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中国古代的皇帝是九五至尊,是最尊贵的身份,关于皇帝的繁文缛节是多之又多,从登基到退位,从出生到去世,都是要严格遵守礼法和规矩的。当朝的历任皇帝需要遵守一套体系,他们有独属于自己的谥号、庙号和年号,不仅是代表说明皇帝本人的功绩,后世人也会以此为称呼用来辨别皇帝身份。
比如一个朝代中的历任皇帝都会有太祖、太宗、世宗和中宗等庙号。庙号起源已久,所以历任皇帝基本都会遵守体系,早在商朝时,对社稷有伟大功绩的君王会被追上庙号,立庙祭祀,商朝时只有四种庙号,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
后世朝代中又对庙号进行了增添,比如开国皇帝的庙号中一般会有“祖”,这是皇帝对他们的祖先进行追封,而后的皇帝则是以“宗”为庙号,合称为“祖宗”。一般有一位“祖”,其余皆是“宗”,但到了清朝,却是出现了三位“祖”,难道满人还有自己的一套庙号体系吗?这得从当时的满人入关和建国历史上详细分析。
努尔哈赤虽没有入关中原,没有亲眼看见大清国建立,但他所创立的功绩大业却是清朝创建的奠基,若是没有他,恐怕连女真族都没有统一。他在二十五岁的时候,骁勇善战,带着军队四处征战,统一女真各部落,又占领辽东,建立了后金,也是一位开国皇帝了,他的功劳相当于汉高祖和明太祖,他们同是开国之主,所以努尔哈赤被称为清太祖。
顺治皇帝则被称为清世祖,他并非是位霸主,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深情早逝,在他做皇帝时,朝政还由太后和摄政王干预。相比于历任开国皇帝,顺治的功劳实在算不上伟大,但他却被称为“祖”,这是为什么呢?
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顺治确实是入关中原后的第一位皇帝,在形式上,他被称为“祖”,无可厚非,所以大臣们在他死后要定庙号的时候,选择了”祖“,是为大清国的开国皇帝。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为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父亲皇太极则是被称为清太宗,当时还在关外,所以选择称号“宗”。
但建国之后,又出现了一位“祖”,那便是康熙,是为清圣祖,可是按照庙号体系,已经有了开国皇帝,那么之后的皇帝则被称为“宗”,可为什么他能打破惯例呢?维持礼法的大臣们同意让康熙称为“祖”,实在是因为康熙皇帝的政绩太过伟大,可以与开国皇帝媲美。
康熙八岁的时候便登基了,虽然初期他没有完全把握朝政,但飞速成长的他,尚且年幼之时从鳌拜手中夺回了大权,这离不开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支持和培养,也说明他本身极其有能力。把持朝政后,他面临的许多内忧外患,但都被他一一解决了,在位六十一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皇帝,他所创立的功绩数不胜数。
沙俄远征军对中原领土一直虎视眈眈,不断派兵骚扰北方边境,康熙的态度很是强硬,坚持用兵退敌,不让外人有觊觎中原的野心。
吴三桂等藩王势力对清朝的统治造成了不小的烦扰,康熙十二年,他下旨“撤藩”,这直接导致吴三桂以“反清复明”的由头在全国范围内起兵造反,康熙对此的态度是绝不姑息,用兵退敌。他下令对待叛变者会采取招抚政策,这也让吴三桂的部分势力选择投降,吴三桂的势力被削弱。历经数年,三藩势力终于被全部清理,清朝统治得已稳固。紧跟着康熙又趁着台湾内乱而出兵收服了台湾。
沙俄远征军从未停止侵略中原的野心,在雅克萨一战中,康熙派军围困了沙俄军队,逼迫他们求和。康熙的野心不止于此,他亲自带兵远征准噶尔,收服了漠北地区,除此之外,他还收服了许多地区,扩大了国土,真正实现了全国大一统,中国如今的版图就是从这里确定的。
由康熙奠基的康乾盛世让清朝统治达到了巅峰时期,百姓安居乐业,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从他的政绩上来看,完全当得上“千古一帝”,是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帝王之一,这也不怪当时大臣们给他冠以“祖”的庙号,他的功绩丝毫不亚于开国皇帝,与他相比,顺治皇帝的政绩就比较渺小了。
