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科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最重要的制度,国家可以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大量可塑之才,全国的读书人无论出身贵贱,也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分为好几个阶段。学子们首先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以取得秀才资格,此时才可以参加正式的考试。正式科举考试又分三个阶段,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后一关,也是所有参加考试学子们的终极目标。通过殿试被录取的考生被划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
获得状元、榜眼、探花功名的学子,是科举考试这个“金字塔”中最顶端的人物。尤其是状元,真正可谓是精英中的精英。中国科举考试共延续了1283年,期间总共产生了数以百万计的举人和十多万名进士,但是状元只有700多人,其中还有100多人是武状元。
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古代的顶尖人才,那么他们在得到功名之后,能当什么官呢?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状元、榜眼、探花那么难考,那么他们中榜之后一定能当大官吧。要是你这么想可就错了。事实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状元连当知县的资格都没有,榜眼、探花就更不用说了。
中国古代官场非常讲究官员的阅历。状元、榜眼、探花,能够金榜题名,学问肯定是没问题的。但他们还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如果贸然派他们去地方上担任父母官,可对当地百姓来说,可能就是祸不是福了。
因此,状元、榜眼、探花一般都会被派到翰林院任职,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之职,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之职。
翰林院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等工作。看上去感觉都是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但事实上,翰林院却是国家最重要的官员储备中心。状元、榜眼、探花在进入翰林院后,虽然日常从事的都是一些文书方面的工作,但这对锻炼他们的从政能力有极大的帮助。比如翰林负责上一代皇帝实录的编修,这项工作加强了翰林对上一代皇帝执政时期政情的了解。翰林帮助皇帝起草一般性文件的诏书,这项工作有助于翰林适应政务、加强对国家事务的熟悉。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出自翰林院,比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等等。所以,状元、榜眼、探花在进入翰林院之后,虽然干的都是“打酱油”之类的活,但他们的前途不可限量,有朝一日从翰林院走出之后,仕途往往是飞黄腾达。
“状元”的官职是有规定的。以清代为例,只有“一甲进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规定封授官职。“状元”的职名叫做“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官,相当于现在的地区任职级别。
当然,新进状元虽然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但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代,会试每三年在京都举行一次,会试中举的贡生(地方儒学生员(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就读的称贡生,意思是以人才贡献给皇帝),在太和殿举行进士考试,取得第一名次的考生,由皇帝钦定即“状元”,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这头三名合称为“一甲进士”,可以得到皇帝赐的“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可赐“进士出身”,“三甲进士”可赐“同进士出身”的头衔。“榜眼”、“探花”二人,封授为“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县长之职。“编修”一职,是个修国史、实录、会要的官称。
扩展资料:
古代一旦殿试第一,马上就由吏部考试任其官位,或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从此也就步入了凶险难卜的仕途,开始了宦海沉浮荣辱的漫漫人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老其一生,终于登上了显赫的高位。
如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147人,事迹可考者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含次官)。而清代,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可以说,在官场努力升职,成为状元这一群体实现人生价值的至上追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文化滚动新闻>>古代状元当不了大官 清代仅赐从六品翰林院修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殿试第一名)
中了进士,就具有了做官的资格,从此进入了 “上流社会"”。
从前的读书人都是穿白色衣,服中了进士.,须穿上绿袍,叫做 “脱白挂绿” ,身份变了。
状元,榜眼,探花,是皇上在 “殿试” 时 ,皇上 “钦点” 的前三名,是 “天子门生”,身份更加尊贵,万人景仰,前程不可限量。
但是,学问大的人 ,不一定能力高,状元当大官的不是很多。张九龄,文天祥都是状元,都当过宰相。钱起凭着两句诗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青峰” ,录进士第一(就是状元) ,后来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 ,中了进士以后都必须到 “翰林院” 实习一段时间,才能被委任职务。有的外放,有的补进各部。
清末的探花 郑孝胥,名气很大,民初在上海以卖字为生,一张字画可以卖到 2000块银元。后来随着溥仪去了长春,任 “大满州帝国” 国务总理兼文化部总长。
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是通过殿试的前三名的称谓,他们的学历都是进士,如果放在现在他们的文凭相当于文学博士。殿试第一名是状元、殿试第二名是榜眼、殿试第三名是探花,通过殿试的人都可以获得进士出身,而进士就相当于相在的博士。科举制度下学历有四层,分别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对应今天的学历就是高中、本科、硕士、博士;当然今天的学历不仅仅有文学,还有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而古代的科举制度下只有文学。
科举制度开始于隋朝,主要是国家选拨优秀的读书人进入政府部门为官治民,最高层次的选拨是由皇帝本人亲自主持的殿试,通过考试的人可以获得进士出身,其中第一名称为状元。进士出身是步出仕途的基本条件,通常有进士出身的人可以直接任一个县的最高长官,特别优秀的可以任州部最高长官。殿试的前三名还可以进入太学深造,出来后可以直接做京官,御史、大学士、著作郎等官职可以手到擒来。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要想有进士出身,那得经过层层考试,竞争十分的激烈,有的人一生皓首白经也无法取得进士出身。当了状员后,高官厚禄,娇妻美妾就都有了;比如唐僧的父亲当了状员后就被丞相的女儿看中,而得到了绣球。
科举考试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院试在县、府、省三级均可主持考试,跟今天的高考差不多,考上的人称为秀才,没有考上的称为童生。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由朝廷派员在各地省城主持考试,参考者为秀才,考上者为举人,举人就可以从政为官了。会试在京城考试,由礼官尚书主持,参考者为举人,考上者为贡士,贡士同样可以从政为官。殿试由皇帝主持考试,考中了就叫进士,只有贡士才有参考资格。殿试分三甲(三等)录取: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二名叫榜眼,三名探花。
古代的状员都是国学功底深厚的饱学之士,他们对四书五经十分的熟悉与了解,字迹优美,文章华丽,但是他们不一定都是治国理民的能官干吏。唐代,姓名可考的状元有147人,事迹可考者有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著名大诗人大画家王维就是状员,他是开元十九年(731年)辛未科状元。爱国丞相文天祥也是状员出生,他是南宋宝祐四年(1256年)丙辰科状元,后来官至丞相。大清咸丰六年(1856年)丙辰科状元翁同龢是近代比较著名的状员,他曾两次担任皇帝的帝师,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并最终促成了“戊戌变法”。
古代探花相当于现在的第三名,“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
扩展资料:
“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活动之一便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且英俊的两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然后在琼林苑赋诗,并用鲜花迎接状元。这项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
最初是指及第庆典活动中的两位年轻进士。所以说,当时所谓“探花郎”,主要含义并不是专指第三名。例如:翁承赞是唐晚期即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崔谔榜进士第四人。(见孙映奎《唐才子传校注》及〔宋〕王迈《癯轩集》)仍然被选为“探花使”,沿袭着从进士中挑选年轻貌美的人为沿街探花郎的传统。
这个词在五代、北宋时期出现极少,因为五代和宋朝时期的都城里都没有“杏园”,自然也就没有探花郎了。探花什么时候被作为进士第三名代称的,这是个很难确切回答的问题。据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推测,大约从明朝开始,状元专指殿试第一名、榜眼专指第二名、探花专指第三名,才最终成为定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探花 (词语概念)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90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