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魏征死后,李世民有什么样的变化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众妙之门 2023-06-13 00:51:18

魏征死后,李世民有什么样的变化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你们知道魏征死后,李世民有什么样的变化,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唐太宗与魏征是一对君臣相谐的典范,一个善于纳谏,一个敢于谏言。由于绝大多数人上大学之后和历史“永别”,其历史知识往往来自于中学历史课本和历史老师,就会形成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历史远比中学课本里讲的东西要丰富和真实得多。比如,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就很有猫腻和水分。

据史料记载,魏征是赫赫有名的谏臣,在朝中上谏,甚至不惜冲撞皇帝,反对李世民的做法。如果皇帝不采取就以死相逼,所以朝廷上下也都很敬佩他的勇气和胆识。以至于人人纷纷说皇帝害怕魏征。也正式有这样一位忠臣辅佐李世民,才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序幕。而皇帝李世民对魏征也是又爱又恨,在朝廷中他是不可多得的忠臣在朝下魏征也是充当着皇帝老师的职位,在生活中循循善诱,引导着皇帝李世民生活中的小事。

贞观17年,魏征病重,唐太宗多次亲临魏征府看他,给他送药,将公主许给魏征做儿媳妇。魏征死后,唐太宗罢朝五天致哀,昭以一品官的礼节送葬,亲自撰写碑文,刻于石碑上。这种荣耀,前所未有。一代君臣之间的知音佳话,如果演绎到此结束,应该是划上一个相当完美的句号了。

哪曾想,就在魏征死的同一年,太子李承乾谋反。魏征极力举荐的两个人,吏部尚书侯君集、中书侍郎杜正伦都被牵扯进来。唐太宗很生气,你魏征说他们有宰相之才,竟然串在一起害我。于是唐太宗自贱天子金口玉言的名声,解除了公主与魏征之子的婚约,还推倒了亲手为魏征撰写的墓碑。

在贞观十七年以前,魏征多次指出李世民的过失,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洞察力绝非一般。而侯君集,性格缺陷明显,不止一次被人看出有不良图谋,但魏征却极力推荐,称道说,魏征和侯君集是一伙的,魏征也参与了李承乾的谋反集团。还有魏征是山东豪族的代表,侯君集是秦府旧将,两个完全不同的政治集团,你违章推荐个山东庶族尚可理解,你推荐侯君集这样的野心家是什么意思?莫非,这两股势力有地下交易,他们在酝酿什么威胁皇权的阴谋。

魏征死后三天被李世民砸了墓碑,李世民为何会这么做?

准确的说并不是在魏征死后三天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而是在差不多半年后的时间上。李世民之所以砸魏征的墓碑是因为太子李承乾早饭,其中有魏征推荐的候集君和杜正伦两位大臣也参与其中。

一,明镜魏征

李世民把魏征当做一面镜子,根据魏征的建议来观察和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魏征本来是李建成的手下,因为李建成在很多方面没有及时听从魏征的建议,导致玄武门之变失败,李世民上位。

后来魏征成了李世民的手下,魏征对李世民也是直言不讳,当李世民做的不妥的地方,他有会毫不顾忌的说出来,让李世民改正。这样的性格和办事方式在官场是是还不太容易混的,当别的大臣为魏征捏把汗的时候。魏征也直接告诉李世民,说我之前是李建成的手下,你就是我的敌人,当年如果李建成能够听从我的劝告,恐怕坐在这里的应该是李建成,而不是你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感觉魏征说的很有道理,自此之后对魏征的直言劝告,都会考虑再三。虽然有的时候对魏征也是十分生气,但是李世民都会冷静下来,考虑魏征的建议。

