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龙是皇帝的专属,那么包拯身上穿的到底是不是龙袍呢

以史为鉴 2023-07-03 22:15:47

龙是皇帝的专属,那么包拯身上穿的到底是不是龙袍呢

还不知道:包拯身上穿的是龙袍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古代的时候龙是皇帝的专属,最为明显的则是龙袍,如果说除了皇帝之外有人穿龙袍的话那就是想造反,但在宋朝时期包拯为什么可以身着龙袍呢?

“龙袍”是皇上的专利品,其他人染指和穿上龙袍都会被砍头。“擅自使用皇家之物,尤其是穿龙袍”这是僭越之罪,别说你穿上龙袍,就是你家中藏着龙袍,一旦被朝廷侦知就会被灭族。

比如鳌拜家中藏了件龙袍,最后定罪就有“僭越”这条罪名,只要你不打算造反,最好不要穿龙袍。不过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除外,他不想造反,却在喝醉状态下被手下哥们强行“黄袍加身”,从这以后,龙袍又称黄袍。

包拯是清官,又是大理寺卿,这里面的知识他懂,别看包公敢“打龙袍”,但他不会冒杀头之罪去穿龙袍。也许是你看电视剧《包青天》,觉的包拯穿的是龙袍吧?

1、受影视剧的影响

既然是龙图阁大学士,艺术创作者也就根据意想了一个类似龙袍的形象,这是影视剧剧情的需要。

电视剧误人子弟,为了提升包拯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吸人眼球,特意给包青天穿上更显地位的蟒袍。

包拯穿"龙袍"的"包公戏"来自于明清时期的演出服为基础,这不符合宋朝时期的朝服制度,属于乱用服装,另外戏曲服装都是四爪的蟒袍,被误认为是龙袍。

包拯最大的品级是礼部尚书,而且是追封的,按照宋神宗改制之前的状况,北宋应该沿用的是唐代的制度,也就是正三品。

包公的职称一直都不高,不过社会地位却很高,比如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有个职位,但他是做具体事情的。

因为他有助于帮宋仁宗解决问题,查出"狸猫换太子"的真象,找到了老娘,皇上感激他。

他也能够为民做主,龙头铡伺候驸马爷为秦香莲讨回公道,在民间声誉极高,有了人们对"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的喜爱。

包拯就业时期宋仁宗特别擅长画画,给包拯画了一幅画像。但是皇帝画的像不能让他随便拿回家,只能专门盖了一栋房子挂上,让包拯住,这个地方就叫龙图阁。

包拯被封为龙图阁大学士,使得"龙图阁直学士使"后来正式成为了官名,但认为龙图阁大学士可以穿龙袍是一种误解。

2、包拯穿的是蟒袍不是龙袍

自汉唐,皇帝(天子)皆自诩为受命于天,是真龙天子,皇室子孙称龙子龙孙。明代之后皇帝以五爪金龙独享,亲王、郡王则以四爪为荣。一般王公重臣则至多三爪蟒袍。如有僭越,轻则杀头,重者满门抄斩。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原型就是蟒蛇,具有蛇身,蜥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口,虎须,额下有珠的形象,能腾云驾雾,并吞云吐雾。

如果仔细分辨,龙和蟒的形象还是能够区分出来的。

龙袍可以在爪子和龙头方向上区分:五爪的则是龙袍,而皇上穿的龙都是上升龙,就是龙头向上;而包拯穿的蟒袍是四个爪子,龙头朝下是下降龙,就是蟒袍。

另外可以从颜色上判断。皇帝的衣服的专属颜色是黄色,清代将明黄色定位为龙袍的颜色,影视剧中看见包拯穿的服装,大多都是黑色的,也就是当时所谓的蟒袍。

包拯既不是皇亲国戚,也没有封侯拜相,更不是位极人臣,从任何角度来看他都没有资格穿龙袍,说他也能穿龙袍是被后人抬高了地位。

包拯虽然官至龙图阁大学士,还是臣子,不能穿龙袍。蟒纹类龙纹,引起了别人误会,所以他所穿的服饰不是龙袍,是蟒袍。

而蟒袍作为朝服被使用,已经是明朝时期的事情了,不过,即便是明朝,蟒袍也不是随便穿的,是皇帝赏赐给有功之臣的。到了清朝,蟒袍才开始放松限制,穿的频率才搞起来。

不过,明清时期蟒袍,远没有电视剧中包拯穿的那么花里胡哨。包拯穿的那个,应该叫做戏服。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什么包拯也能穿龙袍呢?

