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曹操是如何针对匈奴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四方,大汉皇室颓废。曹操从涿郡起兵,逐渐从诸侯中崛起。建安5年,曹操在消灭了吕布后,又把自己的发小袁绍给收拾了。
打败了袁绍,曹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可以说大汉的疆土 有一多半已经被曹操掌握。此时的曹操不但占据着冀、青、幽、并四州,并虎视刘表的荆襄九郡和孙权的江东六郡。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汉的内政外交都是曹操说了算。就当曹操计划挥师南下一统天下的时候,北方发生了变故。原来当初被汉朝打的七零八落的匈奴,由于北方恶劣的环境无法生存下去举国南迁。
匈奴人在其首领的带领下南下归顺曹操,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而派右贤王去匈奴监国,并将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阳郡,匈奴单于王朝终结。
为了防止这些汉化的匈奴再形成统一的力量,曹操将匈奴分成左、右、南、北、中五个部落,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封每个部落的贵族首领为都尉,同时每个部落派遣一个汉人为司马监督匈奴人的行为。
匈奴人此次南下是由于内部分裂造成,除了南下的一部分匈奴外,还有长城以北一部分匈奴人不愿意放下弓箭南下种地生活,依然坚守祖先的游猎模式生活。
由于鲜卑部落的崛起,匈奴人不再是草原的霸主,这部分不愿意南下的匈奴人被鲜卑打的是四散奔逃。他们曾经请求曹操帮助他们收拾鲜卑人,可惜曹操当时的心思放在如何剿灭孙权和刘备身上。
面对长城以北匈奴人的请求,曹操送他们一个字:滚。这帮游猎为生的匈奴人眼看南下无望,向东是强大的鲜卑,向北是气候恶劣的寒流,没办法便举族西进。
曹操针对匈奴人的两个举动,一不小心却造成了东西方世界的震动。估计曹操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两部分匈奴人居然在不到百年的时间里一举消灭了东西方两个大国。
南下的匈奴在曹操的帮助下逐渐稳定了下来,其他的少数民族看到这种情况也纷纷南迁或者东进。在所有少数民族中又以匈奴人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
西晋时期八王内乱,以匈奴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政权迅速崛起,匈奴人建立的赵国灭掉了西晋。少数民族迅速在中原大地建立了不同的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时期。
那群被曹操拒绝的匈奴人也没闲着,他们骑着矮马,挎着弓箭,一路向西烧杀抢掠,征服了许多部落。他们击败了日耳曼人,冲进罗马帝国的版图,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崩溃,欧洲人将这群匈奴人唤作“上帝之鞭”。
曹操针对匈奴人的两个不同的政策,导致了匈奴的内迁和西行。估计他也没想到这帮愚昧野蛮的化外之人,能够在东西方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甚至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格局。
历史总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次无心之举或许能造成一场大的变革,甚至引发一场灾难,估计曹操至死都不知道历史会如此的演变。
西晋皇族的互相残杀给北方戎狄民族的趁势崛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司马氏骨肉相残的悲剧还没有退场,五胡十六国已经迫不及待地登场了。第一个在北方建立胡族政权的是匈奴刘渊。> > 说到匈奴,得把目光向前看到东汉时代。东汉王朝曾与匈奴有过交战,多次击败匈奴,导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逃往西域,南匈奴一部向汉朝投降,被 汉朝安置在长城以南,作为对抗北匈奴的藩属。汉末大乱,南匈奴也开始有了一些小动作。董卓扰乱天下,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乘机攻入河东郡县,就此驻屯平阳一 带。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催、郭汜作战,于扶罗在帮助汉献帝平乱时乘机在陕甘一带大肆掳掠,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一就是在这时候被掳去 的。于扶罗死后,其兄弟呼厨泉做南单于。曹操统一中原后,就把南匈奴的人众分为五部,选拔其中的贵人做首领。这时,匈奴的势力已经扩展到山西河南一带。曹 操任命的首领是于扶罗的儿子刘豹,而刘豹的儿子正是后来复兴匈奴的刘渊。> > 由于祖孙三代已经进入汉族居住地区,刘渊的汉化程度非常高。 他拜名儒崔游为师,学习《易》、《诗》、《书》等典籍,尤其爱好《春秋左传》、《孙子兵法》,并能熟读成诵,同时也读过《史记》、《汉书》和诸子百家。刘 渊还具有匈奴人孔武有力的体格,膂力过人,善于射箭。