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真的是败在出身寒门吗?董卓的风评如何?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个手里只有三千人马的地方武将能够入主洛阳,成为左右大汉王朝的权臣,董卓的造反不只成就了自己,还成了外来势力如何夺权的典范。然而,他在夺取政权控制权后并不能获得士大夫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十八路诸侯的讨伐。有人说这是因为他出身“贫寒”导致洛阳的士大夫阶层不愿配合,真是这样吗?我觉得并不合理,因为很多魏晋豪门正是在汉末的乱世中形成的,所以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可能在于董卓的风评不佳。
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要清楚,在东汉末年,社会间盛行乡论评议,而且直到曹操稳定北方之前其影响足以成就或者毁灭一方诸侯的。(所以曹操早期不敢杀祢衡,后期却要杀死为孔融收尸的脂习)那么董卓的风评如何呢?《董卓传》的开篇是这么写的:
性粗猛有谋,少尝游羌中,尽与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诸豪帅有来从之者,卓为杀耕牛与共宴乐,豪帅感其意,归相敛得杂畜千余头以遗之,由是以健侠知名。
董卓年轻时曾到羌人部落力游历,跟不少羌人首领有交情。后来这些人到他家做客,他没有招待的东西就把家里的耕牛杀了款待他们。这些羌人为之感动,于是一起送给了几千头牲畜。他也因为健侠闻名。
此外,在永康元年,董卓随大将张奂征讨羌人,因功获封郎中,并赐缣九千匹。获赏后他亦将全部赏赐分给了手下将士。
看上去董卓至少在早年名声不差,或者说比较注重自己的名气。但这些行为恐怕并非出于真心,而是为博名望的故作姿态。而且这点应该是被不少士人识破了。
比如他的老上级张奂退隐之后,董卓曾派人拜访,但被张奂拒绝,原因就是他认为董卓“其心奸邪”。
此外董卓虽然有一定才能,但汉中央对他也是“颇以为虑”。中平五年十二月,朝廷派皇甫嵩,董卓各带两万人讨伐作乱的王国。到次年二月皇甫嵩大破王国,朝廷立即征董卓为少府,命他交出兵权。在董卓不肯就职的情况下,又把他任命为并州州牧,让他把军队交给皇甫嵩管理。
万般无奈之下,董卓才带着五千兵马离开凉州,但刚到河东郡就不走了,显然是在观望洛阳。可见,早期的董卓可能在军中甚至民间有一定“健侠”之名,但主流士族中应该难以获得认可。
所以在何进要引董卓进京时,卢植曹操陈琳等人都对他进行了劝阻,认为董卓进京必然为祸。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也是正确的。
之后董卓虽然收编了何进,丁原的部队,掌握了洛阳的控制权,但这并不足以让那些看不惯他的士大夫听话。尤其在杀害了四世三公的袁隗之后,破罐子破摔的董卓与士大夫阶层彻底决裂,想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只能诉诸武力。然而内部派系的混乱让这一方法同样困难,并最终导致了董卓的猝亡。
三国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段历史,因为罗贯中先生所写《三国演义》,导致这段历史被广大读者所熟知。
正因为很多读者对三国的了解来自这本文学名著,对人物形象也停留在这部书中了。
《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虽然不像《红楼梦》一样,有专门的红学会去研究,但是,《三国演义》仍旧是一个值得历史爱好者研究的方向,其中人物的谋略、胆识、阴谋、作为,对现在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裨益。
在说正史上的董卓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了解《三国演义》中董卓的人物形象。
在《三国演义》中,董卓被罗贯中刻画成一个凶残、狠毒,讲究暴政,胡作非为的人物形象,我们在看书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可能想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愚蠢的军阀、残忍的暴君、好色的魔鬼,怎么会一步一步做到独揽大权,怎么会从一个小农民步步高升,最后掌控朝廷大局。
因为东汉末年,皇帝昏庸无道,外戚和宦官倾轧,大将军何进因此召董卓进京清除宦官,董卓进京的时候,何进已经被杀,而何进的部下又杀了很多宦官,等到董卓进京的时候,顺利的操作了政局。
随后董卓废掉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在京城左右朝政引发十八路诸侯来讨伐他,董卓最后的失败,也是他咎由自取,他在有了权力之后,任性而为,喜欢施展酷刑,并且贪恋女色。
最终司徒王允设反间计,调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先将貂蝉许配给吕布,结果又把调查送给了董卓,致使董卓与吕布二人之间心生嫌隙,不久吕布就刺杀了董卓。
真实历史上的董卓绝非如此草包,都说曹操是乱世之奸雄,其实东汉末年第一个枭雄就是董卓,其能力并不比曹操要差。
