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贾诩究竟是不是三国第一谋士,贾诩的真实水平到底如何?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贾诩是三国比较有名的谋士,最近关于贾诩的讨论比较激烈,很多人认为,贾诩是三国第一谋士。
那么贾诩真正的实力如何,是不是三国第一谋士呢?我们结合史料中贾诩的一些事迹来分析。
贾诩是西凉武威人,西凉这个地方自从东汉中期开始,就非常乱。羌族氐族和军阀造反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三国其他的谋士的的成长环境没有一个比贾诩更恶劣。史书虽说没有记载贾诩具体的成长,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贾诩的少年时光并不美好。这种成长环境,养成了贾诩独特的个性和处世观。
《三国志》记载,贾诩年轻的时候被推举为孝廉,并做了郎官。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干部。但是贾诩居然辞官不做,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叛变的羌族,并且被抓了,贾诩对羌族首领说,我是段颍的外甥,你们不要轻举妄动。这个羌族头领一听,果然投鼠忌器。因为段颖在羌族人心中是杀神一般的存在。段颖一生和羌族战斗180多次,杀羌无数。羌族人非常畏惧。就放了贾诩,而同行的人都被杀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贾诩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帮助的力量保全自己。并且对做官不怎么热衷。我们中国古代士人讲究学而优则仕。就是有你能力了就去做官,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三国其他谋士没有一个能够免俗。但是贾诩对此并不感冒。
公元192年,董卓死了,西凉军团群龙无首,人心惶惶。董卓的下属李傕、郭汜等人打算解散军队回老家西凉。
而贾诩建议李傕郭汜先不要解散军队,因为,将军没有军队就像老虎没有了牙齿,一个亭长就可以解决问题。还不如带领军队回长安。这李傕郭汜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杀了个回马枪。没想到还成功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贾诩蓄谋已久的,有意弄乱天下。其实,贾诩当时并没有想这么多,贾诩只是听说长安的王允打算清算西凉军。而贾诩也是西凉军团的一员,自己没有办法幸免。于是想出这一招驱狼吞虎的办法自保。根本没想到局势会糜烂到那种程度,他本人也非常后悔。
后来的局势贾诩自己也没办法掌控,李傕和郭汜完全是两只恶狼。得势后根本不鸟贾诩,表面上给贾诩高官厚禄,实际上我行我素。比如,李傕想把汉献帝软禁到军营,假惺惺的来咨询贾诩的建议,贾诩说这样不行。结果李傕并没有理会贾诩。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贾诩并没有掌控一切的能力,现在很多人称贾诩为毒士,是没有道理的。虽说反攻长安的建议是贾诩提的。但是贾诩顶多算提醒。李傕郭汜只是当局者迷,一时间被董卓的死打击的有点大,没有考虑到而已。等他们缓过来,未必就想不到。而且,后面的事情发展,贾诩完全插不上手。只能够眼睁睁看着李傕郭汜把关中搞得乌烟瘴气。
后来贾诩投靠张秀,劝张秀投降曹操。在这之前张秀背叛过曹操一次,还在战斗中杀了曹操的爱将典韦,爱子曹昂。但是贾诩却劝张秀投降曹操。还说,曹操这时候要名声,一定会既往不咎。于是张秀就投降了曹操。
对于这件事,贾诩做的有点不厚道。贾诩完全是为自己,只是想为自己找一个养老的地方。毕竟在投靠曹操之前,贾诩也是颠沛流离,没有稳定的落脚点。
但是,贾诩完全不考虑张秀的死活。张秀投靠曹操,曹操短时间确实不会把张秀怎么样,毕竟曹操想借着招降张秀的事情向天下证明,我曹孟德是非常大度的。可是难免不会秋后算账。
而后面张秀在曹操北征乌恒的途中不明不白死去,张秀的儿子张泉卷入魏讽的谋反案也被处死。张氏父子的结局真是耐人寻味。不管是不是曹操秋后算账,但是确实没什么好的结果。
在我看来,张秀作为一个军阀,还和曹操有仇,居然还投靠他,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且这天下又不是只有曹操一个归宿。张秀完全可以南下。
投降曹操是贾诩的最好的选择,但不是张秀最好的选择。从这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贾诩考虑事情的时候,是以自己为中心。不会考虑其他人的。作为一个谋士,不能够处处为自己的主公着想,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谋臣。
