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历史探究

秦昭襄王被同一个人威胁两次,他为何不发怒

以史为鉴 2023-07-03 02:52:44

秦昭襄王被同一个人威胁两次,他为何不发怒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秦昭襄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秦国统一华夏,攻灭六国,非一世之功,而是奋六世之余烈的结果。

战国二百多年的历史,秦国历经了六世七代人苦心经营,你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是六世七代呢?

因为其中一位君主活的时间太久,以至于他的儿子在位一年就去世了,故不能把他的儿子当作一世来计算。

这位君主就是秦昭襄王,他活了整整七十多年,在中国古代平均年龄并不高的情况下,能活那么久,此人还真让人心服口服。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长达半个世纪,如果用五个字概括此人对秦国贡献的话,那么“促秦成霸业”就是最恰当的描述。

但秦昭襄王却在同一人身上栽过两次跟头,原因何在?不是别人太强而是他眼里只有国家。

秦昭襄王堪称秦国一代强君,竟然被同一个赵国臣子连续威胁两次而不发作,其实也并不是因为他怕死。

完璧归赵中被蔺相如威胁。

秦昭襄王继位初期,虽然朝政一直被自己的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把持着,但是自己毕竟是秦国的一国之君,此时的秦国也是战国一等强国,单单国君的名头都会让别国畏惧。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因为实力不够,怀璧是有罪的,秦昭襄王听到了这个消息,决定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

秦王肯拿城池换一个玉璧,这明眼人一看都是假的,当然赵国也不会相信是真的,但是强权就是政治,给吧,自己没面子,不给吧,秦国又有借口攻打自己了,这让赵王很烦躁。

这时候一个叫蔺相如的出现了,接下来发生的事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完璧归赵的故事,秦昭襄王展现的可是一个十分懦弱的形象,被蔺相如威胁的一愣一愣的,我们接着来看秦昭襄王第二次在蔺相如面前栽的跟头。

渑池会盟中又被蔺相如威胁。

公元前279年,也就是完璧归赵后的第四年,此时赵国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秦国攻打赵国也没讨到多少便宜,就想通过外交手段削弱赵国,于是秦王就约赵王在渑池见个面,喝点小酒。

这让赵王很是畏惧,因为秦昭襄王最擅长的不是请人喝酒,而是借着喝酒的幌子把人给扣押不放了,还可能面临被杀头的危险,楚怀王是如此,孟尝君是如此,平原君也是如此。

这次蔺相如又站了出来,决定陪着赵王走一遭,到了渑池之后,秦昭襄王又看到了蔺相如这小子,两眼都直了,或者秦昭襄王的酒品不好,喝玩小酒就不提结盟的事,而是让赵王给自己鼓瑟,赵王无奈只能如此做。

蔺相如看到赵王被侮辱不干了,就用血溅五步威胁秦昭襄王给赵王击缶,光脚的自古不怕穿鞋的,秦昭襄王也不可能真和蔺相如拼命,本来想着扣押赵王的他看着蔺相如的不要命和廉颇率军在远处的支援,只好作罢,当真和赵国订立了战国时最不值钱的互为同盟永不侵犯的条约。

这两次被威胁秦国都是最大得利者。

我们看了这两个故事,似乎秦昭襄王就是一个软蛋的形象啊,但其实秦昭襄王绝对不是一个怕死之人,纵观秦昭襄王的一生,似乎还没有怕的人,连楚怀王他都敢把他囚禁在秦国到死,想捏死蔺相如其实也易如反掌,那么为何,秦昭襄王没这么做呢,这是因为秦昭王没觉得自己吃亏。

我们先来看第一次的完璧归赵,秦国真的想要和氏璧吗,其实并不见得,要秦国用1座城池换,秦国都不会换,更别说用15座换了,虽然最后和氏璧没有得到,但是秦国也没有损失什么,无非只是秦王丢了一点脸,秦王不杀蔺相如也能更好地维持秦赵表面上的平静。

渑池会盟秦国得到的利益就更大了,这对秦国来说是一场不会输的会盟,如果没有蔺相如那么秦王扣押赵王,从而削弱赵国,有了蔺相如虽然没有扣押赵国,但是秦国得到的利益更大,因为它成功的稳住了背后的赵国,能一心一意攻打楚国而无后顾之忧了。

秦国稳住赵国之后,对楚国发起了猛烈地进攻,白起率军直接杀入楚国腹地,把楚国的国都都给攻破了,从而占领了楚国西部大片疆土,可以说这两次看似是秦王个人的丢面子,但秦国都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

