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宋朝的人到底有多幸福,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历朝历代中,要说军事领域最怂的王朝,绝对非宋朝莫属。因为从赵匡胤开始就实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武将没有太大的发展前途,所以很多人觉得宋朝还是去当个文官比较好。
其实要是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了,宋朝军队的军士的待遇是历朝历代中最好的。我说的待遇好类似于我们常说的铁饭碗,编制内。也就是说你在军队里面老老实实的干到退休,国家给你各种优惠政策加保障,保障你生活一辈子。这在封建王朝之中,宋朝算是做的最好的一个王朝。
宋朝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朝代,打仗时少不了的。这样自然就造成了一大批残疾的军士。这些残疾人没办法再上战场,怎么办呢?办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留在军营的后勤部门,做一些杂物,比如扫扫地,打打水之类的,活比较轻松,没有生命危险。军队除了供给你吃喝之外还给你发正常俸禄的一半,这待遇相当不错了。当你干到退休的年龄,军队会给你发安置费,除了安置费之外,还会给你和你的家庭发放耕地,牛等农用的牲口和用具,并且给你的这块地你可以不用交赋税,种下的粮食都是自己的。不要小看这一块地,在作为农业大国的宋朝,有地就代表了有资产,就不会被饿死。而且不用交赋税,这让其他人很羡慕。
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宋朝人当兵的积极性是很高的,就像是今天考公务员一样,激情四射。但是由于重文轻武的政策,军队难以得到真正的长足发展和正规化的训练。在面对强敌的时候军队和将领难以协调,最后导致了后期南宋屈辱的历史。不得不说,当兵还是去宋朝,至少比其他朝代的待遇好一些。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很多人了解古人生活面貌,一般从古装影视剧当中了解。但是,影视剧为了艺术效果,并不能把古代的历史面貌完全展现出来。尤其是,古人最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往往被电视剧误导。很多人估计还认为古人都穿绫罗绸缎,住高大上的房子,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外出随时可以大鱼大肉。我们就来谈一谈古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看哪些情节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
古人劳动场面
衣:平民老百姓的服饰?在我们的想象当中,古人穿的衣裳都像古装剧当中男主角穿的那样,都是衣冠楚楚,看上去很华丽。即便是路人甲衣服也是大袍襦裙,放在现在感觉也不赖啊!其实,在古代平民老百姓所穿的服饰,并没有贵族所穿的衣服那么华丽。且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季节,有不同的服饰和款式。
劳动人民
根据《中国全史》当中的说法:“农民的服饰以束髻、穿草鞋和短袖长襦为特征。市民的常服以包发巾,加抹额、穿襜褕和束大带为特征,厨役的服饰以扎带、着褠、穿襦裤和戴小帽为特征,劳役人的服饰以束发、穿衫裤和加臂褠为特征。”
无论贫贱富贵,古人的服饰款式都是差不多了。华夏民族固有服饰的特征是“交领右衽,头戴冠冕”。古人服饰,分为“衣”和“裳(襦裙)”,衣和裳连在一起的叫作深衣,目前流行的改良汉服都属于“深衣”。古代服饰最大的区别在于布料、颜色和头上戴的冠不同。
先说布料,平民老百姓所穿的是布衣,也就是粗布衣服。布料属于麻葛制品,老百姓家里都可以种麻,自己可以纺织。而贵族和有钱人的家庭身上穿的是绫罗绸缎,属于丝织品。丝织品来源于蚕桑,民间虽然也养蚕缫(sāo)丝,但是织出来的丝帛主要是补贴家用,也是普通农民的经济来源之一。所以,有钱人和穷人的穿着在布料上已经体现出来了。
其次是颜色,古代平民老百姓服饰用什么颜色呢?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 衣正色,裳间色,非列采(朝服)不入公门。"什么意思呢?所谓的正色,就是“青、赤、黄、白、黑”五种富贵之色。“间色”是 “绿、红、碧、紫、骝黄” 这五种颜色,被称之为平民阶级的颜色。比如,明朝的普通老百姓礼服只能用紫色,不能用金绣。穿袍衫时,只能用紫绿、桃红及浅淡的颜色,不能用大红、鸦青或黄色。
