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内迁辽东有什么影响?五胡乱华是因此而起的吗?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公孙度据有辽东。由于地域遥远,公孙氏割据势力对曹魏政权虚与委蛇,时叛时降,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公孙渊(公孙度的孙子)继为辽东太守后,对魏更加不逊。景初元年(公元237年),公孙渊自立为燕王,置列百官,定都襄平(今辽宁辽阳),成为三国势力之外的又一割据势力。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正月,魏明帝曹叡召司马懿回京,命他率兵远征辽东铲灭公孙渊。面对威高望重的司马懿,魏明帝先奉承:“此不足以劳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再问:“往还几时?”司马懿信心满满的回答:“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休息,一年足矣。”后来的战事发展无不证实了司马懿预言的精准,不论是公孙渊的用兵策略还是征战所耗用的时间都未出司马懿所料。
司马懿随即率领四万大军向四千里之外的辽东进发。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对手下军官说:“这次远征辽东,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老问题。所以我不怕敌人应战,只怕敌人逃跑。”
公孙渊得知魏军来攻,急令大将军卑衍、杨祚等人率步骑数万,依辽水围堑20余里,坚壁高垒,阻击魏军。司马懿则采用声东击西的策略,以一部兵力多树旗帜佯攻南线的围堑,吸引敌军主力,而以主力隐蔽渡过辽水,逼进敌营。正当广大官兵磨拳擦掌的时候,司马懿却放着眼前的敌人不打,命令部队直插公孙渊的老巢襄平。
很多将领对司马懿的做法不理解,司马懿就向众将解释:敌军坚营高垒,如果我们去进攻,势必会师老兵疲,正中敌军下怀,当年诸葛亮就是这样被我一次次拖垮的。现在敌军的主力都集中在防线上,老巢的兵力必然空虚。当我军去攻击他们的老巢时,他们一定会折返与我军交战,这样我们就能趁机大破敌军。
果然,当卑衍看到魏军出现在自己后方时,连夜撤出赶往襄平。司马懿看到辽东军惊慌的回援,立刻命令魏军发起进攻。魏军三战三捷大破辽东军。卑衍只得率军退守襄平。司马懿命令魏军挖掘堑壕把公孙渊紧紧地围困在襄平城内。
公孙渊穷途末路,和自己的儿子公孙修只得率数百骑突围,最后被魏军斩杀于梁水边上。司马懿率军进城之后,开始血洗叛乱势力,把公孙渊设置的官员,全部斩杀。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屠杀当地十五岁以上男丁七千多人,把尸体堆城一座山,筑为“京观”。
撤军时,又强行把辽东数万居民迁往中原,加上几次战役消灭的辽东官军,基本上把辽东汉人扫荡一空。辽东原来大多数是汉人,经此一浩劫,幸存者寥寥无几。周围的鲜卑、匈奴等胡人趁机涌入,占据了辽东这片肥沃的土地。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是指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宗室“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起兵占据中国北方,使北方处于几百年的战争大动荡之中。公孙家族从公孙度起,自称辽东侯、平州牧,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打击豪族,为公孙氏割据辽东打下基础。
公孙度死后,其子公孙康继承辽东太守的职位,把前来投奔的袁熙、袁尚首级送给曹操,被拜为左将军,封襄平侯。又大破高句丽军,攻陷高句丽都城丸都城。进一步巩固了公孙氏的地位。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秦末汉初之时,匈奴强盛,匈奴冒顿单于把东胡被打得满世界乱窜,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匈奴没落后,他们渐渐兴起,取代匈奴成为北方的霸主。《说唐》中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的“宇文”,《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的“慕容”等姓氏,都是鲜卑族的典型大姓。后来统一中国北方的北魏政权,就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