二,魏征推举人才

人都会死的,魏征也是同样如此。但是魏征在死之前也不忘国家大事,他向李世民举荐候集君和杜正伦,说他他们两个有宰相之才,希望李世民好好培养。

李世民一直把魏征当做自己的镜子,对魏征的建议,李世民也是非常赞成,对他们两个也是尽心培养和重视。

令李世民和魏征没想到的是这两个人辜负了他们的心意,他们两个在魏征死后的没多长时间就和当时的太子李承乾一起密谋造反。造反还未开始,就被发现,他们也接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可是候集君和杜正伦两个人是因为魏征的关系而一步步上升的,李世民这个时候心已经不受控制,他在想是不是魏征在给自己设了一个局,自己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口中食。

三,李世民砸魏征墓碑

李世民越想越后怕,他害怕魏征是不是还安插别人在看着自己,在谋害自己。李世民在自己最多疑的时候,下令将魏征的墓碑给砸了。不过多年后李世民征伐高丽失败后,他开始懊悔自己当年的举动,为此又重新给魏征修好墓碑。

李世民喻之为明镜的贤相魏征,为何死后会被唐太宗断碑?

说起魏征,大家肯定都会想到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个?人?,指的就是魏征。魏征生前颇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器重,但在魏征死后,李世民竟派人掘断了魏征的墓碑,让魏征死后都不得安宁,这又是何缘故呢?

魏征,原名为?魏徵?,字玄成,早年时期的魏征在李密帐下为官,因其写得一手好奏疏,颇得李密欣赏,认为他文采非凡。魏征曾为李密献上过能够壮大自身的十条计策,但可惜没有被李密采纳。

后来魏征跟随李密投降了李唐,但这也不能阻挡魏征那颗蠢蠢欲动的心。魏征在投降之后又转去了李神通的麾下,不久李神通被窦建德大败,魏征又改投于窦建德麾下,两年之后,窦建德又败于李唐之手。

不得不说,魏征就像古代版?柯南?,,走到哪,哪就兵败。

按照惯例,像魏征这种身份的人早就被处死了,但是这次魏征依然没有被处死,反而受到李唐太子李建成重用。不得不说,魏征眼光独到,看出李世民不甘于屈居人下。他曾经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建议李建成把李世民调走,但还没来得及实施,就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李建成、李元吉等被诛杀。李世民成了最终的大赢家。那之后,魏征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境遇呢?

李世民派人将魏征带来,责问他为什么要离间他们兄弟?魏征非常直接回答道:?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李世民见魏征直言相告,认为这个人可用,便赦免了魏征,并让他担任詹事主簿。

唐贞观元年,李世民称帝,魏征的官职也随之水涨船高,官拜尚书左丞。不得不说,尽管魏征曾效忠过李建成,但李世民还是很信任他的,所谓用人不疑,大抵是这个样子的。李世民心怀大志,想要打造一个空前盛世。便重用魏征,还曾多次在床榻上召见魏征,向他询问国家大事的得失。魏征也尽心尽力的回答,直言相告。

据记载,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长乐公主要嫁给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冲。李世民十分疼爱这个女儿,想让她风光大嫁,便和大臣们商量说,?长乐公主,皇后所生,朕及皇后并所钟爱。今将出嫁,礼数欲有所加。?说白了,就是想给女儿多点嫁妆。这也是人之常情,大臣们都附和,并进言说长乐公主的嫁妆可以双倍于她的姑姑永嘉长公主。但是魏征对此事却表示反对,认为这违反了礼制。李世民不太高兴,回宫之后将这件事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听了之后对魏征赞不绝口,并派人赏赐了他,并传话给魏征,?听说你正直,如今见识到了,希望你保持下去,不要改变。?魏征听闻之后十分感动,而且有了长孙皇后的话,魏征更加敢于进谏。

久而久之,皇帝看见他都十分头疼,害怕魏征说他的错处。但是对魏征的信任,也是与日剧增的,还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魏征以自己患病来推辞,李世民却认为患病的魏征也可以保全太子。可见魏征恩宠之盛。

