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此人与吕蒙并称,深得孙权的信任,但却少有人知,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当年吕蒙被孙权提拔后,孙权曾建议吕蒙要多学习,孙权称吕蒙如今已经当权掌管军中事务,因此不可以不学习。而吕蒙则以军中事务繁杂为借口加以推辞,孙权听后很是不快,毕竟他要吕蒙读书,并不是要吕蒙专研经书,而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员,孙权的意思是要吕蒙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如果说事务繁多,吕蒙的事务自然远不及孙权,但即便如此,孙权还常常读书,并且孙权从读书之中获益匪浅。吕蒙听完孙权的劝告之后,就开始专心学习。后来鲁肃来到寻阳与吕蒙探讨问题时,他惊讶的发现吕蒙的才干和谋略大有增长,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吕蒙则称,对于有志气的人来说,在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该以新的目光看待他的才能。
在“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个故事中,主人公自然是吕蒙,但实际上,孙权并不只是向吕蒙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在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同时,他还曾要求蒋钦也要多加学习,以配得上如今所担任的要职。后来孙权也曾对两人进行评价,称吕蒙和蒋钦都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然而蒋钦曾与吕蒙并称,深得孙权的信任与重用,为何后世却只知吕蒙之名,而蒋钦之名却少有人知呢?难道蒋钦被世人低估了?
事实上,蒋钦并不是被世人低估了,而是他虽然能力很强,但让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却很少。对于世人来说,《三国演义》是他们接触三国时期历史的第一本读物,而在这本小说中,有一些角色因为戏份很足,即便在史书上名声不显,在民间也有不小的名头,比如华雄虽然在史书上少有记载,但因为在战场上连斩数员大将,又成就了关羽的威名而相当有存在感。
而在《三国演义》中,蒋钦是和周泰一同出场的,当时两人一同投靠孙策,但在书中,蒋钦的武力值比周泰要低不少,毕竟历史上的周泰确实骁勇善战,而且还有孙权让他脱去衣服,展示出他浑身伤疤的故事,再加上东吴将领本来出名的故事就不多,以至于周泰在书中十分有存在感,相比之下,与周泰一同出场的蒋钦就被遮盖了光明,自然也就少有人知了。更何况蒋钦既不是跟随孙坚的元老,没有在书的开头就出现,再加上三国前期猛将如云,而东吴除了孙策和太史慈之外,就连在前期能力很强的周瑜都没能有什么存在感,看起来十分平庸的蒋钦自然也就更无人记得了。
而在历史上,关于蒋钦的记载其实并不多。关于蒋钦的记载比较短,即便加上了裴松之的注解也没多少,可以说,与蒋钦相关的故事很少。但蒋钦虽然记载少,但他有传记,以至于他不能像华雄那般因为记载甚少而让罗贯中有了发挥的余地。至于说与他并称的吕蒙能有很大的名气,主要还是因为吕蒙白衣渡江,成功将武圣关羽击败了,以至于吕蒙的表现实在太过惊艳,再加上吕蒙手段比较阴损,在民间的名声太差,使得吕蒙更加出名。而蒋钦虽然与吕蒙齐名,但他并没有吕蒙这样的名声,即便他参与到一些战事中来,也没有一锤定音的作用,因此蒋钦或许有很强的能力,却没办法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自然少有人知了。
笔者认为,蒋钦并非被别人低估了,而是因为在他身边的人往往太过耀眼,名声太大,以至于与他们搭档的蒋钦名声不显,自然少有人知了。
第十名:孙桓
孙桓,字叔武,生得一表人才,少年时期就初露锋芒,文武双全,深得孙权赏识,称他为“”宗室颜渊“”。历任武卫都尉、安东中郎将,拜建武将军。22岁时随吕蒙参加过偷袭荆州的行动,从讨关羽于华容。25岁时,跟随陆逊抗击刘备,夷陵之战中以少胜多,差点活捉刘备,令刘备心惊胆战。后封为丹徒侯,在修筑横江坞过程中染病,英年早逝。
第九名:蒋钦
蒋钦,字公奕。早年跟随孙策平定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又平定豫章等郡,担任过三个县的县令,讨伐平定了几县贼寇,后平定会稽,活捉吕合、秦狼,孙权合肥大战张辽时,中了张辽的圈套,奋力护主,孙权才得以安全离开。善使箭,曾经射死过陈横,和黄忠单挑时能对战数回合,全身而退。因其忘私举贤、奋力护主、勤俭节约被孙权大为称赞。
