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起义的两个特殊诸侯,靠的全是“忽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东汉末年,朝纲崩坏,礼乐不存。在此情形之下,君不君臣不臣,最终愈演愈烈,进而形成了各地诸侯割据的局面。而便观各路诸侯,他们割据一方的方式,却不尽相同。有人出身世家,凭借家族威望引来无数人才投效,如袁绍、公孙瓒等人;也有人虽然出身寒微,却能凭借自己的好名声,以此来收买人心,如孙坚、刘备等人。
不过在各路诸侯中,还有两位特殊的诸侯,他们能组建起一方势力,靠的却是自身的“忽悠能力”。因为这两位诸侯,他们凭借传道的手段,迅速积累了一批死忠部下。其中一位割据汉中多年,称霸一时;而另外一位,却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起义,最终致使汉室王朝就此衰亡。
割据汉中的,自然便是张鲁。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仅仅是一个诸侯这么简单,张鲁最重要的身份是——天师。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据说,张鲁的祖父,正是第一代天师张道陵。而张鲁天师的身份,也是从祖上继承而来的。
张鲁在他早年间,在汉中、阆中等地传播天师道。因为信徒只要缴纳五斗米,便可以加入这个团体,所以张鲁的组织,也被世人称作“五斗米教”。而在其内部,也并非是传统的官僚体系,反而是一套特殊的管理制度:“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而且在张鲁的领导之下,其教派内部,还有着极为优厚的福利和待遇:“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犯法者,三原,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可以看到,张鲁的传教主张,有点类似现在的“平均主义”。而且张鲁这位道君,对待下属很好,且法律制度也极为宽厚;即便是教徒们犯下过错,只要及时改过自新,也不会受到严苛的责罚。另外,张鲁还经常派人在汉中要道上救济灾民,因而在张鲁传教期间,有很多百姓都纷纷加入到了其中。后来马超、韩遂等人作乱,也有不少民众自发来到了张鲁麾下:“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
刘焉(即刘璋之父)再来到益州以后,便是借助张鲁的教派,才成功获取到了巴蜀之地百姓的支持。刘焉对待张鲁很是器重,还将他派去汉中,以切断与朝廷的往来。不过在刘焉死后,张鲁觉得刘璋庸弱,便主动断了与益州的往来,自此雄霸一方。后来张鲁在执政期间,广布恩德,又宽惠教众。在其统治汉中的二十多年里,张鲁不仅拥有大批忠实于自己的教徒,也同样得到了巴夷少数民族首领的支持,“五斗米道”因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张鲁后来在投奔曹操之时,便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协助张颌将汉中百姓尽数迁移到了北方。所以后来刘备即便是打下了汉中之地,也并没有捞到太大好处。张鲁降曹之后,受封为镇南将军,领阆中侯,可谓是得以善终了。而张鲁收下的“五斗米教”,也因此传入了北方。元武宗时期,张鲁因为传播道教有功,还被追封为“正一系师太清昭化广德真君”。
说完了张鲁,不妨再来看看另外一位枭雄。此人正是黄巾军起义的头领——张角。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初,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张角自称得到南华老仙的传授,带着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在中原四处传教。张角的八位弟子,也四处奔走,并免费帮助百姓看病。
当时的中原地区,正好被饥荒和瘟疫横行。张角借此时机,开始蛊惑人心,向不明就里的百姓们宣传“太平道”的理想主义。很快,“太平道”的名声便响彻了整个中原地带。“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张角见到时机成熟,于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振臂一呼,自此掀开了武装反抗汉室统治的浪潮。
因为张角手下的队伍,都在头上系上黄巾,所以这支反抗力量,也被官府称之为黄巾贼。一场浩浩荡荡的起义军,在张角兄弟三人的带领之下,拉开了汉末三分天下的序幕。黄巾军的声势有多大?这场起义,席卷了中原地区七州28郡,先后有数百万的民众参与进去。尽管起义军在短短九个月之内,便被各路诸侯给强力镇压下去了。但本就衰弱的汉室江山,也无力再掌管各地诸侯,最终因此而衰亡。
有意思的是,不少势力都是因为镇压黄巾军,才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而遍观汉末各路诸侯,如曹操、孙坚、刘备、董卓等人,都是因为靠着镇压黄巾军,积累了一定军功,这才有了自己的初始政治资本。黄巾军落幕之后,取而代之的,则是多达二三十路的诸侯混战。
东汉末年十八路诸侯反董卓,有实力的无非那么几个:袁绍、孙坚、刘表、曹操等,其他的实力不强,但也有一颗称霸的心。
其实,无论有多少诸侯,在打乱的年代,根据“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原则,都会或被消灭,或被合并,最后是大鱼吃小鱼的过程。因此最后,这些小诸侯都会根据形势依附于大诸侯。
