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朱元璋不用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崇祯却没钱发军饷

以史为鉴 2023-07-04 00:05:02

朱元璋不用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崇祯却没钱发军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斑驳的战场上剩下无数难以抚平的伤疤,城外那一棵古老的槐树静静地不曾言语。就是在这里,崇祯帝结束了自己短暂的生命,结束了曾经辉煌无比的大明皇朝。

纵观明史,不禁让人疑惑,崇祯何以落至这个地步?当初朱元璋豪言"吾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粟"的场景还犹在眼前。怎到了最后,崇祯帝却走到了无钱派发军饷的境地?

朱元璋时期,明朝刚刚建立。那时候明朝地域辽阔,但是也因此面临着周边其他势力的不断侵扰,所以便需要在边界尤其是北方驻扎大批的军队。

据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朱元璋军队数量甚至达到了191万,名副其实的马背上的皇帝,以武力夺取天下。新建皇朝时期出于内部、外部稳定的需要,当然不敢直接马放南山,让兵士解甲归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朱元璋日思夜想,终于得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卫所制度。

这样的想法得益于元朝留给明朝最大的政治遗产—— "诸色户制度",这一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将民众分为不同的职业,世袭罔替,这直接促成了卫所制度的诞生。

作为封建王朝,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人口和军队数量的平衡很难把控,并由此涌出了多种兵农合一的制度,如府兵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等,卫所制度就是朱元璋为明朝设计的兵农合一的制度,即军民分籍制度,一部分人被编为军户,成为军户的家庭将世世代代当兵。政府将这些军户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卫所,并从事屯田工作。"屯田"这个词语大家并不陌生,类似于建设兵团,战时作战,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明朝初年,每名军士分配给五十亩农田和耕牛工具等。收获以后,军士留十二石粮食供自己家庭使用,其余的则上交卫所,作为军官俸禄,并储存起来供战时作战使用。

不可否认,在明朝初期,这样的制度确实非常实用。但是,任何制度如若不能与时俱进,慢慢调整,就注定会崩坏。到了崇祯时期,卫所制度显然已经不行,出现很多拖欠军饷、士兵哗变的现象。崇祯年间,宣大总督卢象升视察军后上了一封奏疏,描述了山西边防军队的一些情况,"今逋(逋,拖欠)饷愈多,饥寒逼体",士兵则"有无袴者,有少鞋袜者,臣见之不觉潸然泪下","所辖之军,其饷银自去年十一二月至今,分毫未领也",甚至 "饥军哗逃,报无虚日"。

而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就是原本属于军队的屯田多被军官、豪绅和太监所占。屯田制度中军官在卫所里占据主导地位,慢慢地逐渐侵占军户的屯田,而依附于军官的豪绅和太监也会相应地占据一部分土地。所以最终这些土地收入落入私人口袋,而并没有成为卫所的公共财产,导致卫所没有能力发放军饷。

那么这些人贪污的钱到底有多少呢?我想闯王李自成是最有发言权的,当他的部队攻入京城开始就对城中高官进行搜刮,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从高官府中"缴获"了白银七千万两。相比而言,在当时国库空虚的大明王朝,这可是一笔巨资。如果将这笔钱拿出来打仗,也许还可以延缓大明王朝灭亡的脚步。

就像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的那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而明朝后期,战事更加频繁,如万历三大征、天启时期的对清(后金)作战、崇祯时期同时对清和农民军作战,战事频繁导致军户没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自然粮食产量会降低,也就无力供应军饷,这也导致了卫所制度的瓦解。

再加上崇祯时期尤为频繁的天灾,种种危机下,崇祯又怎么可能发得出军饷呢?

所以,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以后,朱元璋引以为豪的这套制度也走到了历史的尽头,而明朝也再也无力承受同时进行两场战争,最终走到了末路。

一切尘埃落定,历史从来都是这样的,带走了该带走的,留下该留下的。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

朱元璋在没有一粒小米的情况下从人民手中筹集数百万军队的能力得益于"军屯"。因为任何军队都需要食物和报酬,而不是国家的财政,并不意味着它不需要,那么军队就必须自给自足。在朱元璋时代,这种方法的好处非常高。因为在元代末和明初,社会上有大量的流离失所者和荒地。但如果你需要其他人来整合这两种资源并很好地整合它们,你的收入就是你有资格当上皇帝。

这不是朱元璋的发明。在中国历史上,"军屯"有着悠久的历史。例如,三国演义时期,曹操从事"军屯"和"民屯"活动,赢得了数百万条黄毛巾和数万名青州军队,为在渝州统治世界奠定了基础。后世大规模的建设团实质上是"军团"的一种形式。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将人力资源规划推向了极致。

