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国之大贼还是雄才大略

众妙之门 2023-07-04 02:48:21

历史上的董卓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是国之大贼还是雄才大略

还不知道:董卓为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坊间市口流传的三国历史中,董卓的形象一直都是荒淫无道,残暴不仁,背信弃义的典型代表,拥兵自重,趁乱逼宫,残害帝后,把持朝政,废了汉少帝,立了与自己更亲近的汉献帝,种种劣迹让他在三国的读者心中变成了心中十恶不赦一直无是处的大恶人,但是一个人可以做到位极人臣,权倾朝野肯定是有其过人之处,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在真实历史上的董卓的真正模样,是国之大贼,还是雄才大略。

1.身经百战的青年戍边英雄

董卓长大的地方在少数民族羌族和鲜卑人聚集地附近的陇西地区,属于汉朝的边境,那里人人彪悍,大多英勇善战。董卓年轻时游历四方仗义疏财,经常到羌人部落游玩,广交各部。等到董卓回乡耕种,有些羌人就会时常回来看望他,仗义疏财的他热情的请他们回家,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款待客人,董卓就毫不犹豫的把家里耕牛杀掉做成肉食来款待这些首领。羌人首领们得知这是董卓家里唯一耕地用的牛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就靠这牛来支撑极为感动,回去到部落后凑了千头猪马牛羊赠与董卓,等到董卓成年后,因为力大无穷,马上奔驰是仍可左右开弓,武艺高强,被陇西郡府征去,负责维护地区治安。

而当时时局动荡,背面的匈奴人屡屡进犯,截杀掳掠,蹂躏百姓,凉州官府就任董卓为从事,帅兵征讨匈奴董卓领兵大破匈奴,斩敌千人。公元166年鲜卑人与羌人合兵一处起兵造反,与汉朝政府作战。公元167年冬,少数民族联合军进犯汉朝领地,时任司马的董卓和尹端出兵攻伐,斩其首领,俘虏万余人大胜而归。董卓因功升任郎中,朝廷赏赐了很多的布和金银,董卓自己没留分毫,全部分给跟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当时所有少数民族都畏惧董卓的威名不敢进犯汉朝,那时的董卓名副其实的戍边英雄。

2.审时度势的大阴谋家

公元189年,受何进、袁绍所召,董卓率领凉州铁骑进京讨伐宦官。行军到半路,大将军何进就被宦官所害,董卓加急行军终于在北芒除掉宦官余党立救驾之功,回到洛阳就凭其救驾之功和手中军队慢慢掌权。用计谋离间吕布丁原,留吕布为己所用,不多时就夺去了附近两大军阀的兵力,军事上控制首都后,就开始在政治上收买人心,逐渐得到认可话语权。先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自封太尉,统管全国军事和前将军事务。又跃居三公之首,掌宰相权,利用职权,结党营私,任免中央、地方的各个官职。为了得到跟多的支持,针对文臣与宦官发生党争都失利,大多被下放这件事,董卓上位后利用职权积极为诸多臣平反,官复原职,又重点提拔像他靠拢的人,就连文人标杆蔡邕也重新重用,几番动作,董卓基本上控制了汉朝中央和地方的主要政治力量,当时东汉王朝基本上都处在的控制之下。审时度势,雷霆出击,掌控政局,图谋天下,何等谋略。

3.利欲熏心的残暴军阀

可好景不长,权利越来越大,野心和欲望就越无法压制,后来董卓权利达到了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无限膨胀的他就开始荒淫无道、残暴不仁,随着自己的肆意屠杀官员,宰杀平民,只要是谁让他有半点不快统统要死,每日享乐,沉溺在酒池肉林之中,引起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被迫迁都长安。令人发指的是迁都之前竟然一把火焚烧了洛阳了。最后罪孽深重的董卓终于死在了义子吕布之手。

我认为虽然董卓死有余辜,但是对于董卓的评价,我们不能只看他的残暴淫乱和荒唐,更重要的是看到他为什么可以掌控天下,权倾朝野,看到他军事上的攻无不克、政治上的步步为营,如果董卓真的一无是处又怎能兵行至距京城二十里地方按兵不动,带局势混乱天子被俘在完美的时机出现,立下救驾大功,自此平步青云呢?在混乱的时局中迅速崛起的董卓有太多的知道的学习的地方,只是以一个国之大贼的名字扣上去,对他一生的是非功过并不公平。

我觉着董卓固然残暴,淫乱荒唐,杀人无数,但是他本人确实是一名枭雄,能被评为国之大贼的能有几人,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号令满朝文武,其文治武功都远非常人能及。可是性格决定命运,无论他武功再高,谋略再惊人也逃不过他性格上的弱点,如果董卓能控制自己的欲望在权倾朝野时广数恩德,专注民生,从成为一个国之大贼变成一个雄才大略的开国之君有何不可?

