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王莽篡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久以来,主流史学家对于王莽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在大多数人看来王莽不过是一个篡汉的伪君子,是一个乱臣贼子。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待,王莽确实是一个伪君子。但是如果结合了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篡汉的王莽非但没有“篡汉”,而且也不是伪君子,更有甚者从某一个角度而言,王莽还是一个儒家文化的卫道士。
最后一次真实的禅让制却被扣上“篡汉”的帽子
因为东汉末年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权臣巧借“禅让”篡夺了前朝君王的帝位。所以一直以来,我们对“禅让制”都嗤之以鼻,认为这不过是权臣篡位的借口罢了。但是王莽的篡汉与后世这些权臣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后世权臣的“禅让”是建立在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上的,而王莽的“禅让”则是社会矛盾爆发时,底层老百姓对西汉政权产生极大的不信任感。在这种不信任感的推动下,老百姓渴望政权更迭,出现一位贤明的君主带领大家度过难关,这是一种典型的尧舜禹氏的禅让。
我们都知道西汉的合法性是建立在“五德终始论”的基础上,当初西汉取代秦朝,是因为秦朝德衰,所以西汉皇帝要更受命,要禅让给有德之人。当时的儒家学者根据这套理论得出了“天命不长存,其并非万世一系的,一德衰而一德兴”的结论。
“五德终始论”最鼎盛的时候,就连西汉皇帝自己都认可。汉昭帝时期,眭弘谓:“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禅以帝位,而退自封百里”。宣帝时期,盖宽饶上奏:“家以传子,官以传贤,若四时之运,功成者去,不得其人则不居其位”。汉哀帝甚至一度要把帝位禅让给董贤,可见在西汉时期,“禅让制”依然保留着尧舜禹时代的特征。
到了西汉末年,社会矛盾不断的加剧,这时候深受“五德终始论”、“禅让制”影响的西汉百姓在内心里是真切地希望有个“救世主”来取代西汉的统治者。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下,王莽通过禅让制得到了天下,而且从四十八万人上书之事,不难看出王莽是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的拥戴的。
可见王莽的这种“篡汉”与曹魏的“篡汉”、司马氏的“篡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毫不夸张的说王莽的这一次“篡汉”是古代中国最后一次合法的“禅让制”。只不过他的新朝昙花一现,光复汉朝的刘秀自然不会承认这样一场合法禅让。倘若王莽的新朝能够流传得久一点,那么现在我们评价王莽时,就不会再说他是个“篡汉”的伪君子,而是会说他堪比尧舜禹。
儒家思想的捍卫者,推行者
之所以会说王莽是一个儒家的卫道士,这是因为在他“篡汉”后,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推行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孔子推崇的治世手段。面对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量民众卖身为奴的问题,实行了均王田、解放奴婢的政策。所谓的“均王田”其实就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因为孔子推崇周礼、崇尚西周的制度,所以在王莽看来,要解决现在日益尖锐的土地兼并问题,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西周的“井田制”。史载“古之圣王莫不设井田,然后治乃可平”。
在商业上王莽推行的“五均”、“六筦”、“赊贷”之制也都是以古文经《周礼》《乐语》为依据而提出来的,体现了均平、抑制兼并的思想。纵观王莽这一系列土地、经济改革遵循的原则都是儒家的民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
除了经济上让人诟病的改革,王莽还频繁变更地名、官名。在后人看来难以理解王莽为何要这样大费周章的更改地名、官名,其实这也是王莽遵循孔子思想的体现。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为了让一切都名正言顺,王莽才会不遗余力地更改地名、官名。将“单于”为“服于”、 “高句丽”为“下句丽”,则是王莽遵循孔子“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的思想。
但是王莽所推崇的这一套儒家治世的思想,非但没能解决社会矛盾,还让新生的新朝面临四面楚歌,在起义军的围攻之下,这个短暂的复古王朝走向了灭亡。王莽也因为自己对儒家治世理念的捍卫而献出了生命,这样一个虔诚的儒家卫道士是让人钦佩的。
在历史上,王莽一直是位反面人物。近代以来,史学家虽也注意到了他的一些积极方面,或者肯定他的改革意图,王莽像但他的"阴谋"、"虚伪"似乎已成定论。王莽覆灭后,除了东汉初班固所修、得到官方认可的《汉书》有一篇《王莽传》外,其他有关史料已荡然无存。所幸《汉书·王莽传》还相当详细。
提起王莽大家都不会陌生,他是西汉王朝政权的终结者,也是新朝的建立者,很多人将王莽的“新朝”不归于王朝的更迭,更是将王莽冠以“篡汉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 历史 人物,竟被一些人说成是现代的穿越者,这其中与他大刀阔斧的超前改革是脱不开关系的。那么,王莽到底做了什么呢?