刘渊非常崇拜汉高祖刘邦,鄙薄刘邦的手下,常说:“随和、陆贾这些人有文无武,绛夫、灌婴等人有武无 文。”言下之意,他自己是文武全才。> > 刘渊的才华在洛阳时就得到了赏识。晋武帝灭吴时,他曾被举为元帅,树机能叛乱时,他也曾被推荐平 叛,但由于他的匈奴身份,始终得不到信任和重用。他在晋朝担任的职务总是一些不能领兵的左部帅、北部都尉、五部大都督等闲职,受到成都王司马颖的控制,为 此刘渊非常不满。当然,如果不是晋朝内乱,他也不会在历史上掀起多大的波澜。> > “八王之乱”造成的混乱局面给了匈奴贵族趁机崛起的机 会。刘渊的堂祖父、右贤王刘宣看到晋朝皇族互相残杀,就对族人说:“自从汉朝灭亡以来,我们的单于都是徒有虚名,不再有一寸土地。其余的王侯,地位降到与 老百姓一样。现在司马氏骨肉亲人互相残杀,四海动乱如同鼎中沸腾的开水,光复呼韩邪的事业,这正是时候!”于是互相谋划,推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心腹呼延 攸到邺城去告知。刘渊知道后十分高兴,便以会丧为借口请辞。司马颖不允许。刘渊只好密令呼延攸先回去,通知刘宣等人召集五部匈奴以及各小民族的积蓄力量, 加紧准备,伺机反晋。> > 永安元年(公元304年),正是八王之 *** 战正酣的时候,成都王司马颖兵力不济,难以应付。刘渊抓住这个机会, 自告奋勇向成都王 *** 说,愿意发匈奴五部之兵助战。成都王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刘渊回到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刘宣等人立即给他上封大单于称号。二十多天时 间,刘渊就召集了五万人马,建都左国城,称国号为“汉”。刘宣等人请求刘渊上一个尊号,刘渊说:“现在四方都没有平定,暂且按照汉高祖那样称汉王吧。”于 是,刘渊祭天于南郊,登上汉王王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熙。> > 刘渊在中原居住几十年,汉化程度非常高,熟谙汉族人的心理。有几件事情 可以说明一二。刘渊起兵称大单于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五千骑兵去救成都王颖,部将们不能理解,既然我们已经另起炉灶了,为什么还要理会晋朝的家事。刘渊 说:“我已经答应了他,不可以不救。”这话当然是一种政治“秀”,意在表明自己诚信待人,和司马家族的诡诈完全不一样。另外,刘宣等人一心要“复呼韩邪之 业”,而刘渊却说:“呼韩邪何足效哉!”他要做的事业是建立汉朝一样伟大的朝代。他心目中的英雄是刘邦、曹操。刘渊的头脑很清楚,如果自己亮出匈奴的旗 号,肯定不受 *** 拥护。他决定利用匈汉和亲关系,把汉朝作为自己的家事,每当说到刘邦,总要说“我高祖”。为了表示尊汉,不仅痛责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曹操, 也对刘备未能完成复兴大业深表惋惜。从这些政治“表演”可以看出,刘渊是一个极有政治头脑的高明人物。> > 刘渊建国之后,派兵四处攻略,一切进行得有声有色,他本人也于晋永嘉二年(公元308年)正式称帝。刘渊甚至还想到偷袭洛阳,一举消灭晋朝。经过两次进攻,洛阳始终无法攻下,还损失了几员大将。刘渊觉得大概晋朝的气数未尽,因此退兵,四处扩大地盘。> > 刘渊于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去世,太子刘和嗣位。不久,皇子刘聪杀死他的兄弟,夺得帝位。刘聪再接再厉,终于攻陷洛阳灭亡了晋朝。由于匈奴汉国后来因家族内篡改称赵,因此在十六国史上,这个国家也称为前赵。
匈奴是我国古代活跃在北方草原的一个强大游牧民族。这个民族逐水草而居,野蛮彪悍,曾经在欧亚草原称雄一时,周边的国家都怕他。那么鼎盛时期的匈奴有多强?小编只能告诉你,匈奴是当时欧亚草原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游牧帝国,除了大汉王朝根本没有人能击败他。
匈奴,也叫荤粥,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是我国比较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黄帝时期,匈奴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强盛的部落。《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曾北逐荤粥,所谓的荤粥就是匈奴。夏商时期,由于夏朝灭亡,夏朝部分遗民北迁,融入到荤粥中,成为匈奴的重要族源之一,所以匈奴人常以夏朝遗民居之。经过殷商和西周两个朝代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匈奴已经发展为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部落联盟。