董卓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物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董卓是集恶人之大成者,其实抛开儒教的束缚,摆脱历史的偏见,我们会对董卓有全新的认识。 谈董卓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凉州。 汉朝的凉州地处西北边陲,土地贫瘠,并长期与游牧民族交战。凉州人以射猎为业,居无定所,过着刀口舐血的生活。凉州的地理环境加上东汉末年的动乱,孕育了一批军事人才,董卓就是其杰出代表。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董氏属当地豪族。《三国志》说,董卓臂力过人,身背两弓,骑马奔驰之际,能左右开弓。说明其力量之强和骑术射术之精。同书又说,董卓好游侠,在家乡有相当的知名度,并且在游牧民族中都颇有威名。郡太守和州刺史都欣赏他的武勇,都曾招他作官。董卓在担任地方武官时,在与盗贼和游牧民族的战斗中充分显示了其军事才华,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董卓在担任凉州兵马掾时,既要指挥作战又要帮助长官进行战时的谋划,说明其并非有勇无谋。 桓帝末年董卓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后汉书.董卓传》)。六郡指天水、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此六郡都属于与游牧民族交界地区,此地人多骁勇。良家子指非巫医、商贾、百工。羽林郎是皇帝的卫士。这次经历是董卓一生中的重大转折。被选为羽林郎说明董卓的能力和名声被中央政府所重视。从此以后董卓逐渐担任东汉中央政府的高级武官,而非地方的基层武官。更重要的是他逐渐掌握了一只属于自己的精锐的凉州兵。 董卓当上羽林郎后不久,在洛阳受到中郎将张奂得推荐,回到凉州,以军司马的职位随张奂参加了对羌族的战争。董卓与司马尹端并击羌军,大破之。击毙羌族首领,斩首万余级。战争结束后,董卓“拜郎中,赐缣九千匹”。董卓说,自己虽有指挥之功,但作战还是要依靠士卒,于是,董卓把这九千匹缣全部分给了吏卒。这段史实说明董卓不但善战,而且具备作统帅的风度。这也是董卓日后成为西凉军阀首领的重要原因。此后董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其间,董卓曾讨黄巾失败,被免官。但董卓善于钻营,贿赂十常侍,当凉州战事再起,董卓又被起用。东汉政府为了巩固西北边防,需要董卓这样的人。董卓的存在确实巩固了凉州的防务,但由于董卓长期在凉州作战,其在凉州的实力和声望已超过了东汉政府,于是逐渐不受东汉政府节制。 董卓手握重兵,东汉政府当然对其不放心,先后两次要董卓到洛阳来任职,借以夺其兵权。董卓拥兵自重,挟羌胡以威胁东汉政府,拒不来京,更不交出军队。这种形势下,东汉政府想让皇甫嵩以武力解决掉董卓,董卓屯兵河东郡以观东汉政府的变化。东汉政府终于还是不敢发难,可见董卓当时的军势已颇为强盛。 189年,大将军何进为诛宦官召前将军董卓进京。为了正确评价董卓进京后的作为,先要了解东汉末年的形势。 东汉有一个特点,地方豪强的势力很大。因为辅佐刘秀夺得天下的大都是豪强,夺取天下后他们的势力到了巩固和加强。刘秀作为开国皇帝想丈量全国的土地,但因为地方豪族的反对而作罢,可见地方势力之强。到了东汉后期,中央政权衰落而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政府渐渐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权。东汉的官员从地方名士中选出,名士代表的是地方豪强势力,所以皇帝也基本上被官僚给架空了。皇帝为了维护中央政府压制官僚集团而起用宦官。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乱”表面上是名士与宦官的争斗。其实就是中央政府与地方豪强的争斗。 大将军何进作为外戚当然是属于皇帝一边的,他扮演的是皇帝与名士调解人的角色。他拉拢名士,诛杀宦官希望能维持东汉政府。他还希望能得到西凉军阀董卓和并州军阀丁原的支持,于是召其进京。董卓还未到洛阳时,洛阳已发生变乱,何进被宦官所杀,宦官被以袁绍为代表的名士所消灭。到此为止,皇帝在与名士的斗争中已经彻底失败,他所依靠的势力已经被消灭干净,可以说东汉政府已经灭亡了。说东汉因为董卓的存在而灭亡是毫无道理的。只是董卓在东汉王朝只剩一个空壳的时候接管了东汉政府而已,而董卓连这层空壳也没有碾碎。 正当东汉政权摇摇欲坠时,董卓率领他的西凉骑兵来到了京师洛阳。董卓刚到洛阳时,洛阳的武装力量主要有何进为讨黄巾在全国各地募集的军队,车骑将军何苗(何进之弟)的部队,武猛督尉丁原率领的并州军和董卓的凉州军。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下,董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编了在洛阳的武装。董卓先派其弟董旻诱使何苗的部下吴匡杀掉何苗,何进、何苗的部队群龙无首只有任董卓收编。然后董卓诱使吕布杀掉丁原,扶植吕布为并州军阀的新首领,于是基本上招降了并州军。至此手握重兵的董卓成为了唯一在京师说话算数的人,并顺理成章的接管了东汉政府。董卓的手段虽然有些卑劣,但其作为足见其政治手腕和行事的魄力。名士们对这一变故显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显然低估了董卓的能力。