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妾熬成贵妃,掌管后宫,却不能被立为皇后,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丁令光本来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但是可能每个不同寻常的人都会被冠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冠子流传后世,丁令光也没有逃脱。
据说丁令光出生的时候就和平常的孩子不一样,因为她母亲生她的时候本来是晚上她一生出来房间里就明显的明亮了起来,这也就导致了她父母给她起名字的时候有一个光字,她的神奇的故事还不只是这样呢。
听说她小的时候和同龄的女孩子一起在外面,因为当时是夏季所以蚊虫都会循着味道来,和她一起的几个小姑娘都没能逃过被叮咬,但是她却一个包都没有,这很神奇所以她在当地也有一定的名气,因为古时候都迷信的很对这样的人人们都会留意感觉她不是一般的人。
后来萧衍来到丁令光的城,有一天丁令光只觉得有一处很亮比其他的地方都显眼,后来他一看就看到了丁令光,他发现这个女孩子挺文静挺招人喜欢,加上自己的妻子没有生儿子就对丁令光有了念头,所以就找人去查了一下她的底细,一查就更坚信自己要娶她了,因为她的的不寻常他觉得这个女子带给他的东西也会不寻常。
所以丁令光就嫁给了萧衍做了一个妾,萧衍的原配夫人虽然不坏吧,但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萧衍还对丁令光不错所以她就嫉妒,在平时也不给丁令光好脸色,有什么事情都让她做故意让她劳累,但是丁令光不在乎这个不像其他女子告状,她还像往常一样该做什么做什么。
后来萧衍的妻子去世了,丁令光因为平时的为人和善,不争不挑拨也不坏别人所以她的人缘很好,加上萧衍也不是不讲理蛮横的人,所以念在了以前的情分上萧衍就立丁令光为贵妃了,但是却一直没有立她为皇后。
皇后的名号一直都在他原配夫人的名下,因为萧衍还是非常疼爱自己的妻子的,她的地位不是丁令光陪他几年就能比得上的,当然了丁令光的地位也不是别人随便的宠爱和关怀能比得上的,虽然萧衍对自己夫人的感情没有对丁令光的那么深,但是也是别人望尘莫及的。
皇太后
名称由来
皇太后huángtàihòu [empressdowager]皇帝的母亲
皇太后是中国古代皇帝法定母亲的尊号。秦有无此称,未见纪载。自西汉起,历代沿称。
【出处】:《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
制度简介
*皇帝以嫡子身份继位的,生母(先帝皇后)在则以嫡母为皇太后、无生母,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先帝皇后皆无,则以抚育皇帝的先帝嫔妃为皇太妃,有时也加封为皇太后;
*皇帝以庶子继位的,则以生母为皇太后,如果嫡母也在,则并为皇太后,且嫡母皇太后通常位在生母皇太后之上;但是生母身份过于低微的,不能称太后,最多只能被尊为皇太妃。;
*皇帝以旁支入继的,以继母(先帝皇后)为皇太后,且须认继母为嫡母。
*继位皇帝与先帝同辈、甚至较先帝为尊辈的,则以皇帝本人的法定母亲为皇太后,至於前朝皇后则由继任皇帝恭上徽号,如明朝的懿安皇后和清朝的嘉顺皇后。
*在北魏时期,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实施“母死子贵”制度,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皇子,一律被赐死,不论是宫女、嫔妃,甚至是皇后。但幼龄皇子然然需要旁人的呵护,因而出现所谓的保太后(或褓太后),即在新帝登基之後,以新帝之保姆为皇太后。不过母死子贵的制度太过残忍,造成後宫嫔妃人人自危,没有嫔妃愿意生下皇子,因此在北魏中晚期以後不再被严格实施。北魏宫廷中有三种皇太后;
*皇帝生母 皇帝之保姆——称“保太后” 未生下皇子的先帝之皇后编辑本段外戚政治
*在汉朝,皇太后及其家族在政治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称为外戚政治。尤其是东汉一朝,在中晚期因皇帝多幼年即位,其生母得以执掌朝政,使的东汉一朝竟先後有六位皇太后临朝称制;
*汉章帝皇后;窦皇后
*汉和帝皇后、汉殇帝朝太后;邓绥
*汉安帝皇后;阎姬
*汉顺帝皇后;梁妠
*汉桓帝皇后;窦妙
*汉灵帝皇后、汉後少帝朝太后;何皇后编辑本段临朝称制
同时,在中国有许多皇太后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敌的权力,这些皇太后的代表人物是;
*汉高祖皇后、汉惠帝朝太后、汉少帝朝太皇太后;吕雉
*汉文帝皇后、汉景帝朝太后、汉武帝朝太皇太后;窦漪房
*清咸丰帝懿贵妃、同治、光绪两朝太后;慈禧太后。
