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皇太极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努尔哈赤作为一代英主,身旁妻妾无数,这些妻妾之中,大多数都能和他相敬如宾,同荣共辱,但其中有一位,结局却非常的不堪。此女子就是努尔哈赤的继妃富察氏,其本人的出生和死亡时间,历史上都没有记载,但是,我们知道她的几个子女都是死于非命。
努尔哈赤死后,他所被埋葬的地方叫做福陵,在最早的时候,福陵里埋葬的除了努尔哈赤及皇后叶赫那拉氏以外,还有富察氏和乌拉那拉氏。但是,到了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富察氏在福陵的宝宫,也就是骨灰盒却不知所终了。
而奇怪的是,此事当时也没人提出过疑问,遂成了清初的一大历史谜团,所有,后世的清史爱好者就非常想知道富察氏的宝宫为何被移出了福陵?而她的宝宫被移出福陵后,最终,又被安放到了哪里?
富察氏名为富察·衮代,最初,衮代嫁给的不是努尔哈赤,而是努尔哈赤的叔伯兄弟恩准,后来,恩准去世以后,衮代才重新嫁给了努尔哈赤。明朝万历年间,她为努尔哈赤生下了莽古尔泰、莽古济、德格类等几位子女,而这其中,莽古尔泰最得努尔哈赤的宠爱。
也正是因为如此,莽古尔泰与代善等四人被努尔哈赤封为了四大贝勒。在努尔哈赤死前,这四个人一直是清军领导层的重要人物。但是,等到努尔哈赤去世,四贝勒皇太极登位,这种状况就改变了。
无论哪朝哪代,但凡新皇子登位,他最忌讳的人物莫过于自己的哥哥弟弟,而皇太极的这几个兄弟,又个个能力非凡。当年努尔哈赤在位时,他们可是和皇太极一样,都是皇太子的候选人。现在皇太极当了皇帝,这三个贝勒必然会心里不平衡,长此以往难免会生出一些事端。
所以,皇太极一直想找点什么借口来除掉他们,这样自己的皇位才坐得安心。这三人中,最狂妄的要数二贝勒阿敏,据说,他一直有着篡位的心思,平时行事也很不低调,结果,没蹦跶几天就被抓入牢中,最后,竟然死在了里面。
相比之下,代善就比较鸡贼,他很清楚皇太极对他们兄弟几个迟早要下杀手。所以,为了保住一条性命,他主动向皇太极示好,表示自己只想做一个人臣,并无什么其他的大志向。皇太极看代善对自己没什么危险,遂放了他一马。
而莽古尔泰头脑简单,做事只顾眼前,不顾后果,一直被皇太极视为心腹大患。
话说,清军曾与明军在辽西大凌河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拼杀,此时的皇太极已经登位,故清军的指挥者是皇太极,其作战能力自不必多说,而明军的指挥者叫祖大寿,也是一时名将。当时,莽古尔泰是正蓝旗旗主,正蓝旗的部队都归他统属。
而皇太极交给正蓝军的任务是:守好大军较为薄弱的南面。不成想,从南面而来的明军攻势特别迅猛,正蓝旗军伤亡惨重,莽古尔泰为了确保南面能够守好,遂向皇太极请求增兵支援。但是,皇太极可能是因为兵力不足或是另有盘算,竟然拒绝了他的增兵请求。
莽古尔泰向来鲁莽,此时,他见皇太极对自己请求置之不理,竟想着抽出自己的宝剑来向其示威,虽然最后宝刀没有完全被他抽出来,只是露出了一些刀刃,但依然把在场的人吓了一跳。此事之后,莽古尔泰没得什么好果子吃,没多久就被夺去了名号,地位与之前相比一落千丈。
莽古尔泰本人非常愤怒,但是,又无从发泄,最后,竟被气死了。这事还没完,反而成为了其后一系列大波动的开端。
话说,这莽古尔泰的部下跟着他混了这么多年,别的没学会,鲁莽冲动的性格倒是学去不少。在莽古尔泰死后没多久,他的这些旧部和亲信就为他搞了一次非常高调的祭拜活动,完了还一波接一波地到莽古尔泰的家里慰问拜访。