不过名士的立场还是很鲜明,他们都是反对董卓的,其少壮派的代表人物袁绍、袁术、曹操离开了京都洛阳以寻求发展。 董卓上台以后,废少帝、立献帝这可能是他名声臭的最主要原因了。其实当时的情况下,换了谁控制东汉政府都不会把皇帝当回事。因为东汉政府已经是一块朽木,不再有重生的可能,当时喊着振兴汉室的不是伪君子就是书呆子。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有其充足的理由。少帝为何太后所生,献帝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所养,董卓与董太后是远亲。何太后的弟弟何苗死在董卓手里,与董卓势如水火,而且在东汉太后有摄政的权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一方面是为了自保;另一方面立献帝以外戚身份辅政就名正言顺了。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完全是形势使然,是无可厚非的。 董卓控制政府后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名士的关系。他的做法与何进差不多,拉拢名士。他所提拔的人也与何进提拔的大同小异,但名士并不买账。本来他们就不服中央政府的管,更现在何况控制中央政府的是董卓这样“久习夷风”的“边弊之人”,于是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自立了。恰恰是那些董卓提拔到地方任职的名士们结成了反董卓同盟军。双方的战争并没有分出胜负,盟军并没有动摇董卓的统治。但董卓认为将政府置于敌军附近比较危险,于是要将都城迁到他势力范围内的长安。但如果就这么走了,洛阳可能成为反董势力西进的根据地,于是他一把火烧掉了洛阳。虽然这样做很残酷,但在战争年代,出于战略的考虑烧城也是很正常的。 董卓迁都长安后,守住潼关,拥有潼关以西的地盘,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上处于有利地位。事实上,在凉州军与关东军的冲突中,凉州军始终处于优势。不过,在董卓接受了京都的奢靡生活后,他似乎已经被腐蚀掉了,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剽悍的凉州武士,也不再有年轻时的抱负与冲劲了。即使如此,关东军也不能把他怎样,董卓的覆灭是因为他没有协调好内部的矛盾。董卓的军队主要分为凉、并两派。凉州派有李傕、郭汜、胡轸、樊绸、张济等人,并州派主要有吕布、张辽、李肃、杨奉。次外,董卓麾下还有一孤独的名将辽东徐荣。 如前所说,董卓利用吕布杀死丁原,兼并了并州军。丁原死后,吕布成了并州军的首领。董卓是很信任吕布的,与他“誓为父子”,但并州与凉州兵的关系却十分紧张。并州军被兼并,是不会完全甘心的,然而又处于被压抑的地位。而凉州军以胜利者自居,没有把并州军放在眼里,甚至对吕布也是如此。董卓曾派胡轸为主将,吕布为副将攻打孙坚。胡轸扬言要杀了吕布以整肃军纪。不论胡轸是否会真的动手,他这种严重的挑衅必然会引起吕布和整个并州军的仇恨。结果还没和孙坚交战,董卓的部队因为内讧不战自溃。这么大的事董卓肯定会知道,但他似乎并未采取什么措施以缓和凉州军和并州军的矛盾。也许他找不到什么好办法,也许在他看来象他们这样的武夫争执甚至斗殴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过去就没事了。但吕布对凉州军的不满却与日俱增。董卓是个直率的人,他不会隐瞒自己的好恶。吕布曾经使董卓不满,董卓就拿起短剑向他掷去,吕布虽不敢发作却怀恨在心。而且吕布曾和董卓的婢妾私通,吕布内心更加不安。 在东汉政府身居高位,却对董卓阴怀不满如司徒王允等人看出并利用了这个矛盾。王允利用与吕布同乡的关系极力拉拢吕布,目的很明显,借刀杀人。凉州军和并州军矛盾激化,吕布对董卓不满而又内心不安,加上王允的挑唆,吕布终于下定了决心杀掉董卓以自立。王允、吕布利用凉州军主力在关东讨伐袁绍的机会,刺杀了董卓。董卓死后,并州军被凉州军赶到了关东。吕布在曹操的打击下灭亡,张辽率一部分并州军投降了曹操。凉州军在董卓死后没有统一的指挥,关中的凉州军在不断的内耗中渐渐消亡,宛城的张绣部也投降了曹操。 无论史籍还是小说,都喜欢对董卓的残暴无道大肆渲染,即使史籍上写的都是事实,也不能简单的否定董卓。如前所述,董卓废少帝立献帝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烧洛阳是因为战略上的需要。至于掳掠百姓这种事无论是西凉军、关东军或是黄巾军都会干。以今天的眼光看,掳掠百姓是很不人道的,但在三国那种战乱时代却是很平常的事。其实董卓被骂了一千多年,并非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董卓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又没读过什么书,董卓虽是汉人,但他在性格上更象游牧民族而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而董卓这样的“蛮夷”居然敢“挟天子以令诸侯”,那些读书人当然对其恨之入骨,而历史正是由那些读书人写的。同样是废皇帝,尹、霍却被人推崇。被蒙古铁蹄毁灭的城市和被残杀的百姓的数量绝对比凉州军毁、杀的更多。但却很少听人骂铁木真。如果董卓消灭了关东军统一了中原,那么历史对他的评价会决然不同。到时,自然会有大批的读书人为他歌功颂德。而董卓残暴的行为也不会有人会管了。可惜董卓只是一介武夫。他在政治斗争和耍阴谋诡计方面比读书人差多了,所以会被王允和吕布除掉。对于一个失败者,他即使有功绩也会被抹杀掉。

