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在正史上是怎样的?他真的比不上司马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其实,历史上的曹休,虽然也是曹氏宗族,但绝不是一个酒囊饭袋,相反,曹休骁勇善战,数次击败吴蜀两国,战功赫赫,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厉害的人物。
话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此时,曹休年仅十余岁,就失去了父亲。草草地将父亲安葬后,曹休就更名改姓,带着母亲,逃往南方躲避战乱,辗转来到荆州。听说曹操在北方崛起后,曹休马上从小道一路向北投奔这个远房亲戚。
曹操见到曹休后,十分欣赏他,对身边的人夸赞他,“此吾家千里驹也!”曹操安排曹休跟随曹丕左右,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此后,曹休又多次随曹操征战,不久就执掌了王牌骑兵-虎豹骑。
公元215年,刘备与曹操开始了汉中争夺战,并派出将军吴兰兵屯下辩。曹操就让曹休作为参军随主将曹洪前往征讨,临行前,曹操交代曹休,“你名义上是参军,其实是主帅。”曹洪知道后,就将军中大小事务都让曹休决断。
继而刘备派张飞兵屯固山,并放出话来要断曹军后路。正当众人疑惑时,曹休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不过是疑兵之计,如果刘备真要断我军后路,应该偷偷派兵突袭,怎么会如此大张旗鼓?同时,曹休建议,趁刘备主力还未集结,立即进攻吴兰,只要击败了吴兰,张飞也得跑。
曹洪听从了他的建议,进军打败了吴兰,张飞果然就撤军了。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休不久就升任了镇南将军,专门负责对吴作战。在任上,曹休不负众望,多次击败孙权,因功升任扬州牧。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魏明帝曹叡即位,曹休作为托孤大臣,被封为长平侯。趁魏国国丧期间,吴国派出将军审德入侵。曹休立即率军抵御,阵斩审德,逼降韩综、翟丹等。
后来,曹休又进封为大司马,仍然督扬州。可能由于之前一直打胜仗,曹休也不禁有点飘飘然。公元228年,曹休和司马懿各率一军伐吴。此时,吴将周鲂向曹休诈降。按理说,这种计策很拙劣,但曹休都轻信了,于是孤军深入,在石亭被吴军打得大败。
曹休狼狈逃回魏国,上书魏明帝谢罪。由于曹休是宗室重臣,魏明帝为了保全他的颜面,并不追究战败之责,还派出使者前往慰问,给他的赏赐比原来都要丰厚。但是曹休深感惭愧,终日在家闭门不出,心情郁郁,不久背上长出恶疮而病亡。
作为曹家千里驹,曹休驰骋疆场,鲜有败绩,却因为一次战败而久久不能释怀,最终抑郁而亡,实在太不值当。比起同时代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司马懿来,真的是相距甚远。
《三国演义》里司马懿与曹操有很多共同之处。曹操比司马懿更胜一筹。
。
曹操活了65岁,司马懿活了72岁。
寿命长才有可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两人都属于军事家、权谋家和政治家
军事方面。早期曹操天下无敌,灭吕布和二袁,收张绣、降刘琮。击乌桓杀踏顿,张鲁归降,马超西逃,等等。曹操在长江以北从横驰骋,无人能敌。
就连曹操认可的英雄刘备,在北方也是被曹操打的抱头鼠窜,惶惶不可终日,最后跑到刘表处才算暂时安身。
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得到荆襄九郡后,开始沾沾自喜,盲目乐观,导致战略性失误,让刘备和孙权结成联盟,再加上部队瘟疫流行,水战又不利,遂赤壁大败而归。刘备开始攻城掠地,三国雏形初现。
政治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出师有名,至始至终,掌握着政治主动权。
曹操权谋之术也是炉火纯青。曹操网络了天下大部分英才为其效力。而且曹操还唯才是举,让出身寒门的有志之士有了出头之日。
曹操在扩大曹氏宗亲的权力,打压士族的力量。这也是曹操内部一直有纷争的原因之一。曹操杀边让、杨修,逼死荀彧等,都是在打压士族的力量和话语权。
同时曹操不断扩大曹氏宗亲以及寒门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那时候的曹氏宗亲和寒门都死心塌地的辅佐曹操。士族即使有意见,也是无可奈何,只能退而求其次,大家妥协,保持着一种平衡。
再看司马懿。
遇到天生对手诸葛亮,司马懿想不当军事家也难。司马懿虽然对诸葛亮胜少负多,但凭借着自己的隐忍和坚持,最后在五丈原熬死了诸葛亮。
曹丕和曹睿临终都把司马懿当托孤大臣,因为不得不重用司马懿等士族力量!根源就是曹丕为了称帝,只能接受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在打压曹氏宗亲力量的同时,必须得到更多士族的支持,才能保持权力的平衡。