秦朝时期,秦军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了河套地区和河西走廊,并屯驻在边境防范匈奴。匈奴被逐出河套后,被迫向北发展,很快将势力扩展到漠北,成为了北方草原的霸主。鼎盛时期的匈奴版图东起大兴安岭,西至中亚,占据了大半个欧亚草原,版图面积比西汉王朝还要大,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游牧帝国。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把汉朝搞得非常头疼。匈奴单于冒顿曾率领四十万铁骑南下。刘邦亲率大军反击,结果差点被匈奴抓了俘虏。此后,西汉王朝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来怀柔匈奴。在西汉初期,连强大的西汉帝国都不是匈奴的对手,匈奴的实力可见一斑。当时动不动就集结40万骑兵的国家也只有匈奴了。
面对如此强大的游牧帝国,汉帝国自然压力不小,甚至可以说寝食难安。在汉朝初期,大汉帝国不得不对匈奴做出让步,对匈奴采取守势。不过汉帝国终究是世界最强大的农耕政权,人口众多、经济富庶、国力雄厚,大汉帝国经过长期的卧薪尝胆,终于在汉武帝时期重创匈奴,打的匈奴元气大伤。匈奴在和汉帝国的战争中,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口,从此一蹶不振。但大汉帝国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大汉帝国损失了一半的人口,国库债台高筑。《汉书·昭帝纪赞》记载:“承孝武奢侈馀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不过虽然代价很大,但终究算是把匈奴的威胁解除了。
东汉时期,匈奴发生内斗,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向南内附汉朝,活跃在汉朝边境一带。这支匈奴虽然实力较弱,但也不能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曾成为主要的边患之一。而留在蒙古高原的北匈奴则在汉帝国持续的打击以及趁虚而入的鲜卑人的攻击下被迫西迁。北匈奴沿着欧亚大草原辗转来到了欧洲,在欧洲兴风作浪,建立了强大的匈人帝国。匈人帝国东起咸海,西至大西洋,南起自多瑙河,北至波罗的海,疆域面积直追大汉帝国和罗马帝国。匈人帝国不断向周边发动进攻,连东罗马帝国都不得不向匈奴皇帝交纳贡税。
公元5世纪,匈人帝国达到了巅峰,匈人领袖阿提拉率领着他的军队席卷欧洲,法国和意大利都遭了匈奴人的入侵。阿提拉和他的军队让欧洲人闻风丧胆,欧洲人把阿提拉称为上帝之鞭。不过就在匈奴野心勃勃准备一统欧洲的时候,阿提拉却突然逝世,他的帝国因此陷入了内乱,最终分崩离析,匈人帝国走向了瓦解。不过尽管匈人帝国灭亡,但他们西迁造成的连锁反应却一直在发酵。被他们赶跑的西哥特人迁徙到了罗马帝国境内,并趁着罗马帝国灭亡灭掉了西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和汉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就像冷战时期的美苏,而匈奴人却横空出世,和两大帝国交锋,一个被打的国力大损,一个被打的灭亡,匈奴世界第一游牧帝国的实力可不是吹出来的。
北京市第49中学 赵静东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1)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地区;(2)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战争的条件;(3)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4)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及其意义;(5)窦固窦宪两败北匈奴等基本内容。
2.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对我国北方草原的统一和经济开发作出了贡献。呼韩邪单于归汉和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做出重大贡献。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匈奴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进而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以培养学生用正确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和昭君出塞是本课重点。
正确理解当时的民族关系是本课难点。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凝聚着汉与各少数民族聪慧、才智的历史。两汉时期正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代。在第12课“秦始皇统一六国”那一课中我们已经了解了两个少数民族与秦的关系。〔提问〕:你还记得哪两个少数民族吗?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首领叫什么?(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可以这样归述:匈奴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对我国蒙古草原的开发做出重大贡献。那么,当时汉与匈奴族之间的民族关系怎样?古今文人笔下的昭君出塞给汉、匈两族的关系带来了什么影响?后来匈奴族人又到哪里去了?