通常对於掌权的皇太后们,正面评价都不是很高,但也不乏有贤明高节的皇太后,例如;
*君王后:实际上是王太后而非皇太后
*晋康帝皇后;褚蒜子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皇后
*辽太祖皇后、辽太宗朝太后;述律平
*宋真宗皇后;刘娥,史书赞其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宋英宗皇后、宋神宗朝太后、宋哲宗朝太皇太后;高滔滔,被後世赞誉为“女中尧舜”。
*宋宁宗皇后,宋理宗朝太后,宝庆元年,杨太后开始垂帘听政
*清太宗皇后、顺治帝朝太后、康熙帝朝太皇太后;孝庄文皇后
*汉昭帝皇后—上官皇后;为汉昭帝之皇后,但汉昭帝英年早逝,上官皇后时年仅十五岁,之後继位的刘贺虽在位仅二十七天、就被朝臣奏请废位,但上官皇后仍然被尊为皇太后,在刘贺之後继位的汉宣帝,又将她尊为“上官太皇太后”,使的上官氏成为中国历朝以来最年轻的皇太后和太皇太后。上官太后一直活到了汉元帝即位,这时她已经是皇帝的法定曾祖母了,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位皇帝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王莽为其侄子,在王莽窜汉建新朝后,将当时已身为太皇太后的王政君改称号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唐宪宗郭贵妃;出生在唐顺宗朝、为唐宪宗朝贵妃、唐穆宗朝皇太后、唐敬宗朝太皇太后,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等三朝仍为太皇太后,一生历经七代皇朝,其中五代皇朝倍受尊礼,其“七朝五尊”的经历堪称中国历朝皇太后之冠。 *北魏文成帝太后—常太后;本为文成帝奶妈,正平二年中常侍宗爱发动政变,先后暗杀了拓跋焘、拓跋余。常氏见状,背着拓跋濬逃出平城,在鹿苑藏了起来。直到平叛结束,才被迎回平城。接着拓跋濬即位,是为高宗。为报常氏大恩,先封其保太后,次年三月,又封皇太后。常氏于和平元年去世。是历史上唯一 位奶妈级皇太后。
*宋理宗皇后—谢道清;南宋灭亡後,她曾抱着年仅五岁的宋恭帝向元朝大军投降,之後被元朝降为“寿春郡夫人”,是中国历史上亡国皇太后降级降的最低的一位。 *清朝慈禧太后;本名“叶赫那拉˙杏贞(有争议)”,她生前所掌的权力之高,使的她被後世称为无冕女皇,而她死后的諡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整整有二十五字之多,不但超越了清朝开国皇后—孝庄文皇后,及在她之前的两位正宫皇后—孝德显皇后和孝贞显皇后,同时她也是中国史上諡号字数最长的皇太后。
皇后
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皇帝,并订定皇帝的正妻为皇后的后妃制度。较完备的后妃制度和等级划分直到汉朝才实际执行。在上古氏族部落中,一般发号施令者为女性的权威,所以“后”的意思为有权威的女性长辈。在甲骨文的卜辞中,“后”还经常被用来代指氏族中的女性首领。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
别称列举
椒房:汉朝皇后的宫殿多以椒涂壁,用以取暖避邪,也有“多子”之意,因此椒房可别称皇后、或用以代称皇后寝宫。汉哀帝宠爱美男子董贤,将董贤之妹册封为董昭仪,并将之称为次皇后,又在宫中赐董昭仪宫室名为椒风舍,和皇后所居之椒房相似。
中宫、正宫: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可称为正宫或中宫。
元后、元嫡:皇帝的元配皇后可称元后,方便和继位皇后(继后)有所区别。
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如现今的老婆。
慈壶、慈闱:对皇后或皇帝生母(多为皇太后)的尊称,或是用以代称这两者的寝宫。
天下母、天地母:皆为对皇后的敬称。
坤极:皇后的别称。
封废制度册立
皇后的产生需经过皇帝册立。册立皇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要诏告天下,普天同庆,同时还有一项正式隆重的立后仪式。
若是皇帝在登基前已有正室,则通常不另择人选,直接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册立为皇后,但也有皇帝是先将正室纳入后宫,并先册封为嫔妃,待日后在进行擢升为皇后,如汉宣帝的妻子许平君先被封为婕妤,后立为皇后。但也不是所有正室都能被立为皇后,如曹丕的妻子甄氏和唐宪宗的发妻郭氏。
皇后在礼仪上与皇帝平等,出同车、入同座。在元旦、皇帝以及本人生日要接受百官的朝贺。皇后拥有自己的官署(如汉朝的皇后三卿),负责管理后宫,理论上皇帝的所有嫔御、后宫的宫女、女官等,都是她的臣属。
