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孙权如何让吴国快速走向灭亡的,为何魏国是最后赢家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3 15:18:33

孙权如何让吴国快速走向灭亡的,为何魏国是最后赢家

三国争霸为何魏国赢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三国时期的吴国,曾经也是称霸一时,但是最后胜利的还是魏国。在孙权时期,吴国算是比较强大的,但是后来却慢慢衰落,这种局面和之后的领导者有着很大的关系,首先是孙权的儿子孙皓没有足够的能力,再就是这个孙皓没有才华,而且脾气特别差。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个孙权如何让吴国快速走向灭亡的。按现代的话来形容就是:这家伙要逆天了!

孙皓,即吴末帝,23岁继位,起初孙皓下令抚恤百姓,开仓振贫,大赦天下,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一段时间后,治国有成的孙皓便暴露出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好酒色,百姓对此感到失望。

当时有两个叫濮阳兴和张布暗地里感到后悔,被小人背后告诉孙皓,二人就被杀了 。然后孙皓又知道张布的小女儿美若天仙,所以他就开始找她,后来孙皓看到的第一眼就被迷住了,比后宫的妃子长得确实好看多了,所以孙皓天天都去宠爱她,但是不久之后不知道孙皓是怎样考虑的,他竟然问她这样一个问题“杀害你爹的人是谁?”,显然,这样的问题是非常敏感的。

她虽然很明白,但是不敢直接说是皇帝杀害的,所以她就说是盗贼把父亲给杀害了,孙皓听了非常生气,他认为张布的女儿说他是盗贼,所以一气之下就用木棍打她的头部,而且直接给打死了,但是刚过没几天孙皓就后悔了,而且还自己问自己,“这样一个美女怎么可以这轻易的打死呢?”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大臣对孙皓说张布的大女儿也一样很美丽,但是已经结婚了,丈夫死得早,现在是一个寡妇,但是孙皓一点也不介意,直接派人去找了。

紧接着皇后就不高兴了,她说皇帝接寡妇进宫非常不吉利,孙皓听了后觉得有道理,但是他还是想把张布的大女儿接进宫来,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辟邪的方法,给张布的大女儿头发上带上金丝,金丝都是用纯金制作的,一直到宫里的黄金全都用完了才停止。不幸的是,张布的大女儿不久之后就去世了,而去世的原因就是金丝太重了,把她的颈椎压坏了,或是把脑袋压出了毛病才去世的。

孙皓这个皇帝,整日碌碌无为,脾气暴躁,还做出这样荒唐的事情,把张布杀了不说,还把张布的两个女儿都折磨致死了。两位美女就这样去世了。也难怪最后的吴国灭亡了。甚至,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孙皓同志,绝对堪称人类进化史上一朵荒淫的奇葩啊!

赤壁之战为何之后吴国还是打不过魏国呢?

赤壁之战为何之后吴国还是打不过魏国呢?

周瑜和鲁肃是三国时期东吴的两任水军大都督,统兵能力很强,两人联手更是在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可是奇怪的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分别于公元208年12月以及公元215年8月两次亲自率军攻打合肥,结果两次都被张辽击败,第一次损失了大将太史慈,第二次更惨,孙权自己都差点在逍遥津被张辽活捉。

那么问题来了,第一次208年12月的时候,赤壁之战刚刚结束,那时的水军大都督周瑜还在,第二次215年周瑜虽然没在了,但是接任了大都督的鲁肃还在,既然两个统兵能力很强的人都在,那为什么孙权还是两次大败呢?

