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直道为何两千年来寸草不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秦直道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一条高速公路,历朝历代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虽然近代由于种种原因被人废弃遗忘,但是当人们上世纪晚期重新发现它的时候,秦直道上面竟然寸草不生,部分有草的地方也长不过膝,没有被高大的树木湮没。专家甚至在清理了表层的黄土之后发现了秦直道上的车辙!
秦直道位于甘肃陇东黄土高原的一段
秦直道是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和公子扶苏负责修筑的,起点位于陕西咸阳,终点位于内蒙古九原,穿越十四个县,全长八百多公里,最宽60余米,最窄也要20余米。一部分位于黄土高原,一部分位于内蒙古高原,按说秦直道在这两部分都不可能完好保存至今,秦直道所在的内蒙古高原一带属于沙漠,秦直道上不长树可以理解;但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即使其所在的子午岭植被茂密,那为什么在秦直道被废弃几百年之后没有长出高大的树木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秘诀呢?
夯实路面用的巨型碌碡合水县博物馆馆藏
这两天港珠澳大桥竣工通车的消息在网络上刷了屏,当我看到雄伟壮丽的跨海大桥犹如巨龙在海面上蜿蜒的时候,不由得对桥梁的设计师和建筑师竖起大拇指,正是他们攻坚克难,完成了桥梁建造史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以说,一项伟大工程的完成,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运用是分不开的。那么秦直道是不是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呢?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师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甘肃省庆阳市市长在介绍秦直道时,手里拿着一块取自秦直道路边的土块,我才明白了。原来建造秦直道所使用的土都是“熟土”,也就是将建筑用土全部炒熟或者碾碎用火烧焦,这样制作过的土寸草不生,再把它们夯实在一起,那整条路面就会像“混凝土”一样坚固。
盘炕,就用土坯和泥垒成
大家都知道中国北方家家有火炕,黄土高原的人们也不例外,火炕这东西对于燃料一点都不挑剔,烧的是树叶杂草晒干的牲口粪便,但是却在寒冷的冬季持续散发一整夜的热量,有些烧炕技术好的能烧一次炕三天都暖和,全家老小一家挤在一个热炕上,虽然简朴,但也快乐。
烧黑的地方坚硬如铁
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现一个秘密:火炕很难拆,即使炕中间塌成一个洞,你要真正拆掉想重新修还要费好大的力气,而且拆掉之后的那些“炕土”“有毒”,不但不长草而且能田里的害虫也敬而远之。在农药还没有普及的年代,这样的“炕土”是最好的驱虫剂,不过想要制作成能用到农田里的还得费好大劲:一般先用铁锤把土坯砸成大块,然后堆起来用作倒尿的场所,半年或者一年以后,利用尿把烧过的炕土“盐碱”疏松,再用木锤把大块土坷垃砸成小颗粒,越小越好,太大了撒到农田里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
炕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可以想象,蒙恬大将在接到秦始皇的任务后,肯定是召集手下人集思广益,甚至采纳了不少民间的办法,比如秦直道的选址不是沿河谷而是连在子午岭的山脊上,这样不仅工程量大大减小而且占领了周边的制高位置,而林间的小道要依靠老乡提供向导。蒙恬并不是另起炉灶重新选址划线,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子午岭上历代民间踏出的小道。至于质量,肯定是严格把关,不仅夯土时不敢偷懒,而且所有的建筑用土都经过炒制,把工程用土这样制作精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十万“虎狼之师”,一流的指挥者大将蒙恬,加上皇长子扶苏的监理,汇聚成无与伦比的有利条件和力量,确保了直道的高质量、高速度完工。
秦直道秋景
本来秦直道上是寸草不生,清代后期西北政局变动自然灾害频繁,秦直道渐渐废弃,常年无人看管,渐渐的直道上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黄土和落叶,草籽落在上面可以生根发芽,但是根到了秦直道路面的土层上扎不下去,因此草也长不长,最多没过人的膝盖,更不要说高大的树木了。
至今秦直道已成为旅游景点
建成后的秦直道与长城相配套,在当时发挥了巨大的边防作用,用汉朝贾谊《过秦论》中的话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直道和长城,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是秦朝北部边防稳固的基石。在古代军事史、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时至今日,当我们面对秦直道的时候,为当时人的创造性思维而感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借鉴,保证了秦直道两千年的工程质量,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伟大工程。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秦始皇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君主,统一六国之后,他就做了非常多对后世有利的事情。除了听烂了的统一度量衡和文字,他还是第一个修“国道”的君主。在称帝第二年,他把咸阳作为中心,修了九条“驰道”,这些“驰道”通往全国各地,其中有一条“秦直道”非常出名。后来的朝代也都使用“秦直道”,一直到清代才被弃用。不过“秦直道”被弃用了200多年,依旧寸草不生。经过考古学家研究,“秦直道”不生杂草,一是使用熟土,二是夯实地基,三是严把质量关。
使用熟土
这条道路上的土都经过特殊加工,它们先是被粉碎,然后被高温焚烧,土里的种子都已经被烧死了,所以这种土上不会生长杂草。
夯实地基
熟土铺在道路上以后,工匠们用工具使劲压实,让这条道路非常平整,也很坚固。
严把质量关
这条道路当时是大将军蒙恬负责监工,他非常重视工程质量。当时,秦国严刑峻法,纪律严明,没有谁敢偷工减料,所以这条道路的质量非常好,以致使用了几千年也没有坏。纵使在清朝的时候被弃用,它上面依旧不生杂草,足见它的工程质量有多么好了。
秦直道的故事让人深思,我们现在拥有了很多高科技,但是修建的道路只能使用个几十年,这固然了时代不一样的原因,不过也有人们自身不注重质量的原因,导致“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
秦始皇修建的“高速公路”叫秦直道,千年寸草不生,是因为修建秦直道的材料用的是烧熟了的黄土,而且方式是夯土,还有就是秦直道所在的地理位置是荒漠化的地区。
秦始皇是中国秦朝的第一个皇帝,他为中国做出了许多杰出的贡献,最厉害的就是修建了万里长城,他还建立了郡县制,统一了六国,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速公路”就是那时候修建的,叫秦直道,秦始皇修建秦直道是为了运输粮食、抵抗外来匈奴以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随着发展,秦直道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这条秦直道却始终寸草不生,是为什么呢?
因为修建秦直道时,选择的材料是烧过的黄土,这个土是被炒熟了的,也就是熟的泥土,这种泥土是不能给植物生长提供营养的,这是秦直道这一路都没有植物生长的原因之一。
还有修建秦直道的方法是夯土,夯土就是把泥土压得很紧,一层又一层的叠加起来,就像我们用水泥一层一层来铺路一样,很结实,但是这让植物不能从地里冒出来,无法生长,这也是一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秦直道所在的地理位置有关了,秦直道是在陕西、甘肃和内蒙古的交界处,我们知道这三个地方都是属于荒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方,常年风沙,这就使得植物生长所以需要的水分严重缺失,导致植物难以生长。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就导致秦直道寸草不生,但是秦始皇那时候就能修出这样的道路,我们不得不佩服,也很佩服古代人们的勤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2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