尊奉
皇帝去世的话,皇后一般被嗣皇帝尊为皇太后,并同时恭上皇太后徽号,这个嗣皇帝不一定是她的亲生儿子。如果嗣皇帝与去世的皇帝(称为大行皇帝)辈分相当,甚至是大行皇帝的尊长的时候,大行皇帝的皇后就只能称○○皇后(○○为大行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或是由继任皇帝上徽号给该皇后,如明清两朝的懿安皇后及嘉顺皇后)。 当皇帝的生母不是皇后的时候,通常在她死后追尊为皇后。倘若生母出身过低,在生前就只能被尊封为太妃而非皇太后。 当一名女子为皇后时,她不会拥有任何徽号(除去前文中懿安皇后或嘉顺皇后的情形),只有在皇后升为皇太后、太皇太后时才会拥有徽号。
废后
历史上有许多皇后被废。在一夫多妻国家中,因为某些原因,如君主对皇后感情淡薄、皇后无子、皇后族属犯罪、皇后本人犯罪等等原因,被废的皇后或授予较低级别的位号、或软禁的宫中而没有任何称号、或出家(实际上不能在宫外居住,大多在宫中落发修行),也有被赐死的例子。
中国历代皇后列表
西汉王朝
高祖吕皇后 吕雉
孝惠张皇后张嫣
孝文窦皇后窦漪房
孝景薄皇后
孝景王皇后王娡
孝武陈皇后陈阿娇
孝武卫皇后卫子夫
孝武李皇后李妍
赵太后 钩弋夫人
孝昭上官皇后
孝宣许皇后许平君
孝宣霍皇后霍成君
孝宣王皇后 邛成太后
孝元王皇后 王政君
长定许皇后
孝成赵皇后赵飞燕
孝哀傅皇后傅黛君
孝平王皇后
新王朝
孝睦王皇后 史皇后
东汉王朝
光武郭皇后郭圣通
光烈阴皇后阴丽华
明德马皇后
章德窦皇后
恭怀梁皇后
敬隐宋皇后
和帝阴皇后
和熹邓皇后邓绥
安思阎皇后阎姬
顺烈梁皇后梁妠
孝崇郾皇后 郾明
桓帝梁皇后 梁女莹
桓帝邓皇后 邓猛女
桓思窦皇后 窦妙
孝仁董皇后
灵帝宋皇后
灵思何皇后 何莲
灵怀王皇后 王荣
献帝伏皇后伏寿
献穆曹皇后曹节
曹魏王朝
武宣卞皇后
王太后 丁夫人
文昭甄皇后 甄洛
文德郭皇后 郭女王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齐王王皇后
齐王张皇后
齐王甄皇后
高贵乡公卞皇后
元帝卞皇后
蜀汉王朝
先主昭烈甘皇后甘梅
先主穆皇后吴氏 吴苋
后主敬哀皇后张氏 大张后
后主皇后张氏 小张后
东吴王朝
孙权大懿皇后王氏
孙权敬怀皇后王氏
孙权潘皇后
孙权步皇后步练师
孙亮全皇后全惠解
孙休朱皇后
孙皓滕皇后滕芳兰
西晋王朝
宣穆张皇后 张春华
景怀夏侯皇后夏侯徽
景献羊皇后羊徽瑜
文明王皇后 王元姬
武元杨皇后杨艳
武悼杨皇后 杨芷
武帝王皇后 王媛姬
惠帝贾皇后贾南风
惠帝羊皇后羊献容
怀帝梁皇后 梁兰璧
东晋王朝
元敬虞皇后虞孟母
元帝简文太后 郑阿春
明穆庾皇后庾文君
成恭杜皇后杜陵阳
康献褚皇后褚蒜子
穆章何皇后何法倪
哀靖王皇后 王穆之
废帝孝庾皇后 庾道怜
简文顺王皇后 王简姬
孝武文李太后李陵容
孝武定王皇后 王法慧
孝武德陈太后 陈归女
安僖王皇后 王神爱
恭思褚皇后 褚灵媛
五胡十六国
前赵国
前赵光文帝刘渊呼延皇后
前赵光文帝刘渊单皇后
前赵光文帝刘渊光献张皇后
前赵昭武帝武元皇后呼延氏
前赵昭武帝武孝皇后张氏 张徽光
前赵昭武帝武宣皇后刘氏 刘娥
前赵昭武帝废皇后靳氏 靳月光
前赵昭武帝皇后靳氏 靳月华
前赵昭武帝弘道樊皇后
前赵昭武帝弘孝王皇后
前赵昭武帝弘德宣皇后
前赵昭武帝武德皇后刘氏 刘英
前赵昭武帝左皇后刘氏
前赵昭武帝弘德皇后武氏
前赵隐帝刘粲靳皇后
前赵末帝刘曜献文皇后羊氏 羊献容
前赵末帝刘曜刘皇后
前赵末帝刘曜刘皇后刘芳
前赵末帝刘曜元悼皇后卜氏
成汉国
成景帝罗皇后
成武帝任皇后
成幽公阎皇后
汉昭帝阎皇后
归义侯李皇后
后赵国
明帝石勒刘皇后
明帝石勒程皇后
武帝石虎郑皇后郑樱桃
武帝石虎杜皇后杜珠
武帝石虎刘皇后
彭城王石遵张皇后
代国
代神元帝拓跋力微窦皇后
代文帝拓跋沙漠汗封皇后
代桓帝拓跋猗卢祁皇后
代平文帝拓跋郁律王皇后
代昭成帝拓跋什翼犍慕容皇后
冉魏国
平帝冉闵董皇后
前燕国
文明帝慕容皝文明皇后段氏
文明帝慕容皝文昭皇后兰氏
景昭帝慕容儁可足浑氏
景昭帝慕容儁景德皇后段氏
幽帝慕容暐可足浑氏
前秦国
明帝苻健强皇后
厉王符生梁皇后
文桓帝苻雄苟皇后
宣昭帝苻坚苟皇后
哀平帝苻丕杨皇后
高帝苻登毛皇后
高帝苻登李皇后
后秦国
武昭帝姚苌蛇皇后
武昭帝姚苌皇后孙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张氏
文桓帝姚兴皇后齐氏
后燕国
成武帝慕容垂成昭皇后段氏 先段后
成武帝慕容垂成哀皇后段氏 段元妃
成武帝慕容垂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惠德皇后段氏
惠愍帝慕容宝献幽皇后丁氏
废帝兰汗乙皇后
昭文帝慕容熙苻皇后 苻训英
昭文帝慕容熙愍皇后 苻娀娥
北燕国
惠懿帝慕容云李皇后
文成帝冯跋孙皇后
文成帝冯跋宋皇后
昭成帝冯弘慕容皇后
南燕国
献武帝慕容德段皇后段季妃
