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丝绸的影响力有多大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自然界中,蚕有吐丝结蚕的特性。中国人发现收集整理蚕丝,能够织成舒适轻薄、吸湿保健的丝绸。穿着丝绸成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尽管丝绸价格昂贵,依然在欧亚地区热销,以至于运送它的商路称为“丝绸之路”,它的原产地中国被称为“丝国”。不过,在丝绸高价的背后,隐含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蚕丝是一种含氮高分子化合物的长丝纤维,主要成分是丝素蛋白、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等成分。蚕吐丝时,实际上吐出了两根丝,凝固定形后合并成一根纤维,正因如此,蚕丝的断面类似于眼镜。按照蚕的食性不同,蚕丝分为桑蚕丝、祚蚕丝、木薯蚕丝、蓖麻蚕丝等品种。蚕丝经过缫丝、织造和染整等工艺,就能成为人人皆知的丝绸。
图1 丝绸制品
相传,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妻,据《通鉴外纪》记载:“西陵氏劝蚕稼,亲蚕始于此。”说明中国在上古时期就开始养蚕取丝了。1925年.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了一个半壳形的古物。经考古专家研究,判断为半个蚕茧,茧壳长约1.36厘米,幅宽1.04厘米,蚕茧被利刃切去了一部分,距今约6000年。西阴村属于仰韶文化时期,为中国缫丝织丝提供了最早的实物证据。
在古代,丝绸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既有丝绸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因素,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对丝绸本身而言,在战国时期,丝绸品种出现了细化,主要有绢、绮、锦等三类。绢是平纹丝织品,具有质地轻薄、耐用平整的特点,绮是有花纹的丝织品,分为逐经提花和隔经提花两种。锦是经人为加工后,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美观大方,华贵庄重,价格最高。
在《释名》中,明确提出“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由此古人有“寸锦寸金”的说法。按经纬起花的不同,锦分为经锦和纬锦,以南京云锦、广西壮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为代表的中国四大名锦,增加了丝绸的附加值。
图2 北宋,簇四盘雕纹锦袍,故宫博物院藏
从人工成本的角度。
织一匹绢,需要两个人相互配合,费时五天才有织成。织一匹绮,需要五个人,耗时更长。而为皇室贵族专供的织锦面料,有的甚至长达数年。丝绸的价格水涨船高,其中包括了不菲的人工价值。
丝绸的优良品质,也决定了自身的高价。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件素纱襌衣,交领,右衽,直裾,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用料约2.6平方米,仅重49克。去除较重的衣领、衣袖和衣襟边缘,纯纱的重量只有20多克。
当时,专家仿制了第一件素纱襌衣,重量超过了80克。经过对比,专家发现当代蚕丝比古代蚕丝粗了23.89%。经过13年的努力,专家终于制成了第二件重49.5克的素纱襌衣。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襌衣是世界上最早和最轻的丝织品,表明了中国高超的丝织工艺,其价值不可估量。
图3 唐《捣练图》
外界因素的叠加,助长了丝绸价格。
中国通过对丝绸实行技术垄断,由此获取高额利润,间接推高了丝绸价格。公元前200年,朝鲜在中国移民的帮助,首先获得了制丝工艺。公元四世纪,印度实现了养蚕零的突破。公元六世纪,罗马帝国才真正掌握制作丝绸的技术。
除了技术的垄断性,物流成本成为丝绸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西汉时期,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河西,抵西域,连中亚,过西亚,最终到达罗马帝国。中国出产的丝绸畅销沿路各国。由于路途遥远,经过商人的层层加码,运抵罗马的丝绸变得十分昂贵。
公元2世纪,一磅上等中国丝织品,售价12盎司,相当于454元丝绸等价于360克黄金。仅此一项,罗马每年至少花费五千万赛斯特斯,相当于42.5万金磅。公元301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强行制定了中国生丝的价格,每磅约合274个金法郎,以此遏制罗马人对丝绸的狂热消费。
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提出:“总的来说,罗马对东方的国外贸易,严重入超,必须用金银锭或硬币来补偿。这种金融上的日趋枯竭,也是导致罗马帝国经济衰落的主要原因。”李约瑟说得没错,购买昂贵的丝绸,是罗马财政入不敷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4 商·成束丝
除此以外,丝绸还具有货币交换功能。
在东汉的《说文解字》中,最早出现了“货币”一词,“货,财也,币,帛也”。其中的帛,就是指丝绸。它与铸币同时流通,与充当中间等价物的铸币不同,丝绸实现的是等价实物交换。
东汉延平元年,“立春之日遣使者赐文官司徒司空帛三十疋。九卿十五疋。武官太尉大将军各六十疋。执金吾诸校尉各三十疋。武官倍文官也。”可见丝绸成为一种贵重物品了。此外,据《隋书》记载“禄率一分以帛。一分以粟。一分以钱。”也就是说当时公务员工资以丝绸、粟米和钱等三种形式发放,其中丝绸占据首位。
公元618年,李渊建唐称帝。唐朝国力强大,西夷宾服,丝绸之路沿路国家纷纷认可了丝绸的货币功能。据吐鲁番的相关文献显示,在唐天宝年间,一匹次上的波斯敦父驼需要33匹丝绸,一匹次上的草驼值30匹丝绸,一名多宝胡奴可换21匹丝绸。
图5 唐·法门寺丝织品