公元9年,王莽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为了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颁发诏令,进行改制。一、王莽改制的第一项措施就是王田、奴婢政策。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土地和奴婢问题,王莽根据《周礼》的井田制度,规定更名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这一超前的土地政策就是将天下所有田地归为国有,男丁八口以下之家占田超过一井,就要将余田分给宗族乡里,原来没有田地的人家,按照制度授予田地,这成为无地者和流民的福音,因为这使他们获得了土地,但同样也引起了大地主阶级旧官僚阶级的不满,因为王莽这一政策极大的损害了他们的利益。然后就是废除奴婢制度,改奴婢为“私属”,提高他们的 社会 地位,并抑止大量农民沦为奴婢,这样就保证了国家土地劳动力的充足,也间接打击了大贵族大地主阶级的势力。
二、五均六筦。这是王莽在经济领域所推行的改革政策。五均是指在长安及全国五大城市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立五均官。五均官的任务是管理市场的物价,收工商业税,防止商人操控物价,又设立赊贷制度,赊贷是由政府办理贷款,规定贫民欲经营工商业而无资金的,可向钱府丞贷款,工商业贷款每年要交十分之一的利息。六筦是指官府专营盐、铁、酒、铸钱,征收渔猎樵采之税,施行五均、赊贷,共六事。
三、改革币制。王莽改革币制是由附会周景王铸大钱引起的。他铸有各种刀币,作为大钱。然后又在公元9年进行第二次改革,废除了刀币和汉武帝时期就流行的五铢钱。另造二十八种货币,叫做二十八品。这在现在看来完全是不可思议的,造成了币制混乱,物价飞涨,钱和布为同一物,所以王莽的币制政策又总称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
四、统一度量衡。王莽于公元9年实行统一度量衡制度,制造标准的度量衡器颁行天下,令“万国永遵”,作为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标准。直到现在,这种传世的度量衡器在现代的 历史 博物馆也颇为常见,尤以现存台湾地区的王莽铜斛为珍宝,而且东汉以后各代多承袭莽制。
五、更易名号。王莽为了附会西周的官制,在中央设立四辅(太师、太傅、国将,位上公)、三公(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四将。然后三公之下设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组成中央机构。这整个模仿了西周的官制,又改变少数民族的族名和民族首领的封号,如改高句骊王为下句骊侯,改匈奴单于为降奴单于,引得一些少数民族首领对此大为不满。
历史 证明,王莽的改革措施最终全都以失败告终,虽部分措施触及了当时的 社会 重大问题,但由于监管不力某些措施太过理想化,脱离实际,反而被淹没在愤怒的声浪中,并且改制或多或少的触犯了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使改革遇到了重重阻力,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也日益尖锐。除此之外,部分改革制度本身就存在弊病,如改革币制,用小钱换大钱,违反经济规律,给 社会 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混乱,“富者不得自保,贫者无以自存”,结果是 社会 经济日益恶化,阶级矛盾更加尖锐,最终导致了王莽及所建立新朝的灭亡。
? ? ? 王莽是一个理想的践行者,从他的行为以及推行的政治制度看,他是一个君子。据史料记载,王莽自从仕以来一直为人谦恭、礼贤下士、关心民声,常常将自己的俸禄分给门生以及贫民。小人是指人格卑下的人,而君子是指道德品行高尚的人。所以说,王莽是君子。他的改革,名为托古,但?古?之思想,践行于今,故其实质是超前创新。