第八名:韩当
韩当,字义公,善骑射,体力过人。早年跟随孙坚征战四方,功勋卓著,是江东政权的主要建立者之一。参与过赤壁之战,随吕蒙攻打南郡,随陆逊一起参加过夷陵之战,大破蜀军。老将韩当有万夫不当之勇,官至昭武将军、冠军太守,加都督称号,封爵石城侯。
第七名:程普
程普,字德谋。是东吴将领中资历最老的一个,辅佐过孙坚、孙策、孙权三代。跟随孙坚征讨过黄巾之乱、董卓作乱,斩华雄、破吕布,跟随孙策平定江东,赤壁之战时任副都督,和周瑜一起大破曹军,攻伐南郡。历任裨将军,领江夏太守、南郡太守、荡寇将军。
第六名:黄盖
黄盖,字公覆,早年追随孙坚,辅佐过孙权、孙策、孙权三代。善使铁鞭,曾经生擒刘表大将黄祖,赤壁之战时诈降于曹操,后用火攻大破曹军,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后平定武陵、益阳,历任偏将军、武陵太守。
第五名:凌统
凌统,字公绩,年少出名,传说力大无穷。15岁担任别部司马,领其父亲生前兵马。孙权出征江夏时为先锋将军,斩杀张硕,后在乌林打败曹操,.随吕蒙一起攻打南郡。合肥之战时,自己领本部兵马奋力掩护孙权撤退,待孙权撤离时,凌统只剩只身一人身负重伤,孙权大为感动。后在东征时病发去世,时年29岁。历任校尉、荡寇中郎将、沛国丞相、右都督、偏将军。
第四名:周泰
周泰,字幼平,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孙权极为喜爱他,后跟随孙权左右,保护孙权安全。多次在战乱中救出孙权,身上负伤多达几十处。周泰武艺堪比典韦,曾20回合斩杀沙摩柯,一个回合斩杀张南。官至奋威将军、汉中太守,赐陵阳侯。
第三名: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名将,擅骑射,箭术堪比吕布。早年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招降,跟随孙策平定江东,孙权时期镇守南方,后在合肥之战中阵亡。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武艺高强,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回合不分高下,孙策攻打扬州的时候奉命拒孙策,两人大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只到夜晚两家收兵才作罢。后在东吴官至折冲中郎将、建昌都尉。
丈夫生世,当带三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第二名:甘宁
甘宁,字兴霸,少年时集结兵马,在地方为非作歹。后投于刘表麾下,未受到重用。公元208年,再投于孙权,开始建立功业。随孙权破黄祖,随周瑜破曹仁,随鲁肃拒关羽。甘宁是个全能型的将领,能统领骑兵、水军,单挑能力也极强,擅使用弓箭,大刀,曾经打败过曹洪,武艺堪比赵云、张辽。
第一名:小霸王——孙策
孙策,字伯符,孙坚长子,东吴政权的主要奠基人。其作战英勇,堪比当年楚霸王项羽,人称小霸王。早年屈身于袁术,曾东渡长江,横江进攻樊能、于糜,在当利口袭击张英,又在曲阿之战中大败扬州刺史刘繇。后与袁术决裂,被朝廷册封为骑都尉、会稽太守、讨逆将军,赐吴侯,命他讨伐袁术。后来孙策平定统一江东,成为一方军阀。孙策有智有勇,英姿勃发,其治军严整,军纪严明,堪称英雄豪杰。
三足鼎立时期,魏国以铁骑闻名,不善于水上作战。赤壁之战长久僵持,正是因为他们的水军缺陷。就好比陆地老虎,乃万兽之王,下到水里就会变成病猫;蜀国属于水陆混搭、全面发展类型。论骑兵作战略逊于曹魏,论水军作战略逊于东吴。但是他们既能水战,也能陆战,好比是鳄鱼,两栖作战兼容性是最高的。
东吴多以水军闻名,陆战将领的表现并不出色。就好比深海狂鲨上了陆地,丧失了其凶残的本性。因此东吴在陆战方面,非常依赖太史慈、甘宁等外来将领。两人虽然加入东吴的时间不久,但表现的机会却很多,都曾被视为东吴的第一猛将。
本文主要讨论悍匪“锦帆贼”甘兴霸的成材之路,看他是如何从一个落魄的“社会蛀虫”走入正途?又是如何屡立奇功“名垂千古”的?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吴书认为他是荆州南阳人,后客居在益州巴郡。
他虽然出身于汉末乱世之中,但他并没有想过投身军旅、杀敌立功。相反,他常常依仗自己身强力壮,聚集一帮轻薄少年,打家劫舍,与官府作对。
跟普通的土匪相比,甘宁的行事风格非常独特。其性格放荡不羁、轻生重义。而且非常讲究门面的包装,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尊贵,每次出行都要把自己打扮得英姿飒。战马必须配备铃铛,大张旗鼓出发,步则陈车骑,水则连轻舟。侍从随者皆披挂绫罗锦绣,甚至连州船都要以五色丝绸来装饰。
