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隐忍不称帝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十月,曹丕代汉称帝,改元黄初,定都洛阳,建立魏国;第二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曹丕、刘备的先后称帝,深深刺激到了孙权。
从建安五年接掌权力开始,年轻的孙权不仅巩固了孙策留下的基业——江东六郡,而且还实现了政权的软着陆。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野心家,孙权也日思夜想着早日称帝。只是客观现实不允许那么做,他必须包羞隐忍。
史载,“权闻魏文帝受禅而刘备称帝,乃呼问知星者,己分野中星气何如,遂有僭意。而以位次尚少,无以威众,又欲先卑而后踞之,为卑则可以假宠,后踞则必致讨,致讨然后可以怒众,怒众然后可以自大,故深绝蜀而专事魏。”
家有三件事,先从紧上来: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二月,吕蒙擒杀关羽夺得荆州,孙刘联盟完全破灭。刘备随时有可能率军顺江而下打上门来,孙权必须小心应对危局。次年正月曹操病亡,其子曹丕继位,时局更添了变数。为避免陷入两面受敌的困境,孙权主动出击展开危机公关。他一面派使臣联络曹魏,观察时局变化,一面令陆逊整军备战防御刘备东征。曹丕称帝后,孙权立即上表称臣,第一时间接受了曹丕的“吴王”封爵。
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孙权决定迁都武昌。东吴最早的政治中心在吴(今苏州),建安十三年(208)迁到京口(今镇江),建安十六年(211)又迁到了秣陵(今南京)。后来为方便与刘备争夺荆州,又迁到了陆口、公安等地。如愿夺得荆州之后,陆口、公安的地位下降,两地位于荆州腹地,离长江下游的建业太远,一旦扬州有警则鞭长莫及。而武昌位置居中,既可以兼顾荆扬二州,西边又有樊溪,适合训练水军,长江边有樊山,还利于孙吴军队防守。
事实证明,孙权的决策是正确的。在武昌,孙权指挥若定,全盘统筹调度,陆逊在前线沉着应敌,一举击败了刘备的进攻,赢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击败刘备后,孙权审时度势并没有赶尽杀绝,而是另派使臣前往刘备处展开了外交斡旋,希望可以尽释前嫌、共御曹魏。差点蚀光老本的刘备痛定思痛,也变得冷静下来,经交流沟通后,双方达成了谅解。曹丕得知孙权与刘备暗中勾结往来,恼怒异常,立即调兵遣将兴师问罪。由于应对及时,孙权成功粉碎了曹军的进攻。
在击退曹丕后,群臣上书孙权,劝其称帝。孙权权衡再三,觉得称帝时机不成熟,婉言拒绝了群臣的建议。刘备病亡后,诸葛亮主持了蜀汉军政大权,主动派遣邓芝使吴意在修好,孙权与蜀汉破镜重圆,并逐渐疏远、断绝了与曹魏的关系。
曹丕闻读大怒,再次兴兵伐吴,孙权临江拒守,迫使曹丕退兵而还。曹丕死后,孙权一改从前的“屈身仕曹”,主动向曹魏江夏郡发起了进攻。先后发动了石阳之战、襄阳之战、石亭之战,尤其在石亭之战中大败曹魏大司马、扬州牧曹休,曹魏军兵死伤万余。
经过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和外交斡旋,孙权终于拥有了与曹魏、蜀汉政权势均力敌的政治力量,于是称帝之事也提上了日程。
此前,“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直到汉末三国,东南有天子气的谶语并没有完全消失,反而愈演愈烈,这时候竟然成了孙权称帝的依据。紧接着,汉献帝兴平年间吴中童谣“黄金车,班兰耳,闿昌门,出天子。”又传唱开来。
在众人一片劝进声中,孙权终于按奈不住心底的欲望了,痛斥曹丕称帝是淫名夺器,自己称帝才是天命所归。
吴黄武八年(229)四月,孙权终于得偿所愿,在武昌南郊登坛称帝。
孙权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下面详细说说。
公元220年,乱世之枭雄曹孟德(注释1)去世了,他的儿子曹丕逼着汉献帝?禅让?的皇位,以魏代汉,建立了魏国。公元221年,自诩为中山靖王后人的刘备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建立了蜀汉政权,年号?章武?。
听这国号,曹丕和刘备明显就是要刚上了,好比隔空对骂,面对面打架,谁都不服谁。这时候的刘备一改往昔低调做老好人的形象,称帝后没多久,便以为关羽报仇为旗号,倾全国兵力讨伐东吴,之前大家还都是吵吵架为主,谁也没想着一次性的跟对方玩命,于是整个东吴上下人心惶惶。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孙权没有选择跟随曹丕和刘备之后选择称帝,而是称王的同时向曹丕称臣。这里孙权明显是耍了个心眼。一是想借魏国势力,帮助其渡过刘备兴师讨吴的难关。二是表达自己依旧想做汉臣的虚伪,好笼络人心。这次表面上孙权是认怂了,但却让东吴得到了实惠。
后来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的八百里联营被陆逊的火攻烧了个干净,大军首尾无法相顾,是在魏国和吴国的夹击,促成了刘备大军的大败,火烧连营八百里,千万蜀汉儿郎都成了焦土。