这下可把皇太极气的不行,他知道,这些人明摆着是针对他,为了显示天威,他先将这些搞事的人大骂了一通,说他们在莽古尔泰的福晋面前胡闹。其后,他又找了个借口,批评莽古尔泰的福晋在莽古尔泰死后,居然没有任何悲伤之情,很不合规矩。
这样的辱骂和指责,也同样用到了莽古尔泰的同母兄弟德格类身上。当时,皇太极经常找各种缘由对德格类进行人身攻击,没多久,德格类就大病了一场,不多时便归西了。这样一来,莽古尔泰、德格类、莽古济这三个同母兄弟姐妹就剩下了一个人。
但是,皇太极并没有对其心慈手软,两个月后,莽古济就被人举报,举报者说他们兄妹几个曾密谋篡位。皇太极借此对莽古济家、德格类家进行了一次搜查,结果,找出了许多金牌作为谋反的物证,莽古济以谋反的罪名被杀。
史载,因为此事件遭到波及的有上千人。惟有小女儿衮代当时已经嫁与爱新觉罗家族不在家中而幸免遇难。皇太极仍不解恨,继而,又将清宫档案中关于衮代以及萨济富察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姻亲背景的所有详细记录悉数删除。
衮代也与被追夺其封爵哈哈纳扎青一样,在有清一代一直也未得到应有的追封。可以说,就因为这三个子女的原因,富察氏死后的地位大不如前,到了顺治帝即位后,多尔衮下令将她的宝宫从福陵迁出,但最终迁去了哪里,却不再为人知晓了。
皇太极即位是满清历史上最大的悬案之一。皇太极有16个同父异母的兄弟,130个堂兄弟。努八死后,除了被反叛的大哥朱颖,其他兄弟都很好斗。作为努尔哈赤及其仇人叶部落所赠的叶那拉之子,皇太极血统不正宗,政治不干净。努尔哈赤的遗嘱是贝勒的合议制,与皇太极无关。皇太极是如何成为实际领导者的?
首先,你要努力,没有背景。所有的新觉罗氏家族都不喜欢读书。有个传说说“我读书少,你别骗我。”怎么可能!艾辛吉罗家族的底层,没有人保护。当然,我们得想办法。既然大家都不读书,皇太极决定另辟蹊径读书。看完之后他才发现,这本书真的有自己的黄金屋。这样的励志故事当然要传承下去,于是皇太极在杀了自己的三个兄弟之后,开始了读书运动。按照满洲秘档的说法,“但所有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要报名学习,不允许有任何容忍度。”
皇太极进京找崇祯皇帝的麻烦,到了燕京城外,问士兵:“你有信心攻城吗?”
不是陷阱,谁敢答不是,皇太极又道:“有信心固然好,但有战必有伤亡。”当然,战士们只能说不怕。现在是考验你演技的时候了。皇太极无所畏惧地说:“如果攻城伤了我的兄弟,那就不要进攻。”这一次,男人们彻底傻了。这是怎么回事?战士们因为读书不多,被骗了。后来皇太极解释说,城就算能攻下也守不住。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上面这个故事的吗?给你推荐一本书,关关满洲秘档,里面记录了各种不靠谱的诡异事件。这些诡异的事件凸显了皇太极英勇无畏的形象,太出彩了,看完你一定和我一样醉了。
大家都知道皇太极找人写的,我也没说什么。
看完之后感觉皇太极真的不走寻常路。这简直是鼓舞人心的和创造性的。原来皇帝就是这么高人一等。
导语:皇太极是大清国开国皇帝,也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手里掌握着正白旗的兵力,在努尔哈赤去世以后,通过选举,成为了后金的大汗。不久之后正式创立大清王朝,成为大清王朝的第一任君主。那么努尔哈赤当时有多少继承人人选可以考虑呢?为什么最终是皇太极脱颖而出呢?皇太极身上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优势呢?
?
