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为什么会怕闻太师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小编认为封神里面胆子最大的就是这位纣王了,他竟然敢去调戏圣人女娲,也管不得会落到最后的下场,但是就是这个连圣人都敢调戏的皇帝,却十分害怕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将他骂的狗血淋头,他还不敢还嘴。真想不到纣王贵为天子,居然还有怕的人。原来啊,这个闻太师可不简单,也就他了,换了别人还真不行。商纣王身为天子,为何会惧怕闻太师?小编认为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原因:闻太师背景太厉害!闻太师有两大背景:
第一,托孤老臣,有废立大权。
商纣王本名帝辛,乃是前任天子帝乙第三位王子。按照皇位继承顺序,他并非第一继承人。可是,因为有一次帝乙带领大臣,去御花园中游玩,观赏刚开的牡丹的时候,突然头上的阁楼的梁塌了一根,这时候只见寿王上前将掉下来的梁拖住,并且重新换了一根柱子,这时就将他的天生巨力展现在了众人面前,他有托梁换柱之能,有舍命救驾之功,加上有朝廷大臣文官领袖商容、梅伯等人拥立,于是最后成为皇太子。
不过,在当时的商朝,百官之首并非商容,更不是黄飞虎。在首相与三军统帅之上还有一人地位更高,那就是太师闻仲。“太师”在古代是三公之首,从唐宋时期开始成为最高勋爵,不常授人。未有功勋卓著之百官魁首,放能被封为“太师”。而当时的闻仲因为他自身条件过硬,随帝乙外出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被封为了太师,他也是商朝的最后一任太师。
帝乙去世之时,没有选择商容与黄飞虎为托孤大臣,而是选择了太师闻仲。所谓托孤大臣,既天子驾崩后,因新君年幼于是由大臣辅政。辅政之时,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君王。要在亲政之后,方能行使皇权。因此,在商纣王继位之后的前七年,朝廷都是闻太师说了算,闻太师就像是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康熙帝时期的鳌拜一般,权倾天下。
和鳌拜一样,帝辛即位后,闻太师也是大权独揽,主持国政。一直到商纣王七年,因为北海暴动,闻太师帅军出征,帝辛才终于有机会亲理朝政。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商纣王一直都不知道女娲是什么人的问题,因为他虽然是名义上的天子,但是这七年中,参加女娲宫祭祀大典的最高领导人却是另有其人。
何谓“托孤大臣”?他们是有权力废立天子的一群人,所以面对能够左右自己前途命运的闻太师,纣王能不惧怕吗?有这份惧怕在,纣王还能尽量约束自己。等到闻太师一死,纣王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无人管束,最后将祖宗的家业败光殆尽。因此,商纣王在登基七年之后,才第一次去女娲宫上香,才第一次听商容提到女娲娘娘!正因闻仲堪比摄政王,又废立之权,因此,当闻太师率军回朝后,商纣王才十分恐惧。
第二,截教嫡传,拥有金鞭。
闻太师不仅是朝廷托孤大臣,更是仙界大BOSS!闻太师与姜子牙一样,早年上山修道。不过人家闻太师可比姜子牙资质高多了。闻仲拜通天教主二弟子金灵圣母为师,修道五十年,已经“闻朝元之果”,既达到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这可是十二金仙中也含有人到达的高级境界。虽然闻太师他就差一步,就可以到达大罗之境,成就大罗道果。
我们可以看到在封神大战时,赵公明与闻太师之间也是一口一个道兄,按照道理,赵公明与三霄娘娘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乃是闻太师的师叔,为何他们之间称呼为“道友”“道兄”?截教门下只要不是一系嫡传,那就以修为论高下。闻太师在截教地位极高,正因如此,他在西岐吃了败仗,想什么九龙岛四圣、截教十大天君才会纷纷前来助战。商纣王早就知道闻太师的仙界背景,知道江山就靠闻太师保护,知道闻太师根本不是凡人。那么,他怎么可能不害怕?