末主慕容超呼延皇后
西秦国
武元王乞伏乾归符皇后
文昭王乞伏炽磐秃发皇后
后凉国
懿武帝吕光石皇后
隐王吕绍张皇后
灵帝吕纂杨皇后
文帝吕宝卫太后
末主吕隆杨皇后
北凉国
武宣王沮渠蒙逊孟皇后
哀王沮渠牧犍李皇后 李敬受
哀王沮渠牧犍拓跋皇后 武威公主
南凉国
景王秃发傉檀折掘皇后
西凉国
武昭王李暠尹皇后
大夏国
武烈帝赫连勃勃梁皇后
南朝
刘宋王朝
孝穆赵皇后赵安宗
孝懿萧皇后萧文寿
武敬臧皇后 臧爱亲
武帝张皇后张阙
武帝胡皇后胡道安
少帝司马皇后 司马茂英
文帝袁皇后袁齐妫
文帝宣皇后沈氏 沈容姬
刘劭殷皇后 殷玉英
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宪嫄
前废帝何皇后何令婉
明帝王皇后 王贞风
后废帝江皇后 江简珪
顺帝谢皇后谢梵境
南齐王朝
宣孝陈皇后陈道止
高昭刘皇后刘智容
武穆裴皇后裴惠昭
文安王皇后 王宝明
郁林王何皇后何婧英
海陵王王皇后 王韶明
明敬刘皇后刘惠瑞
东昏褚皇后褚令璩
和帝王皇后 王蕣华
末帝元皇后南阳公主
梁王朝
太祖张皇后张尚柔
高祖郗皇后郗徽
高祖穆皇太后 丁令光
文宣皇太后 阮令嬴
文帝简皇后 王灵宾
高宗蔡皇后
元帝夏太后
敬帝王皇后
陈王朝
高祖章皇后 章要儿
世祖沈皇后沈妙容
废帝王皇后 王少姬
高宗柳皇后柳敬言
后主沈皇后沈婺华
北朝
北魏王朝
道武皇后慕容氏
道武宣穆皇后刘氏
明元昭哀皇后姚氏 西平公主
明元密皇后杜氏
太武帝窦太后
太武皇后赫连氏
太武敬哀皇后贺氏
景穆恭皇后郁久闾氏
高宗皇后常氏
文成文明皇后冯氏 冯有
文成元皇后李氏
献文思皇后李氏
孝文贞皇后林氏
孝文废皇后冯氏 冯清
孝文幽皇后冯氏 冯润
孝文昭皇后高氏 高照容
宣武顺皇后于氏
宣武皇后高氏 高英
宣武灵皇后胡氏 胡充华
孝明皇后胡氏
孝庄帝尔朱皇后 尔朱英娥
长广王尔朱皇后
节闵帝尔朱皇后
孝武帝皇后高氏
东魏王朝
孝静帝高皇后 太原长公主
西魏王朝
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文帝悼皇后郁久闾氏
废帝宇文皇后 宇文云英
恭帝若干皇后
北齐王朝
神武帝神武明皇后娄氏 娄昭君
文宣帝昭信皇后李氏 李祖娥
文襄帝靖德皇后元氏元仲华
废帝皇后李氏 李难胜
孝昭帝顺成皇后元氏
武成帝皇后胡氏
后主废后斛律氏
后主左皇后胡氏
后主右皇后穆氏 穆黄花
北周王朝
文帝文皇后元氏
文帝文宣皇后叱奴氏
孝闵帝元皇后元胡摩
明敬独孤皇后
武帝武皇后阿史那氏
武帝李皇后李娥姿
宣帝天元大皇后 杨丽华
宣帝天大皇后 朱满月
宣帝天中大皇后 陈月仪
宣帝天右大皇后 元乐尚
宣帝天左大皇后 尉迟炽繁
静帝司马皇后 司马令姬
隋王朝
文帝文献皇后独孤伽罗
炀帝萧皇后萧氏
唐王朝
高祖太穆皇后窦氏
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
高宗废后王氏
高宗则天顺圣皇后武氏 武曌
孝敬皇帝哀皇后裴氏
中宗和思皇后赵氏
中宗韦皇后韦香儿
睿宗肃明皇后刘氏
睿宗昭成皇后窦氏 窦德妃
玄宗废后王氏
玄宗贞顺皇后武氏 武惠妃
玄宗元献皇后杨氏
肃宗皇后张氏 张良娣
肃宗章敬皇后吴氏
代宗睿真皇后沈氏 沈珍珠
代宗贞懿皇后独孤氏
德宗昭德皇后王氏
顺宗庄宪皇后王氏
宪宗懿安皇后郭氏 郭念云
宪宗孝明皇后郑氏
穆宗恭僖皇后王氏
穆宗贞献皇后萧氏
穆宗宣懿皇后韦氏
宣宗元昭皇后晁氏
懿宗惠安皇后王氏
懿宗恭宪皇后王氏
昭宗积善皇后何氏
五代十国
后梁王朝
烈祖文惠皇后王氏
太祖元贞皇后张氏 张惠
郢王皇后张氏 张贞娘
后唐王朝
太祖贞简皇后曹氏
庄宗神闵敬皇后刘氏 刘玉娘
明宗和武宪皇后曹氏
明宗昭懿皇后夏氏
明宗宣宪皇后魏氏
闵帝哀皇后孔氏
末帝皇后刘氏
后晋王朝
高祖皇后李氏 永宁公主
出帝皇后冯氏
后汉王朝
高祖昭圣皇后李氏 李三娘
后周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柴氏
世宗贞惠皇后刘氏
世宗宣懿符皇后 大符后
世宗符皇后 小符后
南唐国
烈祖元敬皇后宋氏 宋福金
元宗光穆钟皇后
后主昭惠皇后 大周后周娥皇
后主皇后 小周后 周女英
闽国
惠宗陈皇后陈金凤
康宗李皇后李春燕
北宋王朝
太祖孝惠贺皇后 贺金婵
太祖孝明王皇后
太祖孝章宋皇后 宋美仙
太宗淑德尹皇后
太宗懿德符皇后符丽珠
太宗明德李皇后
太宗元德李皇后
真宗章怀潘皇后
真宗章穆郭皇后
真宗章献明肃刘皇后刘娥
真宗章懿李皇后
真宗章惠杨皇后
仁宗郭皇后
仁宗慈圣光献曹皇后
仁宗温成张皇后
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高滔滔
神宗钦圣宪肃向皇后
神宗钦成朱皇后
神宗钦慈陈皇后
哲宗昭慈孟皇后孟婵
哲宗昭怀刘皇后刘清菁
徽宗显恭王皇后
徽宗显肃郑皇后
徽宗明节刘皇后
徽宗明达刘皇后
钦宗仁怀朱皇后朱琏
南宋王朝
高宗宪节邢皇后邢秉懿
宪圣慈烈吴皇后吴芍芬
孝宗成穆郭皇后
孝宗成恭夏皇后
