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曹操赵匡胤同样篡朝夺位,为何一个臭名昭著,一个流芳百世

揭秘历史故事 2023-07-03 10:42:55

曹操赵匡胤同样篡朝夺位,为何一个臭名昭著,一个流芳百世

曹操赵匡胤同样篡朝夺位,为何一个臭名昭著,一个流芳百世?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华历史博大精深,从最早的大一统王朝秦朝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在这其中发生了太多的故事了。东汉末年的曹操靠自己的能力打下一片江山,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被天下人骂为国贼,不过在这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多的去评论。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北宋时期的赵匡胤,也是通过篡朝行为,夺走了别人的江山,为什么两个人在当时以及史书上的评价,却是各不相同?甚至可以说千差万别,曹操在怎么厉害?讨厌他的人总会骂上一句汉贼,但赵匡胤就不一样了,他本身没有很大的黑点,人们再怎么不待见他,也不会说他是篡后周的奸贼,当然了往事都有其原因,在个人看来,两者之所以出现不同的声音,主要还是下面这几个原因,首先第一个是时代不同,曹操与赵匡胤都是所属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两个人并没有生在同一个时代,曹操生在东汉时期,赵匡胤则是混乱的五代十国。

因为时代的不同,当时人们的观念也不一样,在汉末的时候,大家还不知道皇位是能者居之,而不是命中注定,所以后面的隔了几百年江山易主的思想,还没有植入进他们的脑中,汉末时期人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就是认为刘家可以千秋万代,刘氏坐江山也是名正言顺的,所以逼君让位还是个大忌,不能被当时社会所接受。从曹操挟天子一事就可以看出,他还没有自立为皇帝,人们就已经开始反感他,哪怕他的军事能力再强,也无法改变人们这个思想。而到了赵匡胤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他出生在换皇帝跟换衣服一样的五代十国,占据一块小地方的人,都可以自称为皇帝。

称帝就跟闹着玩儿似的,并且篡位这种事情还经常发生,赵匡胤出生的时候,中原已经分开统治了好多年,他压根就没有见过统一的样子,同时周边还存在了很多国家,赵匡胤后来篡位的行为,只不过有样学样而已,算不上十恶不赦,两个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就不一样。再说了虽然赵匡胤篡了后周,但后周皇帝郭威的皇位,也是通过抢夺别人而来,事实上黄袍加身,还真不是赵匡胤的第一个做的,他的师父便是郭威,他才是黄袍加身的第一人。要说得国不正的话,五代十国有大半的皇帝要躺枪,毕竟大环境如此,汉末就不一样了,当时汉朝已经统一了四百多年,天下人心向刘,曹操会被骂的那么惨,自然也是可以预料到的。

其次第二点,赵匡胤比曹操名声好还有一点,就是对待前朝的皇室,有的人可能会说了,曹氏父子对汉献帝也不差,虽然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力,但好歹在生活上没有苛待他,曹操甚至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全部嫁给了汉献帝,比起那些被杀死的亡国君,汉献帝的待遇已经十分好了。其实摸着良心说,汉献帝的确是很幸运,可以在人命如草芥的三国中安享晚年,可是对比一下后面的柴宗训,那就远远不如了。赵匡胤即位之后,特地颁布下诏书,说自己不追责柴氏后人,还让后面的子孙牢记,永远不可以为难柴氏子孙,即便是有罪的话,那也是有罪论罪,不可以平白无故诬陷。

赵匡胤夺得皇位后,先是保住了柴宗训一家的性命,也保住了今后柴氏子孙的发展,相对比之下,曹丕也只保住了汉献帝一人而已,所以基于这一点,赵匡胤还是比较不错的。最后一点就是做法上的不同,在封建王朝的君臣体系中,最被人所忌讳的一点,就是臣子欺凌君王,曹操、司马懿一家人之所以被骂的那么惨,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在皇帝年少时架空皇权,并且把天子当做号令诸侯的人质,一般的读书人是十分唾弃的。可是我们在过去看赵匡胤,他并没有那么做,当时后周皇帝病重时,赵匡胤已经身居高位。

赵匡胤作为武将出身的皇帝,在后周官职一度坐到了殿前司都点检,也就是皇宫禁军的最高统领,在这个位置的人,一般都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按理来说,这时皇帝已经病重了,太子又是个小孩子,连朝廷的宰相见了赵匡胤,都要向其跪拜,可见他已经达到了一人之下的地步,如果他想一手遮天的话,那简直不要太容易。可是赵匡胤没有选择徐徐图之,像司马懿等人一样,蛰伏很多年才开始篡位,赵匡胤是直接领兵夺权,行动谋划的又稳又准又狠。当然了这也是五代十国的风气有关,毕竟那个时候当皇帝,只要你的兵力够强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讲究什么出师有名、道德之类的。

