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太子李承乾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世民,即唐太宗,生于武功之别馆,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李承乾是唐太宗爱子,是唐太宗的掌中宝。同时他也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嫡子,是唐太宗最看重的继承人。不管有没有继承皇位,李世民都想要将自己的家业留给自己的嫡长子。所以对于李承乾,唐太宗十分重视他的教育。在唐太宗还没有登基之前,就为李承乾请来陆德明与孔颖达两位儒学大师教导当时年仅五岁的李承乾。陆德明是唐代经学家,训诂学家,唐太宗十八学士之一。孔颖达来头则更大,他是孔子的31世孙,并且还是嫡系一脉。请来这两位大儒,就只为当时年仅5岁的李承乾讲解经典,可见唐太宗对这位嫡长子的看重。
除了这两位大儒之外,在李承乾为太子之时,唐太宗还请来各大名臣辅佐李承乾。特别是在李承乾渐渐学坏之后,唐太宗为了规劝自己的继承人,几乎将朝中名臣都派去教导太子。这其中就有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刘洎、岑文本等人。于志宁:北周太师于谨曾孙,曾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李世民继位之后成为重臣,并逐渐坐到唐朝宰相的位置。李百药:唐朝著名史学家和诗人,原为隋朝旧臣后归唐。隋文帝时期为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期为建安郡臣,唐朝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他为人耿直,深得唐太宗信任。
杜正伦:洹水杜氏,名门出身,唐高宗时期被重用,拜为宰相。张玄素:太宗时期著名谏臣,清廉之名早在隋朝就已被世人赞颂。归唐之后,因为清正廉明被唐太宗看重,常召见询问政事。房玄龄:房谋杜断中的“房”,是唐太宗最为看重的谋士之一。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亏得他谋划统调。李世民继位之后,房玄龄更为显赫,初为中书令,贞观三年进上述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十六年进位司空。
魏征:唐太宗时期著名谏臣,也是成就唐太宗明君之名的一位大臣。他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唐太宗时期直言上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得“一代名相”之称。刘洎:唐朝宰相,能力是有的。但是此人不看好李承乾,个人比较亲近魏王李泰,在李承乾被废除之后,牵涉进储君之争,支持李泰。后因为与褚遂良不和被诬陷赐死,武则天时期得以平反。岑文本:西梁吏部尚书岑善方之孙,唐朝宰相,文学家。此人自幼聪慧敏捷而有大志,博通经史。
李承乾作为唐太宗心仪的继承人,有唐太宗一路护持,本来应该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不过最后却被自己作死了,朝臣厌恶,走上谋反之路,连唐太宗都不能保住他。他为什么会走到这一地步,与他身体的残疾离不开关系。李承乾因为脚疾,进而性格大变,最终走上末路。不过这个脚疾却不是先天的 ,而是后天生病所得。可是就算他有脚疾,唐太宗都没有想过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反而还一直在大臣请求重立太子之时维护,坚决表示自己想要李承乾继位之心。李承乾是因为脚疾而自卑,心态崩了,才变得荒唐起来。
李泰的声望升高,让李承乾感到了威胁。李承乾是个有福气的孩子,身为长子,又是长孙皇后所出,正是一个嫡长子,因为对长孙皇后的怀念,李世民对这个儿子也是宠爱有加。李承乾不负众望,很小的时候就表现了他的聪明才智,令所有人都喜爱不已,李世民尤为高兴,亲自为儿子选了几位老师,又让他直接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毫无避嫌之意。所以说,李承乾就是妥妥的官二代,只要他好好当太子,天下就是他的。
但是李承乾有一点玻璃心,主要表现在他腿瘸了以后。李承乾有腿疾,这让他有点自卑,所以迫切地需要父皇的肯定。但是这时候他的弟弟李泰崛起了,李泰很有文采,门下集结了很多有本事的人,李世民也是个注重文治的人,所以对李泰很赏识。李泰毫不掩饰对太子之位的渴望,这让李承乾很担忧,有弟弟珠玉在前,自己一个残疾人,恐怕会失去在父皇心里的地位。