孝宗成肃谢皇后
光宗慈懿李皇后李凤娘
宁宗恭淑韩皇后
恭圣仁烈杨皇后杨桂枝
理宗谢皇后谢道清
度宗全皇后全玖
辽王朝(契丹国)
肃祖昭烈皇后萧氏 萧卓真
懿祖庄敬皇后萧氏 萧牙里辛
玄祖简献皇后萧氏 萧月里朵
德祖宣简皇后萧氏 萧岩母斤
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 述律平
太宗靖安皇后萧氏 萧温
世宗皇后甄氏 甄定徽
世宗怀节皇后萧氏 萧撒葛只
穆宗皇后萧氏
景宗睿智皇后萧氏 萧燕燕
圣宗仁德皇后萧氏 萧菩萨哥
圣宗钦哀皇后萧氏 萧耨斤
兴宗仁懿皇后萧氏 萧挞里
道宗宣懿皇后萧氏 萧观音
道宗皇后萧氏 萧坦思
天祚帝皇后萧氏 萧夺里懒
宣宗皇后萧氏 萧普贤女
德宗感天皇后萧氏 萧塔不烟
承天皇后(西辽女皇) 耶律普速完
金王朝
太祖圣穆皇后唐括氏
太祖光懿皇后裴满氏
太祖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太祖宣献皇后仆散氏
太宗钦仁皇后唐括氏
熙宗悼平皇后裴满氏
德宗哀皇后徒单氏
海陵王皇后徒单氏
睿宗钦慈皇后蒲察氏
睿宗贞懿皇后李氏 李洪愿
世宗昭德皇后乌林答氏
显宗孝懿皇后徒单氏
显宗昭圣皇后刘氏
章宗钦怀皇后蒲察氏
卫绍王皇后徒单氏
宣宗仁圣皇后王氏 王霓
宣宗明惠皇后王氏 王云
哀宗徒单皇后
西夏王朝
太宗惠慈敦爱皇后卫慕氏
景宗宪成皇后野利氏野利都兰
景宗皇后没藏氏没藏黑云
毅宗皇后没藏氏
毅宗恭肃章宪皇后梁氏
惠宗昭简文穆皇后梁氏
崇宗皇后耶律氏 耶律南仙
崇宗皇后任氏
仁宗皇后罔氏
仁宗章献钦慈皇后罗氏 罗皇后
元王朝
太祖光献翼圣皇后弘吉剌氏 孛儿帖
太宗昭慈皇后乃马真氏 脱列哥那
定宗钦淑皇后斡兀立氏 海迷失
睿宗显懿庄圣皇后怯烈氏 唆鲁和帖尼
宪宗贞节皇后弘吉剌氏 忽都台
世祖昭睿顺圣皇后弘吉剌氏 察必
世祖皇后弘吉剌氏 南必
裕宗徽仁裕圣皇后弘吉剌氏 伯蓝也怯赤
成宗贞慈静懿皇后弘吉剌氏 失怜答里
成宗卜鲁罕皇后伯岳吾氏 卜鲁罕
顺宗照献元圣皇后弘吉剌氏 答己
武宗宣慈惠圣皇后弘吉剌氏 真哥
武宗献章圣皇后亦乞烈氏
武宗文献昭圣皇后唐兀氏
仁宗庄懿慈圣皇后弘吉剌氏 阿纳失失里
英宗庄静懿圣皇后亦乞烈氏 速哥八剌
显宗宣懿淑圣皇后弘吉剌氏 普颜怯里迷失
泰定帝皇后弘吉剌氏 八不罕
明宗皇后乃马真氏 八不沙
文宗皇后弘吉剌氏 卜答失里
宁宗皇后弘吉剌氏 答纳也忒迷失
顺帝皇后钦察氏 答纳失里
顺帝皇后弘吉剌氏 伯颜忽都
顺帝皇后奇氏 奇皇后(完者忽都)
明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马秀英
惠帝 马皇后
成祖 仁孝徐皇后徐仪华
仁宗 诚孝张皇后
宣宗 恭让胡皇后胡善祥
宣宗 孝恭孙皇后
英宗 孝庄钱皇后钱锦鸾
英宗 孝肃周太后
景帝 汪皇后
景帝 肃孝杭皇后
宪宗 废后吴皇后吴靼韫
宪宗 孝贞王皇后王钟英
宪宗 孝穆纪皇后 纪妙美
明熹宗张嫣张皇后
宪宗 孝惠邵皇后 邵妁慈
孝宗 孝康张皇后
武宗 孝静夏皇后
世宗 孝洁陈皇后 陈莲
世宗 张皇后
世宗 孝烈方皇后
世宗 孝恪杜太后
穆宗 孝懿李皇后
穆宗 孝安陈皇后
穆宗 孝定李太后李彩凤
神宗 孝端王皇后王喜姐
神宗 孝靖王太后
光宗 孝元郭皇后
光宗 孝和王太后
光宗 孝纯刘太后
熹宗 懿安张皇后 张嫣(张宝珠)
思宗 愍周皇后
清王朝
太祖 孝慈高皇后 叶赫那拉·孟古
太祖 孝烈武皇后 乌拉那拉·阿巴亥
太宗 孝端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哲哲
太宗 孝庄文皇后 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
世祖 顺治废皇后(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惠章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 孝康章皇后 佟佳氏
世祖 孝献皇后 董鄂氏
圣祖 孝诚仁皇后 赫舍里氏
圣祖 孝昭仁皇后 钮祜禄氏
圣祖 孝懿仁皇后 佟佳氏
圣祖 孝恭仁皇后 乌雅氏
世宗 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
世宗 孝圣宪皇后 钮祜禄氏
高宗 孝贤纯皇后 富察氏
高宗 乾隆继皇后 乌拉那拉氏
高宗 孝仪纯皇后 魏佳氏
仁宗 孝淑睿皇后 喜塔腊氏
仁宗 孝和睿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穆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全成皇后 钮祜禄氏
宣宗 孝慎成皇后 佟佳氏
宣宗 孝静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
文宗 孝德显皇后 萨克达氏
