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欧洲为什么没有统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何为大一统王朝?以中国为例,抛开三皇五帝部落联盟,夏商周分封诸侯国不算!从秦朝开始!秦始皇灭六国、废分封建立秦朝,以统一九州地域多少为衡量标准的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自秦开创大一统王朝之后,大一统王朝的观念已经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扎根!此后两千多年以来,无论王朝怎么更替,大一统的思想一直都存在于国人的心里!以至于后来出现了,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大一统王朝!而欧洲古代却没能出现一个秦始皇一样的君主,统一欧洲!原因为:
1、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国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其东有大海,西有青藏高原天然屏障,北接戈壁大漠,南有南海,环境相对封闭!因此中原地区也是亚洲东部的地理中心。与此同时,居住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创造出领先的文明和文化,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等人才层出不穷,中原地区成了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同时辐射周边落后地区,产生强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2、统一的文字。秦朝以前,各国文字不统一,秦始皇立国后下令书同文,中国人便使用了统一的文字,汉字,汉字稳定性强(即使几千年前的字现在也能认出),有利于信息的传递!有利于文明的延续!对比之下欧洲,由于采用拼音文字,各国文字差别很大,不能统一,不利于交流,这让欧洲各国很难产生认同感!心理上彼此已经疏远!
3、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宗族观念。有归根落叶的情结,这种情结能让人产生认同感!
4、中国人追求中庸。把“中庸”作为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做事追求不偏不倚,适可而止!有利于民族的融合!国人对传统敬畏,欧洲人比较善于打破传统,创新性强!
5、中国人尊崇儒家思想。推崇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包容性很强,讲究和而不同,天下一家,有识之士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中国人比较注重集体利益,甚至能为集体牺牲自己,有贡献的精神,爱国。欧洲人比较重视个人价值,把自身利益置身于集体利益之上! 6、中国人没有其他国家地区所存在的宗教障碍。欧洲人信奉宗教,甚至为发动宗教战争,铲除别的宗教,残杀异教徒,中国自古至今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平共处!
7、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政治上采取怀柔政策,文化上包容、同化少数民族的政策,这些有于国家的同意!
8、中国人讲究正统,对中央政权向心性强!由于以上原因,中国能建立大一统王朝,而欧洲却没有!
最根本的原因:
中华文明以“人性本善”为哲学基础,以“弘扬共同之善”为社会宗旨,长于“求同”。能够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凝聚数量更多的经济个体。所以能够在农业经济时代建立大一统国家。
欧洲文明以人的自我性为出发点,以“人性本恶”为哲学基础,以“防止他人之恶”为社会基础共识。为经济个体追求“质量”、提升效率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但难以组成大一统国家。
具体阐述如下:
翻开中国历史。黄帝炎帝时代开始,历经三皇五帝和夏代,一直没有太多考古学上的发现去直接印证,历史多为口头流传。到了商代,由于甲骨文和商代都城遗址的发现,历史才变得清晰起来。从商末的情况来看,商代的核心区域并不是很大,依靠实力慑服周边其他众多小国(部落)。四周的部落国家都保持较大的独立性。武王伐纣前,“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如此多的小国存在,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维系十分松散。到了周代,实施了封建分封制。周代的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并且根据土地的大小给这些诸侯分级。王室的家属、各部落国家的首长成了诸侯,在封地上建起自己祖宗的宗庙,代代相传。这样,以世袭贵族掌握地方政府的格局就形成了。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国家中枢还不具备独自控制全国的能力,于是只能把地方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世袭贵族。由于采用了分封的方式,相对与商,周国家内部维系明显加强了。