其实问题一点都不复杂,第一次合肥之战周瑜没来,第二次合肥大战鲁肃没来,也就是说两场大战,当时东吴的最高指挥官都没参加。大家不禁会问,是什么样的事情竟然使得他们都无法分身参加这么重要的战役,其实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他们无法参加还真有不得已的理由。

先说第一次合肥之战,当时赤壁之战11月刚刚结束,虽然荆州大部分被孙权和刘备瓜分了,但是荆州北部的南郡和南阳依然掌握在曹操手中,所以周瑜忙着在攻打当时驻守这些地方的曹仁,一方面曹仁是块硬骨头很难啃下来,另外一方面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时候中计被射伤左臂需要养伤也无法参战。

而合肥大战差不多是和周瑜攻打曹仁时候同时发生的,演义上说是张辽下战书给孙权,那应该是张辽为了分担曹仁这边的压力而主动挑战孙权的。所以主客观原因都使得周瑜无法参加第一次合肥大战。

也许有人要问,周瑜没来,但是鲁肃还在啊,是的,没错,鲁肃参加了,但是鲁肃当时只是个赞军校尉而已,程普,韩当,蒋钦等人都是中郎将,董袭更是偏将军,军职都在他的校尉之上,而且他当时也没那么高的威信可以指挥得动他们,所以当时的鲁肃去了也没能起什么作用。

再说第二次合肥大战,此时的周瑜已经在公元210年去世了,接任大都督的鲁肃,鲁肃这次可以名正言顺的号令程普,韩当,蒋钦他们了,但是他却真来不了。看看当时的形势就明白了:215年1月,孙权遣诸葛瑾向刘备讨还荆州,刘备推给了关羽,关羽拒绝,双方关系恶化,孙权准备武力夺回荆州;

同年5月,曹操出兵汉中,7月张鲁投降,刘备大惧之下怕曹操趁势攻取西川,于是主动退让和孙权谈判,双方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刘备原本占有荆南四郡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现在把长沙,桂阳给了孙权,孙权则把靠近武陵、零陵的南郡南部给刘备(南郡北部在曹操手中),刘备以这样的让步换取了孙权进攻曹操的东线合肥,以图把曹操的注意力转向东线。

从一开始的刘备借荆州到双方扯皮再到艰难的谈判归属,鲁肃一直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东吴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处理荆州事务,所以7月谈判结束到8月孙权进攻合肥,鲁肃根本就无法分身,因为荆州的重要性甚至还在合肥之上,谈判虽然结束,但是善后接收问题一大堆等着他去处理,他哪有时间跟孙权去合肥!

正是因为两次合肥之战周瑜和鲁肃都无法分身前来,才导致孙权两次被张辽狂虐,还差点做了人家的俘虏。假设一下,如果两次大战周瑜和鲁肃在的话,孙权应该不会败得这么惨吧。

让蜀国和魏国都吃了大亏的吴国,为何最后没有统一天下?

司马历史观:三国鼎立之势大成之后,我们时常关注的都是魏国和蜀国的大战,似乎只有这两个国家有能力完成统一大业。可吴国比较也是有过赤壁大战、夷陵之战这样大胜利的国家,可以说蜀国和魏国在东吴的手下都吃过不少亏。为何大多数人就会忽略吴国,认为他们没有机会一统中国呢?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

东吴的奠基者是孙权的父兄,孙坚率领的江东旧部是孙策平定江东的核心力量,小霸王在威震江东之后一度有攻略许都,抢夺汉帝,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心思。奈何阳寿已尽,还没等自己的抱负实现,就憾死与宵小之手。孙权匆匆即位,光是消除江东的不稳定因素就花费了十数年的时间。

其实,孙策如果没有早逝的话,东吴有可能突破原有版图,提前北伐。不同于早期的孙权,江东都敬仰、惧怕着小霸王,孙策可以带领军队趁着曹操与袁绍决战的时候偷袭许昌。中原乃四战之地,曹操要应付强大的袁绍已经是顾不过来的,孙策的偷袭很有可能成功。在夺取献帝之后,孙策可以打着迁都的名号将献帝带到江东,之后是占据中原还是攻略荆州都有着主动权。天下大势便会因为孙策的这次战役二改变,东吴也就有了一统天下的资格。

