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如果把赵构换成李世民,宋朝结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以史为鉴 2023-07-03 05:37:50

如果把赵构换成李世民,宋朝结局会有怎样的变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宋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宋朝靖康耻最重要的耻部,便是当时“天下正欲抗战,陛下何故先降”。譬如广南东路的陈先生召集了三千义兵,走到衡阳,衡阳太守同他讲:“陛下已经投降啦!”他想不通,还是想带着人去勤王,结果后来被大宋官军当土匪剿灭了。靖康建炎之间,这种破事满地都有。岳飞很重要的一点成就,是让南北士民有了个明确的念想。北方人团结在岳家旗下搅乱太行两侧不说,也有了“投岳相公打北虏”的明确出路,这半拉宋朝里里外外少了很多麻烦,多了很多与金朝战斗的筹码。

结果赵构硬是凭自己的本事,把岳飞杀了,绝南北之人望。按“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潮流论,赵构这是利用了其封建帝王的优势地位,逆人民之欲望,反潮流而自宫。一个正常的人类,只要没有下蚕室或受幽闭,那是断不能认同赵构这种以私欲破坏人民的美好愿景,制造出河北以至淮南六千里残破的行为。

况且赵构在家生不出孩子,上朝理不清国事,人生中最大的一次雄起就是这次逆天反人类杀岳飞。去了这件事,赵构与刘瑾何异。吹构吹成赵构最讨厌的模样,想必赵构会亲自来感谢你吧,会带你去他的治下,享受他的“仁政”吧。退一万步,人家赵构自己晚年都觉得自己绍兴议和这通操作石乐志,允许孝宗岳飞筹备北伐。历史上很多事情当事人做错了也嘴犟,最后只能落个死无对证,让乌鸦得以乱叫。

可惜赵构绍兴之错,人家自己认了,亲自握着养子的手认了,留下了充足的证据证明赵构是以私欲祸乱天下,乌鸦敢在这儿叫,怕是也石乐志罢。至于换李世民上场,如我上引答案所述,李世民起码有点羞耻心,与赵炅子孙完全不一样。就算李世民穿到绍兴三十年的赵构身上,我觉得这大宋朝都能恢复河北。如果从根上换了,那么靖康二年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殿下,恐怕就会带着宗泽岳飞,从相州打进东京城,外逐金军,内诛徽钦,于1127年在汴梁的大庆殿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颗璀璨的星星吧。

而李世民的人格魅力确实可以吸引一批人才效死,但时间空间都不够,西夏大辽女真都不是傻子,只能说在他的带领下确实可以坚守一段时间,这就好比嬴政得六世之余烈而扫六合,宋武帝积百年之膏肓延宋祚。灭了金国是必然的,而且还能把宋朝周边的敌人都灭了。李世民在隋末面对的形势远比赵构面对的形势恶劣的多。按你说的把宋高宗换成李世民,那么李世民会打下远大于唐朝的疆域,并且取得更大的成就。

另外,有人根本不懂唯物史观、而且根本就不懂历史的人,竟然自诩唯物史观说把宋高宗换成李世民不会有不同。真是错的可笑。然而他根本不是唯物史观。他既完全不懂对两宋时期的历史,也完全不懂隋末唐初的历史。赵构与李世民军事能力方面的巨大差距是客观事实,赵构与李世民对了历史的巨大影响也是客观事实。按照唯物史观,李世民在隋末面对的形势远比赵构面对的形势恶劣的多。

综上,我认为,如果把宋高宗换成李世民,那么李世民会打下远大于唐朝的疆域,并且取得更大的成就。赵构去了一次金营,然后赵构就被吓破了胆,以后还没见到金军,只是听说金军来了,就吓的赵构四处逃跑,赵构甚至空前绝后的逃到海里。李世民多次亲自在第一线作战,李世民还亲自去诱敌,李世民尉迟恭两人把敌军引进唐军的埋伏,大破敌军。此外,李世民多次面对突厥大军,抵御突厥大军。最终李世民打败突厥,攻灭隋末突厥国。李世民面对的险境远多于比赵构面对的。而李世民处理险境、逆境的胆量与智慧也远强于赵构,是天壤之别。取得的结果也必然是天壤之别。

宋朝借鉴唐朝衰亡的教训,反其道行之,为何结局殊途同归?

