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死后为什么四年之后才下葬?咸丰的死有什么秘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1861年的时候咸丰突然去世在避暑山庄,关于咸丰的死因也是诸多谜团,但他死后尸身却耽搁了很久才下葬,那时候难道不会腐烂吗?
咸丰一生悲崔,10岁丧母,小时候骑马把腿摔折,成了瘸子,得过天花,满脸麻子。道光晚年立储之时,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䜣之间摇摆不定,后奕詝老师杜受田面授“藏拙示仁”、“藏拙示孝”二个密诀,感化了道光,被立为储。
1851年,咸丰登基同年,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56年,太平军摧毁江南大营,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屋漏偏遭连夜雨,英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内交外困。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一路烧杀抢劫,咸丰帝带着妃子位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在这里他已没有心情拥美人、赏美景、品佳肴。六弟恭亲王弈䜣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圆明园被烧毁、常妃被吓死在圆明园、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他每天靠吸食过量鸦片麻痹自己,急火攻心,最后挂了。
咸丰死时正值酷暑季节,烈日炎炎,活人都将被烈日烤焦。当时咸丰的尸体和梓宫(皇帝的棺材叫梓宫)分两路运送。慈禧、慈安等带着咸丰的尸体走近路,于九月三十日才回到京城。同年十月,梓宫才被缓慢地移至京,咸丰的尸体在路上腐烂发臭在所难免。
回京时,由于咸丰梓宫回銮全过程浸满了辛酉政变的计谋,慈禧等人怕事迹败露,除了采取些防腐措施外,还运用了赵高、李斯秘运秦始皇尸体的绝招——尸体附近放上很多鱼,利用鱼腥味掩盖尸臭。慈禧等一路上都说皇上病重,直到到达北京之后才宣布咸丰皇帝已驾崩。
十二月,上庙号清文宗,谥号显皇帝。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九月,咸丰死后四年,王公大臣才将咸丰皇帝的遗体葬于清东陵,陵号定陵。
咸丰尸体回京后,咸丰改称大行皇帝,按照一般的丧葬仪式主要包括小殓、大殓、停灵、移陵、出殡、入葬。但因他的陵墓没有修,没法安葬。
除了安葬前面的步骤照例进行:
皇帝是全国的老大,其丧事称为“国丧”,全国军民都要为皇帝服丧,步骤繁多:
小殓:在咸丰皇帝回京当天,咸丰的尸体被抹上香料,口内放上 珠玉 穿寿衣,(穿寿衣前有位高的太监把咸丰的寿衣,即纱、单、夹、棉先穿在自己身上,套好后,再往咸丰身上替换。)尸身附近放冰块、木炭,吸除尸臭,同时他的儿子同治要穿孝、除冠,并剪去一绺头发,表示哀悼、王公、公主、百官、福晋以下、宗女、佐领、三等侍卫、命妇以上,男摘去帽上的红缨,截辫,女去妆,摘去一切饰物,剪发。
大殓:在小殓之后第二天举行,将大行皇帝放入梓宫(皇帝的棺材,金丝楠木制造) 另把石灰糯米等做干燥剂 放入金丝楠木棺。大殓当天王宫大臣、文武百官要来瞻仰皇帝的遗容。梓宫上要刷上四十九道漆,更加隔绝空气。所有人都不会闻到尸臭。
停灵:大殓之后要将皇帝梓宫停放在乾清宫正殿,供祭祀,同时颁布遗召,举国致哀27天,这个时间段内不许演戏,更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否则脑袋可能要搬家。
移灵,在乾清宫停放一段时间后,咸丰的梓宫又送至东陵之隆福寺暂安。
咸丰死后为什么那么久不能安葬?
