仿制满洲八旗制度,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三者在地位上,仍旧以满洲八旗为主要地位,但是由于掠夺和配给的物资越加丰富,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一些安逸心里。但总得来说,在皇太极时期的满洲八旗军战力仍旧相当强劲。

可是到了入关之后,顺治时期,情况愈加明显。由于关内多平原,这让原本生活于白山黑土之间的部族,瞬间有了安逸之所。物质上的诱惑,开始逐步侵蚀满洲八旗军。

在康雍年间,满洲八旗军已经开始“忘本”了,在平藩之乱中,出现过主将临阵胆怯、畏战的情况,这着实是令人所不解。加之汉八旗军的崛起,满洲八旗军似乎有了当起“少爷兵”的样子,整体安逸骄奢,战力下滑。纵然有些许部分战力尚可,可终究于事无补。

到了乾隆时期,满洲八旗军距离当年努尔哈赤之时,早已相差甚远。奢靡的生活习惯,大肆占地圈地,置田建造宅院等,让满洲八旗军“不似当年勇”了。可俗话说,“死了的鸭子嘴硬”,形容当时的满洲八旗军十分贴切。自觉“正统高人一等”,却有不愿去冲锋陷阵,汉八旗军打了胜仗,便会吹嘘若是“满洲八旗军上阵”如何如何。

乾隆之后,满洲八旗军整体已经腐朽殆尽了,从军尚武之风不在,安逸、骄奢、攀比、玩乐等,看谁比谁玩得更高级、更趣味,后来直接发展成为了一群“养花玩鸟”的主。

当年洋人撞开清朝国门,这些个“满洲八旗军”彻底沦为了一群草包。在大喵看来,女真部族入关之后,就开始堕化之路,就其根本原因,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没了为了生存而冲锋的信念和勇气。

八旗军曾号称天下无敌,可大清覆灭时,为何几百万旗人没起作用?

满人的八旗制度,由清太祖努尔哈赤创立。起初,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率的军事制度,在清兵入关以及此后坐稳江山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满洲兵至万,横行天下无可敌”,说的就是他们的战斗力之强,曾经骁勇善战,天下无敌,从东北一路打到了西南边陲。而八旗子弟,作为清朝的统治阶层和开国功勋,也相应的享有一系列的待遇和特权。然而,到了清朝末年,这群人却从曾经的勇士,变成了没用的草包。

举个例子,清末福州有个将军叫朴寿。他有一次外出巡视,因为刚刚发生了一件满族大臣被刺事件,朴寿非常敏感,特意带了一大堆八旗兵丁保护,他们将朴寿的轿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本以为安全万无一失的朴寿,在轿里突然听到了一声枪响,他立刻吓得魂不守舍,大呼“救命”,而外面的八旗兵丁也乱作一团。有的当场卧倒,有的抱头鼠窜,现场狼狈不堪。

然而,慌乱过后,他们才得知,是一个年轻的兵丁,因为过度紧张,一不小心让枪走了火。八旗兵丁的没用,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之所以堕落到如此地步,还是要从他们的待遇说起。

清初,为了巩固满人的统治,清朝初期的八旗军,负责驻守京师和各地重镇,还要四处调防。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清廷给了他们极高的待遇,一个八旗兵丁的薪俸,甚至接近一个县官的水平,当然,其他的福利也一点不少。

清朝骁勇善战的满族八旗军,是如何堕落的?

任何制度从它诞生伊始到最终消亡都会经历一个兴盛到衰弱的过程。作为大清王朝立国之本的八旗制度也是如此,它的兴衰过程贯穿于大清统治者对该制度的调整变化。

走向衰弱的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并非起源于大清,而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在前人的基础上所完善建立起来的一项兵农合一的兵役制度。努尔哈赤正是凭借着八旗军的优势在关外所向披靡,征服了包括蒙古族在内的各少数民族,以此建立后金政权为日后满人入主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清军入关之后,为了适应新的政治形势,即如何统一天下以及统治数以千万计的汉人。所以,统治者对以往的八旗军制进行了调整,将其划分为?蒙古八旗汉人八旗?和?满人八旗?。为了了缓和民族矛盾,清朝统治者对于镇压汉人势力往往使用?汉人八旗?和?蒙古八旗?,以往的?满人八旗?只有那些在关外的仍采用兵农合一的组织形式,即战时为兵作战,非战时为农从事生产,每逢作战都是自己准备粮草军械。而关内的满人八旗一部分被派往地方重要军事基地负责监视汉军官兵,另一部分则负责驻守京畿或者干脆由政府圈养,分配土地以及生活开销都由政府解决。