这套制度和欧洲的封建分封制度在很多方面有类似的地方。所不同的是,周的制度在中国只维持了几百年,便让位于崭新的大一统国家,而欧洲的封建制度就止步与此,欧洲统一的梦想迄今还在进行,未曾实现过。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周朝创造新国家同时,也建立了新制度去维系庞大的国家。只是这个维系虽然有进步但显然是脆弱的。国家建立之初的威势,在新一代诸侯的头脑里已经逐渐消逝。诸侯间的亲缘关系,随着时间越来越淡漠。周天子对诸侯名义上的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弱。强大的诸侯不断扩张势力,吞并弱小诸侯,周朝的天子已经无力禁止。周建立400年后,这种维系最终名存实亡,伴随着游牧民族的一次入侵,西周灭亡。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时代来临。同时的东周已经沦为配角,退到了历史舞台的角落。
春秋注定是思想大活跃的时代。这不是因为春秋时代的人们特别喜欢脑力激荡,而是因为各种思想有充足的动力和机会去“社会实践”——各个诸侯国必须挖空心思去争取生存、发展。于是百家争鸣出现了,一举奠定诸多中国思想流派的根基。这些思想加上同时形成的鲜活“案例”,共同成为了后世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
在残酷的生存竞争洗礼之后,秦、韩、魏、赵、楚、燕、齐七个国家生存下来,中国进入战国时代。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这七个国家各自所占有的国土面积,放在今日之世界,都不失为一个大国,与当今欧洲的主要国家等量齐观。在当时的情况下,直接控制如此大面积的国土是不得了的事情。如果这种局面维持一段时间,恐怕中国历史和欧洲历史就会多几分相似了:同一文明体系下,几个大国并立争雄,文字类似,文化类似。看看现在的欧洲格局,就可以想象。
假设毕竟是假设。接下来的历史不可思议地展开,一位帝王率领七国之一的秦国,居然一举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这位帝王开创了历史,为了表彰自己的功绩,他把自己叫做秦始皇——真是个贴切的名字!
秦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国家,依靠法律来贯彻统治意志。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赏罚分明,鼓励耕战。法家思想和西方“限制他人之恶”的社会观有共通之处,充分地挖掘了人们追求物欲趋利避害的强烈本能——也就是“自我性”,从而有效地将整个秦国组织起来,形成了庞大而高效的战争机器,一举扫平六国,完成了大一统的壮举。为了巩固对大帝国的统治,秦始皇沿着法家的道路继续前进,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统一思想。废弃分封,采取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由皇帝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用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的权威。此种制度体系,大大加强了国家的内部组织联系,使得国家的实力空前强大,可以远逐匈奴,可以修建长城、始皇陵等世界奇迹。可是,如此广阔的土地上民俗各异,如何来保证法律的执行而使得统治意志得到贯彻呢?始皇给出的答案就是依靠强力,这是他统一中国的方式,他相信用同样的方式当然可以统治整个大帝国——既然凭借力量可以把不属于我的都变成我的,那么当然可以凭着力量让我的继续还是我的。
秦始皇给自己起“始皇”这个称号,还有个意思,就是让他的后代不用为起名字而烦恼了。第几代就是第几世皇帝。创意很好,系列化标准化,符合他的法家思想。可是,他不会想到,如果后人只是遵循他的经验去做,那么不仅他的后代当不了皇帝,其他人也当不长这个皇帝。幅员辽阔的帝国只会是昙花一现,无法支持长久。创建大帝国已经是个超高难度的动作,如何维系大帝国更是史无前例的大课题,除非始皇帝真的得到了长生不老的仙药,否则他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解决的。还必须由后来的历代帝王们去继续摸索总结。
以法家思想治国,必须首先将法律传播到民众那里,必须教会民众法律的含义,还必须以暴力做后盾来保证法被贯彻,让不守法者受到制裁。在当时经济、社会状况下,信息传递缓慢,普通民众认知水平低下,人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新的大一统国家疆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各地情况之复杂根本无法一概而论,当然无法要求人民知法、懂法、守法。从技术层面上说,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还不具备用法来管理如此大国家的条件。此外,和平来临时,人民是不愿再忍受战争年代的困苦生活的。失去了进攻的目标,也就失去了物欲的刺激,国家的进取心涣散了。秦的高压式统治,很快伴随着秦始皇的逝去而轰然倒塌了。六国的贵族们趁着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重新恢复了他们的国家。西楚霸王项羽拥有扫平天下的武力,却只是安于做他的“楚霸王”。短暂的统一并没有深入人心。这么辽阔的国土是否可以被一个大一统国家管理好,人们存在疑问。历史如果照这样继续下去,那么中华大地就是另一个欧洲。你叫赵国,我叫楚地,他叫秦land……