? ? ? ?一直以来会产生王莽是小人还是君子这样争议的原因,就源自于他篡权称帝的卑劣及其改革的前瞻性。在上世纪初期之前,历史上对王莽众口一词的定义就是篡权的奸臣,直到近现代,开始有部分思想家为其平反,胡适曾说:?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 ? ? ?我认为,王莽篡权不该受到如此大的谴责。一方面,纵观历史,朝代更迭的原因多为:皇帝治理不当,民不聊生,政治才走向衰败,各方势力起义推翻。而王莽所在的西汉末年正是如此,祛陈出新是必然的。另一方面,王莽建立新朝并未发动大规模战争,极大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最后就是,王莽在为官以及辅政期间获得了人民爱戴,同僚支持,一个是衰败王朝的孺子皇帝,一个是权势大臣,即便王莽本无此意,也极有可能被推上皇位。
? ? ? ?王莽称帝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一,所有土地归公,并分配给百姓,以此举来制止权贵买卖私田,让百姓有田有收入。二,将奴婢改为私属,不得买卖,保障了奴隶的人权。这一理念他也亲自践行,王莽有一个儿子把家奴打死后,他竟令儿子自杀,为奴婢偿命。三,将部分把握国家命脉的经济行业,收归国有,有中央调度。其改革制度极为超前,但因为操之过急,社会发展水平不够,最终黯然失败。如此胸怀大志之人,必然不会是小人。
历史评价:
胡适:“王莽是中国第一位社会主义者。”他认同王莽改革中的土地国有、均产、废奴三个大政策,“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
他的贵本家王安石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可怜这样一个勤勤恳恳,生性‘不能无为’,要‘均众庶,抑并兼’的人,到末了竟死在斩台上,……竟没有人替他说一句公平的话。”
翦伯赞:“王莽不失为中国史上最有胆识的最聪明的一位政治家。”王莽改制“要将当时矛盾百出的社会经济制度加以改良”。(《中国史纲》)
葛承雍:“作为改革家的王莽”,“是当时统治集团中一个独具卓识的人物”。“我们以西汉末年社会的实际条件。来衡量王莽的改革措施,不能不承认大多数是有进步意义的,而且切中时弊。”(《王莽的悲剧》,《西北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韩玉德:“王莽是一位饱读古文经,坚持以经治国的大经学家,大政治家”。(《关于王莽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齐鲁学刊》1983年第1期)
何兹全:“王莽是个改良主义者,在政策上他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同时又照顾了一般人民的利益的。比起当时黑暗的统治者来,王莽当然是比较进步的。”(《王莽》,《光明日报》1951年3月10日)
扩展资料:
王莽亡国被杀
在王莽推行新政时,屡有旱、蝗、瘟疫、黄河决口改道等灾害出现,由于王莽改制不仅没能缓和社会矛盾,反而造成了天下剧烈动荡,国库也耗费殆尽无法拨款赈灾,造成了民众生存难以为继。因此于天凤四年(公元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时,各地农民纷起,其中形成了赤眉军和绿林军两大军事势力。
公元23年,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地皇四年(公元23年),起义军(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公卿大夫、宦官、随从还有千余人。守城的王邑日夜搏斗,部下死伤略尽,也退至渐台。这时他的儿子、侍中王睦正想脱掉官服逃命。王邑将他喝住,父子俩一起守着王莽。
最后随从王莽的千余人全部战死或者被杀。王莽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校尉公宾向杜吴问王莽的尸身在哪,杜吴告诉他在“室中西北陬间”,公宾就斩了王莽的首级,悬于宛市之中,数十个军士争相杀王莽,分裂了王莽的尸体。百姓们听说王莽的首级在宛市,‘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
新朝灭亡,王莽的头颅,被后来历代皇室所收藏,直到公元295年晋惠帝时,洛阳武库遭大火,遂被焚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20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