(板书)
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和白登之围
1.冒顿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
(讲述):匈奴族的杰出首领冒顿是头曼单于的长子,你看书上有他一幅像。冒顿是一位非常勇敢的人。哪位同学给我们读一下102页小字?(教师归述)冒顿单于勇武善战,励精图治,严于治军。他曾以优异的军事才能指挥30万大军东去、西逐、南并、北服,全部占据了当年蒙恬开拓的河套南部地区,于公元前209年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从此,匈奴族开始进入极盛时期。
(板书)2.匈奴经济的发展
先请同学们翻到课本103页阅读。阅读后请学生回答:匈奴经济发展的情况?(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匈奴经济的发展有三点内容:(1)西汉时匈奴族的畜牧业繁盛,有“马畜弥山”之称。(2)冶铸业也有了发展,而且金属装饰品多以动物形状出现,表现出游牧民族的特点。(向学生指示103页图)(3)匈奴部分地区出现了农耕工具,(提问)想一想这些农耕工具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这说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上已经有过交往,在汉族的影响下,匈奴族开始有了农耕和农耕工具。还证明汉匈两族人民在生产技术上是互相学习的。
不过,同在这片黄土地上生存,免不了要发生民族之间的纠纷。汉军曾被匈奴族围困在平城白登山。
(板书)3.白登之围
秦末汉初,冒顿乘中原混乱,重新夺取了河套地区,逼近长安。这不仅给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对刚刚诞生的西汉王朝也构成严重的威胁。(提问)谁还记得西汉政权建立时的经济状况吗?(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公元前201年,驻在马邑的韩王信勾结冒顿进犯太原。次年,汉高祖刘邦亲自带兵还击,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用投影片指明地点)请同学们看书103页白登之围的情况。(请一学生朗读白登之围的情况)
白登之围后,匈奴的骚扰更是有增无减。当时,由于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尚待发展,统治还不稳固,对匈奴无力进行军事反攻。为了求得暂时的和平,只是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板书)4.和亲政策
这个和亲政策是以宗室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同时还每年赠以大量丝绸、酒食来维持的。可这并没有使匈奴的劫掠停止,相反,匈奴更感到有机可乘,更加肆无忌惮地大举南下,甚至一度深入到长安附近。匈奴的骚扰严重的破坏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汉匈两族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西汉汉武帝时代,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
(板书)二、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1.西汉反击匈奴的条件: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西汉初期汉高祖开始采取了哪些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自西汉初期由于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的措施枣汉武帝时代实行大一统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弱渐强,中央集权制度也进一步加强,经济繁荣、国力强大,已经具备了反击匈奴的条件。因此,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板书)2.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汉武帝刘彻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认识到汉初屈辱的“和亲”政策不能制止匈奴的骚扰,下决心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有三次:(用投影片简介三次战役)第一次是公元前127年漠南战役。第二次是公元前121年河西战役,这次战役,使匈奴的势力大大损伤,请学生齐声朗读105页竖排字。