好在做皇帝这个工作实在是太诱惑人了,很快就有人来继承始皇未尽的事业。刘邦建立了汉朝,他马上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如何管理好这个庞大的国家。他比秦始皇幸运,因为有秦的经验教训做参考。汉初大部分继承了秦的国家体系,但做了一些醒目的改变。另一种思路,在酝酿中。
新的国家统治者已经意识到“可马上得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汉初主要采用黄老思想让民众修养生息,对大臣比较宽容。刘邦也改变了对儒家的蔑视,不再向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了,开始享受儒生们给他安排的帝王仪仗。郡县制度和分封制度并存,是激烈斗争后的结果。单纯分封,有周朝的前车之鉴。单纯郡县制度,当时的中央政府又很难管理。在天下初定,叛乱不断的情势下,奠出了郡县制度和分封制度共存的办法。分封刘姓藩王夹杂在郡县之中,帮助中央管理全国。毕竟大家都是很近的亲戚嘛,都要维护刘家的天下,还不至于马上就翻脸。
但是问题还没有解决。分封制度的固有弊端开始显露出来了。共同的老祖宗一“崩”,各地的藩王们就不老实了。同是老刘家的孩子,凭什么那么大的土地都被你皇帝一个人占了?你有多大胃口多大能耐,消化得了吗?不如大家分了吧。还是那个问题,当时的经济、社会、技术条件,国家中枢很难有效管理如此庞大的国家。地方上发生的事情,你中央朝廷能知道吗?多久能知道?知道了怎么管?
这时,中华文化的另一脉渊源就开始发挥作用了。那就是“德”的力量。
“太史公曰: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史记?礼书第一》)意思是说,光凭人的力气,怎么可能管理得好万物和众人呢?还是要靠“德”啊。司马迁进一步说: “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故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所以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也。”以“德”服人的成功案例向前至少可以追溯到舜帝时代,“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用的是同一个“德”字。依靠自身的“德”,领袖可以获得民心。将“德”推广开去,就能“总一海内而整齐万民”。
具有如此大威力的“德”,究竟指的是什么呢?道德?品德?不妨如此定义:“德”是大家公认的优秀精神品质,本质是克制自己、维护他人或群体,亦即“共同之善”。人们内心都有对于美好精神品质的尊重、向往,都心存“善”念。顺应人内心的这种善念,以“德”去教化众人,那么即使山川阻隔,人们还是可以凝聚在一起,自发地去维护好的秩序,弘扬善,惩治恶。人民要安居乐业,需要有稳定的秩序,需要有国家的庇佑,愿意去拥护他们所认同的国家秩序。如果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对善恶、秩序有一致的观念,那么庞大的国家就有了维系在一起的内在力。于是,倡导“人性本善”,推崇“亲亲”、“尊尊”等秩序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选择。
终于,在经历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推上了国家正统政治思想的位置。另一方面,“推恩令”的颁布极大削弱了分封制。至此,中国已经奠定了长期维系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坚实基础。司马迁的《史记》,也正是写于汉武帝时期。
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个体生产者的差别是很小的。数量优势是决定性的。大一统国家所凝聚起来的数量优势很明显,汉朝空前强大,击败了北部强悍的游牧民族,把影响力扩展到了西域诸国。建立在“德”之上的汉文化特质形成,天然具有独特的感召力,让远方的人们心悦诚服。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文化技术大发展。汉在版图上给后代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中国就应该是大一统的,这是所有中国人的福祉。
延续了数百年后,汉朝失去活力,最终崩溃。中国陷入了长期的混战状态。短命的晋朝没有学习前人管理泱泱大国的方法,而是分封皇亲贵族,于是八王之乱祸起萧墙。少数民族乘机大量进入中原,五胡乱华。国家再次趋向统一的时候,汉的经验成为了仿效的对象。而仿效者,反而是鲜卑族建立的国家北魏。当时,游牧民族占据了中原农耕地区,根本不知道如何治理如此庞大的国家。于是迅速败亡,被新来的民族所取代。朝代走马灯似的变换,五胡十六国,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当北魏的拓跋氏鲜卑占据中原,决心在这里站稳脚跟时,他们选择了学习汉的经验,分配土地,发展农业,祭祀孔子。最终干脆选择了把自己彻底汉化,皇帝改姓汉姓,禁止穿鲜卑服装和说鲜卑语言。