贞观十七年,魏征因病去世。李世民伤心异常,罢朝五天。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殊荣。李世民下诏厚葬魏征,但被魏征的妻子裴氏以魏征生平喜好简朴为由拒绝。灵柩就以一辆小车装载,李世民召集文武百官出城相送,痛哭流涕,并且亲自为魏征刻写碑文。还说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废;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同年,李世民将魏征的画像置于凌烟阁,在二十四位功臣中,位列第三。可见李世民对魏征真是非常重视了。

但自古伴君如伴虎,谁能想到李世民竟将魏征的墓碑给掘断了。

死后断碑

这主要是因为魏征曾向李世民举荐过两个人,侯君集和杜正伦,说这两个人有做宰相的能力,应该重用他们。结果侯君集竟然造反了,李世民大怒,将其处死,又罢免了杜正伦。

转念一想,这两个人都是魏征推荐的,魏征生前有可能也参与了谋反,李世民越想越生气,就派人推倒了魏征的墓碑。大概是觉得魏征沽名钓誉,不是个好人,怎么能用皇帝亲手刻写的墓碑呢!不仅如此,还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礼。

但魏征墓碑也没有一直断着,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自率兵征讨高句丽,损失惨重,也没能灭了高句丽。这时的李世民又想起了魏征的好处,说如果魏征在,能够劝谏我,我也不会这样了,于是又派人修好了魏征的墓碑,并且按照少牢之礼祭祀他。

自古君心难测,谁能想到李世民那么信任魏征,居然断了魏征的碑。我猜想,可能不仅仅因为侯君集谋反的案子,也有可能是因为魏征提了太多谏言,惹得李世民不高兴了,生前不好意思处罚他,毕竟李世民想要当明君,怎么能随便处罚臣子呢,所以只好在死后找个由头折腾折腾魏征,这也是有可能的。

一代名相魏征,曾被李世民比作镜子,他的为什么下场却那么惨?

原因是因为魏征在任的时候,曾经推荐过杜正伦与侯君集。杜正伦其人因罪被捕,而侯君集更是因为参与谋反而被斩首。所以说魏征下场那么惨可能原因是因为这两人。


魏征是朝廷的非常重要的人,给李世民提出过很多很好的建议。李世民也是把魏征认作标准的谏臣,做出过不小的贡献。魏征死的时候也很风光,魏征病死时李世民就感慨到自己失去了一面可以照自己言行举止的镜子。

本身魏征是一个非常好的臣子,是一个为了大唐江山敢于骂君主的谏臣。但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李世民就开始感觉魏征好像早已包藏祸心。毕竟侯君集与杜正伦两个人都是魏征推荐上来的人都出了问题,如果要找责任肯定要从魏征身上找了。
李世民在魏征死后还要做出这种毁人坟墓的事情,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若不是魏征推荐的两个人惹了他,魏征也不会因此在死后还要被李世民追究责任。

魏征虽然说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忠臣,但如果真就这么简单的认为魏征就是个如何清白的忠臣还是有些不全面的。忠臣并不是简单的取决于这个人留给后世的名声。就像是岳飞精忠报国,然而在历史上的岳飞却不完全是个精忠报国的名将。秦桧也不能完全的说是一个奸臣。更多的时候,秦桧只是负责背锅的,历史上这样的现象真的是太多了。
所以说史书上写的并不一定全是真的。毕竟历史是胜利者来书写的。所以说很多史书也可能会颠倒黑白。所以要抱着一个理性的心理去看问题。

大唐大忠臣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何砸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本来是大功臣,那为什么李世民在魏征死后要掀翻他的墓碑?


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在登上大宝之初就曾放言群臣要敢于纳谏。而后来的李世民也确实是做到了,他不仅善于纳谏,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上都极其俭德。在对待群臣的纳谏上,不管是忠言还是逆耳,他都虚心听取意见。而在这些敢于纳谏的大臣当中,魏征就是最敢说话的那个人。李世民就曾经用一面镜子来形容魏征。可见魏征在李世民心中的位置和重要性。但就是这么一个大人才,李世民在他死后为什么又要掀翻他的墓碑?

