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国的外交手段到底是什么样的,非常成熟的联姻政治战略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4 01:14:23

秦国的外交手段到底是什么样的,非常成熟的联姻政治战略

还不知道:秦国人的外交手段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秦国的联姻策略

整个春秋战国,纷乱的战争,背后往往有多种原因。为求取胜利,诸侯君主往往不择手段,即便自己的儿女父母,也被当做政治交易的筹码,如联姻政治,就多为诸侯国君们所采用,尤其是秦国运用得可谓娴熟,关于这些联姻过程中的细节,也可发现历史中的蛛丝马迹,可看出当时之秦国的发展情况,试整理如下,且供诸君共享:

秦国联姻诸侯有数十次之多,分别为秦襄公的妹妹穆赢与西戎丰王联姻,此时正当秦襄公继位,时间处于周宣王、周幽王之际,犬戎部落常年侵扰中原,秦襄公此举,可谓是具有相当的战略眼光,通过与西戎联姻,秦国后方得以稳固。

秦穆公将梁女嫁给晋惠公,生下了太子晋怀公,于此开启秦晋之好的序幕。其后,将怀嬴嫁给了晋怀公,亦是希望借此加深秦晋关系,但是这个晋怀公显然对秦国不够重视,逃归晋国后,甚至与秦国开战,这直接导致秦穆公愤怒之余,将怀赢又转嫁晋文公。至于文赢及更多秦国女子,在跟随怀赢嫁给晋文公后,可说彻底将晋国后宫变成秦国天下,其后晋国文公之后的储君之争,多由秦国派系所引发。

晋悼公执掌大权

秦穆公可说是秦国联姻政治的先行者,在结好晋国的同时,更是结好楚国,将秦国女子嫁给了楚国楚成王,这个楚成王也算是楚国的中兴之主,北方强大的是晋国,南方则是楚国。晋国的强大与晋献公、晋文公有关,楚国的强大则也跟楚成王是有关系的。

秦景公时代,晋国是晋悼公执掌大权,这位年少有为的君主,会盟诸侯,东征西伐,晋国俨然呈现复兴之势。秦楚两国与晋国为敌,互有交战,而其中秦楚撕破晋国防线,两国力量搅乱中原,双方关系遂亦有联盟之意,秦景公为感激楚国,便将女儿嫁给了楚国。

到楚平王时代,秦国与楚国的关系似乎更加紧密,多有秦女南嫁楚国之事,其中伯赢嫁楚平王,还引发楚国动乱,伯嬴生子熊珍,即为楚昭王,这可算是秦国联姻政治的最大成功。其后,秦女嫁给楚怀王、楚襄王等,皆可见秦楚之间的联姻,已呈现常态化。

春秋末期,秦女嫁越国,亦是发现中原诸侯呈现衰败之相,而吴越战争频繁,攻灭楚国都城,甚至大有北进中原之意,秦国遂是与之结交,可作为秦国远交近攻的最早探索。

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燕国太子

秦惠文王时代,秦国选拔美女联姻巴国蛮夷君长。当年秦惠文王正在频繁与诸侯开战,其中司马错攻灭巴蜀,张仪进攻中原和楚国,这个巴国的地位都相当明显,其处于秦国攻伐的中间地带,可谓是与多方皆可能有利益往来,秦国以此收买巴国,既能以之监控楚国动向,又能遏制楚国发展,秦国可以腾出双手,安心对付中原,这是一石多鸟之计。同时,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燕国太子,更是秦国远交近攻的继续尝试,这也是为对付齐国所安插的一枚棋子。

秦昭襄王时代,秦国与义渠交战之际,秦国选好女百名,赠送给义渠君,这自然就是秦国的缓兵之计,无非是要稳固秦国大后方,以聚焦聚力对付中原诸侯。此时对付中原之力量已经成熟,秦女又有远嫁齐国的,成为齐湣王嫔妃的。种种迹象表明,任何重大事件发生的阶段,秦国女子多有出现在诸侯列国之中,可见秦国的联姻政治乃是非常成熟的战略。

春秋战国的主要外交形式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之间攻伐不已,与此同时列国之间也在进行着悄无声息的外交战,这条战线和正面战场一样繁忙,各国的外交手段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当时有一个较为常见的外交词汇“卜交”主要指试探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东周国的大臣齐明对楚国大臣卓滑说:“明之来也,为樗里疾(秦相国)卜交也”――我齐明此番前来就是为了试探您与秦国的相国樗里疾关系如何。