当隋唐在北魏的遗产上次第建立起来时,大一统国家的组织形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之前的民族大融合,汉族不是一个遗传学意义上的民族了。凡是接受了“汉朝”文化的,通通成为了汉族。其实汉族也从来就不是一个遗传意义上的民族。汉文化形成的过程决定了其极强的包容力,否则也不会覆盖如此广阔的国土,起到维系大一统国家的作用。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高峰。以儒学治国,以佛教修身,允许信仰自主的多元格局,对各族人士都一视同仁加以任用。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开放心态的朝代,敞开胸怀与各个民族交流,也最大地扩散了中国文化。不仅仅如此,唐代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大一统国家的组织体系,解决了汉末以来暴露出的关键问题,使得国家维系越加紧密。这就是确立科举取士制度。
大一统国家,除了要对抗辽阔的空间之外,还要不断对抗另一个顽敌:时间。新的国家在建立之初,管理(统治)阶层因为经历了诸多考验和洗礼,往往由精英组成。这些精英阶层,总是本能地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在社会中保持同样优越的地位。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家族定为贵族乃至皇族,高高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国家的每个人出生时,他(她)的社会阶层乃至从事的职业就已经确定了,要做的只是尽其本分而已。但是,精英的后代未必是精英。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也由于生物学上的遗传回归规律,封闭的贵族阶层其素质一般都是随时间而不断退化的。这就意味着国家的管理阶层通常是在不断变弱的,没有解决好后来者的问题。一旦无法抵御内外各种力量的冲击,国家就崩溃了。所以,国家的管理阶层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才可以保持国家的竞争力。汉代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地方举荐孝廉为官的制度,进行这种更新。但这个制度显然缺乏客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被把持,于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下品无高门,上品无寒士”。人们把这些把持了国家管理阶层的家族称作门阀士族。他们与西方的世袭贵族是不同的,并没有由国家正式赋予世袭地位,而是利用规则或者习惯在实际操作中垄断了国家管理权。按照当下最时髦的说法,他们就是“既得利益者”。至于为什么中国没有形成真正的世袭贵族,恐怕与当年陈胜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很大的关系。陈胜的后继者——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是草根出身,斩了白蛇就可以成为天子。(难道这就是中国草根文化的源头?)言归正传,大一统的中国遇到了下一个问题:怎样保证国家管理阶层的质量?
国家管理阶层质量下降的代价是惨痛的。如果没法从内部选拔出高质量的管理者,外来的新鲜血液就会取而代之。而外来者要学会管理这个庞大国家,免不了痛苦的磨合,对于社会任何一个阶层来说,都不是好事。经历了汉代崩溃后的几百年混乱,隋唐重新建立大一统国家格局,当然对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有着很深刻的认识。他们找到了新的解决方式——科举取士制度。
科举制度代表了当时最积极的一些因素,是已经拥有数量优势的中华文明在提升质量方面——主要是管理者质量——的一次巨大进步。用考试制度去选拔人才,客观性强,基层有才能的人得到了进入国家管理阶层的机会,他们就不再会成为国家秩序的挑战者,而成为国家秩序的维护者,国家管理层也得到了稳定的高质量人才来源。唐太宗看到士子们踊跃参加科举考试时,发出了“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的感慨,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科举制度又强化了国家的指导思想。科举考什么,渴望出人头地的人们就学什么,通过科举进入国家管理阶层的精英就认同什么。国家凝聚力,怎么能不大大加强?动员整个帝国人力物力的效率也极大提高。
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代表了一种对内开放的心态。敞开胸怀与其他不同文化交流,代表了对外开放的自信。两者为中华文明带来了质量上的大幅提升和无穷活力,无论经济、文化、技术,中华文明于唐代再登上了一个高峰,领先当时的世界。
至此,我们可以基本回答“为什么中国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领先”。因为中华文明善于“求同”,能够更大程度上克服时间、空间的障碍,凝聚更多的人。“大同世界”,是传统中国的社会理想。
求同首先体现在思想上。德,也就是“共同之善”,成为个人、家庭、宗族、国家、天下维系的最关键纽带。“德”在制度上,体现为“礼”,并进化出了“科举取士”。在保证思想统一、保持国家凝聚力的前提下,通过阶层间的流动来保证管理层质量。
求同又体现在组织模式上。传统中国人大多是按照彼此之间的共同点来结成社会关系的,比如,同乡、同宗、同学、同事、同年(指科举同一年及第)、同志。这样一套体系,依然在今日中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请对比市场经济模式下的劳动力配置,可以大大帮助我们解答下一个问题。