第三次是公元前119年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率数十万大军进击漠北,大破匈奴。这一年,汉武帝决定派大军越过沙漠寻歼匈奴主力,集中十万精骑,命卫青、霍去病各率5万骑、步兵,从代郡和定襄分东西两路深入漠北攻击单于。当时长城北面定襄附近大军云集,战马嘶鸣,刀枪耀目。身跨战马的汉军健儿们,个个精神抖擞,气宇轩昂。西汉反击匈奴的大规模战争就要开始了。不久,汉军在漠北同匈奴相遇。汉军用战车环绕为营,阻挡匈奴骑兵的冲击。同时,派兵截击匈奴。双方激战一日,不分胜负,黄昏时,突然刮起大风,飞沙扑面,卫青左右包抄,匈奴大乱。单于率数百骑兵突围逃遁,霍去病飞骑追击匈奴2000余里,杀敌7万余人,北抵瀚海而还。从此,匈奴被赶到大漠以北。历史上由此出现了“漠南无王庭”的局面,西汉建国以来近百年的匈奴边患至此基本解决。(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汉武帝时代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当时西汉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反击匈奴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卫青、霍去病等汉军将领英勇善战;西汉能够取得反击匈奴的胜利也顺应了人民的愿望,人民积极支援反击匈奴的战争,比如河南一位商人提出要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作军费。所以西汉反击匈奴的战争才取得胜利。
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卫青、霍去病作出了重大贡献。就拿霍去病来说吧,他从幼年时代起就努力学习骑马、射箭和击刺等武艺,多年来的勤学苦练,使他成为一名性格坚毅、体格强壮、武艺出众的青年。他同匈奴初次交锋时年仅18岁,汉武帝曾称赞说:“初生之犊不畏虎,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就这样勇敢,你一往无前,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吧!”我们现代体育比赛中得第一名的称“冠军”,就是从霍去病的封号而来的。霍去病一生六次出击匈奴,这位年轻的将帅在反击匈奴的战场上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为了表彰他的功勋,汉武帝命人在长安为他建筑了一座豪华的住宅,并问他是否满意?霍去病却坚决回答:“匈奴末灭,何以家为?”这豪言壮语是他一生的写照,一直受到后人的传诵。年仅24岁的霍去病病逝后,汉武帝为了表示对他的怀念,命人给他修了一座墓。请同学们看书上有幅霍去病墓的插图。
汉与匈奴之间的战争是一场民族之间的纷争。无情的军事冲突,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当时,河套、河西走廊、漠南等地到处是战争的滚滚烽烟,茫茫沙原上横卧着汉、匈两族人的尸体。然而,历史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民族之间的纷争也是民族融合的前奏。当边塞的战火熄灭后,大批汉族移民带去内地的生产技术,进行经济开发。汉匈两族人民最初以交换生活必需品开始交往,并逐步恢复了两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
(板书)三、昭君出塞
1.匈奴的分裂与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
公元前一世纪中期,匈奴分裂成为几部,互相攻杀。其中一部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主张与汉和好,双方订立了和好盟约。请同学们齐读书上106页竖排版内容。从此,恢复了汉、匈之间断绝已久的友好关系。
公元前51年,呼韩邪单于亲自到长安觐见汉宣帝。宣帝以礼相待,赐以大量珍贵礼物和金质“匈奴单于玺”。从此汉、匈友好相处,约有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战争。北方边地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景象。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了愿和汉室通婚,结为亲戚的和亲请求。
(板书)2.昭君出塞
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宫女王昭君自愿前往。
说起王昭君,大家还是比较熟悉的。从元曲《汉宫秋》到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曹禺的话剧《王昭君》,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有不少内容是虚构的。那么,历史上的王昭君究竟是怎样的呢?