原来,魏征在最开始并不是李世民的人。在“安史之乱”前期,魏征其实是太子李健成的人。在朝政上他也是完全拥戴李健成的。然而最后却是李世民当了皇帝。依照惯例,魏征这个太子党的臣子,肯定是要被全部处死的。但最终魏征却被李世民截下来了,不仅没杀他,反而还大大的重用了他。而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就是因为魏征他敢于纳谏,有啥说啥。而李世民心里也清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而这也正是他留下魏征的原因。一开始,魏征其实并不敢多说什么。但随着其他人开始渐渐地纳谏,李世民非旦不生气,还开始大大嘉奖他们后,魏征的胆子也渐渐的放开了,开始对李世民有啥说啥起来。

相传有一次,魏征又因为公务上的事情和李世民争执起来。魏征心想本来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于是就更放开了,直接就跟李世民争得面红耳赤起来。最终李世民被他气得甩着袖子就走了。等李世民回到宫里,这气还没消呢,于是就发了几句啰嗦。最终还是长孙皇后的劝谏他这才消了气。事实上,魏征这么直白的说话好是好,就是不讨人喜欢。想也知道忠言必定逆耳,更何况以李世民的身份,他可是一个帝王,更是一个在乎脸面的人。魏征这么直白的说话,每次都让他的各种不足之处暴露在全大唐人的面前。时间久了,次数多了,李世民心里也是会不舒服的。他也曾经多次动了想杀他的念头。

但长孙皇后却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人。虽然她的原则是不干涉朝政,但在魏征这件事上,她却是劝李世民不能杀魏征的。说留着他更利于章显他的大度和明智,李世民这才对魏征一再忍让。还用镜子比喻魏征。之后魏征去世,李世民还十分伤心。说自己的镜子碎了,身边少了魏征这面镜子,让他处事难安。为此,李世民还罢朝五天,并亲自前去魏征家里给魏征吊唁。这种荣誉,在古时候,又有几人能得到?况且对方还是之前自己的对手一派。但事实的真相却是,魏征在死后不久,李世民既然下令捣毁魏征的坟墓,还十分出人意料的给魏征安上了一个奸贼的名号。这可大大的让人想不透了,李世民他怎么突然又变成了这个态度呢?

小编猜测,他这举动可能是除了发泄心中那股一直被魏征骂火了的怒气外,更多的还是那些魏征生前因为嘴毒而得罪的那些官员的弹劾。那些人因为魏征生前非常得李世民的宠爱,他们就算恨死了魏征,也不能拿他怎么样。但现在魏征死了,他们就都跳出来说话了。各种弹劾他的奏章看的李世民眼花。再加上魏征已经死了,也没办法从棺材里面跳出来反驳,这才造成了李世民心里对魏征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然而小编猜测,这其中可能是当初魏征向李世民推荐的杜正伦,候君集两人在之后接连做出让李世民不能饶恕的事情,李世民恨巫及巫下,所以连着当初推荐他们的魏征也一起怀疑,当初魏征推荐他们是别有用心了。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世民得到消息,说魏征把生前和李世民争吵,李世民又有哪些功与过的记录拿给了负责记录史策的大臣诸遂良作参考。这可大大地激怒了李世民。试想哪一个帝王不希望自己的形象也完美的存在记录在史策,供后人瞻养?就算不能留得美名,但至少不能留污点存在呀?所以李世民这才一怒之下直接掀翻了魏征的墓碑。至此,一代君臣坦诚相待的美谈终于化为乌有。然而在这之后不久,李世民在之后的一次的兵败中,突然想起如果魏征这时候还在的话,一定会劝他应该怎么做。就算不劝,至少也会跟他请清楚这场战事的利于幤。当他想到这里后,又后悔之前的冲动了,于是又把魏征的墓碑重新建造了起来。其实,李世民纵然有错,但也情也可原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