赵匡胤按照柴荣当初定下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政策,统一中原结束了长达200年的藩镇割据,诸侯混乱的局面,又短短的十几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内部给了汉民族一个良好的生活区域,但是赵匡胤统一中原之后,仅做到了制定一半的计划,完成了易,和南。却没有在继续完成剩下的一半,就着急发动了杯酒释兵权这件事,西域和辽东燕云十六州难道不是我们的版图吗?他没有能力在继续去收复吗?反而这个时候开始先内讧收兵权?秦皇,汉武,唐太宗的时代这些地方都在统治之中。河西走廊更是从西汉就一直属于中原的控制之中,不管三国乱世,还是南北朝的割据时代,到了宋太祖的时代,彻底的失去了对于河西走廊的控制权,而且也没有收复燕云十六州,导致对游牧民族失去屏障保护,将战火引发在了黄河流域。

以上事件证明,无论从陈桥兵变来讲还是从杯酒释兵权来说,都证明赵匡胤私心太重,赵匡胤的宋朝有着抑武崇文的思想,武将的地位不高,导致宋朝给人的感觉都是国力不强,几乎战役都是以防御为主的防御战。宋朝的战争和隋唐,秦汉又怎么去比较,霍去病挥师两千里杀敌数万,窦宪杀进三千里,唐朝更是把战线打到了敌镜,两次敌境做作战,是宋朝将领不如秦汉,不如隋唐吗?并不是,宋朝有过很多著名的将领。也不缺精良的士兵,而是缺少雄心之主。

赵匡胤作为宋朝创始人,他也不是一个平庸之辈,他恢复国民生产力,造就了继唐朝之后的盛世,发展经济,同时又发展文化,宋朝的文字狱也比别的朝代要少的多,这都是宋朝的优点,但是赵匡胤还真不足以和秦皇,汉祖,唐太宗几个人并列,以上三个人可以称之为千古一帝,但是赵匡胤算一位明君,但是却不是千古一帝。

所以说即使是赵匡胤也不是一个完美的,也和曹操一样有着被人诟病的地方,毕竟人无完人。

历代王朝篡位者众多,为何赵匡胤却无人责怪?

赵匡胤虽然是篡位建立了宋朝,但事实上却没有什么史学家因此对他有不好的评价,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五代十国政治十分混乱,时常有篡位的事情发生,而赵匡胤功勋卓著,是一刀一枪打下的江山。建立宋朝之后,他结束了混乱的时代,励精图治政局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赵匡胤并没有受到后人的责怪。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一员大将,因为战功赫赫,在后周颇有声望。这个后周只是一个建国十年的小国家,而且政治混乱,国君不贤,所以赵匡胤篡位不但没有骂名,反而得到了臣子和百姓的拥护。最重要的是,赵匡胤篡位之后,并没有为了排除异己,狠心杀害前朝的臣子和皇室。这在历史上是很少见的,一般新的帝王,刚一上位都要进行大规模的政治清洗,以此达到自身皇权的集中。而赵匡胤却十分善待这些前朝的贵族,这也是他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的原因之一。

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多年来的混乱局面,让百姓有了安稳的生活。赵匡胤登基之后,并没有一朝得志就贪图享乐,而是励精图治,朝政勤恳。宋朝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成为了历史上非常繁华强大的一个朝代。

综上所述,赵匡胤的历史评价比较正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战火连年,百姓苦不堪言,人们渴望能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而赵匡胤文功武治,能力突出,不但善待了前朝的贵族,没有赶尽杀绝,而且建立的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满足了当时百姓的生存需求。纵观赵匡胤的一生,除了篡位,也并没有什么其他的黑点,所以后世的史学家对他一直都没有什么责怪。

为何说隋文帝杨坚篡得天下,要比赵匡胤篡位的难度大?

其实有关于题主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在古代有著名史学家提出过完全相反的观点。“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古诗的作者赵翼,是清朝乾隆时候著名的史学家,他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廿二史札记》中说到一个观点:“观古之帝王,得天下最易者,莫过于隋文帝。”

赵翼之所以说这句话,他的理由是当时北周的周宣帝宇文赟早死,留下年轻的皇帝宇文阐,于是当时的皇后杨丽华的父亲杨坚辅佐朝政,一度权倾朝野,随后杀光了宇文一族,轻而易举的就建立了隋朝。

可是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真的轻而易举吗?其实我们只要稍稍一分析,就可以知道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

当然杨坚首先是一个官二代,但他在当时如此众多的官二代当中能够跻身上层,与他自身的能力脱不开关系,由于他当时的权力十分的大,周宣帝继位之后甚至一度动过想要杀杨坚的心思,若不是周宣帝死得早,杨坚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一个疑问。

而相对而言,同样是篡位得来的皇帝,赵匡胤夺皇位就要容易得多,当时的皇帝柴荣从来没有怀疑过表面看上去衷心的赵匡胤,以至于最后放心将幼主交给赵匡胤辅佐,最终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可以说这个皇帝得到的一点难度都没有。


因此不要再说杨坚的夺位难度非常小,其实当皇帝当得最轻松的是赵匡胤。

柴荣一世英名,为什么猜不到赵匡胤会篡位?

