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司马炎一统三国,那他能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吗

以史为鉴 2023-07-03 15:09:53

司马炎一统三国,那他能算得上是个好皇帝吗

统一三国的司马炎,是一个什么样的君王呢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三国之后是晋朝,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历史常识。但是很多人只对三国感兴趣,并且只了解三国时期的事情。可是统一三国的是谁你们知道吗?这位君王又是开启了怎样一个时代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三国末期,看看最终统一了三国乱世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众所周知,曹氏的天下最终被他们压制的司马氏篡取,可以说司马家是笑到最后的赢家。如果司马懿知道自己的子孙会篡位登基,不知道会是什么想法,他会高兴还是觉得羞耻。毕竟这不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因为这就像是你的一个大哥哥,教会你做人的道理。然后带领你走向人生巅峰。结果你转头就把人家给出卖了,霸占了人家的家产。这和司马家的行为是一个性质,都是让人不耻的。

不过从司马懿生前的行为来看,他并没有想篡位登基,而是只想掌控自己的命运。让自己不用再被曹氏族人所玩弄。只不过他的子孙野心勃勃,尤其是司马昭,司马昭可以说是真正有帝王之心的。他的欲望比他的父亲和兄长要强得多。而且他最终也成功了,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登基。司马炎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皇帝,因为人们对他褒贬不一,按理来说他作为一个开国君王,应该是受到万人敬仰的。毕竟从古至今,开国君王就那么几个,能够坐到那个位置上的都不是等闲之辈。可是司马炎的名声实在是太差,这并不是因为他在位期间残暴不堪,像是三国时期的西凉人董卓或者李傕郭汜一样。他在位期间整个三国都走向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很多人会想,既然司马炎将三国带向了稳定发展的道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否定他呢?其实是因为司马炎定下的制度,让后来的中华民族饱受屈辱。而且晋朝也被称为刚开始就崩盘的国家。其毁灭速度和秦朝有得一拼。而且晋朝灭亡和秦朝灭亡都是一个原因,那就是制度惹的祸。但是晋朝之所以比不上秦朝,是因为它不但灭国,还把各种外族都带了进来,导致了外族屠杀中华民族。

所以这一段时期也被称为最黑暗的时期。晋朝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领袖司马炎脱不开关系。因为司马炎完全就是将国家治理当成了儿戏。随便举几个例子,他亲手将士族和门阀推上了巅峰。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士族出身,再加上司马氏是篡位,不是正大光明登基的,所以司马炎需要士族和门阀的支持。

而自古以来,所有的交易都是等价代换的,不是口头上的承诺就可以实行。所以司马炎必须给那些士族和门阀足够大的好处,他们才有可能支持司马炎。所以这是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毕竟一个国家只让富人上位,穷人毫无出头之日的话,这个国家从根部就已经腐朽了。其次,是司马炎对于诸侯王的设置。这一点上他非常像宋太祖赵匡义。因为赵匡义被送上皇位之后,害怕有一天别人也会被这样送上皇位。所以他就把有能力扶持别人的人都给杀了。这是因为他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害怕这种事情降临到他身上。

而司马炎也是,他害怕自己通过不正当手段夺来的皇位,有一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手段夺取。所以他只能想出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隐患。而他想出的方法就是设立诸侯王,这也成功的将晋朝向前退回,因为周朝的悲剧摆在众人面前。一旦诸侯的势力大于天子的势力,那整个天下又要进入纷争当中。所以司马炎的这个举动也是十分荒唐的。只能说司马炎不是一个合格的开国皇帝。因为他的所作所为和其他开国皇帝比起来,实在是差得太远。

三国演义中谁一统三国

三国演义中司马炎一统三国。

扩展阅读:

司马炎(晋武帝)。
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但灭吴后,司马炎逐渐怠惰政事,奢侈腐化。太熙元年(290年)病逝,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史称晋武帝。葬峻阳陵。
《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此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后来后汉皇帝刘禅亡于晋泰始七年,魏主曹奂亡于太安元年,吴主孙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终。
司马炎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长子,在曹魏嘉平年间封北平亭侯,历任给事中、奉车都尉、中垒将军,加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假节。后来在东武阳县迎接常道乡公曹奂入继帝位,遂迁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曹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改咸熙二年为泰始元年。

司马炎一统三国后,三国的国君及其后人下场如何?