久而久之,随着政权的稳固,战事的减少,这些被圈养和地方驻防的八旗军基本没有进行常规的军事训练,而是只图享乐过着?养花遛鸟?的萎靡生活,其战斗力也是一步一步的衰弱。当然,这种局面清政府也意识到了,但是满人毕竟是其政权的基础,也为?正统?,所以为避免产生内部矛盾,他们只能一如既往的放任满人八旗骄奢淫逸。如此一来,国家的军事要务一般都交由汉人组成的绿营负责。

结语:

满族八旗军从晓勇善战转变为萎靡不振,究其缘由还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即以满人统治汉人的狭隘民族等级观念。他们将满人视为统治基础,而汉人则为被统治阶级。这种观念促使了清政府为满人以及满族八旗营造一个?温室环境?,在这种环境之下他们必然会逐渐腐化并走向衰亡。

八旗为什么后期不能打仗了

清代贵族的形成,始于它的八旗制度。这种制度早在清朝入关之前即已形成,它是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战争中所创立。原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后又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它是当时后金政权包括军、政、财、经等各个方面兵民合一的组织形式。这些八旗子弟自幼苦练射骑,勇猛善战,平时耕猎为民,战时披甲从征为兵,在他们入关之前,以及入关后的初期,确实有很强的战斗力,应该说是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中崛起的一支新生力量。
连年的战争,使这支战斗力极强的八旗子弟获得了不少利益。他们在统一女真各部落,以及同明朝统治者争夺天下的战争中,获得了上百万人口、牲畜、甲仗、兵器,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努尔哈赤当时仿照明朝的官职,对作战有功之臣分别授与不同的官衔,统兵辖民,并根据贡献的大小,赐与大量的人畜财帛,供其享用。不少官将还领受敕书,子孙后代永远袭职。这样,就使满洲的八旗子弟在进关之前即已形成了一个贵族阶层,享受着特殊待遇。
清朝取代明朝入主中原以后,初期阶段,八旗官兵还保持着当年骁勇善战的“元气”,按时操练兵马,坚持不怠。入关之后,八旗驻防制度更有重大改进,使之在全国构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主要形成以下几条驻防线:运河驻防线(京师、德州、京口、杭州)、黄河驻防线(德州、开封、西安)、长江驻防线(江宁、京口、荆州、成都)、东南沿海驻防线(杭州、福州、广州)、此外还有京畿驻防线、关外驻防线、塞外蒙古编旗驻防及甘肃新疆驻防线等等——清廷根据旗民分治的原则,在驻防地为旗人筑城别居,或者在城内划出一角令旗人居住,通常称之为“满城”。
从顺治、康熙年间起,八旗官兵便已出现追求享受、战斗意志衰退的倾向。在前线指挥战斗的亲王、郡王和贝勒们"逗留观望。不思振旅遄进,竟尔营私适己,希图安便,或逶兵甲之不全,或托舟楫之不具,借端引日,坐失事机"。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中,八旗军以往的主力地位已被绿营兵所取代。雍正、乾隆年间的一些重要战争,如柴达木之战、平定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中,尽管参战的八旗官兵数量有限,其中一些号称精锐的八旗部队的表现却不如绿营兵,昔日敢打敢冲的作风已不复存在。
乾隆中期以后,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靡,庞大的官僚机构愈加腐败。那些贵族上层已形成颓风难挽的局面。到了清代末叶,那些八旗子弟已完全成为寄生虫。发展到贩卖人口,当卖军中的盔甲器械。大量正身旗人下降为佃户,甚至沦为流民、痞棍和无赖。
清末,在京城里出现的这些状况确实是有的,而且不占少数,但是在京郊或是地方驻军八旗,还是挺淳朴的,我们在《京郊的满族》里依稀可以看到当时的八旗状况。
清末,八旗军逐渐演变成专靠国家供养的社会救济组织,失去了起码的战斗能力。1799年清军在镇压白莲教大起义时,曾一度把京营八旗中最精锐的健锐营和火器营派往前线,结果因军纪败坏,不听约束,未及投入战斗就被迫撤军回京。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5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