这和柴荣是否英明无关,但和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有关。

柴荣向来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倘若他不英年早逝的话,结束五代十国这一段乱世的人必然会是柴荣,而非赵匡胤,只能说赵匡胤是历史的选择。

后周的开国之君是郭威,郭威原本是后汉的将领,但因为受到了后汉隐帝的猜忌,最终为了自保而选择了起兵,从而建立了后周。郭威是柴荣的姑父,后又将柴荣收为养子,因为看到了柴荣的能力,又因为对柴荣的姑姑的感情很深,所以做出了将皇位传给柴荣的决定。

柴荣继位之后,果然没有辜负郭威的期望,将后周国力发展到了鼎盛。

柴荣当时还为自己制定了三个?十年计划?:?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

如果柴荣没有英年早逝的话,他确实很有可能完成这三个?十年计划?,至少第一个?十年计划?他已经完成了一大半了。只可惜,柴荣仅仅在位六年,就突然发病去世了。

柴荣去世之前在做什么?他正在和自己的手下商议攻取幽州之事,这就是他的雄心壮志。

为什么说柴荣没有意料到赵匡胤会篡位,和他是否英明无关呢?

原因很简单,柴荣再英明,他也不是神,所以他当然不可能猜得到赵匡胤会篡位。但是从当时武将篡权夺位蔚然成风的历史环境来看,柴荣应当考虑过这个问题,既然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为什么又没有做出相应的防备呢?

这就和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有关。

赵匡胤很早之前就已经追随郭威了,又和柴荣关系密切,柴荣也一直视赵匡胤为自己的嫡系心腹,可以说对他是绝对的信任。所以,柴荣即位了之后就让赵匡胤执掌了禁军。

禁军是什么?是后周最精锐的部队。

赵匡胤坐上了禁军统帅的位置,也就意味着他成为了后周除柴荣之外的最高军事统帅。

倘若柴荣不是绝对信任赵匡胤的话,他不会这么提拔赵匡胤。

而且,柴荣在临终之前,为了让柴宗训能够顺利继位,还特意将赵匡胤调任为殿前都点检,让他专门守护皇城和保护柴宗训,实际上就是将赵匡胤当成托孤重臣,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得出柴荣对赵匡胤的信任。

柴荣的想法很简单,我信任赵匡胤,所以我相信赵匡胤一定不会对柴宗训不利,一定不会做出对不起我的事。

只不过,柴荣显然低估了一个人的野心。

柴荣死了之后,可以说是尸骨未寒,赵匡胤便和自己一众手下在陈桥发动了兵变,然后黄袍加身当起了皇帝。

不得不说,赵匡胤辜负了柴荣的这份信任,或者说柴荣低估了赵匡胤的野心,所以历史才选择了赵匡胤。

大宋开国宰相赵普,有着千秋功业,却为何难流芳百世?

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个人品质不好,通俗点说就是这个人人品不好。赵普这个人估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么没名气的人是不是因为他对国家没啥功劳呢?其实不然,他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有功,著名的“陈桥事变”他就是策划者之一。不仅如此,后来的“黄袍加身”他也是关键人物之一。


赵普在宋太祖时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人物,大宋的建立他也绝对是功不可没。赵匡胤后来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自导自演的那场“杯酒释兵权”,他也是主要的设计师之一。大宋初期很多政策都是他参与制定的,他提出的很多治国方略对于大宋来讲都非常奏效,有很多一直沿用到宋末。


他不仅仅在治国策略上很有一套,在军事方面他同样很出色,有一副著名的画,画的就是半夜赵匡胤去找他商量军事。那么我们不禁会问,既然这个人对大宋这么有功,那为何后世对他的记载并不详尽呢?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这个人的人品不太好。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有人弹劾赵普聚众敛财,并且强占别人的土地。但是赵匡胤却不闻不问,连调查都不调查就一味的偏袒赵普。这种事情在当时有很多,所以大家只能敢怒不敢言。不仅如此,赵普还经常收受贿赂,做一些国家明令禁止的事情。后来,在赵匡胤去世后,他为了向太宗示好,还伪造太祖的遗昭,说太祖本就是想传位于太宗。由此可见,像他这种人品这么不好的人,即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流芳百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6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