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配的忠心,让他面北而死,曹操都为他叹息。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在三国时期,天下出现了不少忠贞仁义的人。要知道有这样的性格,有时候能够成就一个人,就像是关云长。当然了有时候也能毁掉一个人,就比如我们今天所讲的审配。
审配这个人从小就是一个忠烈的人,别人都不敢在这样的事情上和他开玩笑。又因为他太正直了,导致了他被人重用只能做一个小官。后来袁绍成为一方的霸主的时候,发现了审配的才能,就开始把他当做心腹任用。后来袁绍让审配管理军务,并且去攻打曹操。当两方的人马对峙的时候,正好有一个人犯了法被审配给关起来了。这个人后来逃跑了去投奔了曹操,他知道袁绍军队的弱点在哪里,于是在听到帮助下曹操打赢了这场仗。就连审配的儿子都被敌人给抓走了,这时候就有很多人认为审配现在的权利这么大,又有强大的家族做支撑,他的儿子又被人抓走了,他一定会产生反叛的心思。
袁绍也考虑到了审配会反叛自己的可能,于是就准备找一个人替代他的职位。这时候正好军中有一个和他不和睦的护军,袁绍就询问他对这事情怎么看。可是这个人却觉得审配这个人喜欢拿自己和古人相比较,性子刚烈忠贞。他不会因为自己的家人在敌人的手上,就产生不该有的心思的。袁绍就纳闷在这种时候,这个和审配关系不好的竟然不顺着自己说话。这个人看出了他的不解,就劝说以前他们两个人是因为私事闹矛盾,但在大事上是不能胡乱攀咬的。袁绍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就不再提这件事情。不过由于这件事情的发生,审配和这位护军的关系竟然有了改善。
当袁绍死了之后,很多人都愿意拥护他的大儿子继承他的位置。可是这大儿子素来不喜欢这些像审配一样忠义的人,和审配关系不错的人害怕袁绍的大儿子会加害他。所以就把袁绍的遗言篡改了,扶持了他的另一个儿子登位。这件事情被袁绍的大儿子知道后就想自立,可是军中的人不愿意给他兵马。于是他一生气,就把那位和审配关系不错的护军杀死了。
后来审配的侄子叛变了,他为曹操的兵马打开了城门,审配也被曹操活捉了。当他被带到敌军的营帐里面的时候,有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头,还说他这次死定了,可是他丝毫也不害怕。这时候曹操问他知不知道城门是谁帮他打开了。他说不知道。曹操告诉他,就是他的亲侄子办的事情。他心里十分愤怒,没想到自己的侄子竟然会背叛主公。
曹操其实是不想杀他的,可是无奈他对袁绍太忠心了。当曹操问他为什么在城里面留这么多箭的时候,他只是说当看到曹操,就恨自己留的箭少。他一直都不向曹操屈服,曹操只能把他杀了。在临死之前,他对行刑的人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让自己向北面跪对着赴死,只因为他的主公就在北面端坐着。
这件事情要从袁绍开始说起。
袁绍的主要谋士包括田丰、沮授、审配、逢纪、郭图、许攸、辛评辛毗兄弟等,袁绍身死之时,袁绍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人:田丰下狱被杀、沮授战败被擒,略过不提,许攸本不受重用,又投靠了曹操,同样不提。当时军中的最重量级人物就成了审配(在之前沮授受猜疑被贬的时候,袁绍已经将2/3的兵权从沮授手中收回,转授给了审配和淳于琼。之后沮授被擒,淳于琼在乌巢被杀,审配自然就成为了军中权力第一人)。而逢纪之前为了推到政治宿敌田丰,已经在政治上倒向了审配(注:此处为本人猜测)。因此,这两人是有条件可以矫诏立袁尚为嗣。
至于为什么立袁尚为嗣,也要从袁绍开始说起。袁绍极为宠爱袁尚,据史书记载,素有废谭立尚之心。但是可能是因为袁绍自己觉得自己寿命还长,同时他本身又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所以一直只有言论而没有行为。但是可以想象得到,他肯定是询问过他身边的重要谋士,比如审配、比如逢纪。那么很有可能两个人已经表达过了对袁尚的认同,而事实上袁尚的才能也确实要比袁谭更突出。袁谭对于这种事情不可能一无所知,那么自然会形成相对立的政治派别。在袁绍死亡之前,袁谭派和袁尚派应该就已经在无形中形成了。
现在的问题是,袁绍突然死亡,没有留下遗言。如果审配和逢纪迎立袁谭的话,很可能遭到袁谭的政治报复和打击,就算不受打击,也再难以和之前就靠向袁谭的郭图、辛氏兄弟竞争。因此,干脆矫诏立袁尚为嗣,这样也可以将实力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里。至于袁家的结局,那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至于审配为什么宁死不降,这个应该跟忠心无关,跟个人性格有关。
根据历史记载来判断,审配应该是一个多才无德、刚愎自用的人,这样的人在遭遇毁灭性的政治失败,选择死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顺便补充说明一下当时情况:
袁绍非常宠爱袁尚,因此袁尚应该是在中军行走。袁谭深为长子则应该是统兵在外。审配和逢纪属于袁绍不能或缺的谋士和指挥官,肯定是在中军帐前。
而郭图和辛氏兄弟则是袁绍特意派给袁谭的幕僚参谋。这既符合各个政治派别的利益,也直接导致了袁氏兄弟的最后分裂。
曹操帐下谋士众多,他们运筹帷幄,为魏国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辅臣云集,就无人像诸葛亮在蜀国那般被众星拱月,对垒谁是第一功勋谋臣也见仁见智。在笔者看来,则以荀莫属。
荀字文若,豫州颍川人。永汉元年(189年)举孝廉,任守宫令,即为皇帝掌握笔墨、纸张的那类小官。因董卓专权弃官归家,又以颍川是四面受敌之地,劝乡里人离开故土。荀自身到了冀州,被袁绍待为上宾,但预料袁“终不能成大事”(《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于初平二年(191年)毅然转投曹操。曹操将他比作张良,时年29岁的荀自此最早投奔曹操的顶尖谋士。当然,资历并不等于功绩,而且就出谋划策来说,荀的名头也不如郭嘉、荀攸响亮。陈寿称其“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风,然机鉴先识,未能充其志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既如此,何以将荀推上功勋榜的首席?
