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没杀过功臣的皇帝,却背负着暴君的名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成语的出现,和我国历史上君王屠杀功臣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两个成语也显示了功臣的悲哀之处。在我国的历史上,功臣很容易被帝王所忌惮的。
例如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其在登基之后,就诛杀了韩信等人,以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出身微末,可以说起大明王朝的建立,很大的程度上都是依靠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人的辅佐。但是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却对这些十分的猜忌,其后这些人就被朱元璋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诛杀。
那么在我国的历史上,是否存在没有杀过功臣的皇帝呢?说出来也许大家不相信,我国历史上还真的存在这样的一位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却背着千古暴君的骂名。
这个皇帝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嬴政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因此,其在封建历史上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但是因为秦朝二世而亡以及秦朝的一系列政策都非常的严厉。因此秦始皇一直有暴君的骂名。
但是纵观历史,大家就可以发现,秦始皇对于功臣是非常看重的。例如,秦朝的大将王翦,王贲父子,以及蒙恬蒙毅兄弟等都为秦始皇所重用,并且在大秦王朝建立之后,这些人也并没有被诛杀。因此,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秦始皇确实是一位从未真正诛杀过功臣的皇帝。
那么秦始皇为什么对功臣如此的放心呢?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秦朝的建立之初,是战国时期过渡而来,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对于士族是非常重视的,而秦朝时期的很多臣子都出身于士族。第二就是秦朝的一系列制度。通过商鞅变法,秦朝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因此在这样的制度下,秦始皇对于功臣是非常放心的。因此,基于以上的原因,秦始皇对功臣自然也就不会迫害了。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历史上朝代更迭是常事,旧臣能够被新君继续任用的却少之又少,比如和珅,在乾隆过世之后就被新帝抄家,不管之前他的权势有多强,终究还是难逃被新君拔除的厄运。
但是,不仅是这些老臣让新帝不待见,其实大部分皇帝对待和自己一同打江山的大臣也不会手下留情。登基之后开始清除那些看不顺眼的老将,成为了许多皇帝新官上任必点的一把火,皇帝的这一举措其实有很深的历史缘由。
纵观中国历史,能够按照遗嘱名正言顺登基的太子没有几个,而通过一帮死党的推波助澜当上皇帝的倒是数不胜数。这些没有通过正规渠道继位的皇帝们,在登基之后稳定朝局,就开始迫不及待的去做一件自己一直想做,但还没来得及做的事:除掉功臣。
这些功臣都是提着脑袋帮皇帝争取来天下的,为什么皇帝都要做这种“秋后算账”的事呢?
1:权力过高
所谓开国元勋,这些人都是能够带领大批将士和敌人浴血奋战的精英。军队是一个很容易培养出信仰的地方,这个信仰就是和他们出生入死的将领。
而在开国前的艰难奋战中,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机会,皇帝候选人不得不选择无条件相信这些支持他的大臣,将军,并将管理权下放给他们,这也算是作为收买人心的条件之一。
这个举措最大的毛病就是,当夺得国家的管理权之后,皇帝会发现自己想要收回兵权却难上加难,因为大部分将士还是“死忠”,会选择继续跟随带领自己上阵杀敌的将领,这种状况会让皇帝很尴尬,并且会感到极大的威胁。
赵匡胤黄袍加身,半推半就当上皇帝之后,对于自己的C位出道,赵匡胤内心还是很忌讳的,因此在政权稍微稳定之后,赵匡胤就对石守信、高怀德等高级将领抱了怀疑心态,于是赵匡胤就开始想办法了。
他以晚宴请功臣吃饭为由,请来了大家之后,赵匡胤就告诉这些兄弟们:我虽然现在当上了皇帝,可是还是夜夜睡不好,总担心有比自己强大的人来反自己。
于是这些高级将领明白了赵匡胤的心思,纷纷告老还乡,卸下军权保得自己的后半生平安。这就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
