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汤若望来中国是干嘛的最后怎么被派去观察天象了

以史为鉴 2023-07-03 12:49:01

汤若望来中国是干嘛的最后怎么被派去观察天象了

汤若望来中国是干嘛的?最后怎么被派去观察天象了?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我国出现了一位人人熟知的传教士,这些人来到我国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播宗教,再就是进行外交。汤若望的原名叫做亚当·约翰,来到明末时期的明朝之后,就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汤若望,差不多也是入乡随俗了。汤若望是一名德国人,他来到中国的时候正好是明朝更迭清朝的这个非常时期,在我国大约生活了40多年。

汤若望1623年来到京城,这时候的古代正处于明朝天启三年。这一年的大事记就是汤若望来到了明朝。明朝1644年灭亡,这时候的明朝已经岌岌可危。

1619年时汤若望首先到达了澳门,在这里他选择了北上到明朝的京城。在明朝时期,皇帝是非常重视火器发展的,这时候的明朝需要这些人才。于是汤若望就顶着火炮专家的名声进入到了京城,从这一刻开始,汤若望的人生发生了转折。

在明朝时期,汤若望最大的功绩不是传播宗教,反而是帮明朝制造了火炮。其次就是汤若望帮助崇祯帝修订了历法,然后就是普及了很多天文知识。前往京城的过程中,汤若望学习了很多明朝的知识,比如说儒家学说、汉语等等。

等到了京城之后,汤若望的汉语还不行,在这里学习了几年之后,汤若望的汉语水平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由此汤若望受到了崇祯帝的赏识。崇祯九年,汤若望给崇祯帝讲解了火炮的知识。讲解完成之后,崇祯帝非常赞赏这种武器。

于是命令汤若望带头,开始制造火炮,两年之后,汤若望带人制造出了二十门火炮。这时候的火炮虽然无法与现如今的相比,但是在当时来说,火炮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武器了。只不过这些武器仍然没有改变明朝的结局,最终的明朝灭亡。

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汤若望没有回到德国,他仍然生活在中原地区。到了清朝建立后,汤若望依然为清朝讲解。清军入关之后,汤若望仍然得到了重用,因为汤若望精通历法,其次他精通天文、火器,这些都是清朝不具备的。

汤若望编撰了《西洋新法历书》,这本著作提交给了多尔衮。这时候的多尔衮看到《西洋新法历书》,觉得汤若望很有才华,于是让他见到了顺治皇帝。同时汤若望被封为了太常寺少卿。到了顺治七年,汤若望的职位不断升高,成为了钦天监监正。

这个职位就是掌管全国天文的最高职务。汤若望在天文历法方面给清朝做出了贡献,后来顺治皇帝下旨给汤若望使用了一块土地,用来专门建造天主教堂。汤若望在很多方面都为顺治帝出谋划策,当时的顺治帝在立储方面,都询问过汤若望。

当时的清朝是无法治疗天花的,汤若望知道玄烨是得过天花,其次玄烨成功的将天花治疗了。由此一来汤若望建议顺治帝将玄烨立为储君。因此顺治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最终的玄烨成为了康熙帝,也是历史上非常难得的好皇帝。

顺治帝驾崩后,玄烨继位。康熙帝时期,杨光先上书朝廷弹劾汤若望谋反、宣扬邪说、历法荒谬。在古人的眼中,风水是非常重要的。当时的杨光先上书顺治帝的儿子荣亲王的葬期不吉利,结果导致了顺治帝时期问题百出。

这样一来康熙帝将汤若望治罪。《清圣祖实录》中记载了:“拟钦天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等皆凌迟处死。”可是天象救了汤若望一命,当时的天象是出现了彗星,几天之后又发生地震。

在古代帝王看来,这一切都是惩戒自己。因此康熙帝将汤若望的死罪免除了,史书记载为:“汤若望系掌印之官......但念专司天文,选择非其所习,且效力多年,又复衰老,著免死。”就这样汤若望被免除了死罪,最终在1666年8月15日去世。

汤若望凭什么获得顺治的宠爱?汤若望为何如此成功?

