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文宗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都有着强烈的“储蓄思想”,即将生活的中结余的钱都存起来,以做将来之需。这本是一件好事情,可是这种储蓄的思维,却让唐朝的经济出现问题,而成了皇帝的一大负担。于是唐文宗就传了一道“奇葩”圣旨,圣旨的内容曾让人哭笑不得,究竟皇帝要干什么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在揭秘之前,小编先给您说一件杭州世界钱币博物馆的陶罐,它和我们想象中陶罐完全不一样,因为它没口,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约3厘米长的缝隙。或许有的读者已经猜到了,它就是古代的存钱罐,叫做扑满。在《西京杂记》中记载,“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具,其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意思就是说,扑满这种存钱罐只有放钱的口,没有出钱的口,如果用钱的话就等存满之后将它扑在地下敲碎,故而得名“扑满”。
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存钱罐,其实是老祖宗们早在千百年前就开始使用的一种古老储具。不过扑满也有一个弊端,就是容量太小,对于一般富裕家庭来说,或许十天半个月就存满了,因此有钱人就鼓捣出了一些别的存钱方法。比如“壁藏”,就是在房屋的墙壁内挖出一个夹层,然后将值钱的东西统统都放进去,最后再用泥灰或者原木料将夹层修补好。人们为了保险起见,往往还会在夹层前面放上牌匾,字画或衣柜等,用以掩人耳目,想必读者们在影视剧中也都见过。
还有一种方式称之为“檐藏“或者“梁藏”,顾名思义就是将钱财放在屋檐下,或者是放在房屋的主梁之上。因为古代房屋修建的都很复杂,尤其是屋檐下有很多空隙,在其中一个空隙里面藏入钱财,想要找到还是很有困难的,甚至很多财主自己都会忘记。其次还因为古代房屋都很高,再加上当时又没有便捷的攀登工具,所以想要拿到房梁上的钱财,还是需要费好一番力气的。因此,“檐藏“和“梁藏”还是很安全的,但不过由此也产生了一个行业,即所谓的“梁上君子”。
从现代市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货币要流动起来,才能带动国家经济的全面增长,如果一直大规模的储蓄没有消费,就会导致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减少,进而造成所谓的“钱荒”,最终让国家经济陷入困难。不幸的是,在唐朝文宗时期,就出现了严重的“钱荒”。因此在唐文宗时期,国家就很反对民间百姓存钱,甚至一度还给补贴鼓励民间消费,比如让一些价高的商品适当降价,吸引老百姓们都去买买买,从而将压箱底的钱都花出去。可问题是,储蓄是一种自古就有的强烈思想,哪里能那么容易就被改变,因此唐文宗迫于无奈,就传了一道“奇葩”圣旨。
即“一万贯至十万贯,限一周年内处置毕;十万贯至二十万贯以下者,限二周年处置毕。意思就是,如果你家有一万到十万贯铜钱,必须要在一年内花完,如果有十万到二十万贯铜钱,就必须在两年内用完,否则的话国家就有对你采取强制措施,并依法治罪。但问题是老百姓们都达不到这个要求,因为一贯钱等于一两银子,如果按照购买力来算,唐文宗时期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我们现在2000-30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所以一万贯也就是2000万-3000万人民币,而家里最低有两三千万存款的人却只占地区总人口很小一部分,因此唐文宗的圣旨对老百姓来说一点用都没。也许唐文宗自己觉得他的子民个个都腰缠万贯,但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还没有解决温饱,故而人们听说圣旨后都哭笑不得。
如今千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储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并影响着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然,小编并不是批判这种思想和行为,只是说明我们国人会过日子,能有长远的规划,而不像西方国家的人,总喜欢享受当下,很少考虑将来。因此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
因为这个皇帝他非常宠信宦官,而宦官因为身体缺少一部分物件,所以就很忠于他,只能依附于他,这就显得皇权至高无上,这个奇葩皇帝就下了一道奇葩圣旨,知识分子如若想当官,必须先自宫,挨上一刀然后才能当官。他觉得这样的人当官会比较忠心,也太荒唐了。下这道奇葩圣旨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后主刘鋹,这项规定是他当皇帝后下诏实行的。
据说,因为这道圣旨,很多读书人不顾颜面,尤其是热衷于权谋的人,不惜成为太监,而拥有高官厚禄,致使满朝文武,皆是太监,也是一件奇事了。这个南汉后主刘鋹,他在位期间非常宠信宦官,随着跟宦官陈延寿等人交往日深之后,觉得这些人特别忠心,而且又无家可归,因为是太监,所以没有家庭,只能终生以皇帝为尊,觉得这样的感觉真好。
于是有一天这个刘鋹就开始异想天开了,况且那个时代背景之下,四处混乱不堪,没有人值得信任,只有宦官还是对他挺好的,所以为了使天下归心,他就颁布圣旨,如果想当官,必须先挨一刀,把自己那玩意儿剁了。这项政策出台后,很多人都觉得荒唐,但还是有很多人,因为对权力的迷恋,就把自己阉割了,这真是知识分子的耻辱,不过话说回来,在那样一个动乱的社会,皇权至高无上,谁拥有了权力,那就等于获得了生存下去的机会。
我觉得刘鋹的做法,对于他而言,还是有利的,毕竟官员没了那传宗接代的身体部件,就不能有家庭,也就没有了任何的牵挂,也只能对皇帝忠心耿耿了。真是太奇葩了,不过好在这样的政权没有维持多久,据史料记载,刘鋹后来也是死于太监之手。可怜他至死还依然相信宦官会对他忠心耿耿。
这个做出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上统治,而这个朝代就是以前桂林地区的南汉,在南汉统治的区域,这个政权可谓是异常的奇葩有着一系列奇葩的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对于当时的文人知识分子来说如果你要想做官,那么你必须先把自己阉割掉才可以,因此你以后要成为没有生殖能力的男人。
因此,对于那个那个时间段的南汉来说,他们简直可以说就是太监之国,在当时凡是官员的男子都是被阉割了以后的男人,当时的女方如果一听说对方是官员的话,那么不好意思她们就直接拒绝自己嫁给这些人做官的人。毕竟,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纵然官员他们再有权力,生活的水平再好,但是,对于女方来说她们也不愿意当一个守活寡的人。
其实在最开始南汉刚开始并没有关于阉割的说法,也没有说必须规定读书人只有将自己阉割之后才能去进入朝廷做官,关于这项规定的说法是从南汉的后主刘鋹这个时期开始的。相传当初他在与亲信宦官经过密切的交流后,最终,他开始突发奇想,他认为:宦官这种人可以说是无依无靠,他们的一生只能忠于皇帝。于是为了让自己手下的官员们可以从今以后都忠心于自己,于是他就出台了这项荒唐的规定。
但是,可以说人算不如天算,最终的结局就是,刘鋹的南汉在不久之后就被北宋灭亡了,而且,更讽刺的是当时抢夺刘鋹出逃船只的人也是他认为会忠心于自己的宦官,这就很讽刺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2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贾逵,一位有治理有方,志向高远的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