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乐昌公主的尴尬命运,她经历了什么?
南朝时期,陈叔宝可是赫赫有名,为南朝的政坛抹了一把黑,可是他的妹妹却是与他截然相反的性格,不仅容貌美丽,温婉大方,还极有才华,她就是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虽然生在帝王家,却没有帝王家公主身上的那些坏毛病,不仅长得美丽,还性情温婉,待人随和,被人们所喜爱,要说毛病也是有一个,那就是比较有主见,因为她自身很有学识,不似其他女子那样贪慕虚荣,只知道玩乐,因此,她的有主见这一特性在她的婚姻上最能体现,在那个封建社会,女子的婚姻要么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要么也是听命于父亲,可是乐昌公主的丈夫,却是她自己选的。她选的这位丈夫名叫徐德言,也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自从当了驸马后,在朝廷上也展现了其独特的政治才华,两个人郎才女貌,结婚后更是恩爱有加,被人羡慕不已,成了一段佳话。
可是好景不长,陈国灭亡了,国不再是她的国,家也不是家了,为防止朝廷后裔在故地纠集旧臣,扰乱安定,因此陈国的皇族都要被押到长安,因为其公主的身份,这对人人羡慕的情侣也要面临生离的苦难,分别之际,乐昌公主把常用的一面铜镜摔成两半,一人一半,她与丈夫约定,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都要到长安的街面上叫卖,直到两个人再次相遇,虽然愿望很美好,但人海茫茫,这样的愿望能实现吗?
乐昌公主被押往长安后,委身于杨素,杨素当时官至丞相,杨素不仅领兵打仗厉害,而且也是个喜爱诗文的人,当他看到美丽娇弱的乐昌公主时,也是十分钟意她,这样的女子不仅长得美丽大方,还有才情,于是在以后日子里,对乐昌公主宠爱有加,可是再多的爱也没有使乐昌公主忘记自己曾经的丈夫,这种复杂的情感也使她非常纠结。
不知不觉,时间到了正月十五,乐昌公主让人到街上卖镜子,有好信的人问多少钱,可是离谱的价格让人默默离开,就这样毫无音信的度过了第一个正月十五,也度过了第二个正月十五,;乐昌公主在痛苦中等到了第三个正月十五,却不曾想,这一天老仆人真的遇到了这个手拿另半面铜镜的人,乐昌公主不知道是太过欢喜,还是太多感慨,眼泪不受控制的纷纷落下,哭的泣不成声,杨素听闻此事赶来,让乐昌公主细细讲来缘由,决定让他们见上一面。
饭桌上,三个人面面相觑,尤其是乐昌公主见到二个人,更是感到尴尬不已,徐德言见乐昌公主已经再嫁,再看看自己现在穷困的模样,知道自己给不了她更好的,决定放弃,出家为僧,可乐昌更是悲苦交加,杨素不忍心看此二人如此难过,便决定成全二人,两个人喜出望外,谁也没有想到时过境迁,分别这么久的两个人还有破镜重圆的这一天。从此,两个人远离尘世,过起了逍遥的二人生活。小编真真是羡慕乐昌公主,不仅有那么爱自己的一位男子,还可以收获满满的幸福,同时也为这二人的重情重义而感动。
首先就是《西游记》了。86版的《西游记》可以说是很多人关于那个时代的记忆了,不单单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看着这部剧长大,甚至零零后也是看着这部剧过来的。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几代人心里的记忆。
而一部好的电视剧与一位优秀的编剧是离不开的。邹忆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可能也是中文系出身的原因,她对于文字有比较强的把控能力,所以才能写出这么经典的剧本。《西游记》的地位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优秀的编剧去世,我们也感到非常惋惜。
第二部就是《穆桂英》。这部和历史相关的电视剧,可以说写起剧本来是在不容易,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本着尊重历史的态度,将人物塑造好,这种文字能力是很难把握的,但邹忆青前辈做到了,将穆桂英这位巾帼女将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变得活灵活现,这也是老前辈才有的对角色和历史的把控能力。
第三部就是《蝶恋花》。《蝶恋花》也是比较出名的一部作品,也是邹忆青老师与李维康老师的倾力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她没有懈怠,没有偷懒,合作者李维康回忆起邹忆青时感叹她实在是一位敬业的编剧,这也是同行给邹忆青的超高的评价。
邹忆青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但她写的作品还一直留在这个世界,永远的传承下去。
人物生平
陈叔宝即皇帝位,是为陈后主,册封沈婺华为皇后,张丽华为贵妃,孔氏为贵嫔。当初叔陵做逆时,后主脖颈被砍受伤,在承香殿中养病,摒去诸姬,独留张贵妃随侍。后主病愈,对张丽华更加爱幸。
