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陈宫宁死不投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陈宫获得后世高度赞扬,是因为他的气节。不管是在《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陈宫离开曹操的原因,都是因为曹操随便杀人。“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正是因为瞧不上曹操的人品,所以陈宫离开了曹操,投奔吕布。后来,曹操大破吕布,抓到陈宫后,虽然曹操一再表示要把陈宫留下来,要重用陈宫,可陈宫是一心赴死。最后曹操虽然杀了陈宫,可是把他老婆和儿子当亲人一样养了起来。
(陈宫)
陈宫就这样,用自己决然赴死的行为,保全了气节,让自己千古扬名。
不过,我在对史料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后,我感觉陈宫所谓的“气节”,是有问题的。他实在不配在历史上有那么好的名声。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三国志》中有一段记载。建安元年,吕布的部将郝萌在晚上造反。吕布慌乱之间,跑到他另一个部将高顺那里。高顺问吕布是谁在造反?吕布说不知道。高顺又问他,造反的人是哪里的口音?吕布说是河内人的口音。于是高顺便猜到造反的人是郝萌,连夜带兵去对郝萌追杀了一阵。后来,郝萌的部将曹性反正,砍掉了郝萌的一只手臂。高顺趁机砍下郝萌的脑袋,平息了这一场动乱。
回来以后,吕布问曹性郝萌为啥要造反?曹性说是被袁术策反的。吕布又问谁还参与了造反的谋划?曹性说是陈宫。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身边,曹性一说,陈宫的脸一下就红到了耳根。不过吕布这人从来不是一个清醒的人,曹性虽然告陈宫谋反,但他却认为陈宫是大将军,对他不予追究。
这一段历史非常奇怪,在整个陈宫的人生经历中,完全是一段不协和音程。不过,我反而认为,这一段历史,正是揭开陈宫性格及人品的钥匙。
(吕布)
陈宫是吕布的大将,又是吕布的首席谋士,他为什么却联合部将造吕布的反呢?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贪图袁术的好处,二是想干掉吕布自己做大。袁术能给他啥好处呢?除了钱财外,当时袁术正在谋划着当皇帝,我认为,这个好处很有可能是袁术向陈宫许诺了一个大官。
有人可能会说,万一陈宫是觉得吕布不像个好领导,干脆把他推翻呢?但问题是,郝萌谋反事件发生后,他还一直呆在吕布那里,直到后来被曹操抓到为止,不像是他瞧不起吕布这个领导的样子。
咱们回过头来,再看陈宫为什么会离开曹操。
那时候曹操刚刚起义不久。当时兖州刺史被黄巾军杀害,于是曹操在济北相鲍信的支持下,担任了兖州刺史。但是很多人不服曹操,张邈、张超等人想把兵强马壮的吕布迎进来,让吕布担任这个职务。当地的很多名士,包括边让等人,都鄙视曹操,说曹操是宦官之后,根本没有资格担任刺史一职。这件事闹得很大,兖州纷纷造反,最后整整一州,只剩下三个小县城是属于曹操的。
(曹操)
曹操可不是一般人,他最后组织人马打胜了这场战争,而且还毫不客气地杀掉边让这些说闲话的人。陈宫也就在这时候离开了曹操。史书认为,陈宫离开曹操的根本原因,是陈宫与边让等名士交情很好,看不惯曹操的行为,因此决意离开曹操。
但是,会不会还有这种可能,陈宫离开曹操,是因为曹操当时众叛亲离,大家都在造他的反,而吕布的势力很大,陈宫想攀高枝,才离开曹操投奔吕布的呢?
联想到后来袁术势力很大的时候,陈宫和郝萌合谋造吕布的反,而准备投降袁术,那简直就是历史的重演。
所以说,陈宫离开曹操,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尚。
陈宫最后又被曹操俘虏以后,他为什么一心求死呢?也不是他看不起曹操,不屑于与曹操为伍。而是因为他离开曹操攀高枝,最后又被曹操俘虏,他实在老脸没地方放。他明白,若是自己又吃回头草,一定会被曹操反复不断羞辱的。
(参考资料:《三国志》)
陈宫是曹操前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可他却背叛了曹操,令曹操陷入过极度困境。按理说曹操应该是欲杀之而后快的,可在擒住了陈宫之后还是想要挽留他,尤其是曹操杀了恩人吕氏一家,亮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狼子本性!陈宫就认为曹操不止是心黑而是黑的发亮,啥话也没说就离开了曹操,陈宫却是一心求死。
最最重要的原因要出于现实环境的需要。三国时期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曹操在逃难之时结识的陈宫,陈宫离开曹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曹操也能理解,并不忌恨陈宫,因为陈宫并没出卖曹操。至于陈宫为何不降曹,反而求死,我得人才者得天下。刘备三顾茅庐。曹超对得罪自己的名士祢衡,也不敢下杀手,最后借黄祖的手杀之。
事后,曹操和陈宫两个人也反思了一下,可能是杀错了他的叔叔,,我们追溯到曹操利用献七星刀之际,原本想杀死董卓,不料事情败露,自己仓皇逃跑。我们不得不佩服曹操的果敢和坚韧。当曹操被吕布一路追杀,后来逃到陈宫的管辖范围内,不料曹操痛下杀手,杀了他的叔叔。陈宫就是因为此事和曹操势不两立,认为曹操就不是人,没有人性。
刘备在初期,陈宫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当年曹操杀死吕布,当时陈宫是辅佐吕布的,奈何吕布不听陈宫之言,最后陈宫也落入曹操只手,但是曹操爱才,可以说是毫无实力,兵马不足,那年代无兵马,就不能成大事,这也是陈宫不辅佐刘备的重要原因!按陈宫的性格,不可能随便投奔他人,定会尽力辅佐吕布。况且刘备那时名气并不算大,也没有多大的实力。
曹操那么爱惜人才,却为何还要残忍地杀害谋士陈宫?
