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世民打仗如此的厉害,为何会拿高丽没有办法呢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06:44:15

李世民打仗如此的厉害,为何会拿高丽没有办法呢

还不知道:李世民为何拿高丽没有办法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历史上唐朝不管是政治,还是经济,外交等能力做得都非常的好,其中原因那多亏了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虽说不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是李世民的功绩和能力,在后人眼里是非常大的。李世民在年轻时期便骁勇善战,所到之处无疑让和他对战的人都感到后怕,为唐朝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唐朝的大半江山都是由李世民打下来的,不过虽说李世民早年如此厉害,其实还是因为身旁有一群猛将。比如陈咬金、尉迟恭、秦琼等人,更有帅才李靖、李绩等人。

李世民

李世民早年带兵打仗,都是非常威猛的,就拿李世民攻打王世充来说吧,当时仅仅只带了几个跟班的,就敢去北魏宣武帝的皇陵去察看。不过却被王世充发觉到了李世民,王世充便派单雄信前去围剿李世民。也就在此刻,尉迟恭突然出现,两三下就把单雄信给击败了。后来李世民在攻打王世充时,当时窦建德来救援王世充,而此时李世民的谋士们便开始主张避开他们,但李世民却要主动向窦建德发起进攻。

窦建德

而对于李世民为何有这些勇气,主要就是因为李世民手下的将领给李世民的。后来李世民在对战窦建德时,李世民的手下将领就像天神下凡一般,打的窦建德直接束手就擒,更在对战王世充时,也是非常快的将王世充给解决了。因此李世民和李世民的手下将领都被加以重用,更是留名千年。

攻打高丽

不过到了李世民在打高丽时就不一样了,当年跟随李世民打江山的将领们,早已老了,全都是白胡白发的人了,所以在对战高丽时非常的吃力。而李世民也早已看出了这一点,有时候在对战高丽时还不能派这些老将们前去,生怕一招不慎就变成阴阳两世的人了。而对于这些将士中最年轻的就是李绩了,但也年仅50岁了,最终只好派李绩前去对战高丽。

李绩

当时文武百官都盼望着李绩能旗开得胜时,朝中大臣岑文本却因年老去世了,直接导致军心混乱,更把房玄龄和高士廉这些谋臣调回去,看守后方,而这时李世民身体也是一天比一天差,更是让当时所有人心情都非常不好,最终在攻打高丽时失败了,不过虽说失败了但是也将高丽的势力给削弱了。

薛仁贵

随后李世民便转回唐朝养精蓄锐,等机会到了再去攻打高丽。在回到唐朝后,便又找到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小将,此人就是薛仁贵,随后薛仁贵就一直跟随于李世民,在高丽之战中立下了非常大的战功,更是仅率领三千人,就将高丽打的连连败退,让唐军威名大大提升,随后在经过几场战争后高丽也战败了。

薛仁贵

而对于李世民如何执意要攻打高丽,主要就是有两个原因,第一、当时唐朝于周边列国都达成了协议,但唯独高丽却没有,用外交方法,高丽还是不同意,最终只好要攻打高丽。第二、李世民怕唐朝到了自己儿子李治手中,万一高丽来犯,李治如果没有能力解决高丽,那非常可能让唐朝丢失在李治手中,所以李世民趁着自己还活着,所以这时不打,那就没机会了,顺便可以帮李治在登帝后,为李治把高丽问题解决了。

李世民亲征高丽取胜后,为何却没有将高丽纳入唐朝疆土?

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亲征高丽。六月,唐军围攻高丽安市城,高丽派兵15万救援,两军在驻骅山决战。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唐军取得了斩首2万余,降敌3.68万的重大战果。

不过,从大战前后过程来看,李世民这一仗只是险胜,并且在战后没有扩大战果。

大战前,李世民分析高丽援军可采取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援军与安市城表里相应,持久不战,派起兵骚扰唐军粮道。中策是救出安市城内守军,一同逃走。下策是与唐军决战。而高丽援军中有一老将提出“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资治通鉴》)的建议,恰恰是李世民所说的上策,不过高丽援军主帅没有采纳。

面对高丽倾国来援之势,唐将李道宗提出“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资治通鉴》)的建议,唐太宗对此没有任何反应。

如果高丽采取唐太宗所说的上策,那么唐军的取胜只有李道宗这一建议了。

驻骅大战后,唐军本应乘胜扩大战果,不料李世民率军继续围攻安市,陷入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中。在此期间,李世民有否决了批亢捣虚、直取平壤的建议。最后,唐军因军粮将尽,不得不撤军回国。

回京后,唐太宗问李靖征高丽失败的原因,李靖回答:“这事李道宗知道!”唐太宗再问李道宗,李道宗详细陈说了乘虚取平壤之策,唐太宗失神地说:“那时形势紧张,我一下子忘记了!”

唐太宗论弓矢:李世民征高丽兵力十足却何还失败?