中国出产丝绸,西域盛产良马,两者互通有无,等价交换,实现商品流通。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粗制丝绸制品“大练”能够交换次上马、次马和下马,价格分别是9匹、8匹和7匹,丝绸的货币特征愈加明显。
在货币功能基础上,唐朝诗人给丝绸增添了文化气质。杜甫在《丽人行》中,用“绮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金麒麟”表现贵妇人的生活状态。李商隐有诗云:“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此诗一出,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图6 西汉·素纱禅衣
丝绸的强势地位,一直延续到了清末。当时,建立了以江宁织造局、苏州织造局和杭州织造局为主的官办丝织机构,民间涌现出许多规模不一的丝织作坊,品种繁多,产销两旺。在对外贸易上,生丝和丝织品贸易形成了一定规模。
不过,这只是近代丝织业的回光返照,官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挤占了丝织业的利润空间。西方列强货大量倾销廉价的机制洋布洋绸,造成地产丝织品大量滞销。在双重打压之下,丝织业走下了高不可及的神坛,沦为普通商品,风光不再。
文:计白当黑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隋书》《通鉴外纪》《释名》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
中国的丝织品、凿井等技术传人西方。西方输入中国的有毛织品以及胡麻、胡萝卜、大葱等作物,水仙、茉莉等花卉;还有佛教、魔术、音乐、舞蹈等,这些都对中国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丝绸之路的开通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
扩展资料
1、第一次丝绸之路
“第一次丝绸之路”大约在公元前50年到公元250年间,从地中海到太平洋,分别出现了罗马、安息(即帕提亚)、贵霜和汉四个帝国。在这几个帝国之外的疆域里,是一群群游牧民族。
四大帝国稳定了各自的政治和经济,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也改善了交通,这为相互间的交换奠定了基础。游牧民族则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
很有意思的是,虽然被称为“丝绸之路”,但欧洲对亚洲最大的贸易需求并不是丝绸,而是香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肉豆蔻、丁香、小豆蔻和胡椒。这些香料不仅用于调味品,可以让肉的保质时间更长,而且还被用作药品、香水和春药。
丝绸之路也不是只有一条路,而是很多线路汇总在一起,有的商队从北疆过去,有的从南疆过去,大多都在今天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地区中转,然后分路到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到达罗马,也有南下印度和东非的。
在这些商路上,出现了一批中心城市,比如塔克西拉,就是玄奘取经的最后一站。
除了陆上的商路,还有海上的航路。至少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水手们就发现印度洋上的“季风”。到了夏季,会刮起西南季风,船队正好从非洲海岸顺风到达印度。
到了冬季,就会刮起相反方向的季风,船队则返航回到红海。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一次丝绸之路的时期,几乎没有商人从头到尾走完整个行程,他们更像是接力赛,一棒接一棒,把货物从一个中间商转到下一个中间商那里。
第一次丝绸之路的衰落,据说跟瘟疫有关。天花、麻疹和淋巴腺鼠疫跟随商队,传播到东西两个文明世界。据估计,从公元1世纪中期到2世纪中期,在大约100年的时间内,罗马帝国的人口从6000万下降到4500万。
2、第二次丝绸之路
第二次丝绸之路起始于公元8世纪。公元7世纪是中国的盛唐时期,但当时在世界舞台上最光芒四射的不是唐朝,而是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和别的宗教不一样,伊斯兰教生来就有贸易扩张的天分。
他们朝西打到北非,然后跨过直布罗陀海峡,占领西班牙,直逼法兰西,一直攻到距离巴黎城外不到200英里的普瓦捷和图尔。他们向东横扫中亚、高加索地区,并在公元751年和中国的军队在中亚的怛罗斯河相遇。
伊斯兰世界和中华帝国分别控制着丝绸之路的两端,这一时期,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再度兴盛。第二次丝绸之路的密集程度和繁荣程度都远远超过第一次丝绸之路。
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写的《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讲述了唐朝从海外引进的各种舶来品,不仅有黄金、白银、紫金、黄铜,还有菩提树、郁金香、紫檀木,甚至包括黑奴、胡女。
当时的贸易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富人需求的奢侈品,很多出口品是为了满足大众市场。中国的陶瓷、纺织品和茶叶是非常受欢迎的出口品。
第二次丝绸之路之所以比第一次丝绸之路更为繁荣,和商业活动的进步是有关系的。一个广泛联系的远程商业网络已经大体确立。
借用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家布罗代尔的说法,经济的演化由简入繁,先是一般人的日常物质生活,然后上升到与一般人生活相关,到依靠大规模远程贸易的交换制度和市场制度,最后才到超越日常生活,以少数大商人经营为主的资本主义。第二次丝绸之路时代,已经演化到了第二个阶段。
在这一时期,所谓的丝绸之路同样不只是一条陆路,而是一个密集的网络。大体而言,无非是走海路,或是陆路。这两条道路的影响是不同的。不妨听听吕思勉先生的评论。他说:“泛海之道,贾客由之,虽物质文明,因之互相灌注,初无与于国家民族之盛衰兴替。