咸丰起初选好了陵墓地址也拟好了修陵墓的图纸。建造陵墓的工人扛着大铁掀草草刨了几下就暂停了。一,因当时国内正处于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起义势头猛烈,外敌的炮火对大清狂轰滥炸。这些让清政府疲于奔命,哪里还顾得上修陵。二,咸丰在位时,国库亏空紧张,财力锐减。当时朝廷的国库情况:据《清文宗实录》记载,
武职自三品以上,停给二成,文职自一品至七品,暂给廉银六成。户部奏:库款支绌,兵响不敷散放,宗人府库存,吉地饷银共计,五十八万四千两,就近拨借。
不难看出,朝廷各级官员都大降工资,士兵的军饷也是东拼西凑。
大清已是千疮百孔,摇摇欲坠国将不保,身为一国之君的咸丰根本没多余银子修建陵墓,对于勤于政事,想重振国力的咸丰来说,他也不想为国家增加负担去筹重金修陵墓。
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听闻英法联军要攻入北京,就带领他的众妃子们,慌忙逃到避暑山庄避难。逃前慈禧劝他留坐京师,他不听。
避暑山庄的景色是很美,美的让人陶醉,美的让咸丰暂时麻痹。这里有他爱听的大戏;众多的美女左拥右抱;欲死欲仙的鸦片熏着。他顾不了京城内尸堆如山,签订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割地赔款。然,残酷的事实无法逃避,北京城弄丢了,龙椅上还坐满外国人;圆明园被烧;先帝的妃子常妃被英法联军吓死在圆明园,她的尸体腐烂发臭无法安葬;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一个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一次次刺激着他薄弱的神经,再加上自小体弱多病,就这样命丧黄泉。
内忧外患,咸丰帝无处安葬,但是咸丰的陵寝在1865年建成了,取名为定陵。在农历9月22日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咸丰皇帝终于被下葬。
“咸丰”是清朝最后一个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一个“苦命天子”。他10岁丧母,还成了个瘸子。他整日在内外战火的硝烟弥漫中胆战心惊。除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外,他是大清执政时间最短的皇帝,在皇位上只工作了11年。在他执政的这些年还发生了7次大的蝗虫灾害,饿殍遍野,他的年号虽然称之“咸丰”,他渴望做个让“天下丰衣足食”的皇帝,然这只是个梦想。让人痛心的是他还给中华民族留了个大祸根——慈禧。
咸丰年间,恰好是一个多事之秋,国运衰微,内忧外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早已压垮了清政府,英法帝国的侵华迫在眉睫。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和签订北京条约使清政府土崩瓦解。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咸丰长期患病,肺病越来越严重。每次咳嗽,他都会有血丝。他在避暑山庄疗养期间,病危的消息不断传出,整个朝廷都深感不安。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终于因久病劳累,死在避暑山庄的卧房里,享年三十一岁。
咸丰年间,洪秀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起义军从广西紫晶山前的金田村集结。其影响力迅速传遍全国,响应人数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英法联军乘机侵犯清政府主权,发动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咸丰这个孱弱的皇帝,无奈逃到了热河承德。面对民怨沸腾、兵不善战、大局涣散、难以收拾的现状,咸丰只能放松自己的内心,放纵自己的酒色,通过酒色和跳舞来麻痹自己。这个才智有限的国王,始终没能跳出封建王朝的枷锁,力挽狂澜,抛弃旧制度,开创新世界,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
所以在清末,很难回头,直到王朝覆灭,中华民族才开始了百年抵抗外辱、民族自强的历史。
咸丰自杀了
咸丰自杀身亡只是一种没有历史依据的猜测。咸丰逃到热河承德山庄时确实患有肺病,但有人推测他的病不可能危及生命。说是当时的内忧外患导致咸丰停滞不前,头脑混乱,渴望解脱,也无可厚非。
传言咸丰到承德后,还在担心北京。如果英法联军进驻北京,他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亡国之君,有着千年的骂名。当时,咸丰的病情不堪重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将咸丰逼入自我放逐,终日沉溺于声色犬马的世界,以麻醉其几近崩溃的心态。
咸丰心里知道,过着这样消极的生活,总有一天会醒悟的。但是,他在朝廷之外,朝廷里没有忠心耿耿的臣子。他现在只是名义上的皇帝。他潜心研究各种治疗疾病的民间偏方。他把太医准备的药方放在一边,开始自己开药方。但咸丰的药理根本不同,这种行为相当于引火自焚。不久,咸丰的病情恶化。
咸丰在弥留之际,紧急召集八位大臣前来,交代后事。大家都退下后,咸丰吩咐太医用自己的药方煎药,主要是鹿血,对他的病没有坏处。咸丰一口气喝了三碗,就这么死了。
就这样,咸丰给自己开了药,慢慢消耗着自己的小生命,最后死去。虽然这里面漏洞很多,很难听,但是孤帝最后的处境真的很让人同情。
先锋叫什么名字
咸丰,清朝入关后的第七位皇位继承人,也是满清的第九个皇帝。他的全名是爱新觉罗仪,是道光帝的第四位皇子。他20岁登基,在位11年。他是清朝最后一个秘密建立楚军的皇帝,在位期间没有取得任何政绩,被称为历史上的“四无”皇帝。他没有远见、勇气和才华。
其实历史评价咸丰为“四不”皇帝,真的是为咸丰呐喊。作为最后一个皇帝
咸丰统治后不久,中国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与此同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犯下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暴行。咸丰无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草草收场。中国近代的屈辱和无奈,不得不由咸丰来承担。