孙坚当然就是东吴的前身,但从他本身的实力来说,他并不是最强的,之所以后来能三分天下,成为一方霸主,主要依靠的有三点:
1、得到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是一个国家正统的标志。孙坚得到玉玺后偷偷潜回东吴,在诸侯中天然地拥有了号召力。
2、本身实力强悍。在长江以南这一亩三分地上,吴国本就是一方诸侯,拥有自己的幕僚及军队,实力强大。
3、长江天险阻隔。
在东汉末年,南方北方的分界线长江,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条天然的屏障。诸侯大部分都在长江以北。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彼时,长江以南基本被认为蛮荒之地。
北方士兵不善水战,这是南方兵能以长江天险为靠山,以弱势兵力胜曹魏北方兵的关键。
在北方,袁绍、刘表实力不可谓不强大,但因为有曹操这个大boss的存在,这两大诸侯很快被曹操兼并。
曹操虽然在十八路诸侯中不是最强大的,甚至根基也没有刘表等强大,但曹操本身具有王者的智慧和气度,谋略比袁绍、刘表等高了不止一个档次,在这样的实力对比中,曹操胜出基本毫无疑问。
袁术能成为汉末诸侯之一的原因有三点。其一,袁术出身在一个四世三公的家族,这让他拥有很高的起点。其二,袁家门生遍布天下,这导致袁术麾下兵多将广。其三,袁术自身能力就很强,拥有较高的军事素养。
袁术的家世背景深厚。在封建时代,家谱是很受重视的,成为官家有很多政治上的优势。元叔的家族由四帝三君组成,他的亲戚袁绍也是封臣之一。当时,袁家的兄弟二人统治了一段时间,后来袁术也因此称帝。
袁术本身兵多将广,粮食丰富。首先,袁术自己的家庭是非常富有的,因为他的父母和祖父母之间的关系。当时,他所占领的地区非常好,是中原的优质地区,粮食产量充足,经济高度发达。在那个战争和混乱的年代,当然,跟随有粮有钱的主人是件好事。大树是乘凉的好地方。袁术吸引了很多人。许多将军、谋士都以为他将来会成大器,都拜倒在他的门下。
袁术军队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当时,中原地区十分繁荣,地处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天下的英雄都羡慕它,都想得到中原的土地。中原人口众多,军源充足,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
袁术称帝后,文武都十分不满,然后对他的世界,孙氏家族的离开是让人民币的贬值不是一个包,并带走了他的军事指挥官,许多公务员袁术导致了他的精锐士兵的流失。
袁术实际上不是一个无能的人,他的军事和政治人才前期更为突出,但在后来爱上了奢侈品,高度重视名字的权利,过于重视荣誉,加上曹操的朝臣们给他一系列的涂片,于是他发明了一个无能的形象。袁术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自己的才能,但他的垮台也是由于他当上皇帝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这些后果都是有争议的。
三国时期,只有三个团体是新兴政治结构。这都是跟他们起事的先天条件有关系,有利就有弊。旧团体代表:袁绍团体依然是曾经的领主门阀共制,这种政治结构对比曹操有落后性,大家不团结无法握紧拳头出击,袁绍的失败有其必然性。袁绍他是袁家庶子,他的母亲只是一个婢女,后被过继给了无子绝后的伯父袁成。袁绍20岁当县令妥妥的正处级干部,而且还干出了名声。他的家族是东汉后期权倾天下的士大夫官僚集团首领,汝南袁家。
他在两次党锢之祸政治洗牌中崛起,庇护曹操,当上了何进的首席参谋长,暗中挑拨外戚何进集团和太监集团的矛盾,威逼利诱何进与太监集团闹崩并自相残杀,百般引诱西凉军阀董卓进首都。43岁怒怼董卓并除奔河北,以勃海太守起家兼并河北四州,成为权倾天下的军阀。可以说是当时最厉害的人之一,只不过被曹操利用他和袁术集团之间的矛盾,对袁家各个击破,并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
曹操是以宗族制度为核心,压制门阀,唯才是用,非常团结,经常绝地逢生,惊险程度胜过刘备。东汉末年,部曲多随将领,其实袁绍和曹操都没有完全掌控自己管辖的领地,很多地方都是和当地地头蛇一起共治,比如曹操和徐州的关系。
有一种说法,就是在官渡爆发之前,曹操所管辖的各地地头蛇开始当墙头草持观望态度,虽然没有反叛,但是也不给曹操提供军粮和士兵,导致曹操的实际控制范围骤减,而且军粮吃紧(这也是为什么许攸能预测曹操军粮的原因,算一下曹操实际控制地区所能提供粮草的大致数量就行了),当时颍川郡是少数坚定不移支持曹操的地区,直到曹丕称帝之后,颍川都因为有大功而被减赋(理由是坚持给曹操送粮,连按时送粮都被赏赐,可以侧面体现官渡的时候曹操这边有多少地区都在观望了)。
曹操死后,因为曹操自私的性格未能恰当处理继承人。即位先天不足,打压宗族导致门阀反噬,曹叡之后,魏就名存实亡。
刘备是以底层阶级力量为核心,用阶级矛盾来团结无产游侠。该团体是大部分底层无产阶级的游侠组成,以军事能力换取商人投资,而商贾一次性投资正好转向政治继承制。
游侠+商贾=军事团体,早期刘备集团其实就是雇佣兵团体,得到商贾投资后不断做大得到政治资本,建立军国主义国家。这种阶级优势是大家异常团结,都有共同富裕的理想主义,在刘备领导下共同奋斗。同阶级很少背叛。无数次失败会再次复活,打散了也会再次集合。因为在三国那个乱世他们没地方去,只有集合在一起才有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1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