唐朝,是一个盛世王朝,但是经过安史之乱后很快就衰败了,唐朝当时的政策是“重外而轻内”,国家的边防都是精兵强将,而城里都是老弱残兵。防线一旦攻破便溃不成兵。

宋朝借鉴唐朝衰亡的教训,反其道行之,实行“重内而轻外”

第一,实行重文轻武策略,军事将领的职位由文官担任。这样不对口的职位,造成了文官有权利调遣军队,但是管控不了军队,而有能力的将士,却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作战效率肯定很低,导致打仗屡战屡败。

第二,就是制定“更戎法

就是让京师轮班,一段时间就更换驻地,但是打仗需要团结,经常换京师,团队没有信任,没有凝聚力,京师经常换地方对地形也不熟悉,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地形和人和都没有,这样怎么能打得赢仗呢。

第三,打仗都是有皇帝亲自制定战役方案

将领只能按皇帝的方案来,如果没有按照皇帝的方法,输了是要掉脑袋的,就算赢了,也要写很详细的报告,还要向皇帝和认朝廷认错。这样的制定,将领怎么能安心打仗。

第四,皇帝还安排的监军这个职位,监军顾名思义,就是监督将领的职位,但监军都是深宫里的太监,对打仗一窍不通,还监督着将领按照皇上的方案打仗,这样的军事指挥,怎么能赢。杨家军领袖杨就是听了监军的指挥,按照皇帝的方案打仗,最后被俘虏,最终自杀身亡。

赵构若不发12道金牌召回岳飞,而是全力支持,岳家军能否直捣黄龙?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宋孝宗

公元960年,赵匡胤结束了唐王朝的历史,开始宋朝的统治。在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之下,导致了国力的衰微,政局的动荡。赵匡胤深感其害,在登基后,便开始“重文轻武”,自此,宋朝的文化发展迅速升温,可军事实力却远远不足。随着历史的推进,外族逐渐崛起,边疆地区甚是动荡。

宋徽宗时期,公元1127年,太原沦陷于金军之手;公元1128年初,金人废除宋钦宗,押宋徽宗至金人营帐,屠略后宫,立张邦昌为王,建立“大楚”作为自己操纵的傀儡王朝,历史记载为“靖康之耻”。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将宋朝重建,史称“南宋”。

宋高宗赵构之所以可以稳坐皇位,和南宋时期的“中兴四将”有着莫大的干系,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中兴四将”之一的岳飞。

在“靖康之耻”后,岳飞最大的愿望便是直入金人大帐,将“二圣”(宋钦宗和宋徽宗)迎接回大宋。一开始的时候,岳飞所带的岳家军在和金人作战之时,将金人打得节节败退。

但是,在这大好局势之下,宋高宗赵构却选择了议和,发了12道金牌将岳飞召回,在公元1141年十一月,和金人签订了《绍兴和议》,在那之后,每一年要向金人进贡钱物——25万两白银,25万匹绢布。随后,还听信谗言,给岳飞戴了个“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杀害,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如若宋高宗赵构当时不给岳飞颁布那12到金牌,而是全力支持岳飞,岳飞所带的岳家军是否可以直捣黄龙将“二圣”带回呢?

首先,从国力上来看,当时的南宋,其实整体的国力是要比金好的,虽说金确实将北宋灭了,但是,并不是因为他们在国力上比宋朝要强大,而是出于政治等各方面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当时的统治者无所作为。在南宋的时候,南部的发展逐渐稳定,在国力上其实是比金更好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岳飞是有信心坚持的。

其次,在整个的战场上,南宋的军队并不弱,尤其是岳飞带领下的岳家军,在实力上是大大压过金军的,当时,很多的百姓都是相当支持岳飞的,当时,民间甚至给岳飞传信:河北处有40万的忠信之士,都挂着“岳”字旗帜等着岳飞渡河,可见当时的局势并不差。

再者,岳飞本人的能力是超卓的,他有着做自己的军事战略,只是可惜可悲有可气可叹,赵构对岳飞并不信赖,总怕这岳飞功劳太高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最后酿成了遗憾。

综上可见,当时,如若赵构没有将那12道金牌发出,而是一心一意地支持这岳飞,相信岳飞,那么,岳家军定能直冲金人的大帐,将“二圣”给迎接回来,你觉得呢?

宋朝是我国古代一个相当繁盛的朝代,尤其是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不仅在当时繁盛,直至现在也一直是惊艳四方。在《宋朝果然很有料》这本书中,便从另一个有趣的角度对宋朝进行了解读,包括北宋如何沦落到“靖康之耻”,南宋如何兴起,岳飞如何被害等等,都有清晰的描述。

在古代朝代的更替是很常见的,哪个朝代灭亡后宋朝接任了它?

