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溥仪的退位跟慈禧有什么关系,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
历史就是一条线,前人做了好事,后人跟着乘凉,前人做了坏事,后人跟着遭殃,这是恒古不变的一条真理,老子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悟出了这条道理,否则也不会留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句千古名言。不过道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能做到并且持之以恒的却很难,比如清朝溥仪的退位,就与慈禧太后的所作所为有很大的关系。
慈禧太后在历史上的评价按理不应该这么低,认真来说她还是一位不错的统治者,最起码也要比明朝末期的那几位皇帝靠谱得多。他既没有像万历皇帝一样几十年不上朝,也没有像明熹宗一样整日不务正业,更不像崇祯皇帝一样心胸狭窄诛杀袁崇焕这样的忠臣,反而清朝末期的各种洋务运动,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出现了那么一点复兴的征兆。
虽然慈禧太后的执政能力没有秦皇汉武这么英明神武,最起码也能算是一个中上之姿,比古代大部分皇帝都强得多。要手腕有手腕,要能力有能力,否则又怎么会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这样的国之重臣俯首帖耳呢?
在掌权之时,慈禧太后也注重依靠打击腐败来收揽民心,杨乃武与小白菜的这场冤案就是慈禧太后给平反昭雪的。两位草民的案件竟然导致三十多位重臣遭受革职查办,相信历史上肯这么干的皇帝也不多吧?如果说慈禧太后一生中最大的败笔就是干错了两件事,一件是向八国列强同时宣战,弄得京城都保不住;另外一件就是夺了袁世凯的兵权,让其怀恨在心,也是导致溥仪退位的直接因素!
事情的起因是发生在1905年,袁世凯搞了一次北洋军内部的军师演习,慈禧太后得到汇报之后很高兴,便想在各国大使面前炫耀一次武力,扫一扫之前被人侵略的晦气。演习非常成功,德国和俄国的军官甚至认为,清朝的陆军已经超过了日本。日本媒体的报道比较酸,认为''形式可观,精神不足。''
不过慈禧太后却总结出不同的经验,她认为袁世凯必须要受到限制,防止汉族大臣控制太多的军权,产生不稳定的因素。不到一个月朝廷就公布出改革的方案,将袁世凯训练的新军全部收拢到满族大臣的麾下,第二年还把袁世凯赶回了老家,让袁大头的心拔凉拔凉的。所以,辛亥革命爆发之后,袁世凯才会坚持要求隆裕太后和溥仪退位,皇权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实在是让人无法放心呐!
你现在做出的某些决定,并不一定会立刻体现出效益和价值,有时候要保持长远的发展眼光,可能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个决定,未来就会带来不小的麻烦!
1908年,慈禧太后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在光绪皇帝临死前一天,慈禧太后也行将不起,由于光绪皇帝无后,慈禧太后在中南海召见军机大臣,商量立储人选,军机大臣认为内忧外患之际,当立年长之人。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最后议定,立三岁的溥仪为帝。
慈禧为什么选择溥仪继承皇位?这要从溥仪的家世说起。
第一,溥仪的祖父奕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在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皇帝的儿子中,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第四子奕(咸丰皇帝),第六子奕,第七子奕(光绪父亲、溥仪祖父、咸丰同父异母弟)。溥仪的祖父奕有四位福晋,共生7个儿子。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胞妹,生下四子:第二子载湉(光绪帝),其余三子早殇。第一侧福晋颜扎氏,去世早,无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生有三子:第五子载沣、第六子载洵、第七子载涛。第三侧福晋李佳氏,无子。简单地说,奕嫡福晋叶赫那拉氏虽生育四个儿子,实际上只有一个存活,就是光绪皇帝。第一、第三侧福晋没有儿子。第二侧福晋刘佳氏虽生育三个儿子,但过继出去两个,家中只剩下第五子,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说,奕七个儿子中,早殇三位,继承皇位一位(光绪帝),过继出去二位,只留下一位,就是溥仪的父亲载沣。
第二,溥仪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权臣荣禄的亲生女。慈禧把苏完瓜尔佳氏指配给载沣(溥仪的父亲)。溥仪的外祖父荣禄是慈禧晚年的心腹重臣,如同和珅对乾隆一样,荣禄既没有学历,又不是进士状元,又没有武功,官升得很快,步军统领,兵部尚书,军机大臣,大学士。在戊戌政变中,袁世凯和荣禄奏报慈禧太后,出卖了维新派。
慈禧亲手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宣统帝溥仪是养女的儿子。这表明慈禧在挑选同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决定由溥仪来继承皇位时,光绪皇帝还没有死。光绪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十分满意。因为溥仪是自己的亲侄子,溥仪的父亲是自己的亲弟弟。
从慈禧夫家血统来说溥仪是慈禧的侄孙子,从溥仪的母系来说,他又是慈禧的干外孙。
溥仪的祖父的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慈禧的妹妹,溥仪的曾祖父道光的儿子,对后世的影响有三位,四儿子咸丰皇帝,六儿子,还有光绪的父亲也就是溥仪的祖父,那拉氏是慈禧的妹妹,生了光绪帝,虽然有很多儿子,但是存活下来的只有光绪帝。
溥仪的母亲是慈禧的养女,慈禧的心腹的亲女儿,慈禧对溥仪的父亲很看重,溥仪的外祖父则是慈禧晚年的重臣,就和和珅之于乾隆的关系,慈禧这样选择养女的儿子,就是表明她想要挑选叶赫那拉氏有关系的人做皇帝。
扩展资料:
溥仪被慈禧过继给了同治皇帝之后,慈禧就去死了,所以溥仪年仅三岁就草草登基为皇帝了,之后溥仪的父亲载沣就作为摄政王监国。
当时的清廷已经摇摇欲坠。宣统二年,同盟会在广州起义,最后以失败告终。后来革命党的汪精卫等人又筹划着要暗杀载沣,最后也没有成功,于是就背负入狱。
到了宣统三年的时候,国内爆发了武昌起义,清廷派了北洋军队南下前去镇压,想配合武汉的陆军来一统作战,但是廕昌指挥不动北洋陆军。
这个时候一直以在养病为借口,在暗处观察形式的袁世凯,对政局形势都尽在掌握、武昌起义胜利之后,帝国主义要求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载沣已经看清了形式,无奈之下只能够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但是袁世凯却以退为进,以脚伤还为痊愈为借口不肯就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溥仪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