这样看来,清朝有三位称“祖”的皇帝,也都是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但这在历史各个朝代中,也是一奇观了,这与清朝是由满人创建的政权有关,他们先有了民族政权,而后才有了中原政权,后来又出现了一位“千古一帝”,才造成局面如此。
有个成语叫“祖功宗德”,就是说祖有功而宗有德,所谓功,就是开创之功,创业了,并且创业成功了,这就叫有功。有德,就是有德行,于皇帝来说就是守住了祖打下的江山,并使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
祖有功、宗有德祖和宗,最开始是特指帝王的祖先,是帝王的庙号,起源于商朝。
帝王死后,会修建专门的家庙来祭祀,并且对国家有特别大的功劳,值得万世纪念的帝王,会追加庙号,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皇帝都配拥有庙号的。
最早的庙号只有四种:太、高、世、中,分别用于创立基业、功高且大、万世祭祀、中兴之主,并且要完全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追加。
商朝灭亡后,周朝并没有继承庙号制度,但是继承了谥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谥号也废除了,理由是庙号和谥号这种制度,因为这两种号,都是帝王死后,由后人对已死帝王的评论来定夺的,会造成“子议父、臣议君”的情况,是大逆不道的。
直到西汉,才重新恢复了谥号和庙号。
但是汉代对庙号的追加十分谨慎,一般来说帝王只有谥号,没有庙号,刘邦庙号太祖,因为他是开国皇帝。另还有太宗刘恒、世宗刘彻、中宗刘询。
到了东汉,能有庙号的只有3人,分别是: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当然了,两汉其他一些皇帝本来也有庙会,但因为功绩实在搬不上台面,就废除了。
庙号泛滥庙号的泛滥,是从三国开始的,始作俑者是曹丕,他称帝后,给自己的爹追加庙号太祖,这曹操根本没称帝,按理是不该有庙号的。而曹丕死后,庙号世祖,曹叡庙号烈祖,这就纯属乱搞了,且不说曹魏根本没有统一中国,就算统一了,一个政权搞出三个祖,也是违背礼制的。
当然了,毕竟天下是皇帝的,他们爱怎么搞就怎么搞,所以西晋吞并三国统一后,也搞了三个祖出来,就是司马懿、司马昭、司马炎这三位同学。
基本上是从三国起,只要不是亡国之君或者被废的君主,都有庙号了,也不知道皇帝家的庙子有多大,容不容得下这么多人。
但是,在所有的大统一王朝里面,自隋唐到明朝,没有哪家会搞好几个祖出来,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但是朱棣本来是明太宗,被追为祖是嘉靖瞎比乱搞,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然后时间就来到了清朝,又搞出三个祖来。
清朝三祖清朝的三个祖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圣祖康熙。
努尔哈赤虽然是大金的建立者,是后来满清的祖先,是朝代的先驱,但他并没有当皇帝,按照礼制,他不应该有庙号,但是如果按照曹丕之后皇家的习惯来说,追加先人一个庙号,也勉勉强强说得过去。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灭李自成,清兵入关,建立大清王朝,他是满清入关后第一个皇帝,现实意义上满清确实统一中国确实是从他开始的,有人说其功劳都是多尔衮的,但毕竟皇帝是福临,实打实的开国之君,称为祖,算得上名副其实。
康熙皇帝,爱琴觉罗·玄烨,被称为祖,就非常搞笑了,更搞笑的是叫圣祖,大统一王朝里,没有正儿八经的皇帝庙号是圣祖,唐朝认老子李耳为祖先,追圣祖,宋朝认民间财神赵公明为祖先,追圣祖,这都是形式主义。
一帮给康熙定庙号的马屁精,说康熙名为守诚,实为开创,所以应该称祖,这也是正儿八经的形式主义,只能说666.