宋朝接替的是唐朝的天下

李渊建立唐朝后以关中为基地逐步统一天下。在入主关中前,先派使吹捧占据河南的瓦冈军李密,使其成为东方的屏障。入主关中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举、薛仁杲,派唐使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轨。620年派李世民击败入侵河东(今山西省)的刘武周、宋金刚。而后洛阳郑帝王世充与河北夏帝窦建德宣布结盟,联合抗唐。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而两湖地区也在621年唐将李靖于唐平萧铣之战获胜,梁帝萧铣于江陵降唐。翌年,岭南冯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中国本部归唐朝所有。?[6]?

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1]?

唐初盛世

编辑

贞观之治

唐朝的崛起有赖秦王李世民,他的军事才能突出,率军赢得多次关键胜利。扫平群雄后,太子李建成与李世民为了皇位而斗争,626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控制长安。李渊深知形势,于是禅让帝位,成为太上皇。李世民继位,即唐太宗。?[7]?

唐太宗

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如流,逐渐恢复唐朝的国力。在内政方面,唐太宗推行均田制与租庸调制,提升农业发展。在职官制度上,改良隋朝的制度,形成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限制皇权发展与贵族世袭等恶习。唐太宗不计出身,网罗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徵、马周、高士廉和萧瑀等文臣,尉迟敬德、李靖、侯君集、程知节、李世勣和秦叔宝等武将。此外,唐太宗派官员四处询问百姓的生活情况,然后把各官员的功过写在屏风上,以便褒贬。?[8]?

对外方面,唐太宗采取积极防御、以战止战的策略,以及用羁縻与武力的方式安抚四方。隋末唐初之际,北方东突厥汗国十分强大,时常南下侵扰,并且介入中原各势力。唐朝初期百废待举,626年东突厥突然袭击长安,率军抵达距离长安不远的泾阳(今陕西咸阳泾阳县)。对此唐太宗亲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在渭水隔河与突厥可汗对峙,定下渭水之盟。之后,唐太宗积极对付突厥,挑拨颉利可汗与突利可汗的关系,以及突厥与周围诸部的关系。627年东突厥的藩属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因为不认同颉利可汗的政令与改革国俗,纷纷脱离,改立薛延陀部为可汗,突利可汗也归降唐朝。628年朔方人梁洛仁杀盘据夏州的梁师都,归降唐朝。而东突厥在分裂后又遇到大雪侵袭,牲畜大多被冻死饿死。629年李靖率骑兵奇袭攻灭东突厥,隔年北方各族入贡长安,诸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635年派李靖攻占吐谷浑,657年派苏定方西征攻下西突厥汗国,641年派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通婚。这些都稳定唐朝与四方各国的关系。?[8]?

贞观时期国家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贞观之治”。《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四年(630年)一斗米不过三、四钱,全年死刑犯仅二十九人。其政绩的总结《贞观政要》成为日本和新罗帝王的治国教科书,亦为后世君主模彷学习的对象。?[8]?

唐太宗晚年,发生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内斗。所以唐太宗废李承乾,逐李泰,改立晋王李治为太子。?[8]?

移都洛阳

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葺洛阳城,号称洛阳宫。他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显庆二年(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改洛阳宫为东都,实行两京制,与西京长安并列为首都?[9]。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安史之乱之后,唐中央的权力大大削弱,节度使的权势越来越大。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此后,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朝时期,东西洋并重,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2]?

高宗时期

唐太宗去世后,李治即位,即唐高宗。此时唐朝承继贞观之治,国力鼎盛,史称永徽之治。当时尚有宿将如李勣、苏定方、薛仁贵等,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对内持续推行均田制,选用较低级但有才能的官吏。对外于659年消灭西突厥,疆域西扩至咸海与阿姆河一带,设立安西都护府于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市)。并且于葱岭以西设置十六个都督府,让吐火罗叶护、诃达罗支国王等等中亚君主兼任都督。在东方,与新罗联合灭掉东北强国高句丽和百济,并白江口之战击败日本援军。唐朝在朝鲜半岛建立安东都护府,也间接促使新罗统一朝鲜半岛。?[10]?

高宗中期以后,政权逐渐由皇后武则天掌握。武则天原为太宗时期的才人,太宗死后被高宗招入宫中。她在权力斗争中获胜,被立为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0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