测交即考察本国与各国的外交关系情况如何:魏惠王曾派惠施去楚国,派公孙衍去齐国。其实魏惠王是想看看楚、齐两国对自己的使臣态度如何以测试魏国和楚、齐两国的外交关系。结果惠施掌握了魏惠王这一心态,于是在到达楚国前就事先向楚国方面通报说:我就要到楚国来测交了,希望贵国能有所表示,闻听此事的楚王就亲自到国境迎接惠施。

贿交是指用财货美人和其他手段对外国的权臣或国君行贿:公元前496年越国在被吴国打败而面临亡国之险时在越国大夫文种的建议下越王勾践“以美女宝器令文种间献吴太宰,太宰受”。就这样吴国的重臣太宰被收买成为越国的内间――常在关键时刻为越国说话并在吴王面前挑拨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迫使伍子胥自杀。越国不仅对太宰使用贿交,而且对吴王夫差也使用这招――向其进献宝物、美女以迷其心志,使其沉迷于享受,最终被越国灭掉。秦国也有关于使用贿交手段的记载:秦王曾厉声问大夫姚贾“以寡人之财交于诸侯”是否属实,姚贾赶紧谢罪道:“并非以大王之财外交于诸侯,实乃以大王之财为秦国连横诸侯”。实际上秦王自己也曾接受外国的贿赂:韩人郑疆游说秦国时“载八百金入秦”。苏秦奉赵王命出使各国进行合纵游说是也带着大量金钱财物――赵王给了他黄金千溢(相当于两万两)、白璧百双、锦绣千匹。当时各国使臣出访一般都会携带财货就是随时准备向对象国的君主和大臣行贿。

地交说白了就是用割地作为外交手段:三家分晋前晋国的土地和实权被知、赵、魏、韩四家把持,其中知家实力最强,于是肆无忌惮地向赵、魏、韩三家索要土地。魏家的掌门人魏桓子一开始不愿给,他的家臣任章就建议说:”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之地,知伯必骄,骄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命不长矣!“就是说魏家把土地给予知家会使其心生骄傲,与此同时赵、韩两家也必然会对实力大增的知家更加恐惧,赵、魏、韩三家合作共同对抗骄傲轻敌的知家必胜无疑。于是魏家按知家的要求献上了土地,从而避免成为知家最先打击的目标,韩家也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可赵家不愿给,于是知家出兵攻打赵家并征发魏、韩两家的兵力共同攻打赵家。可魏、韩两家又不是傻子――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看得清,于是临阵倒戈――和赵家一起反攻知家并瓜分了知家的土地,最终三家瓜分了晋国。后来张仪为欺骗楚国也曾向楚国许诺秦国可以割地与楚,只要楚国与秦结盟即可。结果楚王按约与齐国绝交,转而和秦国建交,可到了兑现承诺之时张仪却矢口否认曾许诺割让六百里秦地与楚,只承认割让自己的六里封地。

质交即两国互派太子、公子或重臣及其子弟到对方当人质。当一国君王死时留在国外的王权继承人对所在国而言就变得奇货可居了:就以我之前和大家提到的秦献公为例,魏国可以选择扶植他在魏国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并以这个政权的旗号讨伐秦国以实现以秦治秦,也可以选择护送秦献公回国以扰乱秦国政局好从中渔利。至于影视剧中表现的两国交战时扣押帝国质子的行为倒是很少出现(我是特指春秋战国时代),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所致:其一在权力面前有时亲情真的很脆弱,区区一个人质根本不可能扭转战局,扣押乃至处死根本不起什么作用;其二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伐交伐兵频繁――昨天的敌人今天就变盟友,今天的盟友明天就变敌人,要一个一个去杀人质怎么杀得过来?而且杀了之后又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去跟人家改善关系呢?相比之下扣押人质以进行政治讹诈更划算。