王昭君,名墙,汉代南郡秭归(湖北兴山县)人。在城南长江西陵峡附近,有个群山环绕的村庄,这就是王昭君的故乡,人称昭君村。至今那里还保留着昭君洗帕的香溪、故宅和她喝过水的娘娘井。那里的每一个遗迹都有一段美妙的传说。王昭君是个农家姑娘,年轻时因貌美被选入皇宫当宫女。她人品正直,入宫后因没有贿赂画师,被冷落一旁。
汉元帝下令从宫女中挑选一名,嫁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在宫里早已听到匈奴与汉和好的消息,就慨然应召,愿作和亲的使者,嫁给匈奴王。临行前,汉元帝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昭君丰美的容貌,华丽的服饰,震动了汉宫。据说,第一次见到昭君的汉元帝也大吃一惊,后悔不该把这么美丽的姑娘嫁给匈奴王。他很想留住王昭君,但又不能失信,只好让她同呼韩邪单于走了。
到了匈奴单于的驻地,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意思是王昭君嫁到匈奴,就会带来和平安宁。昭君在塞外同匈奴人民和睦相处,爱护百姓,教给当地妇女织布、缝衣和农业生产技术,受到人民的爱戴。呼韩邪单于也很满意,他上书给汉元帝表示:“愿为汉朝守卫边疆”,让汉天子和汉的百姓和平、幸福。
王昭君在匈奴生了一男二女。她的子女也致力于汉与匈奴两族友好。她的大女儿还曾去长安朝见汉朝皇帝。王昭君出塞后50年间,汉和匈奴保持着和平的的局面。
昭君出塞给北方游牧民族带来好处,她是汉匈友好的使者。因此,从唐朝的诗人到今天的文学家,都用笔墨来歌颂王昭君。史学界老前辈翦伯赞曾这样写诗赞扬:“汉武雄图载史篇……”。(用投影片打出诗句)
相传王昭君死后,匈奴人从四面八方用袍襟携来黄土,含着眼泪堆成一座土丘,于是形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昭君墓。至于王昭君是哪年死的?她的墓是何时修的?现在已无法考证。但是,昭君出塞从古至今传为佳话,昭君墓成为吉祥的象征。据说不能生育的妇女只要到昭君墓上住一夜就能生一个胖娃娃,不长庄稼的土地只要撒一把昭君墓上的土就可以长出庄稼。
今天,凡是到内蒙古去领略塞外风光的人,都要去听一听当地人讲述王昭君,还要到座落在呼和浩特南郊20里的大青山脚下,凭吊一下昭君墓。因为,昭君墓在内蒙古已不是她一个人的陵墓。而是已成为民族友好的象征。(提问)谁能说一说昭君出塞与白登之围后的和亲政策有什么区别?昭君出塞为什么得到后人的肯定和赞扬?(学生回答后教师归述)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和亲,为加强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作出了重大贡献,很显然这时的和亲同汉初的和亲政策有着很大的不同。昭君出塞不是屈辱的纳贡求和,而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它带来的不再是掳掠屠杀的血雨腥风,而是和平友好的交流融合和长久的和平。
(板书)四、东汉同匈奴的和战
1.匈奴的分裂 2.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部分。(放投影片)北匈奴仍居住在蒙古高原,并控制着西域,隔断了西域与东汉的交通,还经常出兵进攻东汉北部郡县,掳掠南匈奴人和汉人,河西走廊更是深受其害。那里的人民常常白天关闭城门。为了解除北匈奴对东汉的严重威胁,保证河西走廊四郡的安全,恢复东汉同西域的交通,东汉王朝派窦固、窦宪率兵反击北匈奴。窦固进攻北匈奴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统治,窦宪大败北匈奴,使北匈奴遭到沉重打击。后来北匈奴只好向西迁移。
2.本课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通过了解汉与匈奴的关系,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汉与各少数民族之间虽然有过战争,但是在很长时间内主要保持着和平友好的关系。昭君出塞不就是最好的历史见证吗?汉、匈两族和好后,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友好的交流。请同学们看107页小字部分。通过阅读我们了解到汉、匈两族人民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
3.作业 :
引导学生完成课后的三道练习题。
?天下都拿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方去看看,不坚守北方,匈奴之祸就会蔓延到内地?这是始皇嬴政面对匈奴的态度,汉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从西周就开始了,中原大地饱受以匈奴为首游牧民族的侵扰,即使是建立空前强大一统的秦国,坚持不懈对匈奴用兵和修筑长城也没能解决匈奴之患。
及至秦灭,汉王朝在历经楚汉战争满目疮痍的中原大地缓缓站立起来,国力式微,匈奴更是肆无忌惮,多次南下袭扰新生的汉王朝,迫于无奈,只能依靠和亲求得短暂安宁。历经三代帝王韬光养晦,文景之治之后,汉王朝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国家空前强大,汉朝也迎来了最强的一代君臣集团。先是汉武即位:朕自登基之日起,便昭告天下,大汉永无和亲!
