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崇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崇祯末年的明朝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领导的上百万人农民起义部队,不断蚕食着明朝的地盘;外有后金政权在山海关外对中原虎视眈眈。在这种情况明朝如果没有好的对敌方针、以及优秀的领导人是很难跨过这道坎儿的。果不其然,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带领的起义部队来到了北京城下,瞬间数万人把城池围的水泄不通。然而就在起义军即将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李自成却做了一件让人想不通的事,他派遣投降的宦官前往宫中找崇祯和谈。
而谈判的内容是:把西北几省划给我,封我为王,但不受朝廷管辖,并且在支付起义军一百万两白银做为军饷。作为回报我可以前往山海关外帮你打后金,但是军队却不受你的调遣。
在李自成在提出这些条件后,自信满满的看着投降宦官入城,他认为自己的条件对崇祯来说就是一个绝地求生的机会,答应我你继续做你的皇帝,我做的我王;如果反对……“他应该不会反对的。”李自成这样想到。
但是他终究对崇祯看走眼了,不久他知道了崇祯的答复:条件似乎非常吸引人,但是我统统拒绝。李自成愤怒了,他觉得自己身为起义军的头目,却遭到了一个随时可以被自己灭掉的敌人的羞辱。好吧,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你如此不知好歹,那我就打进去。起义军的攻城效率很高,当天晚上就攻破了外城,抵达内城门前。而崇祯本来想趁乱乔装打扮出城而去,但是几个城门皆不得过,最后于十八日凌晨和随身太监自缢于煤山。十九日李自成的起义军进入内城,自此宣告运转了二百七十六年的明王朝灭亡。
那现在再回过头看看李自成的条件,以及崇祯为什么不抓住这次保住明朝的机会。
从李自成的条件看出,他并没有狮子大开口,提出什么平分天下的过分要求,只希望回到自己的老家当一个自在的封国国王,另外自己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京城,自然花费了不少路费和餐饮住宿费,那么这个钱需要崇祯能支援一点,不多也就一百万两。答应的话李自成就立刻退兵,和明朝永结秦晋,而且还帮崇祯收拾掉后金和剩下的起义军。和灭国身死相比在,这个条件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崇祯却没能和李自成谈拢,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朱棣祖训在此
朱棣在死前为后代子孙留下了: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的祖训。在之前有代宗朱祁钰的“京城保卫战”作前鉴,而崇祯作为后来的继任皇帝,且本人也十分有个性,实在难以接受这个“割地赔款”的骂名。
第二、李自成信誉不好
在之前的讨伐起义军过程中,李自成和张献忠之流的大头目,多次被明军逼入绝境,在不得已之下只好投降明军,但是过不了多久,李张二人又起而复之。所以崇祯实在难以相信李自成的人品。而这一次也说不定是李自成的诈降,他先借机和谈,如果崇祯答应,就趁势逼崇祯“避位”,这样的话李自成的皇位就是前朝皇帝禅位的,是合法的。
第三、崇祯好面子
前二者或许没有说服力,但是这一点却是铁打的事实。崇祯的好面子是当时朝廷人尽皆知的,在李自成击败孙传庭之后,崇祯就知道大势已去,而当时就有人建议崇祯迁都南京,保住血脉。而且给出了两个迁都方案,一是太子先迁,崇祯留守北京;而是崇祯先走,太子留守北京。崇祯听后觉得第二个方案不错,希望大臣们能在朝堂上聚众提出来,但是在后来的朝会上也只有零星的几个大臣复提,而大多数人都绝口不言,崇祯见没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于是就拒绝了。就这样来来回回弄了将近两个月,直到李自成到了北京,迁都一事才被迫停止。崇祯的本意是,不想因为自己主动提出,而背上丢了半壁江山的昏君骂名,所以让大臣们提出来,但是这些大臣个个都是人精完全不搭理崇祯。
崇祯末年朝廷萌生迁都想法
而这次和谈也是一样,当李自成的说客进宫后,恰逢崇祯身边有一个大臣,于是崇祯就问这个大臣意下如何。可能这个大臣看清了崇祯不敢担责任的性格,任崇祯反复询问就是不说话,最后和谈机会也就此流失。
关于崇祯的好面子还体现在他在自缢前杀妻杀女。在李自成攻打内宫时,崇祯先逼周皇后自杀,然后又亲自用剑砍死六岁的昭仁公主、砍伤十六岁的长平公主。但是他对男性后代的态度就大有区别,他把太子以及另外两个儿子送到宫外掩藏起来,并亲自教他们如何应对宫外的民间生活,比如:看见年老者就称呼爷爷奶奶,看见年轻人就称呼叔叔阿姨。从其处理男女亲人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崇祯不希望女性受到起义军的羞辱,尤其是周皇后,这不仅表现出崇祯的好面子,而且占有欲也十分强。在这一点他比一千四百年前的曹操有过之无不及,曹操也是出了名的爱面子,但是曹操临死前却对自己的老婆说到:愿意改嫁的就改嫁,找个好人家至少吃喝不愁。