引言皇帝是封建社会时期最高掌权者的称呼,在中国极为重视礼仪,龙袍作为皇帝专用的一般他人是不能穿的。这里面包括了所有带龙的纹饰,上至官员下至平民都是不能使用的。看电视剧的时候很奇怪为什么包拯穿的仿佛也是“龙袍”?这不是只有皇帝能穿的吗?

皇帝的专用服装龙袍的意思就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绣有龙形的图案。这也是皇帝专用的,在古代,皇帝被认为是天子。同时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生物,一般龙是用来象征祥瑞的,龙被神化之后就逐渐跟帝王结合在了一起。中国古代的帝王不仅说自己的天子还会说自己是龙的化身或者是龙的儿子,因此龙就得到了显赫的地位,成了皇帝专属。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臣是绝对不可能用带有龙的纹饰的,皇帝会认为这个人是想要造反。看一些电视剧我们就能发现这个问题,比如说某位皇子想要陷害另一个的时候就会在他的家中放一件带有龙纹的衣服,不机智的话这位被陷害的皇子可能就此终结他夺权的道路。皇子都这样了,更何况大臣,穿了更是要命的。

有很多人对包拯身上穿的也比较有争议,一说是龙袍,二说是蟒袍,我认为两种的说法都不对,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穿“龙袍”的包拯包拯最大的官位是去世之后被追封的一品吏部尚书。活着的时候最大的官是从一品,太子都不能穿带龙纹的,一品大臣就能了吗?显然是不能的,倘若电视剧中的是龙袍的话这明显就是一个错误,皇帝也不可能赏赐大臣穿龙袍,赏赐了也没有那个大臣会穿吧。穿了搞不好第二天就因为左脚踏进朝堂这种小事翘辫子,包拯担任的权知开封府做得不错,想必他也不会这么傻。

穿“蟒袍”的包拯或许有人会说包拯穿的是蟒袍,是的,蟒袍跟龙袍极为相似。现代人看着可能会有点晕,因为蟒袍上面的蟒跟龙很像,不同的是蟒上面的爪子只有四个脚趾。而皇室用的龙上面有五个脚趾,四个脚趾的就被称为蟒,也叫做花衣。再来说蟒袍,包拯就算穿的是蟒袍也是不对的,因为宋朝压根就没有蟒袍作为官服的记载。历来记载的是,蟒袍作为官服都是在明清时候的,起源根据史料记载是在明代开始,清朝延续了明朝的服饰制度。

一家之言电视剧中的包拯服饰是有点错误,可能是服装组误会了吧。蟒是装饰性极强的服装,华美的装饰图案给予了衣服象征意义。宋朝的官员服饰制度也基本是延续了前朝的,他们的服饰种类也比较多,有祭服、朝服、公服、时服、戎服、丧服等。基本形制上承袭了唐朝的,参详了汉代以后。

一般是绯色罗袍裙加上白花罗中单,束以大带,再以革带系绯罗蔽膝,方心曲领,白绫袜黑皮履。用不同的花纹来区别官员的等级,对于颜色上也是有要求的。三品以上的是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是绿色,九品是青色。

古代只有天子可以穿龙袍,为何包拯也能穿“龙袍”?