随后是兵家韩白卫霍四大名将之二的卫青,霍去病的悍然登场,如果说卫青正面统领的大军团耗尽了匈奴的物力的话,那么霍去病的轻装骑兵运动奔袭的突击战就是直刺匈奴心脏的尖刀,霍去病的两次河西出征,直接打通了河西走廊,达到了?断匈奴之臂,张大汉之掖?的战略目标,从此大汉王朝和匈奴的攻守形势发生了转变,为漠北决战创造了先天条件。
一.出身卑微,年少勇武,不拘一格,壮志凌云
霍去病本是女奴之子,出身贫贱,?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作为私生子,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但是他很快迎来了人生的转机:霍去病18岁以?以皇后姊子?进宫为侍中。
母亲的妹妹被汉武临幸册立皇后,进入了上流社会,得以进入汉武帝的视野,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霍去病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年少的他反而喜欢舞刀弄剑,天天跟舅舅卫青在军营里面训练,并以骑射著称,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少年勇武的外甥,并让他钻研兵法,有意栽培。
没想到霍去病不拘一格,认为:为将者,战场之上不能墨守成规,应因地制宜,灵活应变,果断出击。少年霍去病的见解令汉武帝大感欣慰,直叹:后生可畏。霍去病这段话也成为了他戎马生涯的缩影,霍去病所说的战术思路贯穿了他生涯的三次大战,取得了辉煌成果。此时,束发年华的霍去病,正如成为汉王朝最耀眼的一颗将星,缓缓升起。
二.两征河西,锋芒毕露,汉匈之战,攻守易形
1.轻装突袭立奇功,一战封侯
公元前124年秋,匈奴再度南下侵进犯代郡,焚城劫掠千余户,斩杀代郡都尉而走。汉武帝对匈奴这种侵扰游击极为恼火,蓄意北伐匈奴,公元前123年二月,北方水草丰盛,正是匈奴游牧的最好季节,汉武帝命统军十万,远征匈奴。
此战霍去病随大将军卫青一同出征。霍去病一路上再三请战,卫青挑选了800骑兵归其指挥,没有任何战斗经验的霍去病首披战袍便贯彻了当时对汉武帝所说的因地制宜,果断出击,霍去病800孤军铁骑长驱直入上百里,身先士卒,大破匈奴军营,斩敌2000余人,大胜凯旋,战果辉煌,给漠南之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汉武帝大喜过望,当即封霍去病为冠军侯,时年霍去病,17岁。此战之后,霍去病以他不凡的战绩向世人宣告,大汉王朝最璀璨的将星,已经升起。
2.孤军深入,受降匈奴,打通河西
霍去病的突袭迂回战术思想在他的第一次实践中得以印证,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再次北伐匈奴,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领10000骑兵由陇西向北进发,霍去病率兵转战河西五国,越过焉支山,6天急行军1000多里,在皋兰山下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
在其后的攻势中,面对为何友军会合的情况下果断出击,孤军深入,歼灭匈奴3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震惊匈奴王庭,同年秋天,霍去病奉命受降匈奴浑邪王。
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霍去病大胆心细率部直入匈奴大营,斩杀叛乱者。迫使浑邪王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牢牢控制控制了河西地区,?断匈奴臂掖?的战略目标得以达成,汉朝西北边境再无战事,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回顾霍去病的第一次单独指挥大兵团作战,无疑是其战术思想走向成熟的标志,河西战役中,面对南路军张骞大军移动缓慢,飞将军李广只身被围无法会师的情况。
霍去病毅然决然改变原有作战计划,充分发挥轻骑兵高速移动的优势,大胆的穿过浑邪王的领地,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多次抢在敌军主力集结之前,实现了各个击破,匈奴多次调兵遣将却于事无补,被汉军牵着鼻子在自己的地盘上溜圈。
这轮战役打下来,匈奴主力部队不仅仅损失惨重,在精神层面上更是打垮了匈奴。卫青早期对匈奴的用兵成功之处在于学习了匈奴的战术加上汉军的风格。