那么在孙策死后,东吴就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了吗?还没有。曹操带领大军南下攻伐荆州、江东,周瑜在赤壁打得他大败而归,短时间内无力南征。此时周瑜便想要落实他的二分天下之计,向西攻略荆州之后,再图谋巴蜀之地,最后占据半壁江山。这样一来,东吴就能够从汉中、荆州、江东三路起兵北伐,成功率会大大提升。只可惜,刘备和诸葛亮抢先夺取了荆南,让占据荆北的吴军处境十分尴尬。无奈之下,孙权只好接受鲁肃的建议,将荆州借给刘备。由此一来,第二次机会也就失却了。

东吴的最后一次机会仍旧是在荆州,那就是关羽北伐之时,东吴如果能在淮南发兵北伐,两头难以兼顾的曹操可能会被迫迁都,这样一来淮南、中原都会暴露在吴军兵锋之下,东吴距离统一天下也就进了一步。可众所周知,孙权担心刘备发展的速度过快,破坏了三国的平衡,让东吴倍感压力。于是允许吕蒙偷袭荆州,击杀关羽,颠覆了吴蜀同盟,让曹操坐收渔翁之利。

坦白来说,孙权偷袭荆州的做法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因为纵使两家联手消灭了曹操,东吴也同样可能会在与蜀国的决战中失败,比较打着大汉旗号、尽收民心的蜀国到时候就是今非昔比了。所以,孙权处于自保的考虑,最稳妥的做法就是和曹操平分荆州,扩大自己的势力的同时削弱刘备的力量,让吴蜀同盟双方的势力更加均衡。

一统天下这回事,讲究的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不是一个人的能力就能够改变的事情。昔日秦国如此强大,不也是数代君王费心费力地造势,才让秦始皇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的吗?

三国中最强的是魏国,却为什么他还最先“灭亡”?

可能有人疑虑,历史上,魏国亡于265年,而蜀国则为263年,吴国最晚亡于280年,三国中最先亡国的应该是蜀国,为什么会是魏国呢?其实早在254年,司马师废掉曹芳时,曹氏魏国已经名存实亡,皇权旁落,从某种角度来说,魏国灭亡了。

古代实力的象征,往往是地盘大小和人口多寡。据史料记载,公元263年,蜀国约有1082000人;魏国约有4432000人;吴国约有2562000人。三国之中,魏国人口最多,面积也是最大,无疑是实力最强的,然而让很多人意外的是,曹魏竟是最先灭亡的。

曹魏为什么最先亡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1.曹氏篡位的负面影响

魏国政权的奠基者是曹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汉献帝成为傀儡,虽然曹操迫于形势不敢称帝,可是其子曹丕却是逼迫汉献帝“禅让”于他明面上虽然做足了文章,可是四百年的大汉江山还是覆灭了。曹丕这种行为,为后来崛起的司马氏做好了榜样,原来神器还可以这样得到。

2.亲曹人才的严重缺乏

曹操时期,非常注重招贤纳士,文臣武将蜂拥而至,而且大多是己方阵营。可是曹操死后,他们更看重的是曹氏、夏侯氏等本家族的人才,外姓能臣很少发掘,军事方面完全依靠司马懿。许多外姓将才都站在司马懿这边,比如大将邓艾和钟会,可以说魏国的人才被司马氏垄断了。

3.中原特殊的地理位置

魏国占据中原,人口最多,经济最好,但是也有不利因素。如果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中原就是政治家首选之所。诸葛亮和姜维数次北伐中原,孙权也有数次北上,连北方的公孙渊也想染指。所以,司马懿听闻曹睿病危后,立即离开辽东,班师回朝。

4.曹睿用人的严重不当

曹操生前对司马懿一直有所防备,临死前顾虑儿子篡汉之后险恶的局势,考虑到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安排了曹洪、陈群、贾诩、司马懿四人共同辅佐曹丕,用三人制衡司马懿。曹丕深得曹操的教诲,临死前让曹真、曹休、陈群、司马懿共同辅佐曹睿。可是曹睿去世时,却安排曹爽和司马懿两人辅佐曹芳,曹爽一人的能力无法制衡司马懿,后来发生了高平陵之变。

三国时期吴国,蜀国,魏国,最后哪国胜啊?

都没胜,最后都被晋朝所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2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