来自德国莱茵河畔的耶稣会士汤若望,在明清鼎革之际亲眼目睹了三个政权(明、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清)在一个月内的迅速更替。在这重大的历史关头,他沉着冷静,躲过了可能发生的危机,并成功地获得了清朝顺治皇帝的宠爱和尊敬。

汤若望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现在看来大约有这么几条原因。第一,清刚入关,脚跟未完全站稳,它需要尽可能团结各方面的力量,这从清进京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特别是像天文历法这样事关全局的大事,作为新政权的清王朝是非常注重的。正如当时的汉臣范文程(1596—1666)对汤若望所说,神父对中国历法深有研究,必知道新朝定鼎,要颁正朔于天下,现今我朝正需像祖父这样的天算家为我朝制定历法。时任摄政王的多尔衮(1612—1650)在看到钦天监所呈报的历书后说:这种舛错百出的历书,其预测上不合天象,下不应地事。有一位叫汤若望的西洋人,曾制佳之历书,尔等从速将此人唤来。

第二,在与大统历和 *** 历的竞争中,汤若望的西洋历获得了胜利。1644年9月1日,就日食的预测,西洋历和大统历、 *** 历在观象台展开了较量,结果 *** 历差了一个时辰,大统历差了半个时辰,只有汤若望的西洋历计算分秒不差。测试结果被上报给多尔衮,当年12月,汤若望被正式任命为钦天监监正,从此他在清王朝有了一个稳定的位置。

第三,汤若望与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1613—1688)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一天,汤若望的教堂来了三位满族贵妇人,声称一位亲王的女儿生了病,特被派来神父这里询问。汤若望听她们讲述病情后,认为病不严重,就给了她们一个圣牌,说如果亲王的女儿将这个圣牌挂在胸前,四天后病就会好了。果然,第五天她们又来到汤若望这里,告诉他郡主的病已经好了。汤若望后来才知道,派她们前来的是当时的孝庄皇后中,而那位生病的郡主就是未来的顺治帝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庄为此很感谢汤若望,并表示要做他的义女。后来,在顺治皇帝的大婚典礼上,汤若望见到了孝庄皇太后,皇太后取下手腕上的两只手镯送给汤若望,以作报答。在多尔衮死后,英亲王阿济格想继续做摄政王,孝庄太后委托汤若望从中周旋。汤若望亲自劝说英亲王,最终促使英亲王决定即日上朝,倡率百官,疏请皇上亲政。从此,汤若望和孝庄皇太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年轻的顺治皇帝勤奋好学,也是造就汤若望特殊地位的原因之一。顺治14岁亲政,在他看来,汤若望无疑是一位值得格外敬重的老人,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精通历算,身怀绝技,而且身为一名外国传教士却能熟谙中国文化。对于汤若望介绍给他的西方科学和文化,顺治感到非常新奇,就连汤若望的生活方式也使他好奇,为此他曾派人暗查汤若望的生活起居。

顺治尊称汤若望为玛法,即满语中爷爷之意。事实上,顺治和汤若望的关系,不仅是一定意义上的祖孙关系,更像师生关系。顺治免除了汤若望进宫的所有繁缛礼节,汤若望就座时,他把自己的貂皮褥子给汤若望当坐垫,并多次将汤若望接到宫中畅谈,甚至晚上入睡前也要让汤若望陪他谈话。一年之中,顺治竟有24次到访汤若望的教堂。

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尊重和宠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这突出表现在对汤若望的官爵加封上。顺治八年,顺治在一天之内加封汤若望能议大夫、太仆寺卿、太常寺卿三个官衔,使他从原来的四品晋升为三品。顺治十年三月,因汤若望完成了《大清时宪历》,顺治特赐汤若望通玄教师。次年三月,汤若望希望将利玛窦墓旁的地赏予他作为将来的墓地,顺治同意。顺治十四年二月,顺治在城中巡视路经宣武门汤若望的天主堂时,赏赐亲笔所写通玄佳境堂额一方和御制《天主堂碑记》一篇。次年,汤若望任职到时,吏部认为他是二品官,可考虑诰赠其两代,汤若望认为自己已经是二品顶带加一级,希望能按一品的待遇对待,赠及三代。他的这一要求获顺治恩准,但这个诰命到康熙元年才正式颁赐。汤若望在此一诰命中获授光禄大夫阶,其曾祖笃、祖父玉函以及父亲利因亦因此被赠为光禄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用二品顶带加一级,曾祖母赵氏、祖母郎氏以及母亲谢氏则均获赠为一品夫人。这样,汤若望成为在中国历史上担任官衔最高的欧洲人之一。