像赵匡胤那般能够通过一席酒宴,就让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一个个主动辞职回家养病,保全性命的并不多,更多的是皇帝在不得已的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些权利过高的功臣拉下马,并且置于死地才能让皇帝高枕无忧,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建国之后,皇帝首先急着做的就是清除那些帮助自己开国的重臣了。
2:对自己的继承人带来威胁
皇帝经过生死相搏才换来江山,自然想要平平稳稳的交接到后代手上,可是如果开国元勋权力过高,能够完全控制朝政,以后也许还会挟天子以令诸侯,给自己的继承人带来威胁。
为了保证自己的继承人能够顺利接掌皇位,皇帝在临死前也会将一些功臣诛杀,为自己的继承人清理路障。
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在位的时候,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孙能够顺利登基,就用了谋反的借口,将胡惟庸、李善长、蓝玉等杀害了。
3:家中过于富有
一般功臣都很有钱,皇帝因为开国的感恩之情,难免会隔三差五的赐给功臣各种田地、金银珠宝,所以开国功臣富可敌国已然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作为臣子居然比皇帝还有钱,这怎么可以?因此,皇帝对一些功臣进行诛杀、抄家就成了惯例。
然而历史上对自己的功臣下不了杀手的皇帝也只有秦始皇了,可是秦始皇子女的结局却极其悲惨。作为少年皇帝的秦始皇,在13岁就登基,虽然他的身世历史上记载得暧昧不清,但并不妨碍嬴政成为一名有为的皇帝。
嬴政在29岁的时候就指挥军队,攻占六国,真正实现了华夏的统一。并且还采用度量衡,统一了货币,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的统一开始了。
历史上对于嬴政的评价并不好,说他是位暴虐的帝君,但是这位皇帝除了在修建长城、焚书坑儒的时候,让人感到了帝君的冷血之外,在对自己的功臣方面,嬴政可是温和多了。
吕不韦掌权多年,对嬴政的控制很深,直到成年后嬴政处死吕不韦之后,政权才真正回到嬴政手上。但是这个插曲,并没有影响到嬴政对于臣子的管理方式。
相对于被吕不韦干涉多年的执政生涯,嬴政对于自己的臣子是非常大度的。李斯,历史上嬴政的左膀右臂,是位谏臣,也是位谋士,嬴政对李斯十分信赖。
在自己获得政权之后,许多政治制度的修订都是在李斯的建议下完成的。一直到嬴政过世,李斯在秦朝的政治地位依然没有丝毫动摇。嬴政的百分百信赖,让李斯稳坐宰相之位。
在军事上,蒙恬能够率领三十万将领出战戎狄,收复河南,也是嬴政信赖所造就的。更难得的是,在统一华夏之后,对于这些功臣,嬴政并没有采取什么方式进行打压,杀戮。
这在历史上真的是绝无仅有的皇帝,可是他的后代却没有得益于此,反而因为李斯的位高权重而惨遭灭族。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东巡途中去世,当时遗嘱上的接班人是善良贤能的公子扶苏。可是赵高已然有了不臣之心,在遗体送回途中就逼迫李斯和自己一起篡改遗嘱,改立没有能力的公子胡亥为皇帝。
李斯在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开国功臣的立场和坚定,半推半就之下和赵高一起完成了谋反。
胡亥登基后,在赵高的哄骗下,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开杀戒,甚至采用连坐的方式,将这些公子、公主潜在的扶持者全部清理掉。同时,还杀掉了嬴政的开国大臣蒙毅。
甚至对于那些丝毫没有参与到政治中的兄弟也不放过,唯一保得全家性命的,只有主动要求去骊山为秦始皇殉葬的公子高见。
之后赵高还不满意,觉得胡亥有了自己的思维,无法全部听从自己的摆布,将胡亥害死之后,改立扶苏的儿子子婴为皇帝。
可是,子婴也只当了46天皇帝,在项羽杀入咸阳的时候宣布屠城,秦始皇宗室在此次屠城中全部被杀,无一幸免,嬴这个姓氏差一点就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春秋时期,越国的勾践为了争夺霸权,在等人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吴国。然而,就在这时,岳大捷的功臣仓皇而逃。逃跑前,我给越国宰相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弓藏。"
刘邦夺取天下后,军事上战胜项羽的最大功臣韩信被吕后和萧何骗杀,还说了一句话,即“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从这两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一点,就是历史上的开国皇帝,或者说有成就的大皇帝,总是喜欢杀英雄。好像不杀英雄就会觉得不安不稳。不用说,刘邦和朱元璋,甚至那些名声好的如李世民、赵匡胤,在这方面都不干净!