采纳哦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

董卓的历史评价

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人也。[一]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

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

千余头以赠卓。

[二]汉桓帝末,以六郡良家子为羽林郎。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

射。为军司马,从中郎将张奂征并州有功,拜郎中,赐缣九千匹,卓悉以分与吏士。迁

广武令,蜀郡北部都尉,西域戊己校尉,免。征拜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三]迁中郎将,

讨黄巾,军败抵罪。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

人所围,粮食乏绝。

卓伪欲捕鱼,堰其还道当所渡水为池,使水渟满数十里,默从堰下过其军而决堰。

比羌、胡闻知追逐,水已深,不得渡。时六军上陇西,五军败绩,卓独全觽而还,屯住

扶风。拜前将军,封□乡侯,征为并州牧。[四]

注[一]英雄记曰:卓父君雅,由微官为颍川纶氏尉。有三子:长子擢,字孟高,早

卒;次即卓;卓弟旻字叔颖。

注[二]吴书曰:郡召卓为吏,使监领盗贼。胡尝出钞,多虏民人,凉州刺史成就辟

卓为从事,使领兵骑讨捕,大破之,斩获千计。并州刺史段颎荐卓公府,司徒袁隗辟为

掾。

注[三]英雄记曰:卓数讨羌、胡,前后百余战。

注[四]灵帝纪曰:中平五年,征卓为少府,敕以营吏士属左将军皇甫嵩,诣行在所。

卓上言:

“凉州扰乱,鲸鲵未灭,此臣奋发暛命之秋。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

声恳恻,未得即路也。辄且行前将军事,尽心慰恤,暛力行陈。”六年,以卓为并州牧,

又敕以吏兵属皇甫嵩。卓复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

乐为国家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州,效力边陲。”卓再违诏敕,会为何进所召。

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谋诛诸阉官,太后不从。进乃召卓

使将兵诣京师,并密令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

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欲以胁迫太后。卓未至,进败。

[一]中常侍段珪等劫帝走小平津,卓遂将其觽迎帝于北芒,还宫。[二]时进弟车骑将军

苗为进觽所杀,[三]进、苗部曲无所属,皆诣卓。卓又使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其觽,

故京都兵权唯在卓。[四]