康熙确实有一些开创之功,大清的版图是从康熙时代确立的,但是跟李世民比怎么样?别人也不过是个太宗。
这个圣祖,康熙若有知,不知道是该笑还是哭了。
其实也不一定是只有开过皇帝才可以叫”祖“,但是皇帝的庙号基本是分为”祖“和”宗“的,古代的庙号是多种多样的,能叫”祖“的除了开国皇帝,还有就是对国家做出承上启下等重大贡献的。举例说明:
1、高祖
这个庙号通常给开国皇帝,比如刘邦,比如李渊、比如杨坚等,特别是刘邦,称呼为汉高祖,但是,庙号又作太祖,为什么呢?其实,只要看过《汉书详解》一书就知道内里了,书中介绍说:“盖邦配天地,是为高祖,而尊号加之于上,虽昭穆之太祖庙,此亦高祖之庙也。”换言之,就是刘邦既是汉高祖,也是汉太祖,太祖之于高祖同义。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连儿皇帝石敬瑭这样的也得配高祖庙,显得有点子滑稽了。而且,这期间是高祖庙号大盛的季节,像刘知远等死后一律是高祖,连割据一隅的箿尔小国创建者也频频使用高祖的荣誉。
2、太祖。
这是自从宋元以后开始大规模使用的开国皇帝的庙号,虽则在此之前皇帝开国立功也曾配以此号,但没有后来那样的规模。
3、世祖。(这个是回答楼主问题的关键)
一般作为断代史开创者或者王朝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的特定庙号,也有作为开基者的,例如三国的曹丕和西晋的司马炎、蒙元的忽必烈等都是世祖的庙号。大抵上因为他们都不是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是汉世祖,此后,北魏的世祖太武帝、南朝宋孝武帝、南齐武帝、北齐武成帝、元世祖、清世祖等基本都是这样的由来。
开国皇帝作为一国的创建者理论上都是可以被称作祖的,因为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创建者的成就太过逆天,给予祖这个庙号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但也有一些王朝因为这些那些的原因并没有被称为祖,当然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一般一位王朝建立后创建者被称祖,在这之前创建者一般都会追自己的几代先祖或者祖上的历史名人为祖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历史分量,以唐朝为例历史上著名的老子李耳就被唐朝追封为大圣祖,至于一个王朝真实实际上的祖有一位是合适的,但清朝却不一样,它一共有三位祖,分别是太祖努尔哈赤、世祖顺治帝福临、圣祖康熙帝玄烨。
努尔哈赤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他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而后一统建州女真各部,之后面对明朝的进攻,他顶住压力并且逐渐壮大,而后建立后金(清朝的前身)。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奠基者,被后人尊为太祖也是合适的,比如西夏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后就尊自己的祖父西夏的奠基者李继迁为太祖。
至于清朝第二位祖——世祖福临顺治帝,把他尊为祖确实有点勉强,因为一他确实不是清朝的建立者,也没有为清朝做出过突出贡献,只是做了一些守成之君该做的事,发展经济、垦荒、减负等等,但谁让福临是入主中原、入主天下的皇帝呢!他经历了清朝从一个小小的建州之地突然拥有了整个天下,因此从另一方面说福临相当于开国皇帝,再加上他的儿子表现不错,给予他一个祖的庙号也还说得过去。
到了清圣祖康熙帝玄烨这里,其实就有点过了,因为康熙帝虽然文治武功都不错,但君不见汉武帝的文治武功一样不比康熙帝差,汉武帝的庙号就不是祖而是宗,所以按照常理康熙帝称宗室最合适的,可有时最合适的却不一定是最符合现实的,往往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康熙帝的称祖就是如此。原本按照旧典康熙帝是要被称宗的,但雍正帝却这样说:“我皇考大行皇帝缵继大统,旧典本应称宗,但经云:祖有功而宗有德。我皇考鸿猷骏烈,冠古轹今,拓宇开疆,极于无外,且六十余年手定太平,德洋恩溥,万国来王,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为开创。朕意宜崇祖号,方符丰功。”
雍正帝都拍板了,其他大臣只能附和,如此康熙帝的庙号是祖这件事算是定了下来,也因此清朝出现了三位称祖的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4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邓艾是什么下场司马昭为什么要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