汤若望和顺治帝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又被加封如此高的官爵,他对顺治的影响到何种程度呢?这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由于顺治帝对汤若望的信任,当时吏部等部门对于汤若望的建议一般都会采纳。据《汤若望传》的作者德国人魏特(Alfons Vath SJ)研究,汤若望曾多次写奏疏希望给钦天监的监生们增加薪俸。1652年,汤若望奏请将监生们的薪俸从二百零八两八钱增加到四百一十七两六钱,提高一倍,吏部照准。1655年,他又上奏吏部,认为观象台上只有4名观察人员,编制太少,他希望加到16名,经过多次协商,吏部也同意了这个意见。后来他又要求给在观象台工作的观察人员每人加件羊皮大衣,以便晚上御寒,也得到了批准。从这些材料中,不仅能看出汤若望对下属的体贴,也可以看出他在朝中的影响。

汤若望和顺治帝的关系十分特殊。顺治结婚以前,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汤若望得知后当面批评了他。顺治恼怒起来,但片刻之后,就向汤若望道歉,并希望汤若望继续对他进谏。1655年,因京城闹瘟疫,顺治较长时间住在城外,他半夜派骑兵将汤若望从教堂接到他的住处,让汤如实向他反映城中的各种情况,由此可见顺治对汤若望的信任。

正是由于顺治的信任,汤若望敢于在顺治面前直言进谏,当时在朝中敢这亲说真话和对顺治有如此影响力的也只有汤若望。

1652年,一位亲王战死疆场,但他的部下却打了胜仗,按清入关前定下的规矩,二百多名部下都将被处死。汤若望大胆上疏,希望皇帝宽恕他们。顺治对这种旧规也不太满意,有了汤若望的奏疏,他便可以放心施恩,免除这些人的死罪了。1654年,顺治想归省祭祖谒陵。当时清刚入关,全国局势不稳,又逢灾荒,显然此时归省不是时机。但年轻气盛的顺治执意要去,此时,又是汤若望出面加以劝阻,最终顺治听从了汤玛法的意见,放弃了原定的东北之行。

顺治任性闹得最厉害的一次是在1659年。当时郑成功(1624—1662)反清大获全胜,几十尤人马北伐,顺治坐不住了,他要亲自率兵往前线征讨郑成功。从大局来看,这显然是盲动的行为,但顺治性格倔强,一旦发起脾气无人可挡。当众臣劝他冷静从事,万不可冒险时,他竟拔出宝剑,劈下御座一角,声称如果谁再阻拦,他就将谁刺死。大臣们找来孝庄皇太后,仍然没有效果。在这种局面下,大家想起了汤若望,认为只有他可以劝服顺治。汤若望赶到宫中,苦心劝说,并说自己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愿放弃职守,有所见而不言,使国家陷于危险。汤若望的赤诚打动了顺治,他终于冷静下来,宣布不再率兵亲往前线。

汤若望对清朝的忠心,对顺治的关怀,使顺治深为感动。他把汤若望的奏疏编辑成册,带在身边,经常阅读。他甚至说,读了汤若望的奏疏禀贴,自己会被感动得几乎要流泪。

历史学家陈垣(1880—1971)认为,汤若望和顺治帝的关系,犹如唐朝(618—907)勇于直谏的名牙魏征(580—642)和善于纳谏的唐太宗(627—649在位)。汤若望对顺治朝的贡献,正如汤七十大寿时,文人龚鼎孽在贺文中所说,睹时政之得失,必手疏以秘陈。于凡修身事天,展亲笃旧,恤兵勤民,用贤纳谏。下宽大之令,慎刑狱之威。磐固人心,镞厉士气,随时匡建,知无不言。

但另一方面,虽然汤若望在对顺治皇帝的天主教教化上下了很大力气,却并不成功。这点顺治在《天主堂碑记》中说得很清楚,夫朕所服膺者,尧、舜、周、孔之道,所讲求者,精一执中之理。至于玄笈、贝文所称《道德》、《楞严》,虽尝涉猎而旨趣茫然。况西洋之书、天主之教,朕素未览阅,焉能知其说哉?所以,顺治对汤若望的信任和褒奖,只是从君王对一个老臣的角度,而不是对其宗教的认可。汤若望对自己的角色也很清楚,如陈垣所说,若望本司铎,然顺治不视为司铎,而视为内廷行走之老臣,若望亦不敢以司铎自居。

应该说,无论是顺治从统治的角度,还是汤若望从传教的角度,他们所遵守的这种君臣关系原则,给双方都带来了好处。汤若望以老臣的身份参与顺治朝的政治事务,对于帮助顺治治理国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顺治对汤若望的褒奖,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天主教在华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恒星观测有什么大发现?