文宗 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 钮祜禄氏
文宗 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叶赫那拉·杏贞
穆宗 孝哲毅皇后 阿鲁特氏
德宗 孝定景皇后(隆裕太后) 叶赫那拉·静芬
逊帝 溥仪皇后 郭布罗·婉容(中国最后一位皇后)
清朝封位: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
封号是根据某妃出众的德行或吉利的字取得的。
正一品:皇后
从一品: 皇贵妃
正二品: 贵妃
从二品:(贤、淑、德、)妃
正三品:(华、惠、珍、宁、)妃
从三品: 封号(昭、丽、宸、端、静)+妃
正四品: 贵嫔
正五品: 嫔
正六品: 贵人
正七品: 常在
正八品: 答应
正九品: 秀女
妃嫔封号:昭、丽、宸、端、静,温,庄,顺,婉,瑾,良,贞,康,祥,容
荣,锦,淳,怡,韵,熹等...如惠妃赏赐封号昭,为昭惠妃。
后宫品级人数:皇后设一人,皇贵妃一字封号设一人,贵妃一字封号设一人,从二品妃设三人,正三品妃设四人,从三品妃设若干,只要晋封为妃,皆赐封号,贵嫔设五人,嫔以下设若干。
贵嫔及以上自称本宫,对上称臣妾,居主殿,为一宫之主,即主子,可唤娘娘。嫔自称本嫔,对上称嫔妾,居偏殿,众人呼小主。贵人及以下自称我,对上称妾身,居偏殿,众人呼小主。
超一品:太皇太后(设一人) 超侧一品: 太皇太妃 若干。
正一品:皇太后 (设一人)
正二品:东、西宫太后 (设两人)
正三品:莞、蓉、华、太后 (设三人)
正四品:皇太妃 (设四人)
正五品:贤、良、淑、德、丽、太妃(太夫人 ,设五人)
正六品:封号+太妃(不限)
正七品:皇太嫔(不限)
正八品:贵太嫔 (不限)
正九品:太嫔 (不限)
侧九品:太主 (不限)
皇太后乃皇帝生母,而先帝皇后若不是皇帝生母则奉为东西宫太后之一。其余太后由妃嫔等级对应上升。
正六品太妃及以上自称哀家,正七品皇太嫔及以下自称本宗。
梁武帝萧衍夺人妻子家风不正导致子女间乱伦
萧衍身边的女人中,给他生了孩子的,除了原配郗徽外,少说还有7位女人:贵嫔丁令光、淑媛吴景晖、淑仪董氏、充华丁氏、修容阮令嬴、葛氏等。其中的吴景晖、阮令嬴即为萧宝卷后宫里的女人,这两个女人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即次子萧综、七子萧绎。
这个萧综,风流之外还弄出了两起盗墓故事,这里顺便说说。
原来,萧综是萧宝卷的遗腹子,吴景晖在成了萧衍女人7个月后生下了这个儿子。萧衍一直把萧综当亲生儿子,并悉心栽培、委以重任,既霸占人妻,还霸占人子。但在萧综十五六岁时,吴景晖却把秘密告诉了儿子。
萧综不相信自己的老爸是萧宝卷,便盗开了萧宝卷的坟墓,挖出尸骨,滴血认亲。梁书列传第四十九是这样记载的:然犹无以自信,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骨,沥臂血试之
萧综仍不相信,又残忍地杀害了一名不相干的男子,进行滴血试验,看结果的异同。在证明自己与萧宝卷是父子关系后,萧综就怀有二心,自此常怀异志,主动提出到边远的、别人都不想去的地方去任职服役。
普通六年,梁北伐,萧衍任命萧综为主帅,坐镇徐州。结果,心怀二志的萧综,竟然与北魏密约,弃军叛逃,梁军大败,北伐严重失利。萧综入魏后,声明自己是齐室之后,萧宝卷的儿子,并改名萧赞。萧衍听说后气得要死,虽然觉得很丢人,但拒不承认事实,哭着说萧综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萧综所言是疯话。
时人都在背后笑话这件事。有人奏请削去萧综的官位属籍,禁止萧综姓萧,改姓悖。但很快萧衍又下诏恢复了萧综的一切。萧综死后葬在魏境内,萧衍却不死心,一直念念不忘这个儿子。大同四年,萧衍让人去墓盗,把萧综的尸骨弄了回来,以皇子之礼,_葬在今江苏省丹阳市境内的萧氏家族墓地。
萧衍与齐系萧道成、萧鸾、萧宝卷都是本家,齐、梁之争其实是家族内讧。但最为不耻的地方并不是夺人江山后又夺妻女这点,而是萧家的乱伦,萧衍本人就险些命丧乱伦之祸。
俗话说,上梁不正才下梁歪。萧衍那么荒淫,家里人自然看在眼里,上行则下效。
萧衍共生了7个儿子、8个女儿。萧衍这一支脉,在他当了皇帝后,其弟其子,甚至其女,多为非作歹,作恶多端。最为不伦的是萧衍的大女儿、永兴公主萧玉姚,竟然和自己的亲叔叔,即萧衍的同父异母弟弟萧宏通奸,当起了夫妻。
担心事情败露,萧玉姚一不做二不休,与萧宏密谋,企图杀掉自己的老爸,计划事成后萧宏当皇帝,她当皇后。萧玉姚亲自布置谋杀,安排值班宫人藏刀行刺。结果未遂,行刺者当场被擒获。
昏的是,萧衍明知这事是萧玉姚和萧宏两人干的,却瞒了下来,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萧宏不仅没有被诛杀,病重期间,萧衍还亲自去探视慰问他。
梁武帝萧衍为何四十年不与女人同屋?