董卓出生于汉朝地方豪强家庭,自小就是放纵任性、粗野凶狠的一个人,相关资料记载,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因为性格豪爽而和周边羌人打成一片。
年轻的时候董卓是一个很慷慨的人。在羌中游历时,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和羌中首领们结交,所以羌胡人都对他很敬畏。当时为了结交这些羌人,每次有首领来看他,董卓都把自己家的耕牛杀了来招待他们,首领得知后很感动,就带着更多的牲畜赠送董卓。
因为董卓在当时很有实力,因为豪情、慷慨而名声大噪,被任命州郡兵马掾,主要负责维护当地治安。
东汉末年,边境少数民族问题愈演愈烈,经常与东汉政府发动激烈冲突,尤其羌人经常造反,不断夺取官府,在这样的情况下,陇西地方官吏就向朝廷推荐董卓,希望董卓能够帮助汉朝平地羌人暴乱。
董卓早就想通过为朝廷效力,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本,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董卓多次率部征伐羌胡,前后经历百余战,都取得了不俗的战果,当边章和韩遂谋反时,董卓借用?天时?之利出现的十余丈的流星,趁着人心惶惶之际,突袭边章和韩遂,最终取得这战争的胜利。
就像历史上被人记住的战争一样,战胜,从来都是谋略得当,懂得钻营,需要筹划,了解敌人的心理,巧用每一次的机遇,把握住每一次的时机。
汉灵帝驾崩之后,东汉朝廷陷入动荡,董卓当时羽翼已丰,随时准备在乱世中干出一番天地,实际上董卓进京的时候,并没有把自己当作坏人,而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一番事业,然而董卓也没有想到,何进召他进京后,没有等到他就挂了。
汉朝的政权就这样落到他的手中,于他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长期统兵打仗的董卓,并不懂得如何掌控朝廷,为了能够统治朝廷,他往往采取一些在军队中的措施,正因为如此,董卓才留下一个残酷的骂名。
随着野心的不断扩张,权利的不断扩大,自我的不断膨胀,董卓本身就是一个?性残忍不仁,遂以严刑协众,睚眦之隙必扳,人不自保?。
在掌控朝政之后董卓变得越来越残暴不仁,就像历史上的很多暴君一样,董卓开始奴役百姓,荒废朝政,贪恋女色,身边都是谄媚的小人,活在声色犬马中的董卓,最终也是会被替代。
关东联军讨伐他的时候,他发觉洛阳已经容不下了他了,于是他下令烧了洛阳,一代古城最终陨落在他的手里,曾经的洛阳辉煌不再,最终曲终人散。
关于吕布被王允策反,最终刺杀董卓,历史与演绎倒是相差不多,在董卓进攻的时候,遭到吕布的反水而被杀。
据说董卓死后,他的尸体被插入灯芯做成?大蜡烛?,也就是历史上说的点天灯,因为董卓太肥胖被烧了好多天(野史杜撰的成分比较多)。
中国人喜欢以成败而论英雄,所有失败的人最后的评价都是极差的,董卓是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人物,尽管负面评价极大,但是我们也要承认,董卓并非草包,而是东汉末年第一个兴起的枭雄。
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不过是董卓的翻版而已。
历史上真实的董卓是一个文能拉拢人心,武能帅兵打仗的由一个被发配边远地区的草根逆袭到改朝换代的人才。之所以说他是被彻底的妖魔化是因为关于三国的小说对他的描写全部是以他的晚年为模型,进行的夸大描述。小说中的董卓,是一个残暴无情,又无能的人,手底下能人良将众多,实力最初是最强的一方,好好的一副牌被他给打烂了。这种形象下的董卓就变成了一个浑身上下没有优点,只有缺点的人。
然而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董卓,他并不是生下来就手握重权的。他最初是和族人一起被迫迁移到羌族地区,被朝廷想要同化胡人而进行移民变成的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这就代表着董卓在发家之前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根。在小说中对董卓的描述,其实是根据董卓晚期时的作为,进行刻画的,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董卓无论在现实还是小说中,都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底下的人对他不离不弃。
试想,若是一个残暴无情的造反者,怎么可能那么多能人良将都对他忠心跟随呢?这就是历史上真正的董卓的,他是一个十分有人格魅力的人。他的人格魅力是建立在他起家的过程中的。在他很贫穷的时候,就对朋友很大方,在他领兵打仗的时候,也把自己得到的赏赐分发给下面的士兵。正是他的这种做法,使得他身边的人,对他都十分的信服。也正是因此,董卓才凝聚了巨大的实力,才开创了三国的乱世之始。
只不过晚起的董卓,确实是行为太过恶劣,也就使得后来人们对他的印象太差,让人厌恶了。董卓自从进京后,看到了皇朝的弱小,开始不服从朝廷的管控,开始自高自大目中无人,进而影响到了他不仅对朝廷态度差,对自己的人态度也差。所以说,董卓虽然被妖魔化的有点过分,但也是有迹可循的,而不是凭空就把一个正面人物给妖魔化了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2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