宋元时期中国天文学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宋代的天文学成就在我国历史上是首屈一指的。从公元1010年~1106在官方主持下,共进行了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第四次观测,因为这次的观测结果还引起了轰动世界的新发现。

公元1078年~1085年,北宋政府组织了对恒星天象的第四次大规模观测。有个叫黄裳的人根据观测的结果绘制了一个星图送给了当时的太子赵扩,并由赵扩收藏,这就是著名的黄裳原图。赵扩十分喜欢这张精心绘制的天文图。靖康之变王朝南渡,这张宝贵的天文图也随之到了江南,大约从13世纪中叶起,在江南风景如画的历史名城苏州的文庙门口就竖起了一石碑。以后,南宋灭亡,元明相替,几百年过去了,也没有什么人注意过这块古老的石碑。这块古老的石碑高2米左右,宽约1米,碑上刻着一个大圆盘。盘上是许多被七拐八岔的线连在一起的小点点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文字,这就是公元1247年左右一个叫王致和的人根据黄裳绘制的原图刻成的天文图像。在这幅闻名世界的苏州石刻天文图上,刻有北宋第四次大规模天文观测的结果——1430颗恒星。它是我国天文学史上,也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珍宝。

宋元时期最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元朝的郭守敬,他从小喜欢读书,喜欢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对天文学尤其感兴趣。他自己还制造了一些土仪器,如用竹篾做的浑仪来观察天象,为后来对天文仪器的发明和创造打下了基础。

公元1276年,元朝政府下令修订历法,郭守敬参加了这个工作。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出在修订历法前应对天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观测,官方采纳了他的这一建议。这次许多人参加的大规模天象观测活动使我国天方学史上记录的恒星数量由1430颗增加到2500多颗,并把观测结果也制成了星图,遗憾的是这个星图没能保存下来。

在观测天象的活动中,为了提高精密度,郭守敬在三年之内制成了简仪、高表、仰仪等13种天文仪器。为了在外地观测,他又创制了一套携带方便的天文仪器,还制作了仰规变距图、导方浑盖图等五种图,与仪器互相参照使用。

郭守敬创制简仪,是对浑仪的大胆革新。浑仪是古代用来测量日、月和星星位置的主要天文仪器。但是结构复杂,转动不灵便,且圆环很多,遮掩了一部分星星,不利于观察。简仪的功用和浑仪相同,但结构简单,刻度精密,为了旋转顺利,还装了滚球轴承,比欧洲应用滚球轴承早了将近二百年。郭守敬制造的天文仪器,精巧和准确程度都超过了前人。清朝初年,西方的传教士汤若望来中国,见到郭守敬创造的天文仪器非常敬佩。他尊称郭守敬为“中国的第谷”。第谷是16世纪欧洲著名的天文学家。也制造许多天文仪器。但他却比郭守敬晚300多年。

应用这次观测的数据,郭守敬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修成了一部新历法——《授时历》。以往的历法不满一日的尾数大多用分数来表示,使计算十分复杂,而郭守敬的《授时历》改用了小数,他计算出一年为365.2425日,和地球公转周期只差“秒,与当今世界上通用的公历一年的周期相同。《授时历》是在1280年颁布的,比现行的公历要早302年。

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有14种,共计105卷,在古代天文学家中,他是著作最为丰富的一个。

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到公元15世纪长达2000年的时间内,中国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无论是数学、天文学、物理学等理论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应用技术的发明创造上,始终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古代的科学家们普遍享有思想上的自由,从春秋战国直到宋元时期,在我国始终未能形成像伊斯兰教、基督教国家那样的政教合一的神学统治。因此,自先秦以来发达的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流派始终没有象古希腊及中世纪的西方那样遭受到严酷的摧残。这正是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条件。

传教士汤若望在明朝受重用,为何到清朝会被判凌迟?

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虽然中国也处于一个不太平的时期,但是中国在世界上来看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他的实力也不比西方国家落的。西方也十分仰慕中国的文化,所以会拍一些传教士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其中很有名的就是汤若望。汤若望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他在明朝和清朝这两个朝代都担任过官职,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留下了姓名。而且汤若望对于中国也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是为什么在明朝的时候受到了重用,但却在清朝被凌迟了呢?他刚到达中国的时候,中国正处于战争时期。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和抵抗满军队入侵,明朝的皇帝派人前往澳门购买西方的火炮儿,当时汤若望正在澳门。在看到明朝的官员的时候就大胆的举荐了自己,称自己可以帮助明朝制造火炮。真是因为这样,汤若望有机会来到北京。汤若望也是他为了与汉人交流,给自己取的汉人的名字,他原名叫约翰。汤若望为了能够在朝廷里立足,所以很刻苦的学习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在中国待了几年之后,他已经可以说北京话了,而这一点也受到了当时皇帝的赏识,皇帝还给他派了一个官职。汤若望对于明朝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他帮助汉人制造的火炮。

