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鲁国是怎么存在怎么长久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地理位置对于当时的他们国家来说是相对来说很尴尬的,那就是鲁国。那个时候鲁国它的三面土地都是被当时的齐国所包围,仅仅剩下来的一面,还和楚国处于接壤的状态。所以当时凭借鲁国目前的一个处境和国家里面的人口,如果想要和齐国楚国进行较量,根本是不现实的。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小国家,最终竟然存活到了公元前249年,那个时候距离秦国统一天下也就仅仅过了28年的时间。相比较于那些早在春秋的时候,都已经被吞并和灭国。这这些小国家们中,鲁国不得不说运气真的很好了。因为它夹在楚国和齐国两个国家之间却依然能够存活这么长时间,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了。因为这样一个小国在当时都算不上战国七雄,可是为什么它的存活时间却如此之长?
首先第一个原因就是虽然鲁国对比战国七雄是一个小国家,但是它算是这些小国家中最强的一个国家了。因为刚开始鲁国的土地就是我们现在几个乡镇的大小,但是呢,它也在后面继续的吞并了很多的小国,所以土地也是不断的扩大的。到了春秋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时的诸侯国之一了。
后来鲁国的国力逐渐强盛了,它竟然有了可以和七国争霸的一个资本。就在那个时候,鲁国也是看楚国非常不顺眼的,所以就联合很多的国家一起对抗,甚至到了战国初期的时候,依然有很多的诸侯国,对于鲁国是非常忌惮。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鲁国虽然国土面积很小,但是想要灭掉鲁国,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历史也就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历史上当时的齐国发动了很多次战争,想要去攻打鲁国,但是齐国并没有得到成功。
还有第二点原因,那就是鲁国的身份地位非常的高贵,因为在鲁国,他的第一任君主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文王为当时周朝的建立,可以说付出了很多的辛苦,所以虽然那个时候周天子只有一个名声,并没有真正的实权,但是依然没有一个诸侯国,敢瞧不起周天子的,表面上大家都是笑脸相迎的。
所以鲁国的君主都可以说是和周天子有关系的,正是因为这样一层关系,大家也都不敢轻易把鲁国怎么样。但是鲁国就借着这样一层关系,就把周边的一些小国全都灭掉,灭不掉的,那些小国多少也要拿回点东西。所以就这样鲁国的人口还有土地都渐渐得到了增长,后来齐国和楚国这两个国家想要灭掉它的难度也就增大了。
第三点原因就是因为在齐国和鲁国中间就相当于成了一个缓冲的地带,因为一旦鲁国被灭掉之后,那么齐国和楚国就会在接壤。说不定两国在哪一天也就会爆发了战争,到时候他们两个国家打起来,别的诸侯国也就趁机收了渔翁之利。所以避免两个国家真的发生战争,鲁国也就非常幸运的留了下来。
不过虽然鲁国看起来很幸运,但是不可能就是总是这么幸运的,也摆脱不了总要有灭亡的那一天。来楚国终于选择盯上了鲁国,虽然那个时候打败不了秦国,但是灭掉鲁国还是非常有实力的。那个时候秦朝也在和别的国家打都非常火热。所以后来楚国就进攻了鲁国,直到公元前256年,鲁国的君主被当时楚考烈王所杀死,所以后来鲁国也就灭亡了。
鲁国成不成为战国七雄,和孔子可没什么关系,人家孔子可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而且孔子一不是名臣,二不是名将,在鲁国政治成就有限,也无法给鲁国带来什么基础,使其能在日后的战国时期搞事情。
当然,有人会说孔子是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为何要说他无用呢?