大明战士在战争期间打过仗,耕种时种了地,自给自足,衣食住行,国家没有负担,元末明初,效果仍然很明显。朱元璋曾在明初达到这个规模的270万,相当于朱元璋为明朝筹集了200多万正规军而不花钱。军屯的效果是如此之好,以至于来自穷人的朱元璋肯定不会放过它,于是他继续把"军屯"作为一个固定的制度,军队的组成主要是建立在"世界军事体系"的基础上的。。

所谓的"世界军事制度"与我国目前的农村户口和集体户口相似,但大明更偏颇,即"军户"、"民户"、"工匠"。其中,"军户"属于"俞大猷"管理,"民居"属于家庭部门管理,"工匠"属于工业部管理。因为在俞大猷的逻辑中,子孙是无限的,你不是天生的,我给了你一份事业,提供了一份工作。如果你是你生命中的一名士兵,那么你将成为未来几代人的士兵。著名将领俞大猷和于大佑都是接替父亲的士兵。

朱元璋打仗不费一分钱就能养活百万大军 为什么到了后代却不行了呢

大家都知道明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是在被逼宫的时候无奈选择了“举家”自裁,将自己吊死在煤山上的一棵大树上。堂堂一位皇帝最后居然要用死来为自己解围,他的护卫军去哪了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能够在建朝时就不花一文钱养活百万将士,为什么到了崇祯皇帝却不能养活一兵一卒了呢?

1627年李自成揭竿而起,农民起义军用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方式,将大明朝彻底推翻了。想当年,朱元璋从一介草民到堂堂天子,即便是坐拥天下,也不敢散掉兵权。

所谓养兵千日,朱元璋还是很清楚这个道理的,因此,当时他广纳贤臣,听取了各方意见,最终采用了“军屯”制度,这也是朱元璋能够有191万兵力,却不用花费钱财的重大原因。

什么是军屯制度?

军屯制度也叫卫所制度,这个制度是针对当时的历史背景而造就的。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推翻元朝,首先是人手多。当时元末皇帝昏庸,国家贫穷,军阀混战,一些比较有作为的将士都已经是半寇半民状态。朱元璋建立的起义军就帮他们燃起了希望,这些人的加入让朱元璋的部队更加正规,武力强悍。

所以在两军交战的时候,朱元璋一方能够胜出。但是明朝政权建立后,朱元璋也明白这些将士不能随便撤掉,因为其中不乏是有真实才干的领兵人物,如果这样就放他们走了,就怕是养虎为患。

而且边疆也时时有外族蠢蠢欲动,这个时候需要有一股更强大的力量集结,而不是作鸟兽散。可是留下这些将士意味着一笔天大的支出,怎样才能有这么多的钱来供这些部队花销呢?

有人就提出了,可以让这些将士官兵半民半兵,让一个有官阶的士官管理一些士兵,然后拿出一些田地分给这些士兵去劳作,每年劳动所得要上交一定数量给朝廷囤积,作为以后打仗时部队需要的粮食,以及军官的工资。

当时朱元璋还特地掏腰包买了一些耕牛工具,每名军官领走五十亩的田地,还能获得附赠耕牛工具,丰收的时候留下12石作为自家口粮,其他的全部上缴朝廷来分配。

不得不说,这个军屯制度的实施让全国都看到了希望。本来因为贫穷吃不起饭,不得不跟随大家一起上战场打拼,战乱的时候还可以混个军饷,等到了和平年代,没有了军饷,将士们也担心一家老小的生活,而这种军屯制度,让大家在没有战乱的时候有事做,有钱拿,谁不乐意呢?

因此,军屯制度,让朱元璋不费吹灰之力就实现了190多万将士的吃穿问题。

朱元璋的军屯制度能够实施得这么轻松,还要感谢元朝的诸色户制度。

元朝是一个非常重视阶级的王朝,将百姓所从事的职业分成了高低贵贱不同的阶级制度,并且是世袭制度的。其实每个朝代都有这样明确的划分制度,比如清朝的八旗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等等。正是之前让人们对于每种职业都有了明确的划分和认识,所以朱元璋在实施军屯制度的时候就更加轻松。

可是每个王朝的制度都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的进行修改和补充,从没有一个制度能够一直顺应历史发展,而不需改变的。朱元璋的军屯制度适合开国初期动荡的社会局面,但是并不代表能够一直合理的被使用下去。

军屯制度在之后的几十年当中已经慢慢滋生了腐败,让这个制度悄然发生了质变。

在朱元璋的潜意识里,将每个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安排好职业,下一代出生后这个活有人干了,又不会闲着没事。因此,当时的将士根据军阶分为了收粮食的人和种粮食的人。