陈自陈霸先开国以来,内廷陈设很简朴。陈叔宝嫌其居处简陋,不能作为藏娇之金屋,于是在临光殿的前面,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阁高数十丈,袤延数十间,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都是以沉檀木做的,以金玉珠翠装饰。门口垂着珍珠帘,里面设有宝床宝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近古未有。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奇树名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闻数十里。后主自居临春阁,张贵妃居结绮阁,龚、孔二贵嫔,居望仙阁,其中有复道连接。又有王、季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都以才色见幸,轮流召幸,得游其上。张丽华曾于阁上梳妆,有时临轩独坐,有时倚栏遥望,看见的人都以为仙子临凡,在缥缈的天上,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陈叔宝却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内造七级浮图,工尚未竣,为火所焚。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却不以为意,只有仆射袁宪,请出兵抵御,后主却不听。及隋军深入,州郡相继告急,后主叔宝依旧奏乐侑酒,赋诗不辍,而且还笑着对侍从说:“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摧败而去,彼何为者耶?”孔范说:“长江天堑,古以为限,隔断南北,今日隋军,岂能飞渡?边将欲作功劳,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虏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有人妄传北军的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说:“可惜,此是我马,何为而死?”后主听后大笑,深以为然,君臣上下歌妓纵酒,赋诗如故,似乎亡国的威胁并不存在。
隋军攻城甚急
,后主慌乱中摆出了一字长蛇阵,令鲁广达居南,任忠、樊毅、孔范次之,萧摩诃居北,南北连亘二十余里,首尾不能相顾。贺若弼挥军迳取孔范,陈军大溃,死者五千人。萧摩诃因后主曾淫其妻,心怀愤懑,拥兵不战,为隋军俘获,只有鲁广达拼死格斗。任忠见陈军溃败,入告陈叔宝说:“陛下请勿再战,臣已无力报国了。”后主给他两袋金子,让他募兵。任忠又说:“为今之计,陛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准备舟楫,到上流去与我军会合,臣当舍死保驾。”后主深信不疑,命他出去部署,又让宫人打点行装,等他归来一起出发。谁知任忠见大势已去,竟`颜降敌,领着韩擒虎直奔朱雀门(一名大航门,建康城南城门,今南京市中华门内)。 陈军欲战,任忠大呼说:“老夫尚降,何况尔等!”众军一哄而散,城内文武百官皆遁,朝堂为之一空,只有仆射袁宪、后阁舍人夏侯公韵未去。后主吓得魂不附体,打算逃匿,袁宪阻拦说:“北兵入城,必无所犯,事既如此,陛下还能逃往何处!请陛下正衣冠,御正殿,仿照梁武帝见侯景故事。“侯景举兵叛梁,曾将梁武帝围困在建康台城里(宫城),终至饿死,陈叔宝自然不愿蹈此覆辙,颤声说:“锋刃之下,未可与争,我自有计。”说着,迳率后宫十余人来至后堂景阳殿。
此时隋军已排闼而入,从宫中的一口枯井中捉住后主张贵妃、孔贵嫔等人,押到韩擒虎帐前来。隋军一面扫荡残敌,令后主手书招降陈朝未降将帅,一面收图籍,封府库,又将张丽华及施文庆、沈客卿、阳慧朗、暨慧景等奸佞枭首于市。陈朝宣告覆亡,隋文帝终于统一了全国。
为政举措
内外大臣专迎合为事。尚书顾总博学多文,尤工五言七言诗,溺于浮靡。陈叔宝对他很宠信,游宴时总会叫上他。顾总好做艳诗。好事者抄传讽玩,争相效尤。山阴人孔范容止温雅,文章瑰丽。后主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过失,孔范在这方面善于为后主饰非,因此后主对他宠遇优渥,言听计从。孔范曾对后主说:“外间诸将,起自行伍,统不过一匹夫敌,若望他有深见远虑,怎能及此?”从此带兵的将帅微有过失,就夺他们的兵权,刀笔之吏反而得势。边备因此越加松弛。此时文武懈体,士庶离心,覆亡即不远了。当时朝廷有狎客十人,以顾总为首,孔范次之。君臣生活穷奢极欲,国力却逐渐衰弱下来。
人物评价
《南史》:“后主因削弱之余,锺灭亡之运,刑政不树,加以荒淫。夫以三代之隆,历世数十,及其亡也,皆败于妇人。况以区区之陈,外邻明德,覆车之迹,尚且追踪叔季,其获支数年,亦为幸也。虽忠义感慨,致恸井隅,何救麦秀之深悲,适足取笑乎千祀。嗟乎!”