如果有县官给面子的,愿意主动示好,并举行隆重的仪式接待他的,甘宁便愿意推心置腹与其相交,不会动县里的一草一木。但是如果有谁不给面子的,或者礼节不够周到的,他就下令强抢豪夺,杀人越货毫不留情。
像这样的“悍匪”生涯,一共持续了二十多年。如果说他二十岁就开始打家劫舍了,那么到现在应该已经四十多岁了,白白浪费了大半生的时光,一事无成。在此期间,他更像一个社会大佬,江湖蛀虫,为人不齿。
甘宁差不多四十岁左右才幡然醒悟、改邪归正、发愤图强。他是汉末三国时期“老来发奋”的代表人物
自己“打家劫舍”了一辈子,如果继续浑浑噩噩下去,恐怕到死都只会背负骂名。于是他决定停止打劫行动,打算投身军旅做个将军,并开始努力攻习诸子百家。
由于身在巴郡,甘宁便就近从戎,投靠了益州牧刘焉。不久后刘焉病逝。刘璋接替其位,后在刘阖的策反下,甘宁与沈弥、娄发等人起兵反叛,不过被刘璋击败。于是投靠在荆州刘表麾下。史籍记载如下:
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参考文献《资治通鉴》、《英雄记》
刘表在公元190年单马入荆州,并迅速联合蒯良、蔡瑁等荆州豪族,短时间稳固了荆州内部。早期的刘表,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个具备雄才的雄主。但是后期的刘表,表现却让人非常失望,或许是年老昏聩,年近六十的他毫无进取之心。甚至连益州刘璋这样的弱主,都可以几次三番的对荆州用兵。
甘宁知刘表终无所成,打算另寻明主,他听说江东孙权正在“招贤纳士”便打算过江投靠。行至夏口的时候,被黄祖拦截,于是只好依托黄祖。不过甘宁常认为黄祖年老昏聩、利欲熏心、治军无道,对自己又不加重用,因此常常想脱离黄祖。后来在苏飞的帮助下逃入了东吴。
公元207年到208年之间,甘宁加入了东吴集团。从他公元194年投军,距今已经十三四年了。也就是说,甘宁加入东吴集团的时候,差不多已经五十多岁了。
那么?五十左右的“老者”甘宁,加入东吴之后都有哪些精彩表现呢?
第一、计取黄祖
甘宁在周瑜、吕蒙并力举荐下,深得孙权所信任。他为孙权献出的第一条计谋,就是一个大战略进攻方针。
鉴于当今天下的局势,甘宁认为曹操一定会图谋荆州。所以必须抢在曹操之前,拿下荆州诸郡。而荆州最大的突破口,就是夏口的老将黄祖。
一破祖军,鼓行而西,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参考文献《三国志·甘宁传》
此计的后半段,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以及周瑜的“二分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向西扩张、渐图巴蜀,然后才能与曹操争雄。只可惜在东吴刚刚击破黄祖不久,刘琮鉴于曹操的威势,将偌大个荆州拱手送给了曹操。
但是不管怎么说,甘宁的这条计谋是没毛病的,虽然在荆州之争问题上,没有抢在曹操之前。但是吴军大破黄祖,打出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孙权的大仇也终于得报。说明甘宁除了作战勇猛、战术奇特之外,他还是个具备战略眼光、善于统观全局的军事帅才。
第二、乌林破曹,夷陵立功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甘宁跟随主帅周瑜于赤壁大破曹军,包围曹仁于南郡。两军僵持之际,甘宁趁机率数百亲随走小路偷袭魏军防备松懈的夷陵,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了城池。
曹仁闻之,立即增派五六千兵马将夷陵团团包围,甘宁只有几百亲随,外加夷陵城中愿意归降的曹军俘虏,总共不满千人。情况对吴军非常不利。将士们都非常恐惧,唯独甘宁谈笑自若,指挥将士坚守城池。终于等来了周瑜、吕蒙的援军。
第三、咳唾之间,吓退关羽,成就“关羽濑”地名
此役发生在“荆南三郡争夺”期间。由于孙权索还荆州,被刘备以空话搪塞,于是派吕蒙袭取了荆南三郡。刘备亲自从益州率军赶入荆州,命令关羽督军作战。当时甘宁与鲁肃驻军在益阳。关羽手上有三万兵马,亲自挑选了五千精兵,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打算夜里渡河。
鲁肃得到消息,与甘宁等人商议。甘宁手中亲随有三百人,于是向鲁肃要求,只要再给他增兵五百,保证关羽听到其咳唾之声便不敢渡河。如果关羽敢渡过河,就会被他擒捉。鲁肃给他增兵一千,甘宁连夜赶至上游布防。关羽闻知甘宁军至,果然停止了渡河行动。自此,那个地方得名为“关羽濑”!