霍去病不一样,他完全打破了汉军的固有风格,对匈奴做到了?以施彼道,还施彼身?,采用闪电战和尖兵突袭的方式直插敌人心脏,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并多次在广袤的草原上反复迂回,使得匈奴完全无法组织有针对的防守,打破了原本被动的局面,奠定了胜局,河西大捷,为汉军提供了充分的大兵团长途奔袭作战样本,证实了该战术思想在面对匈奴的完全正确性和主动性。
从此之后,汉王朝与匈奴之间的攻守形势发生了逆转,汉王朝由战略防守转为进攻,匈奴不得已将匈奴王庭迁至漠北,至此霍去病的军事能力在无人能够质疑,天纵奇才的他接下来将登上中国历史武将的巅峰。
二.漠北决战,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决心和匈奴主力决战,倾全国国力发起了空前规模的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作为汉军两大将领,各领骑兵5万,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霍去病率大军一路奔袭2000余里,途中歼灭匈奴主力部队7万余人,俘虏匈奴王爷3人,相国都护83人。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霍去病为求正面击败单于,一路追杀到蒙古肯特山一带,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稍作整顿之后,继续向北追击匈奴直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方才班师回朝。此战之后,匈奴的左贤王战略集团被彻底击垮,?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匈奴从此再无力与汉朝发动大规模战争。
这一战,将大汉的武功军威推至极致,彻底粉碎了匈奴的主力集团,霍去病在战役中继续完善自己轻骑突袭的战术,在大兵团作战中,加入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思路,进一步发挥了骑兵的强大机动性,同时凭借两翼的战车使得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骑兵能够快速安全的完成两翼包抄迂回,一举歼灭敌军主力的任务。
此外,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学习匈奴的战术,就地补给,取食于敌,客观上极大程度的削弱了匈奴的后勤保障,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使得汉朝军队的军需下降至最低,这也是霍去病敢于远征到北海的资本。
结语:
霍去病的一生只能用天纵奇才来形容,初披战袍便崭露锋芒的他,迅速成为了大汉最耀眼的将星,如果说周朝是最有思想的朝代,晋代是最狂放的朝代,唐朝最具有诗情画意,那么大汉就是最勇猛最壮烈的朝代,也是最适合他的朝代,他卓越的军事天赋,满腔豪情遇上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两人相互成就了这样一段传奇。
纵观霍去病的几次出征,其不拘一格的战术思想和过人的胆识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漠南之战,河西之战,一举扭转汉匈战争的攻守局势,奠定了河西地区大汉的统治实力,?城下有泉,其色若酒,张大汉之臂掖,扬武功之军威,封狼居胥,盛大辉煌?为后来大汉对西域诸国的经营和设立西域都护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漠北之战更是杀得单于远遁,强盛一时的匈奴帝国最终败给了空前强大的汉朝,围绕在汉帝国心间的梦魇终于被击溃,汉朝的疆域和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扩展。
这一战的巨大影响两千一百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口口相传,封狼居胥也因为霍去病的这次壮举被誉为了中国武将的最高荣誉,这不仅仅是汉民族对外战争上波澜壮阔的一笔,更是一种汉民族精神层面最荡气回肠的一战,这一战,汉民族一扫从前的颓势,整个民族为之自豪,成为了一座精神丰碑,?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绝世风采,千百年来令无数将领为之倾倒,无数热血男儿为之沸腾!
参考文献:
《汉书-霍光金日磾传》
《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8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