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包拯为什么能穿龙袍?真相让人汗流浃背近年来,很多人对包拯的电视剧产生了疑问。这就是包拯能穿龙袍的原因。有人说是皇帝给包拯的。是真的吗?有四个爪子的就是蟒袍,五爪的则是龙袍,而皇上穿的龙都是上升龙,就是龙头向上,而包拯穿的蟒袍则是下降龙,龙头朝下

他敢于鼓动人民的一切非理性为人民而战。于是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包青天。因为人们流传着包拯一直有黑脸的形象,这也是名字的由来。在我们看过的许多电视剧中,无论是在断案还是平时,包拯都穿着“龙袍”。所以问题是,包拯不是真的皇帝,也不是王子和大臣。他怎么敢穿龙袍?至于龙袍,它是皇帝的象征。

连皇帝的兄弟都无权穿龙袍。自古以来,除了皇帝,只有剧团的演员才敢穿龙袍。连服装都很严格。我们要知道,从孔子时代起,我们就一直提倡礼制。自汉武帝以来,一直存在着一种僭越罪。如果你穿不合适的衣服,你会被杀死的,然而,确实有一条龙在包拯的官服。事实上,宋代官服有两种,一种叫龙袍,有五爪;另一种叫蟒袍,只有四爪。

皇帝自然穿龙袍,龙的龙头都是向上的,叫升龙。包拯的蟒袍龙首向下,是向下俯冲的龙。龙袍和蟒袍也有明显的区别,即颜色。皇帝的长袍大多是黄色的,而包公的长袍则是黑色的。龙袍和蟒蛇袍不能随意穿。如果所有的大臣都穿和皇帝一样的龙袍,皇帝的独特威严是什么?场内外会有混乱,第二个是龙首。龙袍上的龙首是向上的。蟒袍的龙头向下,是为了降龙。第三,俗话说“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蟒蛇袍上的爪子比龙袍上的少。此外,蟒袍上还有鹤、蝙蝠等吉祥图案,意在使国家繁荣昌盛、祥和安宁。

古代只有帝王能穿龙袍,为什么《包青天》里包拯袍上有龙?

我们看的包拯袍上有?龙?其实是戏曲里面的?蟒袍?,包拯是宋朝时期的官员,那个时代的官员也不能穿蟒袍;蟒袍原本是明清时期王公大臣的礼服,后来民间戏曲里才给包拯加上了蟒袍和黑面的艺术形象

首先说明一点,包拯的蟒袍形象是戏曲的艺术加工,在真实历史上是肯定不会存在的。在包拯生活的宋朝,根本没有官员穿蟒袍这回事,至于龙袍更是皇帝一人专属,谁敢穿出来招摇过市就是妥妥的掉脑袋,没有任何商量。在一些电视剧中出现的包拯穿?龙袍?,是编剧和道具组没有下功夫,误导了观众。

再说一下龙袍与蟒袍最鲜明的区别:龙袍为金黄色,且龙爪的每个爪子上有5根脚趾;蟒袍则为蓝色、黑色等颜色,不可为黄色,且蟒的每个爪子上有最多有4根脚趾,跟皇室没啥亲戚关系的重臣,穿的蟒袍脚趾只能有3个。

这也就是说,假如包拯生活于明朝的话,他行政能力强,立功多,可以在一些隆重的场合穿3爪蟒袍。但是包拯是生活于更早的宋朝,他是根本不可能接触到蟒袍的,更不会整天穿着黑色蟒袍去断案。

还有一点就是包拯的?包黑炭?形象也是戏曲的艺术加工形成的,仔细想想,他父母都是中国人,生下来的孩子不可能跟非洲人一样黑啊!在史书之中并没有包拯肤色很黑的相关记载,这些东西都是戏曲妆容的夸大和误导,人们想着包拯铁面无私,自然是需要黑脸来衬托他的威严;并且包拯能断阴阳,于是就给他头上画一个月牙;再加上他的功绩又特别的大,代表着无上荣誉的?蟒袍?就加在了包拯身上。

因此,包拯如今的形象都是源于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佩,从而产生的夸张和艺术加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1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