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小时候四处乞讨,全家人都被饿死。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当时元朝的统治太黑暗了。可以说朱元璋从小时候就讨厌贪官污吏。在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这种对贪官的厌恶之情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这不,朱元璋有一次微服私访,目的嘛,就是为了视察民情,顺便查看查看官员们的作风。按理说,作为皇帝还是要在深宫大院批阅奏章比较好,可谁让咱们的朱皇帝天生精力充沛,不知疲惫,一定要去民间看看呢。
朱元璋不顾风险来到淮安,这是在洪武十九年,之所以来到这儿,是因为淮安发生了大旱。朝廷虽然分拨了很多银两和粮食,但是,有小道消息传来,说是派遣赈灾的官员和地方官相互勾结、相互隐瞒,一起贪没了很多很多的钱。面对这个,朱元璋是想要亲自看看是不是真的。天气大旱,好多田地颗粒无收,很多老百姓饿的面黄肌瘦,有气无力。怎么样才能更好的更加真实的查看清楚呢,朱元璋想了想,最后还是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打扮成了一个老乞丐,忘说了,这时候的朱元璋已经是个将近六十岁的老人了。身穿破衣烂衫的朱元璋来到了淮安农村,看到了很多很多瘦弱的农民。朱元璋问前方一个老农民,问到:“老哥啊,我看咱们这儿的人一个个的都皮包骨头,不是说朝廷派遣了赈灾粮吗,咱们怎么都没有领到吗?”老农民看到有人向自己问话,见是一个老乞丐,也是没好气的回答:“你是哪儿来的老乞丐,这儿的人都快饿死了,你咋来这儿乞讨来了,赶紧走吧,再等下去,你只能被饿死的。”说完转身就要走。
朱元璋连忙赶上,说:“哎呀,老哥,我是听说朝廷给这儿拉来了赈灾粮,这才来这儿讨口饭吃,怎么的,消息是假的?”老农民没好气的回答道:“哼,消息是真的,皇帝确实派遣了赈灾粮,可是咱们连个米粒都没看见,还不是被那帮狗日的官给贪没了!”“不会吧,老哥,你怎么知道被贪了?”“我怎么知道的,乡里的杨秀才为民请命,去县衙讨粮,可粮食不仅没看到,还被衙门里的人活活给打死了!此后,谁还敢去县衙讨粮!”朱元璋听后,表情严肃,如果这事是真的,那这个县官真是罪该万死。
朱元璋又来到了其他的村庄,看到的结果都是一个样,很多村民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甚至还有很多人给饿死了。朱元璋又来到了县城和州府,看到的依然是民不聊生的场景。也是巧合,朱元璋在大街上竟然看到朝廷派来押运粮草的大车,那些大车一辆一辆的往府库里面拉,络绎不绝,朱元璋就郁闷了,州府官员和督察官员怎么回事,为什么有这么多粮食就是不派发呢?有些大胆的人,竟然手持木棒去抢粮,结果可想而知,直接被护卫的军兵当场击杀。其实更多的人,还是远远的跟在车队后面,捡几粒大车上偶尔落下的粮食,就这,还引起了其他人的疯抢。
朱元璋无奈的回到了金陵皇宫,正在想怎么样处理呢,突然有小太监传来淮安奏折。朱元璋打开一看,顿时气的七窍生烟,原来奏折是淮安官员和两位督察官员共同上书的,说是赈灾粮食遭到土匪抢劫,多亏军兵们拼死抵抗,才保住了辆车,百姓们都吃到了赈灾粮,没有人被饿死,都感念皇恩浩荡。朱元璋怒火中烧,命令都察院全力侦查,务必把所有的贪官污吏捉拿干净。都察院查来查去,查到了淮安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有问题,还查出朝堂上有五位一品大员与贪污人员有关。朱元璋大笔一挥,全部处斩。
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的存在,能从一个放牛娃到一代帝王,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深刻知道,百姓之所以生存艰难最大的原因是贪官污吏横行。朱元璋是从百姓之中走出来的帝王,自然知道百官对付帝王的那一套小九九,所以朱元璋一般都是以微服私访的方式去视察百姓生活到底有没有改善,曾经一次朱元璋假扮乞丐微服私访,回来后怒杀了许多大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都知道,朱元璋是最恨贪官污吏的,曾经定下严厉的律法来约束百官,其中就有凡官员贪银六十两者,一律处死绝不宽恕。
朱元璋刚得天下之时,大明呈现出繁衔生息之状,但作为出身底层的帝王,时刻老觉得百官只是报喜不报优的糊弄自己。于是乎,朱元璋就想微服私访一下,来看看底层的百姓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所谓微服私访必须乔装一下,朱元璋对底层生活当然清楚无比了,只有像乞丐那样的走街串巷才能把周围的事看的一清二楚,把百姓的话听的一清二白。朱元璋就化妆成一个乞丐,白天跟其他乞讨者一样,走街串巷的进行乞讨,晚上一起跟乞丐们回到乞讨者聚集地,听他们都说些什么。几个乞丐在一起肯定是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出来,以证明自己见多识广,谈资充足。其中一位年纪比较大的乞丐就说出了让朱元璋为止一震的事情,说是当时的一位都察院御史刘志仁,为了能多捞银子,故意拖延着案子不判,吃完被告吃原告,谁给的钱多就判谁赢。不但如此,这刘志仁甚至还诱奸良机女子,造成一位女子上吊自杀,迫于刘志仁的势力,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
听完此事气的朱元璋一晚上都没睡好觉,一直在想,咱制定了千年来最严酷的律法去震慑贪官污吏,为何这些贪官污吏都如此之胆大,把律法当作儿戏。都说山高皇帝远,官官相护,咱就让皇帝在你们跟前看着你们,让你们官官护不成。就这样朱元璋在愤怒中度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一亮,朱元璋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让刑部彻查此事,并交由自己亲自审理。不审不知道,这一审可把朱元璋惊呆了,断断续续审查出来六十一位官员有贪赃枉法之举,其中一品大员就有数位之多。把朱元璋气的在朝堂之上大骂,怎么法就止不住你们的贪,你们的贪不止贪的是百姓的血肉,还是大明的根基,是祖宗的脸面,是你们后世的前途。你们不把咱的子民放在眼里,那就用你们命去咱的子民认错吧。
这件事让朱元璋怒杀许多贪官污吏,一时之间再也没有官员敢做贪赃枉法之事,明朝上下刮起了一阵清廉之风。
明成祖朱元璋可谓是白手起家,他原来是一个给地主家放牛的孩子,后来又去庙里当和尚,由于生活实在是维持不下去了,才去参军。不过不参军不要紧,朱元璋一参军就不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支军队的统帅。为什么朱元璋能够成为一支军队的老大呢?