再说头上戴的冠,《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女子十五笄。”古代男子到了二十岁需要参加冠礼,戴礼帽。而女子到了十五岁,需要用簪子束发。普通老百姓,没有加冠不戴礼帽,只戴头巾,一般称之为“帻(zé)”。
短褐
最后说一说,古代平民老百姓的劳动装。古人一年四季不可能穿一件衣服,他们在夏天劳动可以不穿衣服,也可以挽袖袒胸,毕竟宽袍大袖在劳动的时候很不方便,但是在秋冬季节一般穿“短褐”。在唐沈既济《枕中记》有一个小故事:“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亦止于邸中,与翁共席而坐,言笑殊畅。”开元七年(719年),一个叫吕翁的道士,获得了神仙术。到邯郸一客栈休息,见一少年卢生,穿着短褐,骑着小驴,将要下田劳动。卢生经过客栈停下脚步进入客栈小憩,与吕翁共席而坐,席间谈笑风生。只是卢生觉得自己衣装敝亵,长吁短叹,抱怨自己穷没能出将入相,不过他说完以后就做了一个梦,也就是“黄粱一梦”这个成语的由来。
犊鼻裈
总之,“黄粱一梦”当中描写了一个下地劳动的少年形象,“衣短褐,乘青驹,将适于田”。古人下地劳动所穿的正是短褐(shù hè),用粗布做上衣,下面是裤子(贫穷人家穿还穿犊鼻裈,司马相如曾在邛崃卖酒的时候就穿过),上衣的长度一般在臀部和膝盖上下,头上往往要裹头巾。明朝杨士奇在 《汉江夜泛》中说:“短褐不掩胫,岁暮多苦寒。”短褐遮不住膝盖,一年到头都寒冷,这就是古代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特点。
食:古代老百姓吃什么?我相信很多人听说过五谷杂粮,所谓的“五谷”就是“稷(小米)、黍(黄米)、麦(小麦)、菽(豆)、麻(麻种子)”。此外,还有“六谷”之说,六谷多了稻(大米),主要是当时北方不产稻谷,稻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是后来才传到北方的。
韩熙载夜宴图
古代的肉食有“六牲(马、牛、羊、豕、犬、鸡)”根据《国语·楚语下》的说法:“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在先秦时期,庶人(平民)不吃肉。在《礼记·王制》中载:“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古人平时杀牛、宰羊、屠狗,庶人平时不吃肉,一般在祭祀的时候才能吃肉。当然,这些规定在先秦时期很严格,到了秦汉以后,平民老百姓都能吃到肉。但是,牛还是在禁止宰杀的行列。
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说:“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从汉朝开始,民间禁止杀牛,杀牛者死罪。到了唐朝虽然取消了杀牛死刑,但是杀牛要判一年徒刑。在《宋刑统》当中也规定:“诸故杀官私马、牛,徒三年。”有人统计在《水浒传》当中一共有48处描写了吃牛肉的情节,很显然不靠谱。不过还有人分析说,《水浒传》当中都是一群亡命之徒,藐视朝廷,他们吃牛肉,只能说他们不怕死。是的,在古代如果不怕死,还是可以去尝试一下牛肉的味道。如果,不想死,还是老老实实的吃素吧!
既然不能吃牛肉,那么什么肉可以吃呢?在古代,贵族一般吃羊肉,羊肉被视为“美味珍馐”,所以“美”和“馐”字从“羊”。平民老百姓,肯定也吃不起羊肉。但是,吃得起狗肉和猪肉。比如樊哙就是屠狗的,张飞就是杀猪的,从他们的身份等级来看,平民老百姓能吃到狗肉和猪肉,不过到了唐朝吃狗肉不再流行。从《儒林外史》“范进中举”当中就有描写,范进的岳父就是一个卖猪肉的。可见,明朝已经流行吃猪肉了。
古人宴会
在古代吃不起肉,还是可以吃蔬菜,古代的蔬菜还是蛮多的。根据《中国文化史》的说法:“古代蔬菜见于记载的有葵、苴、荼、 芑、荠、菲、薇、韭菜、芹菜等,多是野生,有些已人工培植。”在张骞没有出使西域之前,我国的果蔬不是很丰富。不过也能吃到桃、梅、杏、枣、梨、海棠、香瓜、桑葚等本地水果。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从西域带回了豌豆、胡麻、无花果、甜瓜、西瓜、胡豆、绿豆、黄瓜、大葱、胡萝卜、胡蒜、胡桃等果蔬。汉武帝在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破南越之后,能吃到南方的山姜、甘蔗、龙眼、荔枝、槟榔、橄榄、柑橘等水果,据说有百余种。到了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红薯)、西红柿、马铃薯(土豆)、花生和辣椒,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餐桌。