士交是指在用人关系上左右外国政治变化的一种手段:士是春秋时期兴起的介于贵族和平民之间的一个新阶层,这个阶层或以计谋或以武功效力于诸侯贵族,他们大多接受过教育,这种教育是全方位的――既能文,又能武,也就是所谓精通六艺――书、射、御、算、礼、乐。当时各国都好用贤士为相国,而许多国家在任用谁为本国的相国这一问题上又总是受到外国影响。因此就产生了各国争取推荐对本国有利的人当外国的相国。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同盟国之间互派自己的大臣到盟国担任相国,在《大秦帝国》中这类现象也比较普遍:张仪、苏秦一个主张连横,一个主张合纵,都同时身佩盟国相印。

谍交可能是当时最阴险套路的外交模式:通常的套路是向可能成为自己日后潜在对手的同盟国派出自家大臣担任相国,然而实为间谍。事实上苏秦就是这样的人物,他虽主张六国合纵抗秦,但说到底他是为燕国服务的,其实他在担任齐、赵等国的相国时就是名为相国实为奸细。当然谍交也并不一定非要派自家大臣作为卧底内应,也可以收买对方国家的大臣以为己用――吴越争霸时期越国就收买了吴国太宰;后来长平之战中秦国也收买赵国的权臣郭开陷害廉颇以使赵王临阵换将。

一统六国的秦国,这么强大是因为商鞅变法还是其他原因?

当此之时,虽有道德,不得施谋;有设之强,负阻而恃固;连与交质,重约结盟,以守其国。《战国策?原序》

战国时局,瞬息万变。

被诸侯国填充着的华夏大地,就如同一个小型的世界一般,复杂的国际关系,让这段历史更加迷离扑朔,而能左右局势走向的,也正是诸侯国之间的关系。

战国时期,没有永恒不变的同盟,只有永远的利益,昨日信誓旦旦的盟友,今天或许就成为了兵戈相向的敌人。


战争的频繁,也让诸侯国之间没有了最基本的信任。

但,为了生存亦或者为了利益,结盟也无可避免,为了让同盟更加稳固,诸侯会选择交换人质作为抵押,而被交换的人质一般都是王族子弟,如果是太子的话,那就表明了结盟的决心很大。

毕竟没有哪个君主敢拿自己的储君开玩笑,因为后继有人也是保证国家存在的基础。

秦国的崛起,也离不开连横外交的成功,当然秦国无法避免的也要送人质给别的诸侯国,另外秦国朝堂的复杂,也会导致一些王族子弟流亡他国,我们就来看看坐上秦王宝座的三位?海龟?。


秦国强大是也有原因的,看看有着?留学?背景的这3位君主就明白了。

自古成大事者多经磨难,被3个流亡公子改变的秦国,最终完成霸业。

流亡魏国的秦献公。

秦献公,名叫嬴师隰(xi),又被称为公子连,他是秦孝公的爹,虽然不是?奋六世之余烈?中六世的一员,但他对秦国的功绩却不容忽视。

公元前415年,秦灵公去世,秦灵公的叔父嬴悼子抢到了秦公之位,是为秦简公(

《史记》记载:灵公卒,子献公不得立,立灵公季父悼子,是为简公),此时秦灵公年仅十岁的儿子公子连为逃避秦简公的迫害,流亡到了魏国进行政治避难,这一流亡就是29年。


秦献公在魏国流亡的这些年,见证了战国初期魏国的改革和强势崛起,这对他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看到吴起率领的魏武卒把秦国最为富饶的河西之地都抢了去,他想回到秦国改革强秦的愿望也愈来愈强烈。

皇天不负有心人,公子连在29年后回到了秦国,并且成为了秦献公,根据他在魏国的见闻,在秦国也开启了变法改革,虽然他的变法并不彻底,但为自己儿子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开了一个好头,秦献公做的最突出的就是废除了秦国的人殉制度,我们现在在西安看到的兵马俑,就是秦献公用陶偶替代真人殉葬想出的折中办法。

被送燕国当人质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名叫嬴稷,他是秦孝公的孙子,秦国统一华夏路上不能缺少的一位明君,并且他也是秦国历史上活的最长以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他活了七十多岁,在位五十余年。

嬴稷早年被送去了燕国当人质,虽然是王族子弟,却好似成为了被抛弃的那个,本来秦王的宝座也轮不到他来坐,但是他的哥哥秦武王因为举鼎被砸死了,弟弟们也就有机会成为秦王了,当然也包括嬴稷。


此时的赵国,是最鼎盛的时代,因为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极大地增加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赵武灵王为了建立一个亲赵的秦国,决定拥立在燕国当人质的秦昭襄王为秦王。