由此可以看出崇祯虽然倾向于和谈,但是却又不想担责任,在大臣不配合、顾及面子的情况下,这最后一次挽救明朝的机会最终也没能把握住。
崇祯十七年三年,李自成如约挥兵进逼北京,大明王朝危在旦夕,对于崇祯皇帝而言,他的命运、王朝的命运已经无法掌控在自己手中,最后的结局似乎无法转圜,但在关键时刻,总是会有一线生机,当事人能否把握的住,往往可以对历史的走向产生重大的影响。
崇祯曾经面临一次绝境逢生的机会,这件事在历史上甚少有人披露,明末清初,著明史成为一种风气,但几乎所有的人在记录大明王朝最后时刻的时候,都非常忌讳把这样一次机会客观记录下来,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此事对崇祯皇帝的名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这次机会是李自成给的。李自成其实并没有取明朝而代之的决心。他自己可能也搞不清楚,一旦真的打下北京来怎么办。在北京城即将破城前夕,李自成曾经派遣一名使者与崇祯皇帝谈判,希望崇祯皇帝能够接受城下之盟,谈判开出的条件可以说是极为诱人,崇祯十分动摇,但他性格上的致命弱点让他错失了这次机会,导致了最终的悲剧。
这名使者,是崇祯皇帝非常信任的太监杜勋,杜勋本来被派往宣大担任二十万明军的监军,然而,他居然投降了李自成,可见崇祯平时重用和信任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杜勋是被人用绳子拉上城墙进入北京的,他连人质都没有留,跟着崇祯的另一位亲信太监王承恩进入大内找皇帝摊牌,当时在场的,有内阁首辅大学士魏藻德,魏藻德也是崇祯破格提拔重用的,但这一次,魏藻德将会令崇祯皇帝恨不得戳瞎自己的双眼。
公元1368年,不到40岁的朱元璋在北京称帝,大明王朝建立。初得天下的明朝,还要防范北漠地区的残元政权,还有各地的割据势力,明朝必须拥有大量的军队来备战。但是明朝初期经济没有供养如此庞大军队的能力,所以朱元璋就建立了卫所兵制。当时明朝三分之一的士兵负责战备,三分之二的军队负责耕地开荒,措施满足了当时的特殊情况要求。在朱元璋后期明朝共有170万军队,朱棣在为时期由于和北元和南交趾连年战争,因此军队数量更多,时期共拥有22万正规军队。
朱棣之后,明朝进入经济复苏朝政太平太久,卫所制度开始变质。首先军队耕地锐减,各地将领勾结各地豪强霸占军田,大量军户失去耕田只能选择逃亡,同时吃“空额”及时降低军队实际数量,也会虚报更多的数量榨取军费。明英宗在位期间,账面兵力高达280万,但实际只有170万左右,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地步,最终边界军队实际兵力只有在册在一半,江南地区更有账面30%不到。
不管是边疆军还是中原地区的卫所军,出现明显的实际兵力降低在问题。嘉靖时期,蒙古俺答汗率领大军南下,当时北京和河北附近账面有30万大军,实际只有几万人。因此明军不敢出战。
嘉靖时期,明朝军队的实际只有100万。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大力整顿军队但是治标不治本,无力全力改革。明朝末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东北满金政权不断骚扰边界。明朝本来兵力不是很富裕,但有要四面作战。明金两军于1639年松锦之战以后,明朝已经无力再进攻后金。公元1643年北京只有2万兵力,崇祯皇帝的后撤战略也出现问题,所以最后挡不住李自成的农民军。
因为李自成谈判开出的条件的是让崇祯帝让位给他,这根本就是崇祯帝无法接受的条件,站在崇祯帝的角度我们看李自成的条件,简直就是在羞辱崇祯帝。
崇祯帝再差也是一个经过帝王训练的皇帝,他虽然生性多疑,有性格缺点,但是他也不可能拱手将列祖列宗的江山交给他人,崇祯帝最后也没有选择被李自成俘虏羞辱,而是自己自尽于煤山这都说明他个人还是有皇帝身上的那股傲气的。
李自成在1644年正月初一在西安登基称帝建立大顺国,之后李自成一路朝京城进攻,一路上势如破竹直抵北京城下,派遣大军包围了北京城。随后李自成派遣人员于崇祯帝进行谈判。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是这样的李自成是希望崇祯帝封他为西北王,他接受朝廷的招安,然后他表示愿意为朝廷所用去攻打后金,但是他不去觐见崇祯帝。
这种说法非常不可信,原因如下,当时李自成的大军是占据百分之一百的优势,攻破北京是迟早的事情,皇位唾手可得,其次他已经建立了大顺政权,建立一套行政班子,这是决定取而代之的决心,最后李自成走上造反之路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本来部下是想着当开国元勋的,这下子要是招安那地位下降的不是一点半点,就算他想,他部下也不会同意,就像赵匡胤是被部下拥立为皇帝一样,这种政治投资古代从来就不少,最大的政治投机就是去拥立一位皇帝。
因此根据另一个版本的记载李自成让崇祯帝做的是逊位,而这一点对崇祯帝来说是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2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