关于佐料,我们要特别说一下,唐朝时期从西域引进了胡椒。到了明朝,从海外又引进了辣椒。据说辣椒最早是用于观赏的,真正走上餐桌大概是清朝后期。云贵川地区的人将辣椒称之为“海椒”,可能是由于郑和下西洋从海上带回来他老家云南昆明的,所以云贵川盛行吃辣,可能有这个原因。
除了胡椒和辣椒,古代的酱料其实蛮丰富的,据说周天子在用膳的时候馐有一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则一百二十瓮(缸)。先秦时期的“酱”并非酱油,而是一种发酵佐料,比如豆瓣酱。平民老百姓家庭就盐和油,古人吃的油,非植物油而是动物脂肪熬制的,称之为“膏”。在《史记·货殖传》当中,雍伯就是靠卖油脂(油膏)挣到了千金。
阳燧
说了肉类、蔬菜和佐料,我们再说古代煮饭时的用具。先秦时期,一般家庭用三足“锅”,其中一种叫鬲(lì),是用来煮饭,很多人也用“鼎”。“鼎”的用处很多,不仅仅可以用来装食物,还可以用来煮肉、烧菜。在铁锅没有出现之前,古人吃的食物,是煮、炖和烤(火炙)的。到了北宋时期,冶炼技术发达,到那时才有了现在煮饭和烧菜用的铁锅。
古人烧火做饭时没有打火机和火柴,但是古代有两种取火用具,一种是“阳燧”,一种是“火石”。根据《礼记·内则》的记载:“左佩金燧,右佩木燧。”其中,“金燧”因为从太阳取火,故又称“阳燧”。阳燧是铜制的,形状如凹凸镜,向日照物取火。古人随身携带着“木燧”,是一种木制的钻火工具。而“石火”是一种矿石,一般是敲石取火,魏晋时始使用,唐时盛行。在李贺的《南园十三首》诗中就有:“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这种古老的取火办法,直到清朝还在使用,所以清代赵翼在《衰态》一诗中说:“灯前敲石火,饭后问朝餐。”
估计很多人很好奇,古人一天吃多少次饭?从古籍的记载来看,最早的古人吃饭次数是一日两餐,上午餐称“饔”(yōnɡ),下午餐称“飧”(sūn)。早在商代一日两餐已约为成定俗,那时的记时法,称上午7-9点为“大食”,下午15-17点为“小食” 。到了唐朝,在上午和下午两餐的中间,多了一顿“点心”。据说,韩国将午饭还称之为“点心”,很可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当然,在唐朝并没有普及一日三餐,“点心”也只存在于贵族阶级。我们都知道宋朝是一个繁荣的朝代,所以唐朝以前的一日两餐,在宋朝已经变成了一日三餐,甚至一日四餐的情况都有。到了明清两朝,一日三餐已经成为定制,直到现在也没有改变。
在古代吃饭,还是有一些细节性的东西。比如,古人吃饭用的是 “箸(zh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筷子”叫法,源于明代。据说,现在日本的“筷子”还称之为“箸”,可见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此外,先秦时期,每个月吃多少饭食,还有规定。《管子·国蓄》中说:“男月食四石(按照秦汉度量衡,一石大约120斤,四石就是480斤),大女月食三石,吾子(小男小女)月食二石。”按理说一个成年人,一个月吃不了480斤。应该是说,一般家庭的成年男子一个月不会超出这种食用量。
古人织布
除了饭食有定量,《管子·海王》中还提到食盐的使用数量:“终月(一个月),大男食盐五升少半,大女食盐三升少半,吾子食盐二升少半。”从古籍的记载来看,古人对食用盐的使用也有规定。虽然说一个月吃不了几升盐,朝廷限制食盐的用量,主要是为了防止走私。在唐太宗初年一斗米值3-4钱,到玄宗时一斗米值13钱,粮食在那时比较稳定。而盐呢,唐玄宗以前,盐由户部经营,每斗盐10钱。安史之乱后,朝廷财政紧缩,每斗出售价达到了111钱,是原来的10倍。到唐德宗九年(788年),每斗盐增加到了310钱,30年间,盐价上涨30倍,可见盐巴在古代是抢手货。据说,黄巢就是盐贩子,他能聚集这么多人反抗唐朝,就是因为很多农民需要盐这种生活必需品。人民买不起盐,吃不起饭,跟他造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后,要说的是,古人吃饭时,还要喝酒,当然指的是有钱人吃饭时喝酒。普通老百姓吃饭的时候往往是不喝酒的,在我国某些朝代还禁止私人买卖酒。比如,唐德宗三年(782年),朝廷禁止私自买卖酒,由政府自设店专卖,“收利以助军费”。唐朝时期开始有了饮茶的习惯,但是唐德宗在公元793年又开始征收茶税,并分三等征税。唐宣宗初年(847年),有三人私贩茶叶满了300斤,皆处以死刑。
古代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在古时候的科技不如现在这样发达,没有电,没有网络,他们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每次都看到电视剧上那些穿越过去的人,都光鲜亮丽的,但是他们的真实的生活是那个样子的吗?现在就来看看吧。