求同还体现在文字上。不同于其他大多数民族的拼音文字,汉字是表意的文字。中国有多少种方言,在今日恐怕都没人数的清楚。在南方的很多地方,直到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现在,两个挨着的县,各自的方言对方都听不懂。如果汉字在产生之初是拼音的,那么汉字绝不可能如此大范围的被使用,因为当时各地的语言差距更大。那样的汉字也许就像拉丁文,衍生出了欧洲各民族的文字,但自身却早就边缘化了。汉字的特点,决定了汉字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承载一个文明几千年的发展。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历史上亦用汉字传承文化。
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公元前27年屋大维正获“奥古斯都”称谓开始,这个统治几乎整个欧洲的国家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帝国,奥古斯都即是皇帝,此后400年,整个欧洲便是以罗马帝国名义存续。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有一件事需要记住,基督教成为国教,教区主教获得了名义上的神的权利,并在罗马设置了大主教的角色,即后来的教皇。罗马帝国的皇帝,即是上帝的指派,形式上即是由教皇来加冕。
中国有句古话叫“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放之欧洲也成立。
历史课本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后来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又很快被北方蛮族入侵而覆灭,东罗马帝国一直以在君士坦丁堡存续至十五世纪,直至伊斯兰文化的奥斯曼帝国入侵,罗马帝国彻底结束。
不过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实际的罗马帝国一直没有消失:北方蛮族入侵并没有消灭西罗马,而是继承,日尔曼人建立起的法兰克王国壮大后,公元8世纪国王查理“邀请”罗马教皇将其加冕为皇帝,称“罗马人的皇帝”,即历史上的查理曼大帝;后来法兰克帝国分裂,这一支血脉在莱茵河流域延续,即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一直延续至拿破仑时代。
而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入侵后,奥斯曼苏丹也以罗马皇帝继承者身份自居,不过由于宗教信仰并不相同,所以处于北方的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也跑来抢东罗马衣钵,改国号为俄罗斯帝国,也就是我们说的“沙皇俄国”,这个“沙皇”就是罗马帝国副皇帝“凯撒”的音译,也就是皇帝的意思。
到这,该拿破仑出场了。拿破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十多年里,带领法军横扫欧洲,多次击败以普、奥为主的返法同盟,1804年,盛极一时的拿破仑同样把教皇“请到”巴黎,为自己加冕,称帝,随后一年,拿破仑逼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退位,本来就松散的神圣罗马帝国彻底解体,此时拿破仑的法兰西帝国才更具法理上的意义,不过这还是局限于“西罗马”。
按照罗马帝国以来的法理系统,要建立一个统一欧洲帝国,奥斯曼帝国是异族,暂放一边可以不管,可是东边的俄罗斯帝国就不能放任了,那边的沙皇可是标榜着是罗马正统后裔呢。
很多人诟病拿破仑不该去打俄罗斯,而应该治理西欧即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是拿破仑的野心极大,是要重新建立以法兰西为核心的新“罗马帝国”,所以必须把“东罗马”给收回来,这是其一。
另外彼时崛起的俄罗斯帝国更是野心勃勃,自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以来,崛起的俄罗斯大帝国北上打败瑞典后称霸波罗的海,向远东扩张的同时,对南部的西亚出海口也虎视眈眈,即便拿破仑不去进攻俄罗斯,俄国也随时有可能西进。所以,是以法兰西为主体统一欧洲,还是由斯拉夫人来统一欧洲?当然斯拉夫人血统不够纯正,拿破仑必须进攻俄罗斯。
不过欧洲自罗马帝国分裂以来,就很难再以武力重新统一起来,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各个独立的王国对自身独立主权的贪婪,当某一个势力崛起时,总会被其他联合起来剿灭,拿破仑被俄帝国,英、奥、普的联合起来给打败,强盛一时的法兰西帝国衰败。
后来俄罗斯帝国在克里米亚也遭到了法、英、奥斯曼联合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再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以及第三帝国,也是同样的命运。所以拿破仑不可能统一欧洲的主要原因,是独立王权独立性的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斛律光是什么人北齐双壁之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