而且他的手里有打王金鞭,这个鞭子就是纣王的父亲专门留给他去压制自己儿子的。能够打君王,并且见此鞭犹如见到先帝(也就是纣王之父)。其实在纣王之父帝乙临死之前,曾将他和纣王叫到过身边对闻仲进行托孤,并让纣王认闻仲为老师,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作为父亲的帝乙肯定知道,为了让他有权利去管纣王,于是就给了他这么一条鞭子,告诉他有这个鞭子在手,打谁都可以,见此鞭就犹如见到我一样,这样他的权利也就大了。还告诉闻仲如果纣王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用这个鞭子抽他就是,不用手软因此纣王才会那么怕他。
而且,小编在这里要说一个自己关于封神一书中的一个小猜测,就是纣王真的胆大包天到去调戏女娲吗?实际上这当时他到了女娲宫以后,一阵狂风透胆寒。也就是在他到了以后,突然有一阵风乱了他的心神,最后才导致他性情大变,留下了那首调戏女娲的诗。
而这阵狂风是从何而来呢?这就要说封神这一件事情最大的赢家是谁?是周朝吗?周王却是受益良多,但是他只是一方诸侯并没有这样的本领,封神一战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截教,但是阐教也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下边的徒弟全部被削去了顶上三花。可以说三教都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而只有佛教坐享渔翁之利,度尽三千红尘客,可以说后期佛教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在这次战争中度去的三教人事。这也就又引申出了后面的那场西游。
以上只是小编自己关于封神内内幕的一点拙见,而纣王虽然因为上面的各种原因十分惧怕闻太师,但是终究是在太师死后,将整个商朝一起葬送了。不管他是不是被迷了心智,但是商朝葬送在他手中却是铁证一般的事实!
闻仲比纣王能干多了,纣王还需要他,并且闻仲相当于连接天上地下的使者,纣王不能杀。闻仲先是纣王父亲的大臣,帝乙死后,闻仲就作为辅政大臣参与商朝事物,在纣王当政之前,闻仲已经当了好几年的摄政王了,这段时间足够闻仲形成威胁了。所以纣王在没有积聚足够实力对付闻仲之前,还是不会杀他的。
闻仲也是个有用的人,甚至可以成为商超末期最有用的人。他打仗很厉害,东征西讨,他修为很厉害,世间没有人可与他相比,他和姜子牙一文一武,不分胜负。他像二郎神一样,额头中间还生了一只眼,一睁开就可以分辨一个人是忠是奸,手里有两条鞭子,一挥出就可以唤出风雨。正因为有闻仲的存在,商朝才能存在那么多年。闻仲在外有民心,在内也很得群臣尊重。
闻太师领兵回来的时候,大臣们都不管宝座上的纣王了,都去迎接闻仲了,对此纣王肯定是不爽的,但是他还是没有表现出来。因为他也知道,闻仲不是善茬,如果没了闻仲,商朝能不能保住他的荣华富贵还是两说。再说闻仲跟各路诸侯都有联系,纣王还不是皇帝,没有统一天下就不能跟周边国家交恶。
封神演义就是一群地上的神仙为了当天上的神仙,努力斩妖除魔匡扶正义的事情,这件事需要一个宣传志愿者,就是把天上的好处美化一番,引起地上的人向往的事情。但其实天上也没什么好的,不能为所欲为,要遵守一系列规矩,要是没有闻仲等人在前面画大饼,谁会去拼命啊。所以闻仲的角色就相当于老师的小红花,下面一堆小朋友去争。要是小红花没有了,谁会去竞争啊,那封神演义不就编不起来了吗。
因为太师的位极人臣,三朝元老.
老太师手握兵权,对于殷商,他功不可没.
最忠莫过于闻仲与王叔比干了!
记得老太师用尽一切办法力挽狂澜,
最终不敌大势已去,那一幕幕,
实在令我泪满凝噎.封神里最让我伤心的就是:一,比干王叔剜心;二,太师自刎;三,纣王焚身.
闻太师经常出兵打战。
截教中的人,认识的神仙鬼怪多些。
我就郁闷呢,他也能掐会算的,为什么他就算不出妲已是狐狸精?
截教门人算命的本事能总比姜子牙的阐教慢半拍……
总是出事了,算了一算,大叫,不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7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