注[一]续汉书曰:进字遂高,南阳人,太后异母兄也。进本屠家子,父曰真。真死

后,进以妹倚黄门得入掖庭,有宠,光和三年立为皇后,进由是贵幸。中平元年,黄巾

起,拜进大将军。典略载卓表曰:“臣伏惟天下所以有逆不止者,各由黄门常侍张让等

侮慢天常,操擅王命,父子兄弟并据州郡,一书出门,便获千金,京畿诸郡数百万膏腴

美田皆属让等,致使怨气上蒸,妖贼窎起。臣前奉诏讨于扶罗,将士饥乏,不肯渡河,

皆言欲诣京师先诛阉竖以除民害,从台阁求乞资直。臣随慰抚,以至新安。臣闻扬汤止

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注[二]张璠汉纪曰:帝以八月庚午为诸黄门所劫,步出谷门,走至河上。诸黄门既

投河死。

时帝年十四,陈留王年九岁,兄弟独夜步行欲还宫,闇暝,逐萤火而行,数里,得

民家以露车载送。辛未,公卿以下与卓共迎帝于北芒阪下。献帝春秋曰:先是童谣曰: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芒。”卓时适至,屯显阳苑。闻帝当还,率觽迎帝。

典略曰:帝望见卓兵涕泣。髃公谓卓曰:“有诏却兵。”卓曰:“公诸人为国大臣,不

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何却兵之有!”遂俱入城。献帝纪曰:卓与帝语,语不可

了。乃更与陈留王语,问祸乱由起;王答,自初至终,无所遗失。卓大喜,乃有废立意。

英雄记曰:河南中部掾闵贡扶帝及陈留王上至雒舍止。帝独乘一马,陈留王与贡共乘一

马,从雒舍南行。公卿百官奉迎于北芒阪下,故太尉崔烈在前导。卓将步骑数千来迎,

烈呵使避,卓骂烈曰:“昼夜三百里来,何云避,我不能断卿头邪?”前见帝曰:“陛

下令常侍小黄门作乱乃尔,以取祸败,为负不小邪?”又趋陈留王,曰:“我董卓也,

从我抱来。”乃于贡抱中取王。英雄记曰:一本云王不就卓抱,卓与王并马而行也。

注[三]英雄记云:苗,太后之同母兄,先嫁朱氏之子。进部曲将吴匡,素怨苗不与

进同心,又疑其与宦官通谋,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车骑也。”遂引兵与卓弟旻

共攻杀苗于朱爵阙下。

注[四]九州春秋曰:卓初入洛阳,步骑不过三千,自嫌兵少,不为远近所服;率四

五日,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人不觉,谓

卓兵不可胜数。

先是,进遣骑都尉太山鲍信所在募兵,适至,信谓绍曰:“卓拥强兵,有异志,今

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疲劳,袭之可禽也。”绍畏卓,不敢发,信遂还乡里。

于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

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一]卓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

剑履上殿,又封卓母为池阳君,置家令、丞。卓既率精兵来,适值帝室大乱,得专废立,

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卓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胁觽,睚鴺之隙必报,

人不自保。[二]尝遣军到阳城。时适二月社,民各在其社下,悉就断其男子头,驾其车

牛,载其妇女财物,以所断头系车辕轴,连轸而还洛,云攻贼大获,称万岁。入开阳城

门,焚烧其头,以妇女与甲兵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注[一]献帝纪曰:卓谋废帝,会髃臣于朝堂,议曰:“大者天地,次者君臣,所以

为治。今皇帝闇弱,不可以奉宗庙,为天下主。欲依伊尹、霍光故事,立陈留王,何如?”

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昌邑王立二十七日,罪过千余,

故霍光废之。

今上富于春秋,行未有失,非前事之比也。”卓怒,罢坐,欲诛植,侍中蔡邕劝之,

得免。

九月甲戌,卓复大会髃臣曰:“太后逼迫永乐太后,令以忧死,逆妇姑之礼,无孝

顺之节。

天子幼质,软弱不君。昔伊尹放太甲,霍光废昌邑,着在典籍,佥以为善。今太后

宜如太甲,皇帝宜如昌邑。陈留王仁孝,宜即尊皇祚。”献帝起居注载策曰:“孝灵皇

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

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

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觽论惑焉。

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

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

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尚书读册

毕,髃臣莫有言,尚书丁宫曰:“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

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人,请称万岁。”卓以太后见废,故公卿以下不布服,会

葬,素衣而已。

注[二]魏书曰:卓所愿无极,语宾客曰:“我相,贵无上也。”英雄记曰:卓欲震

威,侍御史扰龙宗诣卓白事,不解剑,立挝杀之,京师震动。发何苗棺,出其尸,枝解

节弃于道边。

又收苗母舞阳君杀之,弃尸于苑枳落中,不复收敛。

初,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张资)**

[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将以讨卓。卓闻之,以为毖、琼等通情

卖己,皆斩之。

身为东汉一代文学巨匠的他,为何会甘为奸贼董卓而死?