中国的皇帝都好色,这是事实,但也有一位皇帝以高寿和不近女色闻名,他就是梁武帝萧衍。
梁史记载,萧衍五十外便断房室,天监十二年,萧衍始不与女人同屋。如果以他86岁去世来算,近40年没有碰过女人。
梁武帝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你相信吗?如果是,他禁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老问题,但需要新的解释。
从史料上看,萧衍精通武术,又是文学大家,确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文武双全帝王。
萧衍小名练儿、阿练。生于公元464年,死于公元549年,终年86岁,与干隆皇帝一样,系中国古代仅有的几位高寿皇帝之一。作为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中梁的开国皇帝,萧衍的智慧和才能非同一般。史书称生而有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文在右手曰武。
据说,当年20刚出头的萧衍在权臣王俭手下谋事,王俭懂点相面之术,看了萧衍的面相后说,此萧郎三十内当作侍中,出此则贵不可言
果然,萧衍三十内的最后一年,即39岁那年,齐帝萧宝融禅位于他,都城仍设在建康。实际上萧宝融哪是什么禅让啊,完全是让萧衍逼的。
在包围台城后,萧衍策划斩杀了东昏侯萧宝卷,把齐明帝萧鸾的7个儿子杀掉5个。未杀的一个化装逃到北魏了,另一个是哑巴,废人。被临时扶上来的萧宝融能不怕吗,但禅位后很快还是被杀了。
萧衍禁欲,不与女人同屋,后宫那些女人都弄哪了?史载,除贵嫔丁令光留在京城外,其他嫔妃都让萧衍撵走了,跟各自分封在外的儿子去一起住了。
古代的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除未能成年而夭折者,多为荒淫男人。不少人因此认为,萧衍是一个好皇帝,难能可贵。
实际上,萧衍被神化了,或者说现代有学者在为他翻案,其实萧衍也是一个荒唐的皇帝。时处中国南北分裂状态,在南强北弱的背景下,萧衍曾多次北伐,也终没有打败北魏,收复失地。
当时北方势力曾一度四分五裂、群龙无首,如果萧衍是如干隆那样的圣明君主,凭南朝的实力,统一中国是没有问题的,不需要等到50年后隋文帝杨坚的出现。萧衍不只自己没有做好皇帝,搞出了出家秀等多重闹剧,家风也让他治理得一塌糊涂。
萧衍当了皇帝后,淫乱后宫显得迫不及待,虽然没有宋度宗赵_刚当皇帝那样,一夜召幸30女的记录,但也很厉害,可以说与东昏侯萧宝卷一样地昏,整日花天酒地。
南朝皇帝多奢侈腐糜。南史齐本纪下记载,东昏侯的后宫美女如云,佳丽多多,其中有一个叫潘玉儿的妃子最受宠。当年,萧宝卷为了讨好潘妃,大修宫殿,并对居所阅武堂内诸殿进行了超豪华装修。潘玉儿所经之路,皆铺上雕凿有莲花文饰的纯金地板,称是此步步生莲华也。
据考证,中国古代女北方影院之我的野蛮格格子裹小脚的习俗就是仿潘玉儿的三寸金莲而来。
萧衍当了皇帝后,没有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的魄力,却学起了嬴政悉收六国后宫美女的做法,把住处搬到了当年萧宝卷作乐的地方,把萧宝卷的后宫美女也收了下来。
这里有一个挺香艳的故事。听说潘玉儿最漂亮,萧衍早就垂涎三尽,希望霸为己有。现在当了皇帝自然不会放过潘玉儿。大将王茂觉得不对劲,力谏萧衍,称潘玉儿不是一个好女人,是个祸害,亡齐者此物,留之将恐贻外议,萧衍这才不得不把潘玉儿勒死。
后来,萧衍又看中萧宝卷后宫的二号美女余妃,幕僚范云赶紧劝他别乱来,称余妃也不是好女人,时纳齐东昏侯余妃,颇妨政事。正是壮年的萧衍欲火中烧,根本不听,后来王茂一起劝才罢。
但萧衍还是没有放过萧宝卷后宫里的其他女人,喜欢的都揽入怀中。
萧衍身边的女人中,给他生了孩子的,除了原配郗徽外,少说还有7位女人:贵嫔丁令光、淑媛吴景晖、淑仪董氏、充华丁氏、修容阮令嬴、葛氏等。其中的吴景晖、阮令嬴即为萧宝卷后宫里的女人,这两个女人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即次子萧综、七子萧绎。
这个萧综,风流之外还弄出了两起盗墓故事,这里顺便说说。
原来,萧综是萧宝卷的遗腹子,吴景晖在成了萧衍女人7个月后生下了这个儿子。萧衍一直把萧综当亲生儿子,并悉心栽培、委以重任,既霸占人妻,还霸占人子。但在萧综十五六岁时,吴景晖却把秘密告诉了儿子。
萧综不相信自己的老爸是萧宝卷,便盗开了萧宝卷的坟墓,挖出尸骨,滴血认亲。梁书列传第四十九是这样记载的:然犹无以自信,闻俗说以生者血沥死者骨,渗,即为父子。综乃私发齐东昏墓,出骨,沥臂血试之
萧综仍不相信,又残忍地杀害了一名不相干的男子,进行滴血试验,看结果的异同。在证明自己与萧宝卷是父子关系后,萧综就怀有二心,自此常怀异志,主动提出到边远的、别人都不想去的地方去任职服役。