01四大贝勒中,只有皇太极的底子是最干净的。当时努尔哈赤做大汗的时候,手下有四大贝勒。分别是他的三个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以及一个侄子阿敏。这四位贝勒当中,皇太极排名老四,是实力最弱小的一个。实力最强大的,是努尔哈赤的次子代善,曾经是努尔哈赤点名的继承人。
代善这个人在军中的实力也是很强大,他自己是正红旗的旗主,此外他的儿子和侄子手里各自拥有一个旗的人马,所以代善是拥有三个旗兵力的人。权倾朝野之下的代善,又是努尔哈赤名义上的长子,当然是有资格继承汗位的。可是代善的名声不是很好,传言他跟努尔哈赤的妃子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私情。
太祖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于沈阳。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黄台吉?,音并闇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努尔哈赤逐渐远离代善,而代善在八旗军中的名声也逐渐下降,最终失去了争夺汗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比较自觉,放弃了这个机会。排名第二的是阿敏,阿敏虽然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可是努尔哈赤把他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待遇跟自己的其他儿子一模一样,这就导致了阿敏也想要争夺大汗的位置。
不过阿敏这个人比较凶残,他曾经带领部队屠杀了永平城,成为了他一生的政治污点。所以努尔哈赤早就将他踢出了继承人的选择范围,他在军队的声望也降低不少。排名第三的莽古尔泰,是个非常可怕的家伙。为了利益什么都能出卖。当年努尔哈赤因为他老妈富察氏跟代善有暧昧关系,所以就把富察氏给休了。
可莽古尔泰为了向努尔哈赤邀宠,居然狠心把自己老妈给杀了,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他都做得出来,实在是可怕。所以四大贝勒当中,皇太极虽然地位最低,可是名声相对来说是最好的一个。况且他比较会做人,很多弟弟们都拥护皇太极,所以他当仁不让成为了继承人。
?
02皇太极聪慧过人,而且注重兄弟感情。莽古尔泰这种连自己母亲都杀的人,是不可能继承汗位的。相比较而言,皇太极就非常合适了。因为皇太极这个人非常注重平衡各势力的关系。努尔哈赤突然死去,八旗最需要的,不是开拓进取,而是稳定住局面。
当时传言说努尔哈赤是要把汗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多尔衮,让代善来辅政。可是多尔衮既没有战功,年纪又那么小,他要是做了大汗,谁都不会服气。即使当时多尔衮三兄弟已经占据了三个旗的力量,也不足以让多尔衮登上大汗的宝座。为了稳定全局,四大贝勒必须要选出一位服众的人。
皇太极就此脱颖而出,他在军中的表现有目共睹,那是相当出色。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如渥丹,严寒不栗。长益神勇,善骑射,性耽典籍,谘览弗倦,仁孝宽惠,廓然有大度。---《清史稿》
而且皇太极这个人没有案底,做事情干净利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努尔哈赤也非常器重皇太极,因为皇太极不仅自己优秀,而且善待自己的兄弟。皇太极对多尔衮兄弟极为照顾,多尔衮年幼的时候,基本就是跟着皇太极长大的。当时四大贝勒商量了一下,认为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必须要殉葬,因为阿巴亥得到努尔哈赤的遗诏,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继位,其实就是要害死多尔衮,也是要害死八旗军。所以权衡了一番以后,皇太极等人决定让阿巴亥殉葬,而皇太极会好好善待多尔衮。事实也是如此,用母亲的生母,换来了多尔衮三兄弟的生命。在之后的日子里,多尔衮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成为了满清八旗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
03皇太极也是猝死,也没有留下遗诏。皇太极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努尔哈赤没有留下遗诏就走了,自己也是这么个结局。这一天皇太极还出去打猎了,自我感觉非常不错,可见身体表面上是没什么问题的。可是打猎回来以后,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没多久就猝死了。当时的皇太极才不过52岁,实在是非常可惜。
皇太极没有想到自己这么年轻就去世了,所以他也没有留下遗诏,到底让谁来继承皇位。这个时候问题就比较麻烦了,八旗军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已经成长起来的多尔衮,此刻已经是功冠全军的人,他当然有资格做皇帝。可是皇太极的死党们却拥护皇太极的儿子做皇帝。太宗允文允武,内修政事,外勤讨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
虽大勋未集,而世祖即位期年,中外即归于统一,盖帝之诒谋远矣。明政不纲,盗贼凭陵,帝固知明之可取,然不欲亟战以剿民命,七致书于明之将帅,屈意请和。明人不量强弱,自亡其国,无足论者。然帝交邻之道,实与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无以异。---《清史稿》
尤其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更是成为了夺嫡的热门人选。剑拔弩张之际,老天爷再次帮助了满清八旗大军。说是老天爷帮助,倒不如说是他们自己帮助了自己。因为多尔衮和豪格都各退一步,谁也不做这个皇帝,而是让皇太极的小儿子福临来做皇帝。
由多尔衮和豪格辅佐福临,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正是因为他们这一次的退让,这才保全了满洲八旗的实力和建制。也让他们入关具备了十足的能力,也算是对得起皇太极了。
?
