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朝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河南省淇县古称沫邑,商代末期改称朝歌,商代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代帝王都把朝歌作为首都,一共经历了82年(另一种说法是61年)。到了西周时期,朝歌又成为了卫国的都城,存在了403年。朝歌,见证了两朝五百多年的兴衰,历史意义不亚于后来的任何一个古都。
然而,朝歌是否真的是商朝末期的都城,史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古代史书记载的也比较混乱,第一种说法是"盘庚迁殷,更不徙都"(《竹书纪年》),认为盘庚把商朝的国都迁到了安阳,就再也没动过了,所以商朝的国都一直在安阳。但这只是一条孤证,很难成立。
第二种说法是"朝歌别都"、"离宫别馆",朝歌只是商朝的准陪都,属于行宫的性质。这一条也站不住脚,为什么呢?因为殷纣王(帝辛)留下了很多史实和典故,这些史实古典又无一不与朝歌联系在一起,比如商末的《朝歌》之乐,微子出走,箕子佯狂,比干剖心,武王伐纣,牧野之战,鹿台自焚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众多史料都记载,武王灭商后,把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从朝歌迁到了洛阳。试问,如果朝歌是离宫别馆,商朝政权怎么会把九鼎放在朝歌?
而且从地名上也可以看出端倪,朝歌的西南是孟津、孟县,都是因为武王伐纣会合诸侯而得名;焦作市东11公里的待王镇,是为了纪念百姓慰劳武王军队而得名;新乡、卫辉之间的牧野,是"牧野大战"的旧址;武王与纣王牧野大战时,以武陟为大本营,武陟县名由此诞生;今朝歌南10多公里有比干庙;北30多公里有纣王囚禁周文王的羑里城……
这么多跟史实相关的地名,总不能无视吧,因此,两千多年来直到清朝的著作,几乎众口一词,没有否决过朝歌的历史地位,光凭《竹书纪年》的"盘庚迁殷,更不徙都"一句,就抹杀朝歌为商末都城的史实,并不科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70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司马丕为什么会毒死真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