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赵士桢是明朝中期著名军事家、火器发明家,他曾研制出迅雷铳、掣电铳还有火箭溜等火器。迅雷铳经过他的改良,从原来的五连发,一下子升级为十八连发,在当时已经算十分先进的火器了。赵士桢的发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就连西方学者都给赵士桢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不过赵士桢虽然贡献颇大,但一路上也得罪了不少人,导致一生未能得知,最后抑郁而终。
明朝的火器,出镜率最高的就是三眼火铳。它在关宁铁骑手中,屡挫后金,表现不俗。早期的三眼火铳的铳管只有32厘米,万历年间,有位大神改良了三眼火铳,铳管加长到41.6厘米,这意味着三眼火铳拥有更高的初速和射程,不仅如此,当时出现的火绳枪也与这位大神有密切的关系。
这位火器大神,他是谁?此人就是--赵士桢。
他到底有多厉害?他对明朝火器的改良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图1 赵士桢(约1553年-1611年),字常吉,号后湖
一、赵士桢对哪些武器进行了改进?
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明神宗收到一封名为《用兵八害》的奏书,建议制造鲁密国进贡的番鸟铳。奏书是由从七品中书舍人赵士桢提出的。他是浙江乐清人,明朝火器专家,在火器研发方面成绩显著。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对其给予高度评价。
次年,赵士桢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番鸟铳的构造和制作方法,经改进后,制成了“鲁密铳”。此枪长1.44米,重约7斤。火药用量14.88克,弹重11.16克,射程150米,设有照门、准星等瞄准装置,更重要的是鲁密铳是火绳枪,相比三眼火铳之类的火门枪,射速快,精度高。
图2 鲁密铳
鲁密铳的铳管外有个活动的机械臂,一头固定在铳身,一头牵引火绳。铳匣内有个1寸有余的弹性钢片,增加弹性。扣动扳机,机械臂转动,火绳落入药室。射击完毕,机械臂自动复位。鲁密铳还配有钢刀,能与敌人展开近距离肉搏,这与现代步枪的结构大致类似了。
同时期的日本,也有名为“铁炮”的火绳枪。制枪技术源自葡萄牙,枪长1.85米,重约10斤,发射7.44克重的铅弹,射程100米。从数据上看,赵士桢研发的鲁密铳除了枪长不足,其他性能全面压制日本铁炮,因此,《武备志》评价:“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
图3 迅雷铳,最大的迅雷铳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
在推进鲁密铳的当年,赵士桢又研发了迅雷铳。这是一种多管火绳枪,由五根铳管均匀分布成圆形,铳管装有直径51.2厘米的护盾,銎部前配发火装备,后装木柄,木柄尾部装有金属枪头。每根铳管长64厘米,总重十余斤, 准星照门俱全,依靠火绳或燧石发火。
发射时,配属的小斧倒插地上,用来架枪。铳管和机匣对齐,按动扳机,依次发射。发射结束,若敌人迫近,可以去掉护盾,倒提铳身,用枪头刺杀对方。由于射程远、精度高,是压制骑兵突击的神兵利器。赵士桢随后改进了迅雷铳,能够连续发射18弹。著名的捷克造轻机枪,弹匣容量也不过20发。
迅雷铳尽管设计超前,不过实用性不高。迅雷铳操作复杂,无法在短时间内投入战斗,铳管装填时间长,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迅雷铳本身的配件过多,在实际作战中,士兵往往遭遇选择困难症,正因如此,文献资料中未见迅雷铳投入实战的记载。
图4 鸟铳,又称鸟嘴铳,是明清时期对火绳枪的称呼
二、燧发枪在性能上为什么优于火绳枪和火门枪?