咸丰后期时局动荡,咸丰停滞造成内忧外患,31岁死于承德避暑山庄。他的儿子同治继位,清朝的命运从此一蹶不振。他已经处于挨打的地位,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建筑将会崩溃,很难重新夺回地位。
病死的。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 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生于北京圆明园,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 。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
扩展资料:
咸丰皇帝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前期虽然历经图治理,但是在外国入侵和国内农民运动的打击下最终颓废而招致骂名。
从一个帝王的角度来说,咸丰帝的资质在清朝帝王中大概能居中游偏上,他继位以后,重用汉族大臣,严惩贪污腐败,改革力度超过了嘉庆、道光两代君主。
与其他的一些封建帝王一样,在一生中有败笔也有功劳,但是他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对于世界大势缺乏了解,最终没能挽救清朝的衰落,作为《北京条约》的直接签订责任人,他被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耻辱柱上。
从个人际遇来说,在历代帝王之中,咸丰帝的命运差不多是最惨的一位。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让他赶上了;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让他摊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没落也让他碰上了,他驾驭的又是一条已经航行了二百年的千疮百孔的破船。他无处回避,责无旁贷又无力回天,为此痛心疾首,抱终身之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奕詝
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透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那么咸丰皇帝简介,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道光十一年(1831年)七月十七日,奕詝生于京师圆明园澄静斋,道光帝第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帝的喜欢,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宫生下皇四子奕詝。钮祜禄氏生子两年后,孝慎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时来运转,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翌年,被册为皇后。钮祜禄氏虽身为皇后,但渐因色衰而爱弛,抑郁寡欢,得了大病。道光廿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詝当时只有10岁。
奕詝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育。静贵妃是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欣。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欣。奕欣比奕詝小一岁。静贵妃便将失去生母的奕詝收在膝下抚育。奕詝孝敬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欣如同胞弟。而同奕詝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欣。
奕欣和奕詝,他们俩都受静贵妃抚养。道光在连丧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伤之余,没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静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奕欣和奕詝,都在上书房读书,年龄相近,关系密切,并无嫌猜。不过,奕詝读书比奕欣早一年。奕詝6岁开始读书,师傅为杜受田。杜受田教导奕詝,尽心尽力,倾注心血。史载:“受田朝夕教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奕詝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奕欣也在上书房读书,但较奕詝聪明,师傅是卓秉恬。史书说:“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集花枪法廿八势,曰'棣华协力';刀法十八式,曰'宝锷宣威'。”道光以“白虹刀”宝刀赐给奕。奕欣身体很好,头脑聪明,书文不哩水,武功也好,还有所发明和创造。
道光三十年(1850年)二月廿五日午时,道光帝驾崩于圆明园慎德堂,按照清代制度,新皇帝奕詝当日下午护送大行皇帝的遗体至城内紫禁城干清宫停放。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1851年)为咸丰元年。
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他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同时,罢斥了道光朝军机大臣穆彰阿、耆英等。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
咸丰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定陵,死后由其子载淳继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01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