只是让赵武灵王的想不到的是,他的儿子、孙子都被这个人折磨得不轻,赵国几十万也都将死在这个人统治的秦国下,如果赵武灵王泉下有知,估计肠子都能悔青吧。

秦昭襄王启用范雎提出了蚕食诸侯的远交近攻,重用白起最大限度的消灭了山东六国的有生力量,可以说秦昭襄王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路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被送赵国当人质的秦庄襄王。

秦庄襄王,名叫嬴异人、嬴子楚,他是秦昭襄王的孙子,说起他的故事,我们总会不自觉的想到他和吕不韦和赵姬三人之间的那点事,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生了一个极其厉害的儿子,嬴政。

异人也是一个苦命的人,他爹不待见他,他娘又死的早,去当人质这个?光荣?的任务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异人刚开始在赵国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但慢慢的就不行了。


因为自己的爷爷在长平之战杀了赵国40余万青壮年,这还不止,因为他的爷爷根本丝毫不在乎他的性命,长平之战后,没多久又开始围攻邯郸,异人的生活从此几乎每天都是走在死忙的边缘。

只是上天还是很眷顾他的,因为他碰到了吕不韦,有钱能使鬼推磨,吕不韦也从来不差钱,通过吕不韦的打点,异人竟然从赵国逃出了赵国,回到了秦国,从此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秦庄襄王的功绩就是灭了东周,任用吕不韦,最主要的还是生了个好儿子(野史中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本篇暂不讨论)。

秦国强大是有原因的,看看有着?留学?背景的这3位君主就明白了,自古成大事者多经磨难,被3个流亡公子改变的秦国,最终完成共灭六国,统一华夏的霸业。

流亡或者身为人质的岁月,虽然清苦,但对于秦献公、秦昭襄王、秦庄襄王他们三人来说也是一笔一段极其珍贵的人生经历,不仅让他们更能看清山东六国实情,也让他们的性格更加坚韧,从而更有利于秦国的统治和强大。