有人说清朝建立后,以及后来的康熙,都没有英雄。这一点不用多说,后来投降的明军英雄几乎都被杀了,比如刘泽清、罗阳星、孙可望等等。可以说,清朝被杀的英雄比朱元璋多得多。
杀英雄如天意,似乎历代都避免不了。那么,中国历史上真的没有不杀英雄的大帝吗?这个人在历史上被称为暴君,“焚书坑儒”,做了很多残忍的事,却从来没有杀过历史上的英雄!这个人就是秦始皇。
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产生了许多著名的英雄,如王建、王贲、王力、张寒、吴萌、蒙恬、李信、李斯、姚佳、廖伟、郭征、孟_、冯捷、王万等。最后秦始皇一个都没杀,绝不过河拆桥!
事实上,即使是身处困境的吕不韦,也是被秦始皇派到了四川,而不是直接杀死他。吕不韦犯下如此大的罪行,秦始皇都没有杀他,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秦始皇不杀英雄主要有三个原因:
秦朝的法制是以军功为基础的,制度完善。
春秋战国时期,尊崇英雄的风气被刘邦破坏。
更重要的是,秦始皇所向披靡,他对自己非常自信!
也就是说,历史上被骂得不像话的秦始皇是唯一一个没有杀英雄的皇帝。很难想象。相反,很多被描述为仁者的皇帝,比如隋文帝、唐太宗、清朝顺治、清朝康熙,都杀过英雄。
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发动沙丘政变,支持了胡亥上台。然而,秦始皇的其他32个子女,没有一个认为胡亥的上台对他们来说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在赵高的怂恿下,胡亥杀了32个兄弟姐妹,全家也有人被杀。公元前207年,24岁的胡亥本人被赵高逼死。至此,秦始皇的33个子女无一幸免,千古一帝,令人唏嘘!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史上反贪决心最大的一个帝王,也是反贪力度最强的一个帝王,所以朱元璋统治时期,只要官员贪污,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功臣,都被问斩,毫不留情,因此朱元璋这个帝王也深深让那些贪官污吏惧怕,这自古敢为百姓做出头的帝王身后都没有什么好的名声,毕竟文臣官吏掌握着国家言论的动向,所以朱元璋以杀戮震慑贪官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暴君的头衔。
朱元璋是一个农民阶级出身的帝王,所以他建立大明朝以后,事事都为百姓着想,大明朝的赋税可以说是历朝历代最低的,而且朱元璋对农民阶级的保护,从各个方面都有体现,但是朱元璋的仁慈却没有用在官员身上,大明朝的官员俸禄也是历朝历代最低的,而且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明文规定,明朝官员的俸禄被定额而且以后也不能涨薪,不知道朱元璋对官员阶级有多大的意见,反正朱元璋对待官员就没有那么多好脾气。
尤其是官员贪污腐败,只要朱元璋发现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建国的功臣,一律斩杀毫不留情,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杀了很多功臣,但是其中也有不少功臣是涉及到贪污才被问斩的。可见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是零容忍。
不过杀人杀惯了的朱元璋让百官惧怕的同时,也让百官憎恨,所以朱元璋死后,他再也不能屠杀百官,于是这些控制言论的官员便开始给朱元璋添加了暴君的称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1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