曹操带兵攻打下邳,用水围城三个月,吕布军中上下离心,吕布的部下侯成、宋宪、魏续反叛,绑缚了陈宫去投降。吕布在白门楼上,见曹军攻势激烈,觉得大势已去,下城向曹操投降。
曹操一举俘获吕布和陈宫,在刘备的建议下,最终将吕布缢杀。其部属陈宫曾于曹操有救命之恩,曹操有些为难,想要挽留,但陈宫一心求死,最后曹操也杀了他。
为什么曹操对救他一命的人,没有放过?以下依据相关资料,做简要分析。
首先,陈宫认为曹操弑杀成性,是没有操守的小人,不愿与之为伍。这就要介绍一下陈宫和曹操是怎么认识的?当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 亡命天涯时,被中牟县县令陈宫擒获。
陈宫敬佩曹操忠义,为报国恩甘身犯险,愿弃公职,随曹操一起兴兵共诛董卓。两人连夜收拾盘缠,各背剑一口,共投曹操故乡而去。
走了三天,正好来到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曹操想在他家投宿,顺便问一下家中的情况。吕伯奢告诉曹操,朝廷已遍下文书捉拿他。事后,让曹操在他家中宽心安坐,他去村外买点好酒来款待他们。
曹操和陈宫坐了许久,听到庄后有磨刀之声,两人以为对方是要擒自己,拿起刀就杀了人家8口人,后来才发现是误会。他们俩急忙出庄, 在路上又遇见吕伯奢打酒回来,欲走时,曹操突然挥剑砍杀了吕伯奢。
当晚,陈宫寻思曹操不是好人,对无辜之人下手且不留情面,是弑杀之人,没有操守。他和曹操不是一路人,若继续跟着曹操,后患无穷。
其次,曹操和陈宫有不同的价值观,处事方法不一样,二人合不来。曹操的这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表明了曹操的个性自私,出手毒辣,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轻易要其他人的命,且对真心待他的人,也能下此毒手。
陈功为人有忠义,为朋友两肋插刀,明知道帮了曹操会让自己陷入麻烦,还是毅然决然的抛弃官职,随着曹操亡命天涯。可见是一个是非分明,有自己原则的人。
他们二人的性格、价值观完全不一样,根本不是一路人,即使命运曾有交叉,但还是走不到一起。
曹操的这种三观,让陈宫感觉很心凉,他觉得曹操就是狼心狗肺之徒,明知道对方没有害他之心,还能手起刀落的杀人,这种行径非英雄所为,更不是大义,他不愿追随曹操这种人。
最后,陈宫对曹操的为人深恶痛绝,即使他对曹操有救命之恩,却从没想过向曹操求饶。自从陈宫离开曹操之后,对他深恶痛绝,再说起曹操此人,从来没有好话。即使是曹操已居高位,和他是不同等级的人,每次还是痛骂不已。
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
曹操再看到陈宫时,已是沧海桑田,一位是胜利者,一位是阶下囚。曹操想起昔日情谊,露出挽留之意,怎奈陈宫根本不领情,一心就死。
在陈宫的内心,因曹操的处事狠辣,杀人如麻,早就恩断义绝。于他,再无情义可言,更不会开口向曹操求饶,大义在他心中,重于泰山。
而曹操最后也不得不看着他的救命恩人被杀,站起来哭着送他赴死,可谓忠义两难全,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
陈宫最后的结局让人感叹, 他虽有谋略,选择的吕布才能有限,根本不听从他的计谋,导致他一生的抱负没有机会展现。而陈宫看不起的曹操,虽心狠手辣,处世无情,却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这也是造化弄人,世事无常。
曹操只爱自己的人才,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人才自然不会放过。
陈宫一开始之所以会放了曹操并跟他一起去谋大业,是因为他被曹操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震撼了,想要辅佐这个有大志的人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在乱世中的价值,但是曹操为了吕伯奢和儿子的一句“还是杀了吧”这种不知所云的对话,竟然对收留他的吕伯奢一家痛下杀手,并且说出了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千古名句,他的残忍,使陈宫醒悟了面前这人虽有大志,但是残忍好杀,是万事以自己为重的阴谋家,所以断然离开了他,反观吕布,纵然是有勇无谋,匹夫一个,不听自己的计策导致失败,但是他天性单纯,不攻于心计,面对这样的主公,起码心里舒服,在陈宫被曹操抓住以后,虽然曹操许诺重用他,但是早就看穿曹操本性的陈宫是不屑于这种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的,而且古人素来忠义,自己既然不屑于曹操,当然要以死来殉自己的主公,否则还能在曹操面前光明正大的活着吗?这对于陈宫这种嫉恶如仇的人是不可能办到的,所以他选择了死。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5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