比如曹丕临终托孤陈群、司马懿两个士族代表和曹休、曹真两个旁系宗亲代表一起辅佐曹叡。
其中曹休和曹真掌握兵权,陈群和司马懿辅助。这种安排早期效果很好,但是随着曹休和曹真的相继离世,曹氏宗亲有能力的被打压,能力差的又打不过诸葛亮和陆逊之流,所以不得不重用司马懿士族力量,并赋予兵权。
曹睿临终本来安排曹氏宗亲互相牵制辅佐幼帝曹芳,怎奈代表士族利益的内臣孙资和刘放,害怕曹氏宗亲独掌大权后对他们不利,就极力劝说曹叡重用司马懿。最后,曹睿在重病中被逼无奈,临时把司马懿召回,让其与曹爽一起作为托孤大臣,来辅佐幼帝曹芳。
司马懿卧薪尝胆,装疯卖傻,麻痹大意曹爽。司马懿在家装病,不理朝政。结果大权在握的曹爽错误百出,不仅打仗打不赢,权谋也玩不过司马懿。虽然通过各种手段大权独揽,任人唯亲,却因此树敌过多,给司马懿发动政变提供了借口。
司马懿一看时机成熟,遂联合士族力量,在249年发动高平陵政变,一举拿下曹爽及其亲信,夷其三族,司马氏开始执掌曹魏政权。
司马懿无论是在政治、权谋和军事方面,丝毫不逊色曹操。
两人在世时均未称帝,机会留给后人。都属于奸雄!这两个人主要是年纪大了,成不称帝的意义不大,也算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在世时,这二人还是汉臣或者魏臣,没有谋逆篡位,自己死后,子孙非要当皇帝,也就无所谓了。
要说起综合能力,曹操还是远胜司马懿。尤其在文学方面,造诣远远超过司马懿。
如果当时曹休和曹真,有一个人活着,司马懿还有机会篡@权吗?根本不可能篡@权,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看曹休是什么样的人?有能力吗?
曹休是曹操族子,曹休最开始在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前往投奔,被曹操称为曹家的“千里驹”。曹操对待他如同亲生儿子,让他统领最精锐部队虎豹骑
曹魏建立后,曹休镇守东线,官至大司马。太和二年(228年),曹休在魏吴石亭之战中战败,不久背上长大毒疮去世。
再看曹真,也就是曹爽的父亲。
曹真曾一箭射死老虎,曹操赞赏曹真的勇猛让他统领最精锐部队虎豹骑。
曹丕当魏王后,拜曹真为镇西将军、都雍凉诸军事,负责镇守西北边境。曹真在黄初二年(221年),率军大破羌胡联军,平定河西。黄初三年(222年),率军包围江陵,击败吴将孙盛。
太和四年(230年),曹真代曹休为大司马。次年,公元231年因病去世。
曹休和曹真,都是勇武有谋略的人。只是,可惜曹休和曹真,都很短命,有一个不死,司马懿都没有机会篡@权,非常遗憾~
曹氏家族中,第一代的领军人物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惇等人,都可算是同时代的佼佼者;但到了第二代,尤其是在曹丕和曹彰先后死去后,曹氏家族明显就是人才凋零,以至于连夏侯懋这种庸才都能坐镇长安,更让人感觉曹氏宗族快无可救药了。
在这种背景下,曹氏二代给人的印象基本就是纨绔子弟,而唯一能够支撑起曹氏家族的,只剩下两个人:曹休和曹真。
曹休和曹真都是曹操的子侄辈,但因为他们出道比较早,所以与那些做吃老爸家底的二代不同,至少绝对没有人敢像轻视夏侯懋那样轻松他们。而曹休在曹操时代,就有非常不错的战绩,在汉中争夺战中,曾识破张飞的计谋,并大败吴兰,曹操对他的评价是曹家的千里驹。
从这点来看,曹休也算是有些能耐和实力,尤其是与曹氏家族中第二代人物相比,那绝对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曹休与那些一代们相比,显然还是要差上一大截,更不用说和同期的陆逊、诸葛亮、司马懿等人。
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曹休的确不是第一流的统帅。
在石亭之战中,曹休率领大军进攻东吴时,贾逵告戒千万不要这样打,否则必败无疑,满宠也一再告诫,甚至是曹休自己都知道这是一个坑,但他还是下令继续进军。
就凭这种表现,真的谈不上是第一流的统帅,因为敌人占据那种好进难出的地方,一心诱你进去,而你明知道是个坑,但为了证明自己很牛逼,就顺着敌人的意思,进入不利的战场,用不利的方法和敌人打仗,这不就是傻么?
想当年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百般挑衅,即便是送女人衣服,司马懿就是不出战,这并不能证明司马懿懦弱无能,恰恰说明司马懿是第一流的统帅。因为让我到不利的战场,用不利于自己的方式开战,这不是牛逼而是傻。
换句话说,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时机允许出战,那是迅如闪电、动如奔雷,时机不允许出战,那就是静去处子、不动如山。再通俗点说,要打可以,但必须按照我的规则来,由我掌握战场的主动权,这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统帅军事素养。至于曹休,显然是没有做到这一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1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