但是后来明朝还是灭亡了,他就选择了投靠清朝。因为他制造火炮的技术还是很先进的,所以也受到了清朝皇帝的重用。虽然汤若望来中国已经好几年了,但是他还是不属于中国官场,对于官场上的黑暗也是不了解的。所以在一次政治斗争中他被陷害了,还被判了死刑。

郭守敬——我国古代科学集大成者

郭守敬——我国古代科学集大成者

——我国古代科学集大成者

郭守敬(1231—1316),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1276年郭守敬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全部工程一年完成,定名通惠河。


在中国的科学技术史上,宋元时代是科学技术最为繁荣发展、各种发明创造层出不穷的重要时期。天文学、数学、医学都取得了新的成就。郭守敬就是在当时创新思想影响下出现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也是13世纪世界上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法、数学、水利、地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其在对天文研究和天文仪器创制方面贡献巨大。

郭守敬从小喜欢动脑筋,对各种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他的祖父郭荣是一位精通数学和水利的学者,对少年时代的郭守敬影响很大。祖父认为他有培养前途,就送他到邢台西面的紫金山去求学。那时,一些有学问的人,像邢台人刘秉忠及沙河人张文谦等,都住在紫金山研究学问。郭守敬读书刻苦认真,特别爱好天文学,利用课余时间制造了一些天文仪器的模型,得到张文谦等人的赞赏。

郭守敬青年时代就不怕困难,敢想敢做。离家乡邢台城外五里多地,有一支泉水,经过一座石桥流进城里。年代久了,淤泥湮没了石桥,泉水涨起时,附近的庄稼和交通都受影响。于是县里人决定建造一座新石桥。20岁的郭守敬,被指定为工程的负责人。他年纪虽轻,劲头却很大,先到现场仔细观察了地形,决定建桥地址,还开凿了沟渠,使泉水能够畅通无阻,把被淤泥湮没了的石桥也掘了出来,全部工程,只用了40天。当地百姓都赞扬他“巧思绝人”。

当时中都(现在的北京)附近的河道,由于战争的影响破坏得很厉害,元世祖忽必烈派郭守敬负责治理这些河道。他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现在的大运河是从浙江杭州起,往北直通到北京的。可是当时,大运河只通到通州。从通州到北京的运输,要靠陆路。每逢秋雨连绵之日,运输就很难进行。

郭守敬建议在北京和通州之间开凿一条河流,跟大运河连接起来。建议被采纳后,他立刻到现场进行实地观察、测量,决定把昌平区北山的泉水导入瓮山泊(现在的昆明湖),再引进城里的什刹海,然后流入新运河。他还在这条河上修筑堤坝,设置闸门,用来调节水量,使大船也能通行。这就是有名的通惠运河。

元代以前的历法,虽经多次修改,但仍然墨守成规。郭守敬认为只有根据对天象的周密观测,才能定出比较准确的历法。于是,他打破陈规,自制了一套天文仪器,计有13种之多,很有创见。其中的“简仪”,可以用来清晰地观测天空的日、月、星宿。仪器制成后,郭守敬提议在全国各地进行观测。元朝 *** 接受了他的建议,并派官员协助他在各地建立观测站。东到高丽(现在的朝鲜),西到滇地(今云南昆明市)和凉州(今甘肃武威),北到铁勒(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南到琼州(今海南岛),共建立了27个观测站,可以同时对天象进行观测,规模之大,当时是举世无双的。郭守敬根据观测的结果,再加以精密计算,经过4年时间,到公元1280年,制成了一种新历法,取古语“敬授民时”之意,命为《授时历》。《授时历》推算出一年有365天,跟地球环绕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和目前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的一周期一样,但比格里高利历早300年。

对于郭守敬的才华,外国人也很钦佩。清朝初年,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看了郭守敬制造的天文仪器后,称他为“中国的第谷”。第谷是丹麦的天文学家,制造过多种天文仪器,不过,他比郭守敬晚了300多年。

郭守敬在数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创造了一种算法,能计算球面三角形,他的“平立定三差法”,是一种高等级数的运算方法。这种方法,在欧洲又过了4年,才由著名科学家牛顿和莱布尼兹研究出来。

郭守敬活了86岁,一生从事科研活动,对我国古代科学事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9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