在夷陵大败刘备后,之前还乖的像猫的孙权就开始跟曹丕耍起了小心眼子,先是答应派遣太子去魏国做人质,迟迟不出发,后来干脆就玩起了冷暴力。最后曹丕忍无可忍,兴兵讨伐,却也没造成什么实质性损害。等到危机彻底解除,孙权终于可以大大方方的称帝,成为三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注释1:曹操生于155年,死于220年。总计活了65岁。
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首先是因为当时东吴的实力还非常的弱小,面对强大的曹魏和蜀汉,他是不敢先称帝的,然后孙权也很清楚的知道以当时东吴的实力是不可能同时接下魏国和蜀国的围攻的,所以称帝这件事情只能往后推。
其次是因为孙权称帝的理由并不是很充分,他不像刘备有着最正统的身份,皇室的后代,更没有曹丕像汉献帝这样的砝码,所以综合来看的话,他根本就没有资格称帝,当然孙权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在刘备和曹丕全都称帝之后过了10年的时间,他才选择称帝。
此外孙权不想要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身上,毕竟那个时候的东吴还要发展,再加上孙权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耗费的太多的心情,并且因为这件事情把整个东吴搅得乌烟瘴气,所以孙权根本抽不出精力来称帝,他必须要把这些事情全部摆平之后才会考虑到底要不要称帝。
除此之外就是天下老百姓的民心并不在他孙权这一方,并且孙权在老百姓的心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王,如果孙权贸然称帝的话别说曹魏和蜀汉的老百姓不会买他的帐,我想就连东吴的老百姓也不会承认他,所以孙权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把称帝这件事情压到了最后。
不仅如此,孙权刚开始本来就没有称帝的打算,对于孙权来说做江东的王已经非常不错了,只是后来实在碍于局势没有办法他才选择称了帝。
第一、孙权是个务实的创业者。汉末三国,诸侯争霸,其中有许多不务实的人。比如袁术,还没有打下多少地盘呢,就急着称帝,结果身死国灭。孙氏则不同,孙氏在江东历经三代,打下扎实的基础,江东人心尽在孙氏。曹丕称帝,孙权不但不反对,而且上表称臣,为什么?因为他面对刘备集团的沉重压力。孙权夺了刘备曾经占领的荆州,遭到刘备的疯狂报复,他选择了联曹抗刘的战略,不惜上表称臣。而曹丕也投桃报李,加封他为吴王,而孙权坦然受之。从这一点看,孙权走的是务实路线。正象现代人所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孙权最看重的就是利益。为了利益,可以叛刘降魏,自然也可以叛魏投刘。实力强大到一定地步,也可以自立为帝为王。这就是孙权的思维。
孙权在等待时机。汉末三国是一个讲名份的士族社会。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称帝,从程序上来看名正言顺;刘备是汉室之后,不接受曹丕的称帝,而选择自己称帝,兴复汉室,从名分上来说,也有道理。但孙权称帝,却没有一个正当的名份。他靠的就是拳头,没有其他。所以他一直在等。等待曹丕与刘备称帝以后,如何对待他。结果,孙权等来了两场战争。夷陵之战,孙权大破刘备;曹丕三路伐吴之战,无功而返。孙权赢得了对曹、刘的两战战役胜利,终于有了称帝的勇气,他不需要名分,拳头硬就是真正的名份。
因为名不正言不顺,时局不利于自己,不敢称帝。一旦称帝就会遭到刘备和曹丕的共同追杀,那么东吴很快就会被灭亡,所以一直没有称帝。
我们来分析东吴为何是名不正言不顺的。以前的人都是讲究名正言顺的,是需要正经的名分才可以称帝的,东吴不是世家大族,也不是皇亲国戚,他之前只是一个地方的官吏,是没有不具备任何称帝的理由和条件的。
相反曹丕是通过刘协禅让而称帝的,而刘备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他们两个都有非常正当的理由来称帝,他们两个称帝是不会受到世人的埋怨的,属于名正言顺的。
还有孙家并不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也不是皇亲国戚。本来管理江东在内部有一些人是不满的,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投靠孙家,实际上并不是全心全意的拥护孙家,在此时江东孙权还不能一言九鼎。
最重要的一点是时局的不允许,当时的孙权为了夺回荆州,故意埋伏陷阱将关羽而杀死,这个时候刘备是和东吴有仇的。还有曹丕称帝后是最想看看蜀汉和东吴的动向,如果这个时候谁想称帝,那么曹丕最先跟谁动手。
刘备称帝后直接向东吴发动战争,刘备最后惨败,但是东吴为了不让曹丕有机会来攻打自己,还是和刘备联手一起对抗曹丕。
这样的时局怎么能够称帝呢?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孙权是非常明白和懂得的,他虽然没有称帝,但是自己却非常的低调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假意对曹丕称臣,获得吴王的称号。
自己则在背后不断的壮大自己的实力,和蜀汉联盟继续保持三国的局面,最后江东局势已经安定,深得民心,这个时候称帝已水到渠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