?总结:满清能够入关,不是个偶然。我非常想找个地方吐槽一下,很多人说某苏省非常奇怪,邻居的两个市会争吵,隔着长江的南北两地也会争吵,甚至一个大市里面的几个小县城也会争吵不休。可以看看满清八旗为什么能够入关,因为人家太优秀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是能够报团取暖。谁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放弃整个团队的利益。
皇太极能够登基难道是因为他实力最强大吗?正好相反,因为皇太极实力最弱小,是最好平衡八旗关系的,所以他才登基了。6岁的福临能够登基,是天命所归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多尔衮和豪格考虑到内部斗争会使得八旗军队溃不成军,所以双方都放弃了称帝的利益,这才换来了满清八旗入主中原的机会。拧成一股绳才叫力量,单打独斗永远成不了气候。当然了,说再说也是没用。纯当感叹一下,皇太极真是个人才!?
参考资料:《清史稿》
皇太极、多尔衮均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其中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子,俗称四贝勒。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九子,俗称九贝勒。
皇太极早年就随努尔哈赤统兵作战,不仅作战英勇,而且部属都是精锐,实力远在其它兄弟之上,可以说,皇太极能够继承皇位,就是自己的实力过硬。
这期间,皇太极显示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得以位列四大贝勒之一,也就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四人一起处理政务。
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初三日,努尔哈赤召集八旗旗主,规定以后的继任者要在八个贝勒中选举,如果这个贝勒不能很好的治理国家,就可以被替换掉。
努尔哈赤因为被袁崇焕的炮火所伤,最终去世,却没有指定继承人。但是,却留下了八个和硕贝勒共同治理国家的命令,皇太极自己也说“皇考无立我为君之命”。
当时八贝勒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岳托等八人。
其中,代善是努尔哈赤长子,正红旗旗主,地位显赫,但是为人和善,与世无争。而且代善的儿子岳托是支持皇太极的,所以代善退出了汗位的争夺。
阿敏是努尔哈赤弟弟舒尔哈齐之子,属于爱新觉罗家族的旁支,而且这个人有分裂意图,屡次想要离开满足的八旗体制,不为大家所支持。
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死对头,屡次与皇太极对抗。
也就是可以被立为大汗的四大贝勒,代善支持皇太极,阿敏素来没有人望,莽古尔泰为人暴躁,下属和旗民对他离心离德。
所以,待人和善,功勋卓著的皇太极就被立为大汗,成为努尔哈赤的继承人。
这个时候,虽然皇太极是大汗,但是在正式场合里,其它的三大贝勒的地位并不比皇太极差,也就是,皇太极还是遵循努尔哈赤的八贝勒共同治理国家的体制。
如果说,皇太极是大汗,是满族最高领导人,还没有人有意见,但是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个人凌驾于其它贝勒之上,尤其是多尔衮、多铎等人之上,更令这些人不满。
而且,皇太极身边的汉人文臣宁完我、范文程等人一直是皇太极的智囊,这些人不遗余力向皇太极灌输加强君权的理念。所以,皇太极一方面仿照中原体制,设立六部、理藩院和都察院,初步建立了后金政权的官僚体系。
另一方面,皇太极开始依靠多尔衮等人的势力,打击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的势力,集中皇权。
由于阿敏向来屡次想要分裂八旗,所以皇太极首先对他下手,用反叛的罪名将其圈禁,然后将阿敏的镶蓝旗交给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掌管。
第二个对付的是莽古尔泰被众贝勒弹劾,由大贝勒降为贝勒。
之后,代善主动向皇太极说明,此前四大贝勒并坐受贺理政的做法不合礼制,所以主动退让权利。
就这样,皇太极独掌大权。
这个时候,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后金意外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然后从上到下都认为是天命所归,所以皇太极于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即皇帝位,国号“大清”,年号“崇德”。