李承乾有个乐童,叫称心,很得李承乾的心,李承乾自脚瘸以后,就日日和称心在一起。李世民知道以后,很生气,李承乾死活不改,李世民二话不说就杀了称心。称心一死,李承乾就坐不住了,对李世民的怒气就忍不住了,言语之间颇有不满。
李世民是个喜欢听别人谏言的人,就是喜欢别人骂自己。李承乾的老师就是李世民选出来的,但是李承乾不喜欢被人骂自己啊。日久天长的,李承乾的心里就变态了,他想,与其等父皇把皇位送给李泰,还不如我自己抢皇位来得痛快,于是他就联系亲信,起兵谋反了。
1、《唐砖》中,李承乾谋反是因为卢辛月,也是受侯君集蛊惑,剧中他和卢辛月相识后便迅速相恋,两人情投意合,却不料辛月受家人牵连成为戴罪之身,为了救辛月,李承乾只能求云烨娶她为妻,以此保全性命,这件事也让李承乾认识到了权利的重要性,逐渐走上谋反的道路。
2、李承乾贵为太子,在李世民死后,本就应该是他登基为帝,按理说不应该谋反,但在心爱的女人另嫁他人后,李承乾多年来所压抑的情感全面爆发,变得颇为偏激,这才会被侯君集轻而易举的蛊惑。
3、不过让他产生谋反想法的最大原因还是卢辛月,在卢辛月入狱时,即便自己身为太子,也无法将其救出,李承乾除了懊恼、自责,也渐渐心生不甘,他谋反不为江山帝位,只是为了卢辛月。
4、其实李承乾并不适合做皇上,他太过优柔寡断、儿女情长,为了卢辛月甘愿赴死,这样的他没有身为帝王应有的杀伐决断,他的谋反也注定会失败。
5、李承乾的心全在辛月身上,最后辛月的惨死让他变得一蹶不振,虽然令人唏嘘,可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了。
[闽南网]
唐砖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原因 李承乾喜欢谁结局是什么
导读:网剧《唐砖》中的太子李承乾很受观众喜欢,但大家都知道历史中的李承乾是参与了谋反的,那么在剧中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呢?什么时候谋反?结局怎么样呢?有兴趣的小伙伴们都来看看吧!
唐砖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原因
李承乾造反有5个原因,具体如下:
个人感情不顺遂
电视剧老早就交代了李承乾喜欢卢辛月,但因为卢寿的缘故卢辛月沦为了阶下囚,虽然两人情投意合但已经不可能在一起了,为了可以让卢辛月活命,李承乾不得已求云烨取了卢辛月。后来李承乾因为催情香和侯小妹发生了关系,虽然一心想要对她负责,但也没有取到她反而间接害死了她。
唐砖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原因 李承乾喜欢谁结局是什么
来自李泰的危机感
李承乾自从表白卢辛月后就诸事不顺,先是被魏徵惩处了一番,接着因为给准备刺杀李世民的李安澜求情被禁足,解禁后李承乾发现弟弟李泰(青雀儿)在自己禁足期间迅速得势,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对李世民的不满
李承乾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迎娶到卢辛月和侯小妹,本来心中就十分郁闷。后来李安澜下狱遇到刺杀,炸死逃出生天,李承乾以为是李世民害死了姐姐,对他产生恨意,加上迟迟不能和卢辛月结为夫妻,有不能对侯小妹负责,情急之下决定谋反。
除了以上3个原因之外,还有李承乾对云烨的不信任和侯君集的挑唆、威逼,这些彻底的将他推向了谋反之路。
唐砖李承乾为什么要谋反原因 李承乾喜欢谁结局是什么
唐砖中李承乾结局是什么
历史上的李承乾在谋反失败后被充军黔州,在公元645年郁郁而终,电视剧中的结局和历史差不多。
电视剧《唐砖》中,李承乾在第25集的时候就萌生了造反的意图,在第34集开始实施计划,在第35集时因为辛月的提示放弃了计划,但最终还是因为侯君集挟持了辛月和苏婉,不得不谋反。在最后一集中李承乾对决李世民,谋反失败。
唐砖中李承乾喜欢谁
在《唐砖》中李承乾由始至终喜欢的都是卢辛月,但对侯小妹和太子妃苏婉也有一些情意。
看过这部网剧的观众都知道,李承乾悲惨的一生就是从表白卢辛月开始的,也可以说是从被魏徵责罚、从被侯君集教唆开始的,他身为储君原本有美好的人生,如果不是因为爱情最后也不会葬送了自己。但是他识人不清又喜欢猜疑,没有看清楚侯君集的真面目,反而和好友云烨弟弟李泰离心,这才是导致他走上谋反道路的根本原因。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4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