等到贾诩投降曹操后,也没有为曹操在军事上有太多的建树。政治上也没有过人的地方,而是非常低调。曹操不主动问,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史书记载: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这没有谁比贾诩更低调了。说实话,这种工作态度也就曹操能够容忍,换了其他人,早就要处理贾诩了。这个就像公司请来一个高级顾问,从来不主动建言献策,而是处处想着明哲保身,不得罪其他人。我想老板早就炒他鱿鱼了。
这干工作哪有不得罪人的。但是只要对事不对人,相信很多人会理解。
这贾诩唯一在军事上有所作为的也就是平定马超和韩遂的叛乱。一个离间计策被人称为神机妙算,似乎是天下第一。
曹操之所以带贾诩去平定关中叛乱,并不是贾诩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贾诩是西凉人,马刺和韩遂也是西凉人,都是老乡。而且贾诩在西凉军团中带过,对对方的情况很了解。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说明曹操善于利用资源。而马超和韩遂本来就有矛盾,这显而易见首选就要用离间计。任何一个谋士都能够想得到。并不是什么很高明的计策。
只是,贾诩有一定的知名度,他的计策自带光环。就像鲁迅先生写过,我家门前有两颗书,一个是枣树,另外一颗也是枣树。这乍一看,这不是废话吗。但是名人说的,自然就不一样,得好好体会,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内涵。但是如果是普通人这样写,就要被人说成神经病。
贾诩可以说是三国谋士中的另类,这可能和贾诩少年时代的经历有关。养成了贾诩处处以自保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可以说贾诩有点迫害妄想症,深怕其他人猜忌他,谋害他。为此他常常会分析人的心理,这也让贾诩在洞悉人心这方面高于三国其他谋士。
所以,贾诩只能够说是三国第一谋己的谋士。如果按照谋士本身的定义,贾诩是不合格的。
在古代,一个君主想要成就一番事业,除开他的能力和财力之外,谋士能力的强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著名的谋士有很多,比如张良,他加入刘邦阵营后制定战略规划以及各种策略,最终覆灭秦朝并击败项羽,助力刘邦建立汉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也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三国时期也有一个被称为"毒士"的贾诩,现代很多人把东汉灭亡的原因归咎于他,甚至一度认为他才是那个时代最出彩的谋士。可贾诩非常低调,史书上对他的记载也并不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贾诩的所谓作为了解他的智谋到底有多高。
边郡小吏在乱世里面,只为活下来
贾诩出身于西凉,那个时期的西凉还是边塞地区,尚武之风非常浓厚但有知识的人并不多,所以东汉朝廷每隔几年才会给西凉一个孝廉的名额,选拔西凉的人才,而贾诩年轻的时候就得到了唯一的名额,成为孝廉后调到长安任职。贾诩在长安没多久就感觉天下即将大乱,于是辞职回到家乡避难,路上被一伙马贼截杀。当时贾诩很淡定地告诉那伙马贼说段公是自己的外公,只要给我写一封书信回家,家里自然会拿一笔赎金来救自己。这位段公影响力极大,马贼信以为真,于是好吃好喝招待贾诩,不仅还了他的财物而且还送他下山,希望贾诩既往不咎,其他人全部被坑杀。
贾诩回到西凉没多久董卓又带着兵马占领洛阳,随后又迁都长安。贾诩身为西凉集团的人,但因为不是董卓心腹的原因也没有给董卓什么良性建议,只是通过董卓一连串的安排洞悉董卓的意图,随后保全自己的家人。
后来董卓被杀,西凉集团担心汉献帝要诛杀所有西凉人,那些将军打算连夜跑路。贾诩知道就这么跑路死得更早,于是为李傕、张济等西凉将领出谋划策重新攻打长安并掌控汉献帝,逼迫汉献帝下旨免去他们的罪行。而汉朝经过一连串的打击,再加上贾诩这一次"暴击",威望一落千丈,各地诸侯看见了汉室的衰弱,纷纷拥兵自重相互攻打,可以说是贾诩揭开了乱世的序幕。贾诩本人尽管受到世人批判,但他并没有打算解释,也不和李傕等人同流合污,而是策划了汉献帝出逃之后,自己到宛城给张济的侄子张绣做幕僚。
带着张绣转投曹操,搭上曹魏顺风车
张绣作为西凉集团的少壮派将领,他对贾诩的能力心服口服,得知贾诩到来后甚至对他执"子孙礼"。在此之前的张绣虽然有武力,但他镇不住宛城的地方豪强和各种势力,贾诩到任后帮他理清思路,用杀鸡儆猴的方式快速处决了一批想击杀张绣的士族和豪强,果断镇住了其他也有想法的士族,随后又用这些士族家里的屯粮安置了大批流民,从里面挑选壮士进行扩军,让张绣稳稳控制住宛城。
曹操中原之战结束后把目光投向宛城,亲率大军前来作战。战时贾诩给张绣的建议是竖壁清野,不要和曹军正面作战,不然必输无疑。张绣没有采纳贾诩的意见,出战后果然被曹操打败,狼狈回到城中询问贾诩对策。此时贾诩告诉他,现在收拢兵员再次出击肯定得胜而归,这一次张绣出击后果然和贾诩料想的一样,以至于曹操感叹贾诩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用兵如神。