这个人就是蔡邕,董卓对蔡邕有知遇之恩,在董卓死后因为?哭董卓?而死。

一、蔡邕一生波折怀才不遇,董卓对他有知遇之恩。

蔡邕在汉末时虽为大儒,但是一生都不是很顺利。当初因为灵帝的关系,一直躲在外面,四处流浪不敢回京。后来灵帝驾崩才安稳些,蔡邕自幼聪明满腹经纶,虽然日子安稳了,但是怀才不遇始终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疤。这个时候董卓召他进京为官,董卓当时被大家称为国贼,蔡邕也瞧不起董卓便委婉拒绝,但是董卓说你不来爷就杀你全家。蔡邕只好赴任。

赴任之后,蔡邕三日之内连升三级,最后做到中郎的位置。董卓并没有对蔡邕不好,反而对他礼遇有加,也没有人让他干什么伤天害理之事。当时蔡邕主要负责就是整理文学史书,蔡邕本来酷爱读书,他的才华也是这方面的。这对于他来是展现自己才华最好的方式。当时蔡邕就在编写有关于汉朝历史的史书。但是奈何还没写完就被王允杀了。

二、蔡邕哭董卓,惨遭王允杀害。

董卓被吕布所杀后,王允就搞了个宴会,大家一起庆祝下。大家谈起董卓时都是非常气愤的,只有蔡邕哭起来,说了一些董卓的好话。当时王允就将蔡邕打入大牢,其实董卓有恩于蔡邕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很多人都劝王允不要杀蔡邕。但是王允说当年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就是因为皇帝不杀他,难不成你们要蔡邕将我们今日的所作所为都写到史书上去?

众人都不说话了,最后蔡邕被杀。其实王允杀蔡邕是有自己目的的,一是董卓虽死,但是董卓还有支持者,杀蔡邕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二是为了杀董卓更加名正言顺,蔡邕之死让那些门阀士族认清董卓是真的做尽了坏事。而蔡邕显然没有想这么多,只是感慨一下董卓对自己的知遇之恩遭受大难。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不是《三国演义》里那般只有愚蠢、嗜血和贪色?

真实的董卓不仅在军事上出色,在谋略上也是极其出色的,但是也确实是嗜血好色。

一、演义中董卓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是西凉军阀,参与平定黄巾之乱,但是被黄巾军暴打,最后入京,仗着自己兵多,控制政权。后来觉得当时的天子不适合,还废黜当时的皇帝,让刘协担任皇帝。刘协完全就是个傀儡,所以整个朝政完全被董卓一人掌控。而且这个人非常的好色,进京之后,天天在皇帝的后宫里玩耍。

可说是睡皇帝的床,还睡皇帝的女人。后来王允使用了反间计被吕布所杀,王允利用貂蝉的美色将貂蝉先后献给董卓与吕布,然后造成两人矛盾,最后鼓动吕布杀董卓。一代军阀结束了。在演义里董卓残暴,昏庸,贪色,愚蠢。

二、正史董卓的故事。

正史上的董卓出生于陕北地区,哪里民风彪悍,董卓自幼习武,武力高强。而且董卓还喜欢四处结交好友,所以董卓慢慢就有了自己的势力,董卓长大后,在陇西担任官职。当时匈奴经常骚扰陇西,于是董卓便带兵大败匈奴。后来又是屡建奇功,所以董卓在军事上能力是比较出众的。

后来董卓入京,当时董卓只带两千多点人马,但是朝中众人都不知道以为董卓带了大军来了。当时董卓让两千士兵进程后,又偷偷跑出去,再进来,如此反复,造成了董卓有众多人马的假象。朝中众人看到那样的状况,就纷纷给董卓让路。当时朝廷还有丁原有自己的人马,所以董卓利用反间计让吕布杀了丁原,自己获得丁原的兵权。在诸侯打过来的时候,他深知自己打不过,于是带着天子跑到了长安。用天子逼迫诸侯,可以说第一代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这样的人怎么会是愚蠢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7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