苦难的生活要么会让人奋发向上,要么会让人丧失斗志,而庆幸的是,秦国这三位王族公子都成为了前者,秦国在他们的统治下,愈发的强劲,攻灭六国的心也愈发坚定了。

羁縻政策与和亲政策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摘要:和亲作为一种政治和外交手段,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以了解古代民族和亲政策为基础,重点梳理了历史上每一时期中央政权对和亲政策的类型、特点,并阐明了和亲的作用。
和亲;特点;历史作用
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谓之和亲。这是封建历史中各民族统治者改善民族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和亲目的,主要是笼络外族使其不危害边疆。其次就是收买外族人心,使其为我助力。一来可争取外族的军事支持,以壮大自身实力翦灭外敌。二来可以扩大统治政权。而实力较弱一方,则视大国的册封为正统,希望通过和亲来获取大国的支持和册封,以此彰显其管辖区统治的正统地位,并利用大国丰厚的赏赐及和亲公主的陪嫁来发展本国的经济。
和亲一词,源自左转·襄公二十三年: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_枋希_而固与范氏和亲。最早的意思就是指两个民族之间修好,停止战争,和平友好的发展。直至汉高祖执政期间,因连年战祸无力抵抗匈奴的侵略,遂采取了和亲之策,将汉室女远嫁匈奴冒顿单于为妻,供奉了大量的财物,并与冒顿单于结为兄弟。正是这一事件给和亲一词赋予了新的含义,即不同民族国家之间,为了达成某种的政治目的,通过联姻来订立政治盟约的一种手段。它既受当时政治形势的制约,又为一定的政治目的服务。不管当时统治阶级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动机是什么,这种政策缓和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也是和亲政策历史上久远存在的原因,正是这一事件让后世各朝各代都纷纷效仿,无数的公主和宗室女远走他乡踏上了和亲之路。
二、古代和亲的类型与特点
关于古代和亲的类型,崔明德先生在中国古代和亲史一书中,按照和亲的功能和性质,把之分为七个类别:一是汉与匈奴的和亲属安抚边疆型代表;二是缔结军事同盟型;三是隋唐与突厥的联姻为代表的离间和削弱突厥政权势力;四是唐与回鹘的和亲为代表的寻求武力支持型;五是利用和亲公主发展关系型,以唐与吐蕃、契丹、南诏的和亲为例;六是以辽与西夏之间的和亲为代表的互通友好、巩固同盟型;七是以满蒙联姻为代表的,政治形势所需要的政治联盟型。高文德先生则就和亲的具体历史背景、缘由、目的,把古代的和亲分为两个敌对政权之间的和亲、为孤立敌国结盟友国的和亲、为借外援平息内乱的和亲、对臣服者的和亲、为笼络羁縻边地民族的和亲等几个类别。除上述两种主要的分类外,我们还根据和亲双方所代表的政治利益集团,把古代的和亲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如汉与匈奴、乌孙,唐与吐谷浑、突厥、吐蕃、南诏、契丹、回鹘的和亲;二是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如西汉时匈奴与乌孙、车师之间的和亲;魏晋南北朝时期,拓跋部与宇文部、铁弗部、前燕的和亲;三是两个区域性的地方政权之间的联姻,如前秦与西秦、北魏与后秦、北魏与北凉的和亲;四是地方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如北周与突厥的和亲。
和亲的基本特点是调解民族关系、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是统治者调解民族关系的政治工具。它在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在各个朝代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下面主要分析一下汉朝和唐朝的情况。
汉代的和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主要围绕在匈奴、乌孙间。其中:匈奴5次,乌孙3次,鄯善、龟兹各1次。与匈联姻多是围绕在汉与匈奴彼此实力的强弱转换为转移。汉初,匈奴强盛而汉朝弱的形势下,汉为了避战,不得已提出和亲的缓兵之计;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和一系列的改革,汉朝日渐强盛的国力,使其有转守为攻的资本,汉武帝执政时遂主动出击匈奴,并与乌孙和亲,与其强大的政权结盟,以削弱匈奴实力,夹击匈奴;西汉末年汉元帝嫁室女王昭君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是为了安抚、归附民族。
唐代的和亲,在初期、中期和晚期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唐初期,和亲对象主要是与突厥、吐蕃之间进行。唐高宗李渊为统一大业寻求外界的军事支持,曾以和亲借兵突厥,以增军事势力。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占据主动权,所以和亲的种类繁多背景复杂呈多元化,如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关系,所以唐蕃之间数十年来呈一片祥和;与突厥的和亲,是以安抚为目的;与吐谷浑的和亲,是为加强边防安全;与薛延陀的和亲,是为了瓦解少数民族政权。唐朝中期,后继者继续推行和亲政策,如唐中宗远嫁金城公主于吐蕃,唐玄宗时分别与契丹、奚族首领进行和亲,但是由于唐中期的军事实力的削弱,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来管理边疆少数民族,所以和亲的对象多,涉及范围广,仅在唐玄宗执政期间就多达11起,而且和亲的效果并不显著。唐朝后期,唐穆宗和唐肃宗执政时期,主要与回鹘和回纥和亲,其目的是为了寻求外界的武力支持,来平定内乱,维护风雨飘摇的唐王朝。
三、和亲的历史作用
首先,在政治上,和亲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战祸,达到了休养生息的目的,使人民安居乐业。同时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发展,维护了中原王朝大一统的局面。如高祖时期的和亲政策,对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唐朝与匈奴的和亲就极大的维护了唐王朝的统一,与吐蕃的和亲更是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其次,在经济上,和亲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亲中的聘礼、嫁妆、贡物、赐品等刺激了边疆贸易和民间多层次的经济往来。同时,中原王朝的技术、工具流入边疆地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条件,缩小了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经济差距,改变了少数民族单一的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捕猎经济,促进其向农耕、养殖等经济方式转化。另外,北方的养马技术也在丰富着中原地区的经济。
最后,和亲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使已经激化的民族矛盾得到了缓解,客观上冲淡了民族偏见,消除了民族隔阂。和亲推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促进了民族间的血缘融合,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民族间的壁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总之,和亲作为一种羁縻政策,是历代王朝处理民族矛盾,缓解民族关系的政治工具。虽然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在价值取向、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社会文明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以和亲为纽带的关系往来,无疑使中原与边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更频繁,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人口的融合,为今天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左转·襄公二十三年.
张正明.和亲通论.中华书局1986年版.民族史论丛第一辑.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16.
卢勋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336-344.
管彦波.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历史教学,2015,7.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55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