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李密是什么出身他为什么没有在隋朝实现大统一

以史为鉴 2023-07-03 04:42:38

李密是什么出身他为什么没有在隋朝实现大统一

李密出生贵族,雄才大略又实力强劲,为何在隋末不能实现统一,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李密确实雄才大略,整个瓦岗寨农民起义军能够发展壮大,成为隋末反隋势力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李密实在功不可没。但是,李密身上存在很多弱点,好几个关键的步子没走好,一手好资源没利用好,最后导致他失败。

第一,李密有一个煊赫的出身,但他没利用好。

李密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封公,这样的背景,在整个隋朝末年诸侯争霸中,是具有巨大优势的。

李渊其实能力并不突出,但是,他就是凭借唐国公的这个身份,身边聚集了大批的人才,最终获得天下。

李渊为什么凭借唐国公可以网罗大批人才,李密“四世三公”却不能呢?李渊并没有一开始就反隋,而是在帮助隋朝平定天下,攻打那些叛乱者。这一点非常关键。就比如三国时期,曹操、刘备这些诸侯之所以能做大,就是他们从来没说过要造反,他们都是在维护(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朝廷,镇压农民起义。后来朝廷实在维护不下去了,大家才各自做大。袁术就不是这样操作的,他一开始就称帝,所以袁术败得很惨。

李密的操作方式有点像袁术,虽然他并没有做“称帝”一类的事情,但是,他一开始就投奔了叛变隋朝的杨玄感,接着又投奔了造反的农民起义军瓦岗寨,后来又与杀害隋炀帝的宇文化及过从甚密。可以说,李密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不利的局面,他虽然有“四世三公”的背景,但是这个资源完全没利用。

第二,李密有一帮赤诚的朋友,但他没对待好。

李密去了瓦岗寨之后,之所以能当到老大,与他自身的谋略和战功是分不开的。但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因为翟让把老大的位置让给了他。

翟让是一个豪爽磊落的汉子,他看出李密比他厉害,就痛快地把首领之位让给了李密,而且劝说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等人,尊奉李密为“魏公”。这在古代农民起义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很多农民起义都因为争夺老大之位,提早内讧,折损了自己的实力。比如太平天国发生的“天京事变”等等。而翟让能够主动让贤,其实是很好地避免了瓦岗军的老大之争。

不过,翟让的让贤,却也让一些人不满。翟让的部将王儒信,就鼓动翟让担任大冢宰(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并借此重新夺回权力。翟让的哥哥翟宽更是直截了当地对翟让抱怨道:“你要不想当皇帝,就把位置让给我,哪有让给别人的。”

当然了,这种抱怨也是很正常的。其实,当初翟让在让位的时候,李密就不应该接受。毕竟他在瓦岗寨没有群众基础,他当老大实在不服众。也是李密实在太想当老大了,一下就接受了。现在众人出现抱怨之心,他应该做的,就是要收复众人之心,让大家更拥护他。谁知他却在这时候,做了一个非常糟糕的举动,竟然杀了翟让和王儒信及翟宽等人,还砍伤了徐世勣。这种忘恩负义心狠手辣的做法,直接导致了他失信于瓦岗军兄弟,最后众叛亲离。

第三,李密有一个光辉的前程,但他断送了。

李密虽然经历了瓦岗寨的夺权事件,但总体上整个军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而且瓦岗军声势浩大,李密手下猛将如云。先后战胜了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可以说,李密正在一条光明的大道上往前一路狂奔。

但是,李密在这时骄傲自大起来,自信心爆棚,并且不注重收买人心,封赏功臣。本来他杀翟让就已经让众将离心离德。只不过慑于他的武力,不敢反抗而已。他却错误地估判了形势,以为武力可解决一切,没有用收买的办法让大家拥护他(咱们看看李渊发了多少官帽子,收买了多少人)。因此,在最后关头,他败给了王世充,手下将领都不给力,纷纷如鸟兽散。