秦昭襄王简介秦昭襄王的历史功绩


秦昭襄王简介秦昭襄王的历史功绩
若说起秦国历史上功绩最大的王是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是秦始皇嬴政。说他是王已经不准确了,因为他此后称皇帝,从诸侯王过渡到皇帝,开中国皇帝之始,所以称始皇帝。
秦始皇一统六国,开创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仅是在秦国历史上,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那也是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
不过说实话,嬴政能完成一统六国的大任,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雄图大略的皇帝。更有他祖祖辈辈,为了完成这项大业而所做的努力。
正是因为历代秦王为嬴政奠定了发达稳固,军事强横的基础,嬴政才能顺利实现统一大业,也才有了秦始皇。
而历代秦王中,为秦始皇的统一做出最大贡献之人,非秦昭襄王莫属。秦昭襄王,也称秦昭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他是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举鼎去世之后,战胜其弟成为王。
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统治者之一,也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王。他在位之时,秦国继续扩张的道路。内用范雎等良臣,外用白起等大将,使得秦国叱咤诸侯国。
秦昭襄王创造性的交替运用远交近攻和近交远攻的策略,使得诸侯国的合纵屡次告破,而让秦国找到打击的机会。
秦昭襄王最喜欢用从他国攻占的领土诱惑该国,一旦该国接受盟约,抗秦合纵的联盟就告破了。随后秦国就抓准机会进攻,往往能有所获。
诸如秦昭襄王五年,秦昭襄王约魏襄王魏嗣、韩太子韩婴在魏襄王魏嗣、韩太子韩婴会面。会议上,秦昭襄王答应把蒲阪归还给魏国,抗秦合纵的盟约便瓦解了。而事实上,这个地方正是去年秦国从魏国夺来的。
其次秦昭襄王在位之时,消灭了义渠。这不仅仅意味着消除了后顾之忧,同时也意味着秦国拥有了一片超棒的养马地和优良的马匹,而这些马匹则成为武装秦国强悍骑兵的重要军事资源。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不仅政治清廉,运用了正确的外交政策,还为嬴政打造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
而这些军队不止为嬴政所用,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也正是凭借这支军队扩张了大片的领土。
他起用白起为元帅,在决定秦赵两国关键命运之战长平之战中,凭借天才的大将和善战的士兵获得了胜利。虽然后来白起被冤杀,但秦赵两国命运已定。
更何况秦昭襄王运用白起,还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了。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虽然此前诸侯争霸,东周这个宗主国只是一个摆设了。但是却没有一个诸侯国,下定决心灭掉东周。
只要有东周这个招牌在,谁将他消灭了,其余各国就有了联合进攻的借口。但是秦昭襄王做了,他起兵攻打周国,掳获姬延到秦国,然后又释放他回到周国。姬延死了,周国亡。
东周的灭亡不仅意味着秦国一统天下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显示秦国已经有足够实力击败各国联军,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种威慑。
东周的灭亡,意味着一个新的纪元即将开始。所以说秦昭襄王在秦国历史上意义重大,他对嬴政统一所做的贡献不可小觑。

赵武灵王明知秦昭襄王是个大患,为何还要将其送还回秦国?

赵武灵王明知秦昭襄王是个大患,还要将其送还回秦国主要是当时赵武灵王想要做一个顺水人情,然后趁机跟秦国结盟,这样赵武灵王就可以专心的对付中山国以及林胡等异族。如果是秦国的其他公子继位,赵武灵王害怕没有那个机会跟秦国结盟,让秦国牵制住其他国家,这样赵国就会腹背受敌,赵国就会失去了稳定。

在公元前307年的时候,秦武王为了炫耀自己的力气扛鼎反而被鼎砸死,当时的秦武王没有子嗣也没有其他的嫡兄弟,秦国的君王位置一下子就空隙了出来。当时在秦国主要有两个公子在争夺秦国君王的位置。一个是以朝中元老左丞相樗里疾为主拥戴的嬴芾,一个是以右丞相甘茂以及秦惠文后为主支持的赢壮。当时这两个势力争斗的你死我活,但是突然发生了异变。

原先在燕国做质子的公子嬴稷突然在赵国以及燕国的拥护下回到了秦国,并且当时秦国的大将嬴稷的舅舅魏冉拥戴了嬴稷来继位,这一下子就有三方的势力在正储君之位。当时赵武灵王还派使者说服秦惠文后支持嬴稷,秦惠文后在权衡利弊之后就转向支持了嬴稷,嬴稷最终继位为秦昭襄王,秦国也因此跟赵国、燕国结盟。

赵武灵王之所以支持秦昭襄阳诸王是看中了嬴稷的势力,表面上嬴稷的势力非常弱,但是嬴稷的身边有一个玲珑心的母亲芈八子,而秦国的大将魏冉是嬴稷的舅舅,如果能够与秦国交好,赵国就相当于少了一个大的威胁,这样赵国就可以专心攻打中山国以及林胡了。而秦惠文后之所以同意赵武灵王扶持秦昭襄王,这是因为赵武灵王也曾经干涉过燕国的内政遭到反对之后,赵国就对燕国发动了战争,秦惠文后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6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