三国时期,一般是指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到司马炎灭吴(公元280年)的一段时期,时间刚好是60年。但很多人会把东汉末年也算进去,即从黄巾起义开始算起,这样大约有100年的 历史 。

自古以来政权的交替都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一般失败方的君主都会被胜利方的君主处死,幽禁,赐死等等,但是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君主结局却与众不同,让人意想不到。

三国中,蜀汉是第二个成立的国家,刘备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称帝,三年后去世。刘备为什么这么着急称帝呢?这样做主要是为了保证大汉的正统地位,如果刘备拖着不称帝,时间一久,魏国慢慢就会被一些汉朝旧臣所认可,成为名正言顺的天下之主。

蜀汉历经两世,刘禅即位后以诸葛亮为丞相,尽管诸葛亮五次北伐,但他治理下的蜀汉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诸葛亮死后为刘禅留下三位贤士:董允、蒋琬和费祎。 费祎死后,刘禅被黄皓所惑,整日吃喝玩乐,加上姜维连年北伐,蜀汉国力被逐渐掏空。

公元264年,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时,成都城内尚有几万蜀兵,刘禅却听从谯周的建议不战而降,蜀汉成为三国第一个灭亡的国家。

刘禅投降后被封为安乐公,皇后和子女被一起迁往洛阳,其余妃子有的被凌辱,有的被霸占,有的则是被杀死。司马炎称帝后,赏了刘禅很多美女。刘禅“乐不思蜀”,在众多美女的陪伴下,安逸地度过了一生。他的子孙就比较惨了,他们在晋“永嘉之乱”时被屠戮殆尽。

曹丕是魏国的开国君主,但实际上路都是曹操铺好的, 曹操早有谋反之心,但他却始终没有称帝。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如果天命在我,我愿做周文王!”多明显,谋逆的罪名我不背,让我儿子曹丕背。

曹丕和继任者曹睿,都比较厉害,但也比较短命,两个人加起来也没活过一个司马懿。曹睿死时连儿子都没有,只能传位给养子曹芳。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氏夺权,废了曹芳,立了曹 髦。司马昭后来杀了曹髦,再立曹 奂。

曹芳、 曹髦、曹奂都是曹操的曾孙。

公元265年,傀儡皇帝曹奂在司马炎的逼迫下退位,禅让给了司马炎。 当年他爷爷逼迫汉献帝退位,如今他却被司马炎逼着退位,真是天道好轮回。 不过司马炎给曹奂的待遇还不错,不仅封他为陈留王, 食邑万户,还给他建了宫邸,允许他使用天子旌旗,行魏国正朔,郊祀天地礼乐制度都仿效魏国初期的制度,上书不称臣,受诏不拜。

曹奂死后,陈留国一直保留到南北朝时期,延续了200多年,他的子孙后代则是袭其爵位。

可以说,曹奂是 历史 上禅让后待遇最好的皇帝了。

孙权在刘备称帝9年后,才敢称帝。在此之前,一直是对魏称臣,还被曹丕封为吴王。

孙权死后,吴国乱成了一锅粥,儿子们为了争夺帝位自相残杀,孙亮、孙休、孙皓相继即位。

孙皓是孙权的孙子,他在位初 期颇有抱负,施行了一系列的明政,后来却很快沉溺酒色,专于杀戮,变得昏庸暴虐。吴国因内乱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孙皓时期不仅不休 养生 息,反倒经常主动对晋发动战争,进行骚扰。

司马炎实在忍受不了,就派六路大军伐吴,杀向建业,吴国军队节节败退。

公元280年,孙皓自知大势已去,被迫投降。

您觉得谁投降后下场最惨呢?

一统三国的是谁?

一统三国的是司马炎;不是曹操集团和孙权集团。

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 。

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

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6年西晋被北方蛮族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

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得到暂时巩固。两晋时期北方南迁的汉人将先进技术带入江南,进一步开发了江南地区。420年,刘裕建立刘宋,东晋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

扩展资料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邺,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益州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 ,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

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

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

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2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