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士兵没有军饷为什么还在前线拼命?吸引他们的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一封出土的士兵写给母亲写的家书,这些难以辨认的文字竟然隐藏着一个2000年前的秘密。通过家书体现出来,在秦军中,当兵的黑夫兄弟居然需要向母亲索要钱财。横扫六国号称虎狼之举的秦军竟然连工资都没有,真让人想不到。军饷都拿不到的士兵,为什么还会在前线以命相拼呢?
曾经通过城门立木成功变法的商鞅,又通过严格的法制建设,将秦国变成了一个军事强国。秦国人民的生活,要么在家耕田生产军粮,要么离家参军为国打仗。写下家书的黑夫兄弟就直接参军出征,而收到这封家书的大哥多半在应付徭役。兄弟们的老母亲只能独自在家耕种,一家四口都成为秦国统一全国的筹码。
难道只靠严酷法令就能令这些手执兵刃的士兵们连工资也不要就去拼命打仗吗?商鞅根据人性特点,设计了另外一套奖励。黑夫在家书里写到:大哥,母亲收到信后要要立刻回信告诉我,我们兄弟给家里争的爵位,大王分发到没有。当时,秦兵杀敌五个甲士就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士兵只要斩获敌人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斩杀的越多,分的爵位就越高。
这就是黑夫兄弟离家千里浴血沙场的真正目的吗?战国时,战功是秦国底层贱民晋升贵族的唯一出路。黑夫兄弟这样的社会底层的人,如果要改变整个家族的命运,就必须在战场上取得战功。秦始皇驱动士兵为他的统一大业拼命,靠的不是简单的工资,而是一个承诺。
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发动了灭六国的战争,短短10年时间,秦国就统一了天下。战国七雄混战了200多年,最后秦国胜出,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国力强盛外,秦国士兵的战斗力是主要因素。
当然,说到战斗力强的军队,除了秦国外,七雄中也有几支。战国前期有齐技击,这是一种强大的雇佣兵,击杀一人可得黄金八两;之后又有魏武卒和赵边骑,魏武卒创下“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不分胜负”的战绩。赵边骑是中原历史上的第一支真正的骑兵,几乎是所向披靡,让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
三支军队的战斗力都非常强大,在当时几乎都找不到对手。可是,他们都有缺陷,不能持久,只能强盛一时。齐技击的重金奖赏,需要齐国一直保持强大的经济实力;魏武卒就是职业军人,需要经济和战功支撑,当李悝去世,吴起投奔楚国后,魏武卒走向了末路;赵边骑更是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支撑才能走得远,可这恰恰是赵国的劣势。
与他们相比,秦国的军队却不同,能够一直保持强大的战斗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商鞅变法。
公元前359年,商鞅开始实施变法,目的只有两个。一是打击和削弱旧贵族,鼓励和支持新贵族,要想成为新贵族,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在战场上得到军功,所有秦人一视同仁,秦始皇的弟弟成蟜为了封爵,还亲自上了前线;二是将秦国打造成一个封闭式的农场,资源集中分配,农场只能有一种意志,那就是秦王的意志。
更关键的是,军功可以传承,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军功可以由儿子继承。在这种军功体制下,平民百姓为了改变命运,在战场上肯定会玩命杀敌。汉朝的爵位体制就是沿用秦朝的军功制,这也是汉朝军队一直强大的主要原因。当然,其他六国也有变法,比如魏国,在李悝的变法下强盛了近百年,但是变法不够彻底,所以在战国中期,魏国开始衰弱。
其实楚国最有希望,吴起变法的强度与商鞅一样,仅仅一年,便有了很大的效果,令各个诸侯国畏惧。但是支持吴
淮阳之战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一段铁路的边上,发现了一个战国墓葬群,实现了研究先秦文化的巨大突破。其中有一个小墓,与其他的墓相比,显得窄小、寒酸,但其中两块写满文字的竹简却引起了考古人员极大的兴趣。
战国墓葬群
竹简上的文字显示,墓主人是战国晚期两个普通的秦人,这两块竹简是他们的家书。
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家书。
竹简家书
写信的两个人是兄弟,一个叫黑夫,一个叫惊。俩兄弟在外打仗,哥哥衷在家里奉养母亲。
黑夫在信中说,淮阳发生了叛乱,他们正在攻打淮阳。黑夫希望母亲把夏天的衣服寄来,越快越好;如果家乡的布比较昂贵,就多寄些钱,他自己买布做夏衣。
黑夫在信中问候姐姐和其他一些人,但最惦记自己的母亲,一再嘱咐哥哥衷要照顾好母亲。
惊在信中的语气显得十分着急。他说:如果母亲不快点寄钱,他的命很可能保不住。他已经借了战友垣柏的钱,还需要更多的钱。惊在信中提到了很多人,他最挂念的是新婚的妻子。
淮阳之战
参照历史文献,公元前223年,秦国发动的统一战争已接近尾声。为了消灭实力雄厚的楚国,大将军王翦带领秦国60万军队南下。战争持续了两年。黑夫和惊正是参加淮阳之战的两名秦国士兵。