普通六年,梁北伐,萧衍任命萧综为主帅,坐镇徐州。结果,心怀二志的萧综,竟然与北魏密约,弃军叛逃,梁军大败,北伐严重失利。萧综入魏后,声明自己是齐室之后,萧宝卷的儿子,并改名萧赞。萧衍听说后气得要死,虽然觉得很丢人,但拒不承认事实,哭着说萧综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萧综所言是疯话。
时人都在背后笑话这件事。有人奏请削去萧综的官位属籍,禁止萧综姓萧,改姓悖。但很快萧衍又下诏恢复了萧综的一切。萧综死后葬在魏境内,萧衍却不死心,一直念念不忘这个儿子。大同四年,萧衍让人去墓盗,把萧综的尸骨弄了回来,以皇子之礼,_葬在今江苏省丹阳市境内的萧氏家族墓地。
萧衍与齐系萧道成、萧鸾、萧宝卷都是本家,齐、梁之争其实是家族内讧。但最为不耻的地方并不是夺人江山后又夺妻女这点,而是萧家的乱伦,萧衍本人就险些命丧乱伦之祸。
俗话说,上梁不正才下梁歪。萧衍那么荒淫,家里人自然看在眼里,上行则下效。
萧衍共生了7个儿子、8个女儿。萧衍这一支脉,在他当了皇帝后,其弟其子,甚至其女,多为非作歹,作恶多端。最为不伦的是萧衍的大女儿、永兴公主萧玉姚,竟然和自己的亲叔叔,即萧衍的同父异母弟弟萧宏通奸,当起了夫妻。
担心事情败露,萧玉姚一不做二不休,与萧宏密谋,企图杀掉自己的老爸,计划事成后萧宏当皇帝,她当皇后。萧玉姚亲自布置谋杀,安排值班宫人藏刀行刺。结果未遂,行刺者当场被擒获。
昏的是,萧衍明知这事是萧玉姚和萧宏两人干的,却瞒了下来,认为家丑不可外扬。萧宏不仅没有被诛杀,病重期间,萧衍还亲自去探视慰问他。
聊到这里,大家对萧衍这个皇帝应该可以分辨出个大概了。
那么,萧衍真的是四十年不近女色吗?如果真是,又是为什么?史家通常的观点是萧衍五十岁以后,一心事佛,所以才禁欲。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最小的女儿长城公主就是他五十多岁时生的,据建康实录,萧衍到59岁才断房室,而此时,萧衍已信佛多年也。
而在过去,这么大年纪的男子断房室应该有生理和健康上的原因,不可能是因事佛所致。这一点,其实是萧衍自己透露出来的。
萧衍在净业赋里有这样的话:复断房室,不与嫔侍同屋而处,四十馀年矣。于时四体小恶,问上省师刘澄之姚菩提疾候所以。刘澄之云,澄之知是饮食过所致。答刘澄之云,我是布衣,甘肥恣口。刘澄之云,官昔日食,那得及今日食。姚菩提含笑摇头云,唯菩提知官房室过多,所以致尔
可见,萧衍在当了皇帝后,得过一场病。起初以为是吃得太好,饮食过所致,后来姚菩提判断是女人玩得过多,纵欲过度的原因,即所谓房室过多,所以致尔。
皇帝对待女色的态度多如汉成帝刘骜那样,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从萧衍前期的放纵行为看并未免俗,他前期信奉道教,把行房看成是一种保健项目。在当了几年皇帝后,又改信佛教,但改食素食却不回避性生活,仍贪恋女色。
这样,吃不好,却干得多,风流快活的同时,身体不弄成空壳才怪呢。时臣谢_、孔彦颖等劝萧衍不要吃素了,恢复正常的帝王饮食,但未被接受。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
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径。
这种观点颇有道理,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的最初原因应该就在这里。果然,不过性生活,不杀生之后,他的健康问题解决了,脑子也不发昏了。用萧衍自己的话说是,既不御内,无复欲恶障,除此二障,意识稍明,内外经书,读便解悟。
帝王有幸遍天下美女之特权,萧衍四十年不近女色,其真相不要说现代学者,就是时人恐怕也说不清。前面说过,在过去如萧衍那么一大把年纪的人断房室,应该有生理和健康上的原因,最初不可能是事佛所致。这一点,萧衍也承认了。
但到底是什么样的生理和健康原因?女人常挂在嘴边的调戏男人的一句话,男人都不是好东西,除他那个不行了。套用此观点来解释,作为一个皇帝,如果萧衍真的是40年不过性生活,就是下半身问题,直接说来就是性功能不行了,有障碍,而非一心事佛可作全部解释的!在生育了最小的女儿长城公主后,已经五十多岁的萧衍因性生活过度,即便是壮阳药也不管用了。
这可不是胡乱猜测,从萧衍在净业赋所述可知,当时发现这秘密的姚菩提给萧衍开出了一种药丸,可以想见,这种药丸不会是一般的滋补药物,必有壮阳强身的作用。但服之病逾增甚,治不了四体小恶,可知萧衍这小恶并非一般的毛病,笔者推测是性功能不行了,患了前列腺炎,搞不好就是男人最忌讳的阳痿。
萧衍知道自己不行了,干脆出家,当个干净皇帝,还落个长寿,遂至死不再碰女人。这,大概是萧衍禁欲的最初真相吧,也是他五十岁开外突然改变信仰,放弃道教,信奉佛教的一种新解释。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6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武威公主的丈夫是谁政治婚姻的悲情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