一、讲卫生
在我们的祖先脱离了原始时代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讲卫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当时规定,必须是要三天洗一次头,五天洗一次澡的人才是一个有修养的文明人。在商朝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帝王就已经用青铜做成的浴盆泡澡了,到秦代的时候,皇宫的浴室设备就已经和现在的设施差不多了,供水,供暖,排水,设施齐全。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洗发水,比你想象的可要早得多,在《左传》中记载着人们用淘米水来洗头发。而且在魏晋的时候还出现了一种用豆粉和药合制而成的东西,既能够去除身上的污垢,还能够保护自己的皮肤呢。
而这些在宋代以前都是只有皇室才能够享受到待遇,平民老百姓是根本接触不到的。皇家既然要求这么干净,自然也不会让自己的大臣每天都脏兮兮的去上朝。从汉代的时候,就会让官员每过五天的时间就让他们回家洗一次澡,到了唐代的时候这个制度还存在着,但是似乎好多人都不会利用这个假期去洗澡,洗澡只是非常少数人的享受。
如果讲卫生那么就不得不提刷牙了。在隋唐时代,刷牙的习惯就开始在平民老百姓之间流传开来了,但是工具却是十分的简陋,只是用浓茶、盐水或者酒来漱漱口,然后用手指或者是较为柔软的杨树枝蘸点盐就开始刷牙,要不就干脆从树上摘一片嫩树叶放到嘴里嚼上几口,那就是当做天然的口香糖了。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那些宋朝时期的人民,他们用马尾巴毛和动物的骨头制作成了最初的牙刷,将人们从最开始的拿手扣的原始方法解脱了出来。也正是这个时候出现了公共浴池,这样也可以让各行各业,无论是高低贵贱,男女老少,只要花上几个钱就可以享受各式各样的服务项目了。从此以后讲卫生就终于只是贵族的特权变成了全民追求的体面的生活方式了。
二、读书
在古代,人们都认为读书是一种高尚的职业,认为只有读书才能够飞黄腾达,只有读书才能够出人头地,才能够让自己的祖上感到荣耀,那个时候读书已经成为了人们的主流观念,所以那些读书人在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之下任然喜欢着读书,书不离手。
在古代的时候的施惠每次出门的时候都会带着五车的竹简在路途上的时候来阅读,也不知道这一路是不是颠簸,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得进去,不管是怎么样吧,反正是样子都做足了。后来他的这种做法被人们称之为学识非常的丰富。
读书人晚上的时候也会读书,因为晚上的时候没有回去打扰,虽然说古时候的照明跟现在比起来显得太差了,但是他们还是会孜孜不倦的读着书。
三、工作
古代的人们很少能够感受到无聊,为什么呢?因为古人都是过着太阳出来就出去劳作,日落了就回去休息的生活,老百姓要承受着非常重的课税和兵役,让他们每天都会忙于生计。而那些富有的人们则是吃吃喝喝的一天就过去了,他们有着别人给他们干活,自己又不用出去干活,就吃喝玩乐。至于那些官员,好的官员则是帮着皇帝分担压力,帮着皇帝处理政治事务,而那些不好的官员则是就是出去逛青楼,去附庸风雅,谈情说爱。
四、夜生活
其实夜生活在古代的时候是到唐宋的时候才出现的,以前的朝代都害怕有人趁着夜晚出来闹事,就颁布法令,让人们晚上都不准出来,于是在唐宋以前的朝代人们夜生活几乎就是为零的。
到了唐代的时候,文化快速的发展起来,经济也稳定了起来,随着国际和各个民族之间的不断交流,人们的思想也是开始变得十分的开放了,可以说生活在唐代时候的平民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是颇高的,有着良好的物质基础,每天晚上还有许多的娱乐活动。
在唐朝时期的那些达官贵族们是非常喜欢在晚上举办宴会的,这种宴会出了可以满足他们的口腹之欲以外,还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相当多的美味佳肴,但是当时的人们还是非常的喜欢喝酒的。在酒席上人们还会时常参与一些助兴的小游戏,比如说划拳、行酒令、投壶等等。
几杯烈酒下肚以后,宴会的主人就会拿出一些宝贝来,让宴会上的诸位宾客来欣赏,来评价,这样又能满足主人的虚荣心,还能够增长眼光和才识,一番欣赏以后,双方进行相互吹捧一番,然后哈哈大笑以后,就开始欣赏歌舞。
因为人的肚子的容量肯定是有限的,喝酒吃东西肯定一会儿就不行了,能够让人不惜玩一通宵,就是因为还有美女歌舞助兴。当然这种聚会是一般的平民老百姓达不到的,这是达官贵族才会有的挥霍。