官渡之战前夕袁绍派人拉拢张绣从后方袭击曹操,张绣原本想答应袁绍但贾诩当场拒绝袁绍的使者。张绣担心遭到袁绍报复并咨询贾诩意见,贾诩告诉他投靠曹操才是最好的出路,尽管我们和他有血海深仇,但曹操的潜力更足,在这个关键时刻也会冰释前嫌。事后再次验证的贾诩的看法,曹操大方接纳他们,不仅没有收兵权甚至还赋予他们极大权力。而贾诩本人也在官渡之战中为曹操出谋划策,终于使得曹操击败袁绍控制整个河北。
助力曹丕上位,得到善终
后来西凉韩遂带着马超攻打长安,曹操本次西征只带贾诩做参谋,作战初期贾诩不建议曹操和西凉铁骑正面作战,曹操没有采纳被杀得大败。后来曹操虚心请教贾诩破敌之策,贾诩巧用离间计离间韩遂和马超之间的关系让两人自相残杀,曹操趁着这个空挡偷袭并掌控西凉后回头击杀已经被打残的马超,一战平定西凉。战后曹操感叹西凉已经割据了几十年,此战能够收复失地,贾诩当首功。
曹操年迈时正在为继承人苦恼,当时曹丕、曹植两人都很优秀,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支持团队,有一次曹操特意屏蔽所有人询问贾诩的意见,因为贾诩从来不站队,他的立场最中立。贾诩很巧妙的用袁绍、刘表的例子告诉曹操(袁绍和刘表两人就是因为选了小儿子做继承人才导致政局混乱并被曹操歼灭),曹操听后大笑,从此确立曹丕为继承人。
后来曹丕继位并顺利称帝,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拔贾诩为太尉,也就是三公之一。彼时的贾诩位高权重但他依旧低调,也不和权贵走动,安安心心做自己的事,最后得到善终,也是那个时代为数不多得到善终的谋臣之一。
小结
纵观那个时代出彩的谋士很多,比如卧龙诸葛亮,他呕心沥血帮刘备从一个小小的新野县令逆袭成为蜀汉皇帝,刘备死后又继续带着蜀汉这只巨兽前进,但天纵英才却在五丈原病逝。还有曹操最初一是最重要的谋臣荀彧,他作为士族的代表,用自己的能力和人脉帮曹操经营地盘并出谋划策,曹操一度把他比作萧何一样的人物,但这样人的最终却还是被曹操猜忌致死。
而反观贾诩,一辈子数次易主都没有被猜忌,反而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一辈子制定的所有策略,不论在逆风局还是顺风局,使用的人就能获胜,可以说是真正的算无遗策。他的智谋实在高明。
贾诩取得的成绩确实要比郭嘉高了不少,尤其是在曹操定鼎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贾诩几乎计出必胜,李榷、张绣、曹操、曹丕都在他的谋划下渡过难关,不过贾诩在算计时从来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所以得到了一个"毒士"的称号。
贾诩年少时相当的平凡,虽然名士阎忠认为他有宰辅之才,但却一直声明不显。贾诩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出手,还是在董卓被杀之后。当时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煽动李傕、郭汜带兵围攻长安,威逼汉献帝和司徒王允,狠辣的手段导致京城一片腥风血雨,朝野震动,这也是毒士第一次在人前暴露自己的毒牙。
贾诩最优秀的一次投资,押中了曹操的继承人。在曹操还未立太子时,贾诩就已经看出了曹丕的野心,并且在背后为其出谋划策,辅佐曹丕登上了太子之位。曹丕即位后,便立即给予厚报,封其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贾诩于77岁高寿去世后更是与王朗、曹真等人一同供奉在魏文帝庙内,享受香火的祭祀。
扩展资料:
贾诩与郭嘉的关系
郭嘉,生于170年,死于207年。起初是袁绍的部下,后依附曹操,成为曹操五大谋士之一,为曹操统一北方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才智过人,被曹操称为自己的“奇佐”。贾诩和郭嘉都是曹操重要的谋士,但郭嘉更受曹操的信任,只可惜因年早逝。
在郭嘉去世后,贾诩才得以重用。郭嘉是通过荀彧介绍给曹操的,再通过程昱获得曹操信任的。和曹操志同道合,无话不说,相处如朋友一般,曹操更是想自己离世后,将身后事都托付给郭嘉。从这些可见曹操和郭嘉的感情真的犹如兄弟。贾诩是后来随张绣投靠于曹操的,贾诩很有心计,一切计谋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因而也有一些非正面的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6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郭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