胡人民族有个特点,只要出现一个能镇得住的牛人英雄,就会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威胁到中国北方地区的安全。这个牛人一挂,就会分裂成若干部落,各自为战,互相残杀。历代中原王朝对付这些胡人的最好办法就是在他们内部培植反对势力,让他们搞分裂,最好分裂成数部,乃至数十部。让他们不能独自坐大,都得依靠汉人,这样就能镇住那些英勇善战的游牧民族,这叫分而治之。
建安年间,乌桓、鲜卑都依附于北方的强豪袁绍。曹操打败袁绍,并乘胜进攻,大败袁家和乌桓的联合部队,把很多投降的匈奴、鲜卑等胡人迁移到幽州、并州等地,充实人口,也加强边防。很多胡人头目都成为曹魏分封的官员。右北平、渔阳、辽西三郡的骑兵因为胡人众多,号称勇冠天下。胡人的实力在北方几个州郡中不断地滋生强盛起来。
匈奴右贤王刘豹安排在并州,其率领的匈奴部落渐渐强大时,曹魏的大将邓艾就建议培植另一个头目,把这些匈奴人分成两部。但由于实施不到位,五胡乱华时,刘豹的儿子刘渊就乘机建立了匈奴人的帝国“汉”,成为天下大乱的最早起事者。
在曹魏政权“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下,鲜卑内部也是分分合合,他们时而依附中原,时而又叛乱劫掠,是中国北方极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当时的辽东公孙家族,经营了近五十年的时间,实力雄厚,威加北方,成了隔在胡人与中原之间的一个天然屏障。
公孙氏一直插手北方胡人的事务,建安年间,曹操进攻逃到北方的袁绍儿子袁谭、袁尚等人时,柳城胡人首领苏仆延派遣五千骑兵协助袁家对付曹操。曹操派使臣牵招出使柳城,公孙家也派韩忠带着单于的印授出使柳城。自称峭王的苏仆延召开听证会,对牵招说:“以前袁大人说受天子之命,拜封我为单于。现在曹大人又说要奏明天子,封我为真单于。辽东又说封我为单于,到底你们谁说了算?我又该听谁的呢?”
牵招说:“以前是袁大人说了算。现在天子让曹大人代替他了,现在当然是曹大人说了算。辽东只是一个郡,无权封你为单于。”韩忠说:“我辽东拥兵百万,威震东北。现在是强者为王的时候,曹操凭什么说了算?”
牵招一拍桌子:“曹大人奉天子招讨四方,平定天下,你们辽东仗着天高皇帝远,胆敢擅自分封,这是叛逆,早晚是要消灭你们的。”冲过去摁住韩忠的脑袋,就要代表政府,代表人民剁下韩忠的脑袋。这气派当场就把苏仆延给镇住,他一面让人拉住牵招,一面表示接受曹大人的封授。
虽然这次较量辽东落了下风,但辽东在胡人中的影响可见一斑。公孙渊从祖父公孙度开始,三世占据辽东。曹魏也因其地域遥远,委派其总管辽东以北事务,所以东北的鲜卑、乌桓等基本被公孙家隔绝在外,和中原没有直接联系。
公孙度在位时,就“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威行海内”,把辽东一带的胡人打的服服帖帖,甚至打到了朝鲜半岛。只要胡人略有异动,公孙家就出兵进行镇压,分封归顺的,打击反抗的。高句丽、乌桓、鲜卑等胡人迫于公孙家的兵威,不得不服从。公孙渊明确叛魏称燕王时,派人给鲜卑大人们授以印信,大肆拉拢胡人为自己效力。由此也证明公孙家在辽东的核心领导地位。
司马懿屠灭襄平,消除了曹魏的一个心腹大患,但也同时除去了胡人与中原之间的一道重要屏障。辽东郡数万汉人被强行迁移到内地,其地盘为之一空,胡人趁机进驻占领了很多地区。到西晋初年,辽东周围基本成了胡人的天下,为胡人的崛起创造了客观条件。
司马懿进攻辽东时,部队里有一支鲜卑族军队,首领叫莫护跋,骁勇非常。剿灭公孙渊后,莫护跋因军功被封为率义王,才在棘城以北建立国家。莫护跋非常喜欢一种叫“步摇冠”的汉人帽子,也束发戴帽,鲜卑语叫“步摇”为“慕容”, 莫护跋的后人就以慕容为姓,这就是五胡乱华中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等慕容氏的来源。
虽然公孙渊对司马懿来说是小菜一碟,但在胡人面前公孙渊却是一个令他们不敢造次的狠角色。司马懿为曹魏政权除去了一个大敌的确同时,也让北方的胡人得到了除脱,他们随机崛起。更让司马懿没有料到的是,他这次胜利剿灭辽东的军事行为,却为五胡乱华埋下了伏笔。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lishitanjiu/686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