这些收粮食的人慢慢就变成了金钱和权力的象征,手中有粮,又管着越来越壮大的军队,开始了腐败。而当时朝廷中出现的宦官和贪官,也将欲望的手伸向了这些“军饷”。

于是,每年收上来的粮食都要经过层层盘剥,所剩无几,真正在边疆守卫的士兵连军饷都很难拿到。以至于到了明朝后期,要去上阵打仗的士兵为了凑齐自己出行的装备,甚至要卖掉自己妻女的凄惨景象。

崇祯皇帝在明朝最穷的时候接下了这个重担,当时国库已经空虚,民间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暴乱。崇祯并不是不想挽回局面,当时的明朝是内忧外患,清朝的部队屡屡进犯,民间起义不断,崇祯皇帝也曾发起多次战争来做最后的捍卫。

但是当时的宦官和贪官眼里已经没有朝廷,只顾着保护着自己的财产,所以崇祯最后连军饷都发不出了,也就没有了实质性的军队可操控。还有一个原因加速明朝灭亡,就是崇祯皇帝是在用金钱来买和平。

当时的辽东一代战乱不止,崇祯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两来让对方消停,正因为每年的这一大笔支出,让崇祯迅速消耗原本已经不多的家当,直至弹尽粮绝。

据史料记载,当时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的时候,在皇宫里面还真没搜刮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反而在皇宫周围那些高官豪绅家中,搜出了七千万的雪花银!崇祯如果知道自己手下人这么有钱应该不会这么快自尽,这些钱拿去发军饷,兴许他的皇帝还能多当几年。可见当时明朝的制度已经腐败到何种程度。

历时三百年的大明王朝,成也是兵,败也是兵,一个军屯制度让朱元璋笑傲江湖,最后也成了子孙丧命的源头。每一个制度的诞生有其历史特定意义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必须要顺应社会发展,进行不断的变革,不断的改进,才能够让社会更加稳定的发展下去。

但是很显然,以前的封建王朝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谓富不过三代,在这些世袭的帝王家更是可见一斑。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你怎么看呢?

在洪武年间,朱元璋打下大明江山之后,整个全国范围内的土地都进行了重新的划分。为了能够快速的恢复战后经济,朱元璋将土地分给了那些没有田地可耕种的贫苦农民,“耕者有其田”的景象几乎遍布整个华夏大地。

朱元璋如此之做,无疑将全国的生产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于战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是,既然土地作为一个利益链被重新分配,那么自然要有新的地主阶级重新掌握有大量的土地。

这些新兴的地主阶级大多官僚出身,权势越大,对于土地的侵占就越严重。

以至于到了明朝中后期,其实真正的土地已经不再明王朝的掌控之中,相反,土地已经变成了官僚地主阶级的私人物品。百姓的土地渐渐减少,甚至直接被抢夺,只能依赖于这些地主阶级的土地来维持日常的生活。

他们也相应的变为了地方上大地主的劳工,而非王朝的子民。这样一来,生产积极性不仅仅没有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却慢慢的降低了,随着这些地主阶级的不断压迫,朝廷的征收税赋,这些民众迫于压力,只能放弃土地外出求生。

官僚地主的土地越多,也就意味着他们所掌握的资源就越多,收获的钱财也就越多。但是,朝廷所征收的税赋却相应的越少,甚至需要开始苦苦巴结地方上的这些官僚地主,这些地方上的大财团来维持朝堂正常的生活开销。

朱元璋养兵采用的是军屯的方式,这些人可以用来打仗,也可以用来种田,几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养兵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仅仅是限于王朝初年,一旦王朝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种养兵方式的弊端就会越来越明显。

因为,你会发现仍旧是土地的问题。

利用军人屯田,一旦时间较长,这些士兵就会成为将领的私人屯田士兵,土地也会渐渐成为专属于某一个将领的土地,而非专属于某一个士兵的土地。

士兵没有土地可以耕种,又没有仗可打,他们能够选择的只能是逃跑。这样一来,几乎就形成了一个鼻塞的死循环,朝廷无地、百姓无地、士兵无地,更多的土地集中在了当地的官僚地主、将领们的手中,无形之中这些人就掌握了王朝的经济命脉。

到了崇祯王朝后期,这种弊端就愈加的明显。

土地的流失,致使王朝无法得到应有的赋税,相反整个王朝的财政都被地方上的官僚和军户所掌控,所以在崇祯年代,我们能够经常看到崇祯皇帝解决军饷的方式经常是问朝堂大臣索要,可是这些朝堂大臣自然知道自己掌控着王朝的经济命脉,他们自然明白崇祯皇帝不能拿他们怎么办

所以,他们也不愿意出钱。

地方上的百姓因为无地可耕而拼命反抗,辽东地区又常年交战,需要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能够维持王朝运转的税收却越来越多。古代王朝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一旦失去了土地的掌控权,也同时意味着失去了对于财政的掌控权,亡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40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