魏徵:“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初惧阽危,屡有哀矜之诏,后稍安集,复扇淫侈之风。宾礼诸公,唯寄情于文酒,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谋谟所及,遂无骨鲠之臣,权要所在,莫匪侵渔之吏。政刑日紊,尸素盈朝,l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危亡弗恤,上下相蒙,众叛亲离,临机不寤,自投于井,冀以苟生,视其以此求全,抑亦民斯下矣。遐观列辟,纂武嗣兴,其始也皆欲齐明日月,合德天地,高视五帝,俯协三王,然而靡不有初,克终盖寡,其故何哉?并以中庸之才,怀可移之性,口存于仁义,心怵于嗜欲。仁义利物而道远,嗜欲遂性而便身。便身不可久违,道远难以固志。佞谄之伦,承颜候色,因其所好,以悦导之,若下坂以走丸,譬顺流而决壅。非夫感灵辰象,降生明德,孰能遗其所乐,而以百姓为心哉?此所以成、康、文、景千载而罕遇,癸、辛、幽、厉靡代而不有,毒被宗社,身婴戮辱,为天下笑,可不痛乎!古人有言,亡国之主,多有才艺,考之梁、陈及隋,信非虚论。然则不崇教义之本,偏尚淫丽之文,徒长浇伪之风,无救乱亡之祸矣。”
朱敬则 : “长城公器识古人,承平嗣主。观其求忠谠之士,禁左道之人。淫祀妖书,镂薄假物;即古明哲,何以加焉?但强寇临边,南国斯蹙。礼义不举,苛刻日滋;邻好不敦,骄傲是务。嬖妾五十,尽有珥貂之容;丽服一千,咸取夭桃之色。加以贵妃夹坐,狎客承筵。玉貌绛唇,咀嚼宫徵;花笺彩笔,吟咏烟霞。长夜不疲,略无醒日。於时也。隋德甫隆,南被江汉。厚待间谍,羊叔子之倾敌人;不伐有丧,楚恭王之结邻好。加以贺若谋勇,应变如神,擒虎雄风,临机若电。莫不迎刃自裂,听鼓争奔。斩张悌之守迷,降薛莹之知命。紫殿正色,不用袁宪之言;白刃交前,但为无社之计。嗟乎!龙盘虎踞之地,露草衣;千门双阙之间,风烟歇绝。临江离别之感,赴洛呜咽之悲。五百里之俘囚,累累不绝;三百年之王气,寂寂长空。一国为一人兴,前贤以後愚灭,其来尚矣。”
丁耀亢:“吾观叔宝,始末一浮荡痴子弟耳,嬖宠艳妃,穷奢金碧,以诗酒谑浪亡天下。至于亡国不耻,犹向隋主乞官。······盖亡国之主,每多才艺;败家之子,每有聪明。吾观于陈、隋,信然!”
蔡东藩:“叔宝之恶,不如子业、宝卷之甚。子业屠灭宗族,宝卷渎乱天伦,而叔宝无是也。但宠艳妃,嬖狎客,杀谏臣,有一于此,未或不亡,况并三者而具备耶。隋军大举,鼓v渡江。沿江各戍,望风奔溃,叔宝尚委政宵小,恣情声色,可战不战,不可战而战,甚至敌临城下,犹奸通萧摩诃妻,如此淫肆,欲不亡得乎?景阳殿后,挈妃入井,向使毕命井中,即未足与殉社稷者比,而井底鸳鸯,冢成连理,未始非江东佳话。为叔宝计,其亦差足 *** 欤?然天不从愿,出井见敌,再拜隋将,徒自贻羞,而张贵妃且难免刀头之i,红颜白骨,作孽难逃,观于此而世之为妃妾者,可以返矣;世之为人主者,亦可以戒矣。”
个人作品 《玉树 *** 花》 (这是陈叔宝的代表作,既显示出他很高的文化修养,也把他的骄奢淫逸展现的淋漓尽致。后来本诗被视为“亡国之音”。“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在郭茂倩《乐府诗集》等著作中未有记录。疑为后人臆加。)
《无名诗》
《同江仆射同游摄山栖霞寺》
《东飞伯劳歌》
《三妇词十一首·其十》
《舞媚娘三首·其二》
《戏赠沈后》(据史记载,陈后主某日到皇后沈婺华处,暂入即还,却写了一首诗《戏赠沈后》:“留人不留人,不留人去也。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沈婺华《答后主》:“谁言不相忆,见罢倒成羞。情知不肯住,教遣若为留。”)
家族成员
母亲:柳皇后柳敬言
始兴王陈叔陵
豫章王陈叔英
长沙王陈叔坚
建安王陈叔卿
宜都王陈叔明
河东王陈叔献
新蔡王陈叔齐
晋熙王陈叔文
淮南王陈叔彪
始兴王陈叔重
寻阳王陈叔俨
岳阳王陈叔慎
义阳王陈叔达
巴山王陈叔雄
武昌王陈叔虞
湘东王陈叔平
临贺王陈叔敖
阳山王陈叔宣
西阳王陈叔穆