遵陆之道,则东方之民族,自兹而西侵,西方之民族,亦自兹而东略,往往引起轩然大波焉。”简而言之,陆路的地缘政治风险更高,难以控制,而海路则更偏自由市场经济,贸易的效率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分析一下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如今,丝绸之路已不再担负其重要的交通要道,但在中国古代,它却是千百年来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而今天,我们仍然可以记住它的意义,那么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肖像
丝绸之路,顾名思义,这条路上的主要贸易商品是丝绸。丝绸是中国古代的“特产”。当时欧洲各国惊叹于丝绸的光滑和美丽,纷纷与中原的汉政权争夺丝绸贸易。因此,丝绸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
其次,丝绸之路历史悠久,作用之大令人咋舌。汉朝王波皇帝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路一直沿用到明朝末年。后来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和航海时代的到来,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但长期以来,丝绸之路上的贸易繁忙,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丝绸之路的军事意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的初衷是为了配合出其不意进攻匈奴的汉朝西域大月氏。汉朝多次对匈奴发动战争,迫使匈奴退守西北,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汉朝的实力和财富远播西域,西域的很多效应都是随风而附。
第四,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丝绸之路的开通让西方人看到了汉朝的强大,无数西域国家希望与汉朝进行贸易。安息州是当时丝绸之路的中转站,它向大秦贩卖东方丝绸牟取暴利。汉朝和大秦都希望摆脱自己的垄断控制。公元97年,我想横渡地中海去罗马,却被安辛国拦住了。然而,罗马与汉朝的交流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三年后,罗马向汉朝派出使者,这是中国第一次与罗马接触,从此开始了东西方两个大国正常贸易往来的历史。
要想知道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就必须了解它的特点,历史,经济,文化等等,这样才能全面的理解这个问题。
丝绸之路的意义是什么?
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亚欧非的重要通道,构成了最早的世界联系。那么丝绸之路的意义何在?
丝绸之路
首先,丝绸之路是中国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
丝绸之路形成后,我国的丝织品开始出现在欧洲。从此,我国的丝织品享有很高的声誉。在罗马帝国时期,我国的丝绸织物甚至被视为珍贵物品,从而成为一种社会潮流。那时,中国的儒家文化已经形成,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西方文化也随着当时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中国与世界文明开始相互交融,增进了解。
其次,丝绸之路是一条技术通道。
丝绸之路的开通也是技术流通的渠道。当时中国汉族世界领先的技术,如铸铁、挖沟、凿井技术等,也开始随着这条通道向西方传播。这些技术为当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最后,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之一。
中国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壮举,包括长城、陵墓、大运河和敦煌莫高窟,为人们所熟知。这些壮举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丝绸之路就是这些壮举之一。它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前瞻性和民族个性。
这些就是丝绸之路的意义,也是我们现在发展它的原因。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丝绸之路会在中国的努力下重新崛起。
张骞雕像
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派张骞寻找被匈奴赶走的大月氏。张骞带着一百人来到河西走廊,被匈奴人发现并俘虏。匈奴人得知张骞的使命后,让他放羊,娶匈奴女子为妻,意图使他投降。但张骞没有动心。忍辱负重11年,张骞得到了机会,终于逃出了匈奴。他没有回西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没有完成。他继续一路西行,到了大宛州。在大宛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在阿姆河流域生活了一代的大月氏,但是大月氏一直被匈奴所惊吓,拒绝与西汉结盟攻打匈奴。张骞很失望。在回来的路上,他被匈奴俘虏了。这一次,他们囚禁了张骞一年多。一年后,张骞再次逃出匈奴,回到西汉。张骞这次虽然没有完成使命,但却让西汉了解了很多西域的地理人文,激发了武帝扩张疆域的决心。
班超是东汉的一位将军。他弃笔从军。他奉命前往鄯善联合鄯善对付匈奴。东汉使者鄯善王对他的态度很奇怪。起初他很恭敬,后来渐渐变得傲慢无礼。班超推测匈奴也派使者到鄯善。于是他到处打听匈奴使者的住处,纠集随从三十六人,趁着夜色杀入匈奴使者的住处,杀死了一百多名。所以鄯善王很怕班超一伙,就同意了东汉联盟攻打匈奴。随后班超又发兵于阗、疏勒,使得匈奴等小国进攻东汉的计划彻底落空。
直到16世纪,丝绸之路仍是沟通中西的重要渠道。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就是一部中西文化交流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