在皇太极打击三大贝勒的过程中,主要的策略就是拉拢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小兄弟。
当时,多尔衮和多铎虽然是八贝勒,但是地位和权力与其它的大贝勒是不同,这也引起他们的不满。
所以,皇太极因势利导,利用两人的势力,对代善等人发动攻势。
比如,革去了阿济格镶白旗旗主之位,而以多尔衮代之。同时,多尔衮不仅迎娶了皇太极福晋的妹妹,而且受到了皇太极的高度信任。
需要说明的就是,多尔衮没有任何的实力和地位可以与皇太极相抗衡,电视剧和小说里的传说太异想天开了。
只不过,让皇太极想不到的就是,多尔衮的实力扩展如此之快,在皇太极去世之后,皇帝的选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尔衮的决定。
在皇太极争夺后金汗位的过程中,多尔衮是他最大的对手。
按照努尔哈赤临终安排,多尔衮三兄弟的两白旗势力最大,兵强马壮。如果不是因为多尔衮兄弟年龄太小,不是因为代善父子临阵倒戈,那汗位的帽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到势力最弱的皇太极脑袋上。
然而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势力最弱的皇太极,在登上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这老大其实是个傀儡,拥立他有功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与他一起做起了一字并肩王,一起决议朝政。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奇怪的朝会上演了,四个老大端坐龙庭,接受百官朝贺,你说一句我插一语,好不热闹。可以想见,名义上的后金大汗皇太极,脸上的表情有多么尴尬,心中的不满有多么严重。
这一时期,皇权的争夺战不像后来康雍乾时期,赢者通吃,而特别像董事会,谁的股份大谁就厉害,就算他人做了皇帝也照样得受董事会摆布。
当时,董事会一共有八个人,即四大贝勒和四小贝勒,大小根据年龄决定,除了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个年长的,还有四小贝勒,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
其中,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是一母同胞,团结如一人,以多尔衮为首脑。
以亲疏论,除了阿敏和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的儿子,其他都是努尔哈赤的亲儿子。这个家族企业中,只有皇太极本人,是支持自己的,其他人都和他不是一条心。
在这种情况下,新上任的皇太极不得不学点《矛盾论》,在所有股东中,抓重要矛盾,在重要矛盾中,抓主要矛盾。所以,年幼的多尔衮兄弟,不仅不再被皇太极视为威胁,而且因为刚刚遭受打击,成为股东中最弱的一支,变成了皇太极需要统战的对象。
于是皇太极积极拉拢,重用多尔衮兄弟,搞两黄旗和两白旗的联盟,对抗代善父子的两红旗和阿敏莽古尔泰的两蓝旗。在短时间内,就相继失去父亲母亲的多尔衮三兄弟,当时还都是少年,需要一个年长的哥哥关心爱护,于是双方一拍即合,结成联盟。
这样,皇太极在董事会便拥有了一个强援,成为多数派。而多尔衮也迅速成长,超越四大贝勒,成为公司的二把手。年轻的多尔衮三兄弟,南征北战,用自己的能干,将其他哥哥和堂兄弟们完全比了下去。
不久之后,阿敏被幽禁,代善父子靠边站,莽古尔泰被夺爵后抑郁而死。皇太极终于当上了真正的皇帝,而不必受人摆布。
当然,善于化解矛盾的皇太极,也善于制造矛盾,制衡多尔衮的权力。在多尔衮成为公司二把手之后,皇太极的儿子----比叔叔多尔衮还年长三岁的豪格,也进了董事会,对叔叔横挑鼻子竖挑眼,很快与叔叔“打成一片”。
没办法,皇太极很清楚,如果臣子的权力没有其他臣子的制约,臣子就会挑战皇权,只有让多尔衮和豪格明争暗斗,自己从中调节,这个皇位才安稳。
至于野史中被津津乐道的庄妃,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孝庄,当时也还是个小姑娘,作用极其有限。
总的来说,皇太极重用多尔衮,一开始是多害相权取其轻,之后是一边用一边制衡,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
可以想见,如果皇太极多活几年,看到日益壮大的多尔衮,一定又会想办法打压的。只因为越能干的皇帝,越看不惯和自己一样能干的臣子,谁强就打谁,谁弱就扶谁,这样的故事,在后来的清王朝,比比皆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8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