有了一定的成就,赵士桢并未停止研发的脚步。他吸收了鲁密铳和佛郎机的优点,改进发射机匣,推出了掣电铳。与鲁密铳相比,掣电铳枪长1.92米,重5斤,枪身结构与鲁密铳类似。不同的是,掣电铳吸收了佛郎机子铳装填弹药的优点,采用了后装弹药的方式。每把掣电铳配备子铳六个,以火绳作为发火装置,通过快速更换子铳,达到快速射击的目的。
火门枪发射时,枪手需要一手持枪,另一手持烧红的铁条,受到天气因素影响大,制约了火门枪的使用。火绳枪的火绳浸透了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晾干后能缓慢燃烧,燃速大约每小时80毫米-120 毫米,熟练的射手每分钟能射击2至3枪,不过火绳枪射击前要事先准备火绳,无法迅速投入战斗,黑夜中引燃的火绳暴露了射手的位置,在雨天同样无法使用火绳枪。燧发枪避免了上述问题,具有射速更快、使用方便的特点。赵士桢研发的火器,符合火枪发展的规律。
图5 燧发枪
三、明朝的火器普遍存在的软肋是什么?
赵士桢编制的《神器谱》记载:“鲁密为最大,西洋次之,小西洋又次之,倭铳实属下品。”“又有谓先年南方鸟铳,其机与倭铳一般,毕竟不如倭铳之火易发。”他将鲁密铳、鸟铳、西洋铳、日本铁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鲁密性能最优,西洋铳排第二,日本铁炮排三,鸟铳垫底。
然而,明军中大量装备的恰恰是鸟铳。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起至天启元年(1621年)三年发往辽东的军械清单中,鸟铳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其他均为性能更差的火门枪。赵士桢在《神器谱》中,吐槽鸟铳:“发时机头磕在池中,火绳将门堵住,药又不精,士卒未经服习,忙迫之顷,所以不发。”制作工艺差、火药性能不佳、士兵缺乏训练是鸟铳差评的主要原因。
图6 火门枪是最早的金属管形火枪,我国早期的小型火铳等都属火门枪
赵士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军用正版鸟铳性能不如民间盗版鸟铳,后者出口到东南亚,受到当地人的欢迎。赵士桢感叹:“我中国不肯精工耳,非不能精工也。”这番话道出了明朝军械厂缺乏监管,粗制滥做的事实,也是官僚制度腐败坠落的证明。
不仅是工艺上的短板,明军的火药也存在着先天不足。火药性能与配方和加工有关。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明朝与葡萄牙在双屿海战中获胜,李槐从战俘口中获得了火药的最佳配方。按配方制成的火药,“因得其传而造作比西番尤精绝云”。
同时期的西方国家,采用机械加工火药,研末的粉末更细腻,纯度更高,随后,将粉状火药通过压制、烘干、抛光等流程,得到颗粒状火药。实验表明,后者比前者性能提升三倍。这是明朝手工制作火药远不能及的。
图7 神机营为保证长时间持续射击,通常使用“三段击”战术
四、赵士桢的研发成果却得不到重视
明军士兵射术不佳,可以通过加强训练的方式补救。明朝对士兵训练分为团队协作和个人射术两种。“临阵点放得齐,后边装替得快,装不误打,打不误装,更番熟习,如雨不绝,斯为得法。”通过装填、射击训练,提高明军整体的射击水平,同时,“三眼等铳练习之法,切不可朝天上放打,须要横打笆子,使手脚惯熟其法,用一木板浮在河里,上插长窄一笆,弹子中着则笆动,此一法也。”增加士兵个人日常打靶训练,提升自身的射击技术。
图8 清代鸟枪兵 (火绳枪)
赵士桢发现明朝的软肋,在清朝依旧没有得到补救。满清入关后,对于火器保持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意识到火器威力强大,改良了红衣大炮,射程和破坏力均有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慑于汉族人口众多,加强火器管制,稳定满清统治,与此同时,实行闭关锁国,失去了东西方交流的机会,导致火器性能落后于西方国家,赵士桢的研发成果因此没能开花结果,大展身手。