孔子确实是大思想家,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也不为过。但是,孔子的影响力更多的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时候才展现出来。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不过是诸子百家之一,虽然影响力也很大,但是其不能左右国家政局。在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兵家、法家、纵横家这些能使国家变强,或者帮助国家赚取更多利益的学派,其实才更有市场,或者说更实用。
总而言之,不管是孔子,还是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是太受统治者喜欢,也就谈不上强国了。
当然,孔子在鲁国做官期间,确实是有一些政绩。他曾官至鲁国大司寇,行使相权,期间削弱三桓,巩固内政,颇有成效,但是,好景不长,孔子后面遭到了弃用,这才开始了周游列国。所以孔子对于鲁国,没多大作用。当然,就算孔子不走,在鲁国顺利改革,他也无法让鲁国变得很强大。
因为鲁国之所以弱,其根源不在孔子,在于其制度。
鲁国的历史其实很辉煌的,其乃是当周武王分封给弟弟周公旦的诸侯国,其爵位等级乃是公国,再加上乃是大名鼎鼎的周公封国,所以其在诸侯中地位极高。
在西周初期,鲁国几乎就是诸侯国中执牛耳者,不仅封地大、人口多,平日里得到周天子的财物封赏也是最多的。当然,这也得益于鲁国自己争气,原本分封时鲁国的疆域并不大,“封土不过百里”,但由于当时鲁国地处东方边疆,周边是东夷各国,鲁国本身就是作为周王室的巩固存在,担负着开疆拓土的重任。那时的鲁国打遍东方无敌手,疆域扩展至“方百里者五”
所以在西周时期,鲁国一直都是周室强藩,以宗邦的身份帮助周王室震慑并管理东方,像什么齐国、曹国、滕国以及东方臣服周朝的诸夷,都要时常前往曲阜朝觐鲁君。
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衰落,礼乐崩坏,鲁国的先天优势没有了。当然,此时鲁国依然还是春秋大国,在春秋早期,虽然实力不如邻居齐国,但也不算弱。周边小弟一大堆,甚至一度与齐国争夺东方的霸主。
只不过,相比于齐国,春秋时期的鲁国进入到了一个不断败家的过程。
鲁桓公时期,由于后事安排得不好,导致三个没当上国君的儿子所代表的卿家与国君代表的公室开启了一个近三百年的争权期。
这里的卿家即孔子一直想要削弱的三桓,他们是鲁桓公三个没当上国君的儿子的后代。
三桓的势力很大,鼎盛时期,鲁国三军分别为三桓三家所把持,而国民更是三桓占其七,公家占其五。
换句话讲,鲁国的一大半的封地国民,都是三桓的私产,这也使得鲁国开始民不知君、只知三桓。
期间鲁国历代国君为了拿回本属于自己的权益,没少和三桓发生冲突,但基本结果都是以三桓胜利而告终。凡是反抗三桓的,基本上都是流亡国外的下场。直到战国中期,鲁国公室才乘着三桓内部出现分裂的机会,收回了权力。
但是数百年的内耗,已经让鲁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无法与战国七雄这样的一流强国争雄。当时鲁国的甚至比三桓主政时期的鲁国还要弱上不少。毕竟三桓之乱只是对内,对外征伐时,三桓还是鲁国自家人。
而在解决三桓之乱时,鲁国也开始了分裂,比如三桓最强的季氏带着自己的封邑费、卞等城,直接独立成为了费国。
当然,有人会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秦国当初不也是被人家压着打嘛,结果商鞅变法后,不就逆袭了吗?
但是鲁国不一样,首先它的地理位置,一直被齐国这样的大国给盯着,时不时的敲打一下。如果鲁国是像魏国那样,在战国初期就开始变法强国,或许还有一定机会。但是三桓之乱结束时,已经战国中期了,周边地盘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而且他们也都率先改革完成,此时的鲁国,就算变法也打不过,因为没法扩张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鲁国它不会变法。因为鲁国之所以在兼并灭国如家常便饭的战国时期能存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鲁国的国力,而是因为鲁国的制度。鲁国作为仅存的周王室宗邦,一直坚持周礼。曲阜在东方,乃是和洛邑几乎对等的存在,甚至于比周洛邑的名声更好。大家因为还顾及一点周王室的名声,所以也就没有灭掉鲁国,更多的是有事没事儿抢劫一下。
如果鲁国变法强国,不可避免的要摒弃周礼,成为和战国七雄一种性质的国家。那么它的正统性也就没了,人家灭你完全没有心理负担。换句话讲,鲁国之所以存在,乃是因为周王室还在。
而随着秦国灭掉周国,鲁国也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公元前256年,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因为当时楚国在和秦国争霸,秦国灭掉了周王室,楚国便灭掉了鲁国,算是回应。
这也侧面说明了鲁国在当时天下人心中的定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