这两封看似普通的家书,却透露了极其重要的信息。从黑夫和惊向家中要钱和衣服来看,秦国士兵很可能没有军饷,日常花消和衣服都要家中负担。这个家庭的命运可能代表了那个遥远年代成千上万的秦国普通百姓。
秦国:
在今天广西的兴安县,有一条看起来十分普通的河流。2000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人在河上行船、用河
水灌溉。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条叫做灵渠的人工运河,是北方船队由长江进入岭南的惟一通道。
在那场旷日持久的丛林战之前,长江和珠江之间没有河流相通,50万秦军的粮草只能依靠陆路运输,军
粮根本就无法保障。当秦始皇心急如焚时,一个叫史禄的人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在湘江和漓江之间修一条运河,打通南北两大水系。船队从巴蜀一带的粮仓出发,进入长江的支流湘
江,再通过这条运河到达珠江的支流漓江,后勤物资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战争前线。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尽管有长城的依托,秦人仍然在后勤保障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专家推测:平
定南方的战事耗尽了巴蜀的粮仓,而关中平原保障都城的粮食是不能调用的,因此,供应北方军队的粮草主要
来自于山东半岛。从那里到北方草原,直线距离1000多公里,运粮的队伍要两次穿越太行山、至少三次渡过
黄河。
史书上记载: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平均每消耗192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军队。
秦帝国灭亡后100年,史学家司马迁游历到了中国的北疆。这个伟大的学者被一条铺设在崇山峻岭之上的
大路深深地震撼了。他在史记中这样描述:直道通衢,堑山堙谷。司马迁看到的是一条开山填谷的笔直大道。
这就是秦始皇的彻底解决方案:秦直道:两千多年前的军用高速公路。
在今天陕西省北部的大山中,直道的遗迹依旧清晰可见。
直道所过之处,地势险恶、人迹至今罕至。但它劈山填谷,甚至越过海拔1800米的子午岭而不回避。2000
多年后,凄凄黄草下时隐时现的古道,仍旧让人感受到秦人的意志。
道路的修筑实际上就是在山上夯筑的,用黄土夯筑,夯的非常结实。现代人都难以想象。
由于夯筑得十分结实,直道上树木至今也无法成活,只有这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能够在表面生长,在某些地段,汽车仍然可以行驶。
为了证明史书对直道的描述,历史学家对道路遗迹做了勘测。
从帝国的都城咸阳开始,直道绵延向北,一直通到大漠深处的九原,全长700多公里。它令人惊讶的程度绝
不亚于长城。
在内蒙古包头市的西边,这座古城遗址就是直道最北端的终点,秦九原城。当年的九原是帝国北疆的军事重
镇。军需物资从这里再分发到帝国北部修建和守卫长城的军民手中。
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为秦帝国迅速投放部队、及时输送粮草,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障。北部边疆一旦
有事,专家估计:骑兵部队三天三夜就可以从咸阳赶到九原,中央政府在一周之内就能够基本完成从军队调动
到后勤供应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直道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军用高速公路,2000多年前,这是只有秦人才能修
造的军事工程。
汉朝:
汉朝汉武帝时期,大家比较熟悉的卫青霍去病二人,这二人最著名的战史是,每人率5万骑兵,一路向北,一路
向西,骑兵大兵团长途奔袭作战.他们一共是10万骑兵,14万匹马,他们的补给是由自身携带、当地抢掠和后方运
输组成的。为了这10万骑兵,当时汉朝动用60万民夫,专门负责运输粮草等军需物资,正是这60万的后勤大
军保证了骑兵在前方作战。
唐朝:
唐军的装备极好,武器精良(唐刀四制)马匹充足。安史之乱前,价格昂贵而又极易损坏的“唐样大
刀”(横刀)是士兵的标配,制造工时为三年的强弓人手一把,就连步兵也会装备驮马以提高机动能力,而重骑
兵们除了人马皆着铁甲外,更是装备了耗时十五年才能完成一把的马槊(护具)。
盛唐时代安西都护府的唐军从来没有超过三万人,但却控制着西域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震慑着大大
小数十个国家,并还有余力数次主动进攻阿拉伯帝国,唐军的强悍可见一斑。
唐军有国家强大的财政收入支持,没有严格的步兵、骑兵区别,步兵在行军时配备2匹马,1匹驮马托
物资,1匹走马走路,打仗下马步战,骑兵一匹比步兵多一匹战马!冲锋的时候骑。马都是母马,渴了接奶
喝。唐帝国军征服东西突厥等游民民族后,充分吸收游牧民族打仗不需要后勤的特性,天上飞什么、河里游什
么、地上跑什么一箭射死放火上,烤上就吃。没有现在军队这么娇气,还要什么军用口粮、汉堡包。这也是2
万唐军能在西域复杂地形一天挺进300里的秘诀!