毕竟一支军队的建立是非常困难的,朱元璋参军后,得到主帅的赏识,一步一步向上爬,最后终于在主帅郭子兴死后,顺理成章成为了郭子兴军队的老大。后来正是因为他是军队的统帅,才能够成为皇帝。成为皇帝后,由于朱元璋小时候知道贪官污吏们无恶不作,因此他最痛恨的就是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们。
因为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污吏,所以他连自己身边的官员都不放心,因此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去京城外面,想要知道一下这些官员的情况。他假扮一个乞丐,在路边要饭,就跟身边的乞丐聊聊天,以此来了解这些朝廷官员在民间的情况,因为自己长期在皇宫里面,对外面的情况也不熟悉。
这些乞丐不知道朱元璋是皇帝,就说了一些朝廷官员在民间胡作非为的情况,而这些事朱元璋一点也不知道,回到朝廷后,朱元璋查了好久,查出来很多的贪官污吏,其中还有五个是一品大官,朱元璋对于腐败问题不不会容忍的,于是一气之下就连杀五个一品大员,来显示自己对反腐的决心。
最让朱元璋感到生气的是刘志仁。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家庭。为了生计,朱元璋从小就出去给地主放牛,挣钱养家。但是这种平凡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朱元璋的家乡遭受了多年的干旱,几个月没有下雨,所以他们的家乡没有收成,朱元璋的父母都饿死了!朱元璋埋葬父母后,离开家乡谋生。朱元璋离开家乡后,在一个寺庙里做了乞丐和和尚。最后通过一系列起义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朝。因为当他还是一个平民时,他亲眼目睹了那些身为朝廷官员却收受贿赂欺压百姓的官员。所以他对这样的贪官非常痛恨,所以他当了皇帝之后就对贪官设立了很多非常严厉的刑罚!
朱元璋知道通过上层手段抓贪官是有限的,于是突发奇想,把自己融入到百姓中。他决定?微服私访?,但朱元璋微服私访与大多数皇帝不同。朱元璋却选择伪装成自己最熟悉的职业?乞丐?,在隐姓埋名与老百姓深入交流的几天内,发现了许多坐在龙椅上也无法感知的社会现实问题。最让他气愤的是,御史刘志仁在判案时,把原告和被告都?吃?了,这在老百姓中是尽人皆知的。朱元璋忍不住大发雷霆。作为一个皇帝,他什么都不知道。似乎官员们都在互相包庇,愚弄皇帝,童年悲惨生活的场景自然而然地浮现在脑海里。
于是他回宫侯亲自彻查贪官,牵出了一大群涉嫌私闯民宅、贪污受贿的大臣。这些过分的大臣就在他们眼皮底下,肆无忌惮。作为皇帝,他们自然不能容忍。再加上朱元璋真的是为百姓着想,所以下令严惩这些人,甚至诛杀。作为一个官员,他不为百姓着想,只为自己的个人利益着想,这自然让朱元璋怒不可遏。
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想去看看灾荒过后,灾民们到底接收到救灾粮食了没有,但是检验结果却很让朱元璋失望,救灾的钱粮早就被中间的官员们层层贪污完了,灾民们还是过着食不饱腹的日子。于是朱元璋回来以后,立即下令处死了五个贪污最严重的官员。从这里看出,朱元璋还是相当关心自己百姓的生活的。
洪武十九年的时候,淮南出现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们受苦受难。得知灾情严重的朱元璋第一时间就开仓放粮,决定利用朝廷的最大能力去帮助老百姓度过难关,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掌握淮南当地的具体情况,朱元璋还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微服私访,他穿着破烂,与淮南的饥民没有很大的不同。
他这样的打扮自是为了不激动当地的官员。待他到达淮南以后,才发现:当地依旧是哀鸿遍野,百姓们在水火之中挣扎,理想中百姓被救助的现象并没有发生,也就是说朝廷发放出来的东西并没有到了老百姓的手上,而是被官员们自己偷偷贪污了,这样过分的事情居然发生在自己的朝堂之上,这让朱元璋相当气愤。
要知道朱元璋之所以能登上皇位,就是因为元朝朝堂不顾及百姓的死活,肆意践踏百姓,那么这些官员的行为跟元朝有啥区别吗?这简直就是亡国的征兆,所以朱元璋回去以后就开始彻查这件事情,随后就把揪出来的贪官处死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4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