赵士桢所研制的火器,对改善明末军队的装备和国家的武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万历三十年(1602)六月十七日,兵部等衙门署掌部事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萧大亨奉旨,会同都察院左都御史温纯,到宣武门外西城下,对赵士桢所制作的车铳逐一进行试验,并一一核对原来的图式解说后,回奏神宗:“其器械委果钴利,其制度委果精巧……假令制造如法,施用得宜,则以车代骑,以铳代兵,其利十倍弓矢,其力百倍短兵,诚中国之长技,不战而屈人之胜算也。臣等窃谓用之京营,可以壮居重驭轻之势,广之边方,可以张折冲御侮之威,端于戎事有裨,并非虚诳”,并建议将“所制车铳式样随发京营,依法成造。责令官员加意教习,传示各边,以究其防边制虏之用”。奏疏中还充分肯定了赵士桢“职在供奉,乃能朝夕讲究,弹(殚)力倾资制造利器,用备不虞。且雅志报国,别无它觊,尤可嘉尚”。
赵士桢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五月初二日《恭进神器疏》中说:火器“用药发弹,命中方寸,从远杀人”,能够收到“以寡制众,以弱攻强,为物细而取效广,用力少而成功多”的效果:近来臣遍访胡宗宪、戚继光部下,都说“倭之长技在铳(即倭铳,指日本人所造火绳枪),锋刃未交,心胆已怯”:为此,臣也“讲求神器”,希望能够凭藉神器的威力,以挫败敌人的凶焰。并说:“臣从游击将军陈寅处获得西洋铳,以及从锦衣卫指挥朵思麻处获得噜密铳的样品,已经参照佛郎机与火绳枪之长处,仿制成十多门,现敬呈以上两种神铳4门、掣电铳2门,以及兼有鸟铳和三眼铳之长的(5管)迅雷铳1门,同时绘制了它们的构造和发射图,恭进御前,望陛下命工部准臣制造,不但可以防倭,而且可以制虏(指北方游牧民族)”。
迅雷铳是赵士桢创制的一种五管火绳枪,也是明代后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多管火绳枪。铳身有5支铳管,共重5公斤,单管长约70厘米,形似鸟铳管,但其管后部微呈弧形,如鹊之口衔于一个共同的圆盘上,成正五棱形分布,各以钉销定。管身安有准星、照门,管壁开有火门,通火药线于外,5根火药线彼此间用薄铜片隔离,以保证发射时的安全。5管的中央有1根木杆作柄。木柄中空成筒,内装火球1个。木柄的头部安有1个铁制枪头。柄上安有1个机匣,内装发火装置,供5管共用。5管的前部安有1个共用的牌套,牌套用生牛皮做表里,制成圆垫式,垫内装填丝棉、头发丝和纸等各种衬垫物,中间有1个大圆孔,周边有5个方孔,木柄和5支铳管从孔中通过,使牌套与铳管的轴线垂直,以便遮挡从敌方射来的铳箭,具有铳盾的作用,可保护射手在发射时不受敌方铳箭的伤害。
火器研制家赵士桢虽身无疆场之寄,肩无三军之任,但却以国家兴亡为己责,于万历年间频频上奏朝廷,请求大力发展火器,改善军队的装备与国防设施。他认为:当时的海中之国日本,戎心已生,祸胎已萌,在蚕食朝鲜之后,必“尽朝鲜之势窥我内地”,北方游牧民族贵族势力,与我仅一墙(指长城)之隔,内犯之势必不可免。因此要根据他们的作战特点,大力制造枪炮和战车,才能“挫凶锋”,“张国威”。他还建议朝廷把发展火器和战车,同固国安邦的长远打算结合起来。他指出,讲究神器是对国家有万世之利的大计,能使国家聚不饷劲兵,储无敌飞将,“传之百世无弊,用之九边具宜”。如果京营增加火器,可壮居重御轻之势,广之边方,可以张折冲御侮之威。为此,他请求当局者不要被无真知灼见的言论所动摇,要把发展火器制造之事坚持下去,使国家迅速转弱为强,使敌人胆寒心落,不敢来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2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