二是拚袁绍以定北方。建安二年(197年),袁绍写信给曹操,言辞骄慢,令其大怒。荀阅信后说:“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故士之寡能如问者多归之,公以至仁待人,推诚心不为虚美,行已谨俭,而与有功者无所吝惜,故天下忠正效实之士咸愿为用,此德胜也。夫以四德辅天子,扶义征伐,谁敢不从?绍之强其能为!”(《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一席话令曹操心结顿消,确立了与袁绍决一雌雄的心理准备。荀还提出先取吕布的步骤,从而为官渡之战扫平了障碍。建安四年(199年),围绕是否抗袁问题,曹营又展开一场辩论,孔融等人认为袁绍地广兵强,恐怕难以击败。荀指出:“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而一切皆如荀所料。
三是缓设九州以安人心。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兼任冀州牧,有人劝说他恢复古时所设置的九州,从而控制更广阔的区域。荀认为,这将使全国惊骇,许多人担忧会被逐个剥夺地盘,天下就不易图取。希望先平定河北,再修复旧日京都,然后南征荆州,等天下大定,才商议恢复古制,这才是国家的长久利益。曹操于是搁置了原打算。
第二,荀为曹操组合了征战南北的智库群体。荀虚怀若谷,极善于举荐人才。
他先推荐戏志才,使之成为曹操很得力的谋士。戏志才去世后,曹操给荀写信称:“自志才之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颖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荀于是举荐郭嘉。由于荀一般在后方调度,曹操此前还曾问他谁可替代随军谋划,荀推荐了荀攸、钟繇。建安十年(205年),河东叛乱,曹操又让荀举荐贤才。荀称杜畿“勇足以当难,智足以应变”(《傅子》)。杜畿果然成功平乱,并广施仁政,颇具政声。据《后汉书》所载:“又进操计谋之士从子攸,及钟繇、郭嘉、陈群、杜袭、司马懿、戏志才等,皆称其举。”当是时,群雄并起,群雄之争即人才之争。可以说,荀所举之人,其价值都非一城一池可比。试想刘备因得诸葛亮辅佐,局面为之大变。荀攸、郭嘉、司马懿与诸葛亮均是同等级的人物。倘若没有荀攸、郭嘉用谋,曹操与袁绍的角力鹿死谁手,真难以预料。可见,荀对曹魏功莫大焉。
第三,荀为曹操稳固了赖以立足的后方阵地。
长期以来,荀“居中持重”(《三国志?魏书十?荀传》),有随曹操出征,而调度后方军国大事,所起作用有如萧何之于刘邦。兴平元年(194年),时任兖州牧的曹操东征陶谦,委任荀主持留守治所鄄城。恰张邈、陈宫乘机在兖州反叛,并暗中迎接吕布。吕布到达后,张邈遣人告诉荀说:“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三国志?魏书十?荀传》)大家都很疑惑,荀则料定张邈叛变,速布置防备。豫州刺史郭贡率几万兵马来到城下,有人说他与吕布同谋,都非常害怕。郭贡要求面见荀,前来援助的夏侯认为不宜冒险,但荀推测郭贡尚未打定主意,正可前往劝说。郭贡见其毫无惧色,认为鄄城不易攻下,便带兵离去。荀又派程昱劝说范、东阿两县,终于为曹操保全了三城。可以说,也在危难之际为曹操保住了立足的根基。兴平二年(195年),曹操获悉徐州牧陶谦去世,欲乘机夺取徐州。荀劝阻道:“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三国志?魏书十?荀传》)为此建议曹操也稳固兖州,收获已成熟的麦子,积蓄粮谷,彻底战胜吕布。若现在攻打徐州,吕布将乘虚侵扰,就会失去兖州,以致无安身之地。曹操采纳其意见,储存粮秣,积蓄实力,不久大败吕布。建安元年(196年),荀又建议对关中将帅施恩布德,以腾出手来对付袁绍。建安六年(206年),曹操在官渡之战胜利后打算南击刘表。荀认为应乘袁绍兵败势穷时加以平定,假如现今远征长江汉水,万一袁绍收集残余,趁虚攻击背后,大事就完了。曹操纳其策,遂挥师北进。待彻底扫灭袁绍残余后,荀于建安十二年(208年)建议曹操出其不意攻击荆州,刘表之子刘琮速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8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