宋朝:
宋朝后勤能力弱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畜力,所以只能靠人背肩扛。所以活动半径小。
唐朝的后勤能力就强一个档次,人家一伙(十人)能做到八驮(八匹驮马伴随)。
所以后来府兵完蛋了,因为这种运输力的配置是靠剥削人民的财力来实现的。
你买马以后,必须贡献给国家,就和你买其他的军器一样,你买的都不是你自己的,你必须交给国家。
府兵完蛋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这里。
宋代是雇佣兵时代,装备国家统一供给。
元朝:
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不像汉朝有那么多人的后勤部队,但是由于蒙古人本身就是游牧民族,他们的后
勤补部队就是每个战士的家庭,由于民族的特性,他们移动能力强,换局话说,骑兵在前方作战,其他人赶着
牛羊在后面走。在蒙古人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他们有了大批的俘虏作为奴隶,工匠、仆人、后勤部队的来源就
成了这些奴隶。
明朝:
明朝建国以来,视最大的忧患为北元蒙古,为此明太祖在北部边境重兵防守。重兵戍边也带来了一个问
题:由产粮地千里迢迢的调粮北运,劳民伤财不说,还为国家加上了很重的负担!但明太祖毕竟是平民马背得
天下,了解调粮所带来的影响,于是改进旧元的军屯制,下令戍守的卫所开荒种田,并以圣旨的‘法律’形式
将其定型:边军3分守边,7分屯种,每个军士守田1份,1份为50亩,由朝廷发农具,种子,耕牛等必须器具
材料,守田之日起,3年交纳赋税每亩一斗。
军屯的实行,大大的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为明朝初期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时东起辽东,北至大同,西
于甘肃,南至云南,各卫所军屯基本实现了自己自足。
明太祖立国之后施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使全国交纳田赋的土地增加到了5百多万顷之多,为了弥补军
屯的不足,也以商人调运内地粮食充边的手段辅之。为了激励刺激商人运粮积极性,当商人运送粮食到指定的
卫所后,发给相同价值的盐引,这盐引就是可以到产盐地领取盐的手续,当时国家严禁贩卖私盐,所以当商人
运的粮食越多,他可以调度的盐就越多。明史称其为:开中。
到后来,精明的商人发现,从内地调运粮食成本太高,于是他们直接在边塞地区雇佣农民开垦土地,直接在当
地生产粮食送卫所换盐引,这样一来节省了运费,其赚取的银两更多,慢慢的这种商屯也延续开来。
明朝初年,其实行了两屯集粮的手段,卫所军粮饷充足,战斗力比较强大,但由于后期权贵官吏徇私舞
弊,相互勾结出现了卫所军官私自奴役军人的普遍现象,不少军人论为佃户,大量的军人私逃,而军屯的衰落
则由商屯补缺,驻地的卫所军官大量发放盐引换取粮食,无形中亏空了国家,造成私盐盛行的局面;对于私逃
的军人,军官也是视若无睹,因为逃的越多,他们可以克扣冒领的军饷,粮饷也就越多。据记载,正统三年的
卫所军逃亡人数卫120万左右!!山东一个百户逃亡得所只剩下一个亏空军饷的军官了,为了补缺,国家又强
行征调其他地区的平民充实卫所军,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逃得越多,抓得越多,无形中也加剧了社会矛
盾…………明朝的卫所军战斗力从此一落千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