隋朝在杨广的倒行逆施之下终于亡了,亡得很悲惨,起而代之的便是至今依然为人所称颂不已的大唐帝国。龙虎济,风云会,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唐初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后,平南扫北,中国四周的边患几乎一一扫平,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道路,此时高丽问题便又一次横亘了在中国的面前。

隋朝几度在高丽的惨重失败,前后几十万中国士兵倒在了辽东大地上,唐朝上至太宗文皇帝,下至普通军民,谁不想把这笔帐讨回来呢?当时李世民说了这么一段话:“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而后来征高丽的诏令一下,立刻有数以千计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的志愿者要求参军报国,这些人都说:“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可见唐朝自上而下都没有忘记收复故土报仇雪恨,辽东永远只能是中国人的辽东,这土地上的每一寸上都浸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隋朝三次征高丽失败,高丽将隋军阵亡将士的尸骨筑成了一座京观。“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河山。”寒风吹来,京观上的薄土被吹去,立刻便露出下面的森森白骨,所谓尸山血海并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而已。几十万烈士的忠魂便在此不断地嘶喊,召唤。而国人并没有让他们长久的等待,李世民上台不久,在贞观五年(公元六三一年),立刻派广州司马长孙师进入高丽,毁掉这个京观,将中国将士的尸骨一一收殓安葬。这次的行动是一个明显的讯号,他预示着远在长安的唐帝国并没有忘记高丽这块最后的领土。高丽方面自然也收到了这个讯号,于是高丽荣留王高建武开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工程,他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在东北自扶余城(今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了一条长达千余里的长城作为屏障,以此作为对抗唐军的本钱,两国之间的火药味再次浓厚起来。

当然摧毁京观只是表明唐朝的一个态度,关中本位的唐朝注意力依然重点放在西边和北边的游牧民族身上,等到了贞观十五年消灭掉高昌国之后,高丽问题就被提上了日程表了。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太宗皇帝心里虽然有这个念头,但是也不是说想打就打,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在战争之前的外交政治行为总要进行一番动作,毕竟强隋可以说就是亡在征高丽上面,这样就对后来者造成了一个阴影,甚至这个阴影会被无限夸大乃至神化。后世元朝两征日本不果,反而因为台风损兵折将,就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明朝也因为畏惧“天命”而没有向日本下手也是同样的例子。当然大唐此时英雄辈出,靠自己的力量终于打破了这种所谓的“天命”,而终明朝一世只能被动的防御倭寇这更是体现了开放进取与闭关自守之间的巨大差异。

当时唐帝国准备的第一步就是派使臣进入高丽侦查地形地貌,天气水文,风土人情等等情报,为大军开进做好一切前期侦查工作。于是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七月,派遣职方郎中陈大德利用出使高丽之机,侦察其“山川风俗”。大德进入高丽境内后,先以丝绸绫绮贿赂当地官员,并告说:“吾雅好山水,此有胜处.吾欲观之”于是,各地官员便甘为向导,带其游历,“无所不至”。所到之处,大德又遇到了很多留居高丽的华人,即向这些华人讲述了中国国内的变化及其“亲戚存没”消息。临别之时,华人“望之而哭者,遍于郊野”。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探听,于八月十日回到长安,向太宗全面而又详尽地汇报了高丽境内的山川地理形势。

唐朝的心思高丽王高建武心里一清二楚,这个高健武其实还是颇有谋略的,他一面修建“长城”作军备,一面加紧进攻百济和新罗,意图将唐朝在朝鲜半岛上的盟国全部扫平,以解后顾之忧,一面在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四年(公元621年),七年(公元624年)频繁地遣使朝贡,并且和唐朝互相遣返国人,摆出一幅友好的姿态。到了太宗时代他更是在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献上封域图,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派遣太子桓权入朝,并贡献方物。这样的几手动作下来,唐朝虽然有心发兵但是却找不到什么借口,当时打仗尤其讲究一个吊民伐罪,所谓以有道伐无道,高丽的姿态摆得如此之低,这样就阻止了唐朝要发兵的可能。

我们要说,高健武如此动作,在当时其实是对唐朝最好的应对方式。高健武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率五百死士击退杀入平壤城的来护儿大军,他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可是他清楚的认识到,太宗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隋炀帝时代的中国了,唐太宗的军事才能即使纵观整个中国史也是最为卓越的军事家之一,更何况现在的唐朝名臣良将如云,边患基本被扫平,高丽此时要是再继续桀骜不驯,那么全中国在隋代伐高丽时累积的怒火就将会一古脑降临在高丽的头上,那时再后悔就晚了。

可是虽然高健武这边的如意算盘打得噼啪响,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对国际局势确实是了如指掌,算无遗策,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一场宫廷政变将高健武及其手下的大臣们杀了个干干净净,政变成功的高丽东部大人泉盖苏文正式上台。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征伐高丽,却失败了呢?

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尤其是李世民登基之后。当时的唐朝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的道路,此时,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也是在这个时候,高丽的问题,又一次摆在了李世民的面前。

隋朝的灭亡,就是在出征高丽之后,国家开始进入了灭亡的时代。当时前前后后几十万的中国士兵,倒在了高丽的土地上,朝廷民间都有这种想法,想将这一笔耻辱给讨回来,当时李世民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不将这笔债给讨回来,是不可能的。

随后李世民就下达了征高丽的诏令,征领出来后,许多人前去报名,这些人都说我不求封侯封爵,就愿意死在征往辽东的路上,可见当时的唐朝上下都没有忘记这一次耻辱,辽东永远是中国人的地盘,不可能是被别人抢去。

隋朝在三次征讨高丽失败之后,当时的高丽士兵将隋朝的士兵的体,组成了一座京观,这可以说是所有人的耻辱。在贞观15年的时候,唐朝成功地摧毁了当时的京观,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但是任何事情都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李世民进行了一番研究跟探讨。可以说是,已经将高丽国调查得很清楚了。也就在即将征讨高句丽的时候,当时的高丽国发生了政变,东部大将苏盖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当时的苏盖文正处于当时权势的最高峰,但是当时的唐太宗李世民已经等不下去了,所以就发动了对高丽的战争。但是,这场战争最终却以失败而告终。

总而言之呢,当时还是唐朝的兵力不太够,如果兵力再多一些,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2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