南安王陈叔俭
南郡王陈叔澄
沅陵王陈叔兴
岳山王陈叔韶
新兴王陈叔纯
巴东王陈叔谟
临江王陈叔显
新会王陈叔坦
新宁王陈叔隆
新昌王陈叔荣
太原王陈叔匡
陈叔
陈叔忠
陈叔弘
陈叔毅
陈叔训
陈叔武
陈叔处
陈叔封
姐妹
宁远公主(宣华夫人),隋文帝嫔妃
陈氏,陈灭亡后,被赐予贺若弼为妾
临川长公主,隋文帝弘政夫人,见于《嘉泰吴兴志》,亦不确定与宁远公主是否为同一人。
武成公主,见于《嘉泰吴兴志》。乐昌公主,正史无载,见于《本事诗》和《两京新记》。下嫁徐德言,破镜重圆故事的主人翁。
贵妃张丽华
龚贵嫔
孔贵嫔
孔贵人
张淑媛
薛淑媛
吕淑媛
张淑华
徐淑仪
袁昭仪
高昭仪
江修容
何婕妤
王美人
季美人
孙姬
吴兴王陈胤,字承业,后主长子也。太建五年二月乙丑,生于东宫。母孙姬。
南平王陈嶷,字承岳,后主第二子也。方正有器局,年数岁,风采举动,有若成人。至德元年立。位扬州刺史。迁都督、郢州刺史。入隋,卒于长安。
永嘉王陈彦,字承懿,后主第三子也。至德元年立。位都督、江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襄武令。
皇太子陈深,字承源,后主第四子也。至德元年,封始安王。祯明二年,后主立深为皇太子。
南海王陈虔,字承恪,后主第五子也。至德元年立。位南徐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涿令。
信义王陈祗,字承敬,后主第六子也。至德元年立。位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入隋,大业中,为通议郎。
邵陵王陈兢,字承检,后主第七子也。祯明元年立。入隋,大业中,为国子监丞。
会稽王陈庄,字承肃,后主第八子也。容貌蕞陋。性严酷,数岁时,左右有不如意,辄刺其面,或加烧k。性嗜酒,爱博。以母张贵妃宠,后主甚爱之。至德元年立。位扬州刺史。入隋,大业中,为昌隆令。
东阳王陈w,字承厚,后主第九子也。祯明二年立。入隋,大业中,为通议郎。
吴郡王陈藩,字承广,后主第十子也。祯明二年封。隋大业中,为任城令。
钱唐王陈恬,字承矗后主第十一子也。祯明二年封。入隋,卒于长安。
陈总,并未及封
陈观,并未及封
陈明,并未及封
陈纲,并未及封
陈统,并未及封
陈冲,并未及封
陈洽,并未及封
陈_,并未及封
陈绰,并未及封
陈威,并未及封
陈辩,并未及封。
女儿
第四女广德公主,母高昭仪,隋炀帝妃
第五女临成公主,母谢昭仪,秦王杨俊嫔
第六女陈B,隋炀帝贵人(《南史·卷六十五》记为“后主第六女B”)
轶事典故
不久,有隋军士兵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应答。士兵扬言要落井下石,方才听到有人求救,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觉得非常沉重,本来以为后主体胖,等到把人拉上来,才吃惊地发现,原来一根绳索,“串”着陈后主、张丽华以及孔贵嫔三人。
隋文帝东巡邙山,后主奉召前往,他在宴会上赋诗说:“日月光天德,山川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表请封禅,隋文帝不许。杨坚评价说:“陈叔宝的失败皆与饮酒有关,如将作诗饮酒的功夫用在国事上,岂能落此下场!当贺若弼攻京口时,边人告急,叔宝正在饮酒,不予理会;高G攻克陈朝宫殿,见告急文书还在床下,连封皮都没有拆,真是愚蠢可笑到了极点,陈亡也是天意呀!”
杨素与乐昌公主并没有孩子。杨素是唐朝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宰相等高官职位,但没有记录他与乐昌公主有任何后代的情况。乐昌公主是唐玄宗的女儿,她嫁给了杨素,但据史料记载,他们的婚姻并没有传下子嗣。因此,可以认为他们没有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6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