而那些平民老百姓则是在青楼里面小聚,其实青楼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淫乱不堪的,青楼的女子大部分都是非常有才情的,经常能够那些文人一起弹琴画画,能够对弈赋诗的,而不是出卖自己的身体来讨取生活的那种女子。
古代的文人在逛青楼的时候还会和那些烟花女子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而且有的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人生知己,还有的会私定终身。在宋代经常流连于烟花之地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柳永,据说他去世的时候都没有钱来棺材,还是他在青楼的那些红颜知己出钱凑齐的给他买棺材,然后把他埋葬的。
在青楼的人们会听个小曲,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白居易晚上去乘船游玩,结果遇到花船,听了一个弹琵琶的小姑娘弹奏了一曲,还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可见在古代的时候,人们最喜欢的夜生活消遣方式是看歌舞了,说的庸俗一点就是看美女。
而那些没有地位的女子则晚上也不会有那么好的机会出来游玩,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出出门,那么她们的晚上干什么呢?宫里的女子大部分都是凑在一起吟诗作赋,或者是弹琴作画,而那些平民老百姓的则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尤其是那些老公出去打仗的,不仅要自己独守空房,还要为自己的丈夫做衣服,她们要连夜为自己的丈夫缝制可以御寒的衣服,她们含着泪为自己的丈夫做衣服,也不知道自己的丈夫能不能活着回来再见自己一次,或者也不知道衣服寄过去以后,他们有没有机会穿得上。
其实古时候的人民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过的多么好,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过的多么坏,那些达官贵族们则是过得非常有趣,各种美女,各种喝酒,各种游戏,各种吟诗作赋,而那些平民老百姓则是过得比较惨,因为他们要承担十分重的课税和兵役,他们要忙着种田,他们要忙着自己能够活下去,所以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玩耍。
所以古代的人们的真实生活是这个样子的,达官贵族过得十分惬意,而那些平民老百姓则是过得十分悲惨。所以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非常有着警戒意义,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过得多么惬意,也许有的人还吃不上饭,喝不上水,穿不上衣服。我们不能只让自己享乐,在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以后,我们也要尝试着回报社会,也要帮助那些还吃不上饭、喝不到水、穿不上衣服的贫苦人民,帮助他们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们生活在现在真的是非常的幸福,如果你要是生活在古代的话,生在一个达官贵族家里还好,你要是生活在一个贫苦人民的家中,那可就惨了。所以我们生活在现在要感谢那些人们,感谢那些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科学工作者,感谢那些默默守卫着边疆的无名英雄们,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现在幸福的生活,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是因为他们我们才能够每天和自己最爱的人生活在一起,这世界哪里有那么多的安好,还不是有人将黑暗和伤害挡在了外面。
也许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可以提出意见来,进行改正,但是一味的谩骂就是不对了,这会让那些保护我们的人寒心,失去了他们,我们就不会有现在这么美好的生活了,我们可能生活的还不如古代的那些平民老百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39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萧统是怎么死的是谁害死了他
下一篇: 马超威震天下,刘备为什么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