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的墓陵是怎么挖掘的?为什么要在墓中放公鸡?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挖掘万历皇帝墓时有什么忌讳?亲历者说:往墓里放了七天的公鸡
现在,距离明代定陵的发掘已经过去了60多年。这座陵墓葬着一位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和他的祖先们相比,他的在位时间最长。虽然他不是被大家很熟悉,可是他特别奢侈,所以其中的文物珍贵程度,大家应该也能想象的到。关于它的挖掘,还有很多不被大家知道的事情。随着时间慢慢的过去,很多的故事也慢慢流传出来了。就由当年第一个进入的孙宪宝为我们讲述他的所见。
当时他们最早的目标是长陵,当时的孙宪宝只有19岁,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村民而已,因为墓的规模非常的大,所以专家们需要当地村民的帮助,所以他也被挑选出来,为考古一些简单的表面工作,但当时很多人对这项工作有些害怕,但当时的他正年轻,什么都不怕,所以他愿意担任所有任务。
但这其中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经过很长时间的探索,这个地方果断被放弃了。他们派人在附近看看,如果有价值的消息就给带回来了,这样大家无意中找到了定陵。专家们当下就决定上报,很快就得到了批示,于是挖掘工作就开始了。
主人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 他对政事并不是关心,但很关心自己的身后事。所以,在当皇帝的第二年,他就开始了选择自己的陵墓。因为受当时规定的限制,而且当时又已经有了12个皇帝,所以要选择一个合适的陵墓,确实很不容易,经过了很多的挑选,才选定了如今的这个地方。
因为他多年都不上朝,所以很多臣子想见他一面都难受国家事物都被耽误了很多,除了玩乐,还有就是修道。自己的陵墓也是很放在心上的。选在这里,他也担心会被大臣们给阻止,所以他还向自己的母亲求情,希望死后能够继续陪伴在他们身边,太后听到这样的话,自然是很感动的。所以他就趁机让太后去现场看看,也都答应了下来,最后这个地方还是太后拍板决定的。
他在位的时候就很享受,祖先打下的江山是有多么不容易啊。他一点都不记得。据记载,他很养生,每天都喜欢泡脚。不过他最喜欢的就是闻热水烫着木质那一瞬间的香气,所以他每天都要用一个新的泡脚桶,而且还得用最好的木材才可以。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生活是多么奢侈了。他为了继续享受这样的生活,自然陵墓也是要奢华的。
那么他的陵墓中会不会有机关,防止后人来破坏呢?我看到小说里对于这种机关的描写都是很精妙的,那么,定陵中是不是也会这样呢?在进入地宫的时候,他们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了安全,想了一个办法。
他回到村子里,抓了一只公鸡回来。他们将公鸡赶进地宫,想观察它的生存情况来判断安全。几天过去了,他们还能听到公鸡的叫声,终于放心了,并没有什么机关。
进入地宫以后,人们都震惊了,他虽然没有什么作为,可是他的文物却是他的祖先都比不上的好看。这次挖掘一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的文物,其精美程度让人惊讶。
现在这里已经作为博物馆,可以对外开放,如果有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去现场看看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费了多长时间进行寻找,花了多长时间建成他的住所,其中陪葬又有哪些?
盗墓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帝王陵自然成了其重要下手目标。,我国历代帝王陵,除了找不到的元朝皇帝陵,尚算完好的武则天乾陵、明十三陵外,皇帝的陵墓基本上都被盗墓贼光顾过。
明代十三陵是位于北京昌平县境内天寿山南麓,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的埋葬处。这十三座陵寝构均依山为陵,规模宏大、气势磅薄。明亡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些陵墓一直保存完好。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郭沫若、吴晗等几位文化界人士联合签名上书挖掘明代皇帝皇陵的考古计划,并得到了批准。
起初,明成祖朱棣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由于调查工作进展得不顺利,才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万历皇帝的定陵。万历皇帝朱翊钧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他在位48年的时间里,有28年时间是隐居深宫,从不上朝,一切政令的下发执行都是通过司礼监与内阁沟通。
1956年5月,定陵的挖掘工作正式开始。次年的5月,考古队终于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打开金刚墙后,地宫大门完全暴露在考古队面前。一位考古人员后来回忆道“地宫里面太寂静了,静得让人心里发慌,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怖与凄凉之感渗入骨髓……”
万历的陵墓地宫由前殿、中殿和后殿组成。中殿摆放着一张用石头雕刻而成的座椅,座椅上雕有龙纹图案。座椅的前面放置一口盛满了黄蜡的大瓷缸,这就是民间传说中提到的万年灯,不过,不知何时早已熄灭。
在一番精心的准备后,考古人员打开了万历的棺椁。打开棺材以后,只见它凸凹不平,上面盖着一层金被,金被也部分糟朽腐烂了。考古人员开始对棺椁内的文物进行逐层清理,一直清理到第11层,才找到了万历皇帝的尸骸。
万历帝朱翊钧的尸骨被放置在一条锦被上,其尸体头西脚东仰卧,肌肉已腐烂,仅剩骨架。其面向上,头顶微向右偏,右臂向上弯曲,手则放在头的右侧,左臂下垂,略向内弯,手放在其腹部,手中还拿着念珠一串。右腿稍弯曲,左腿直伸,两脚向外撇开。
通过骨骼测量得知,头顶至左脚长1.64米,他的两脚长短不一,右腿明显比左腿短。而《明神宗实录》记载了万历皇帝的一道诏谕:“朕自夏至秋,感受湿热熏蒸,致令 *** 及足生有湿毒,坐亦不能坐,又兼流痰下注,足心作痛,且不时眩晕,步履甚艰。”据明代笔记小说《万历野获编》所载,万历皇帝曾做到被老虎咬到脚。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也侧面证明了他患有足疾。
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国本之争只是一方面,身患足疾,行动不便也占很大的原因。想象一下,皇帝一瘸一拐地走上金銮殿,这是多没面子的事情。但是明朝的大臣也挺闹腾的,万历不上朝被指责是沉迷酒色,实在是天大的冤枉。这个秘密是发掘之初所没有预料到的,不但解决了困扰世人300多年的疑惑,也洗刷了万历皇帝的冤屈。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司马昭与司马师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