史籍记载如下:
宁时有三百兵,乃曰:"可复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对之,保羽闻吾咳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肃便选千兵益宁,宁乃夜往。羽闻之,住不渡,而结柴营,今遂名此处为关羽濑。——参考文献《三国志·甘宁传》
第四、皖城攻坚,身先士卒
起初,曹操任命朱光为庐江太守,屯驻皖城,朱光大力开垦稻田,发展皖城经济,又招降了鄱阳贼帅。使得皖城治安稳定、经济繁荣。吕蒙见皖城粮多民广,便劝说孙权攻打皖城补充军需。
恰逢孙权准备发动合肥之战,令吕蒙、甘宁等进攻皖城。由于朱光在这一带很得百姓爱戴,军民上下一心闭城坚守,矢石齐下,攻城将士伤亡惨重。吕蒙令甘宁为升城督,并亲自擂鼓为其助威。甘宁一手持执铁链,亲自攀爬云梯,第一个登上城楼,大破皖城守军。
战后论功,甘宁仅次于主帅吕蒙。
第五、百骑劫曹营,吓退四十万曹军
由于孙权发动第二次合肥战役,破坏了曹操在汉中的好事,迫使曹操引军北还。曹操回到中原后,迅速聚陇大军,对东吴濡须口发动进攻。据《江表传》记载,此次战役的兵力对比情况是,曹操方号称四十万大军,孙权方只有七万之众。局势非常不利。
曹公出濡须,号步骑四十万,临江饮马。权率众七万应之,使宁领三千人为前部督。
孙权于是遣甘宁以三千人为前部督,并赏赐了很多美酒佳肴。甘宁连夜挑选了百余精骑,亲自把酒食分地将士们吃。部下都督知道甘宁的用意,于是便不敢接酒。甘宁勃然大怒,拔出佩刀放在腿上,慷慨激昂的对部下督说道:“我甘宁尚不惧死,你为什么独独怕死?” 都督见甘宁声色俱厉,当即起身拜谢接酒。
当夜二更时分,甘宁率部下百余亲随,人衔枚、马摘铃,冲入曹营中逢人便杀,左追右赶无人敢挡。曹营因此震恐,不久后曹操下令撤军。孙权听知曹操撤军,盛赞道“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至二更时,衔枚出斫敌。敌惊动,遂退。——参考文献《三国志·甘宁传》
宁乃选手下健儿百馀人,径诣曹公营下,使拔鹿角,逾垒入营,斩得数十级。北军惊骇鼓噪,举火如星,宁已还入营,作鼓吹,称万岁。——参考文献《江表传》
第六、合肥救主
合肥之战,由于被张辽的八百勇士重挫了锐气,孙权与魏军相持十余日,难以攻破城池,于是下令撤退。大部队都退走了,孙权身边只有虎士千余。张辽突然引军杀出,吕蒙、蒋钦、凌统、甘宁等皆舍命护主。甘宁引箭射魏军,意气风发,毫无惧怯,直问鼓吹声为何停止。
张辽觇望知之,即将步骑奄至。宁引弓射敌,与统等死战。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权尤嘉之。——参考文献《三国志·甘宁传》
自合肥之战以后,甘宁再也没有出现在战场上。或许是因为年迈病重,或许他已经因病去世了。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后世也很难去验证真伪。
总之不管怎么说,甘宁在东吴的战场生涯仅仅只有七年,而在这七年时间内,他所创建的辉煌功绩,恐怕仅仅次于四位都督吧。他的一系列精彩表现,称之为东吴第一猛将毫不过分。
除此之外!甘宁有帅才之风,若不是他加入东吴之际已经年进知命之年,或许他的成就远不如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9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真正杀死和珅的不是嘉庆吗竟然是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