最后,走投无路的李密,只得投奔李渊。可又不甘心居于李渊之下,还要再次叛逃当老大。这次李渊不再给他机会,他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都是姓“李”,李密和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李密投降于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所以与李世民是同僚关系。

李密归唐,李渊大喜,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

同年年底,李渊派李密去黎阳安抚昔日的部众,左武卫将军王伯当随同前往。李密率部东行至稠桑驿的时候,李渊突然反悔将其召回,李密大为恐惧,决定叛乱。

王伯当试图劝阻,但李密不听。李密率部袭破邻近的桃林县(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南),掠夺畜产向南进入熊耳山,前往襄城(今河南省汝州市)投奔旧将张善相。

李密的所作所为被熊州副将盛彦师得知,盛彦师率兵埋伏在的陆浑县南邢公岘(今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镇的邢公山),武德元年腊月三十(619年1月20日),李密率部经过,被盛彦师全部杀死,时年三十七,传首长安。

李渊派人将李密首级送往黎阳招抚其余部。徐世勣献黎阳投降,请求收葬李密的尸首,得到李渊的允许。随后徐世勣将李密葬于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高七仞。

扩展资料

李密(582年-619年1月20日),字玄邃, 小字法主,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市)。隋末唐初的群雄之一。出身辽东李氏,来自四世三公,李密的曾祖为西魏八柱国之一、司徒李弼,赐姓徒何氏,北周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为北周太保、邢国公。父亲李宽,隋朝上柱国,封蒲山郡公。

文武双全,志向远大,隋末群雄起义时,成为瓦岗军首领之一,自称魏公,率领瓦岗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

瓦岗军原领袖翟让准备让位,遭到哥哥从中阻拦。李密废杀瓦岗寨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屡为隋军所败,接受越王杨侗招抚,率军拼杀宇文化及,损失惨重。终为王世充击败,率部投降李唐,封邢国公。武德二年,图谋叛唐自立,为盛彦师斩于熊耳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密



历史上的李密结局是什么样子的?

《隋唐演义》中李密最后被盛彦师在熊耳山斩首。

李密582年在辽东也出生,是隋末唐初的众多英雄之一,李密的出身是辽东李氏,来自于四世三公,而且文武双全,从小就有这远大的志向。

在隋朝末年各路英雄相继起义的时候,李密成为了瓦岗军的首领之一,率领着瓦岗军队屡次打败隋朝军队,从此名震天下。

瓦岗军原来的领袖翟让准备让出自己首领的位置给李密的时候,遭到了自己哥哥的阻拦,于是李密杀死了瓦岗寨主翟让,从而引发了内部不稳,从此多次被隋朝军队打败。

李密无奈之下投奔了王世充,后来因为琐事又背叛王世充投靠了李唐,并且被封为了邢国公,在李德二年的时候,李密因为想要背叛李唐自立为王,被盛彦师在熊耳山斩首。

扩展资料:

在李密最先投靠李渊的是,李渊是十分高兴的。但是,他也知道,李密是一只吃人的老虎,所以,就任命李密为光禄卿、上柱国,封邢国公,还经常称他为弟弟。

表面的荣宠掩盖不了实质的冷淡。光禄卿、上柱国、邢国公听起来虽好,却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

李密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大失所望。在李密看来,自己的功劳足可与西汉时的韩信相媲美,就算封不了王,最起码也应该给个三公或者宰相当当。

如果李密就此接受命运的安排,还可以善终。可是,他已经和命运抗争惯了,他不甘心这样的现状。

伤心失意的李密反心又起,他和部将王伯当找了个机会逃离长安,四处联络旧部,准备东山再起,李密的反叛激怒了李渊。

他知道李密的才具,担心此人龙归大海,后患无穷,便授意唐军全力清剿,李密这条龙连大海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唐将盛尽师剁去了龙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9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